- +1
上海市民消费意愿:年轻人、低收入者、个体户受疫情影响最大
近两年来,国内消费一直保持着同比8%以上的增长态势,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然而,受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断崖式下滑至-19.0%。
为了解此次疫情对上海市民消费产生的影响,澎湃研究所发起了本次调研,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宏观项目组为调研提供学术支持,问卷网为调研使用的在线问卷提供技术支持,问卷发放时间为3月26日至4月7日。
调研结果显示,此次疫情的暴发一方面直接导致了许多家庭收入下降,疫情主要通过收入影响消费,同时又存在异质性,即年轻群体、低收入群体以及个体经营者所受影响最大。另一方面,疫情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消费支出减少。其中,餐饮类、娱乐类和旅游类的消费减少最为明显,很多原计划在今年购房购车的受访者也因疫情推迟或取消其购置计划。
课题组建议,短期应着眼于增加可支配收入,尤其要关注低收入群体;在中长期以稳定市场预期、降低不确定性为导向。
样本描述
本次抽样调研采取线上调查的方式,受访者1705名。其中0.06%的受访者年龄小于20岁;21岁到30岁的受访者占比34.55%;受访者年龄在31岁到40岁之间占比最大,为42.17%;16.42%的受访者年龄在41岁到50岁之间;51岁到60岁的受访者占比6.10%;仅有0.70%的受访者年龄在61岁及以上。样本中21至60岁的受访者占比超过95%,多为劳动力个体。在受访者中,女性占比51.38%,男性占比48.62%。
受访者的收入水平分布图在债务方面,36.25%的受访者表示有房贷和车贷等大型债务。最后,样本也对居住条件做了划分,8.50%的受访者表示目前以租房形式居住,其余的受访者抑或居住于自己的房子,抑或与亲人同住。
谁受到的影响最大?
此次疫情的暴发导致了许多受访家庭总收入下降,即使在年初奖金分红的高峰时期,仍有41.88%的受访者面临收入下滑的窘境,这种下滑在年轻受访者中更加明显。
在21岁到30岁的受访者中,44.99%面临收入下滑,在51岁到60岁之间的受访者中有30.77%的人表示月收入有所下降。调研还表明,学历越低的群体在疫情中收入减少的可能性越高。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受访者中有36.23%表示其收入下降,而这一比例在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受访者中分别为30.76%和26.32%。收入下降在低收入群体中更为明显。例如月收入在3000元到5000元的群体中有47.74%的受访者表示其收入下降,而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仅有24.60%表示其收入下降。
针对月收入下滑幅度,31.69%的受访者月收入下降在1000元以内,而月收入降幅超过2000元的受访者合计为38.56%。这种差异表明疫情对收入的影响在个体之间存在极大的异质性。
月收入降幅疫情暴发导致失业率上升了2.52%,个体经营的受访者中31.01%表示破产风险增加。即使没有失业或者破产,46.69%的受访者工作时长也有所下降。其中,18.48%的受访者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下降了5-10小时,9.03%的受访者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下降10-20小时,甚至有6.57%的受访者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下降超过20小时。这个结果表明,工作状态的变化和工作时长减少是导致收入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收入的下滑也导致了储蓄和偿债能力的减弱,其中年轻、低学历和低收入的受访者更有可能降低自己的储蓄。数据显示,年龄在21岁到30岁的受访者中有56.71%表示储蓄下降,而年龄在51岁到60岁的受访者中有36.54%表示储蓄下降。在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样本中有68.39%的受访者预计储蓄减少,这一比例在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中为36.84%。月收入在3000元到5000元的受访者中有60.91%出现储蓄减少,而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仅有30.95%表示储蓄降低。
在偿债能力方面,分别各有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影响了他们车贷和房贷的还款进度。同样,低收入的家庭在偿债方面面临的困难大于高收入家庭。
储蓄、偿还车贷、房贷能力下降(按收入分组)自疫情暴发以来,受访者中有44.16%表示其消费降低,38.42%表示其消费增加,而17.42%表示其消费不变。
从年龄结构上看,年轻群体比老年群体更容易受疫情影响而减少消费。年龄在21岁到30岁的受访者中有46.01%出现消费下滑,而这一比例在年龄在51岁到60岁的受访者中仅为29.81%。
不同年龄群体中出现消费减少的比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金融业的受访者中出现消费下滑的比例在所有行业的受访者中为最高,分别有54.17%和51.02%。相较非个体经营者,更高比例的个体经营者表示疫情导致消费减少。
如前文分析,年轻群体、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者以及个体经营者的收入受疫情影响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认为疫情主要通过减少收入影响消费。
什么消费减少了?
1. 食品消费
从疫情发生以来到三月中旬,65.28%的受访者在家就餐费用增加,其中中老年群体费用增加最多。随着保持社交距离和推迟复工时间政策的相继落实,在外就餐(包括外卖)成为奢望,九成的受访者表示在外就餐次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64.81%的受访者则表示每周平均在外就餐次数减少三次及以上,这一比例在年轻群体中更高,七成以上年龄在21岁到40岁的受访者平均每周至少减少三次在外就餐的次数。由此可见,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尤为严重。
每周在外用餐次数变化2. 线上消费
近年来,线上消费一直保持迅猛增速,而在此次疫情中,线上消费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受访者中64.28%表示其线上消费增加,这一比例高于总消费增加的受访者的占比,同时有20.12%的受访者表示其线上消费下降,其余15.60%的受访者表示其线上消费不变。
调研显示,不同类别的商品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和幅度。线上食品类、日用类和医疗用品类的消费增加最为显著,分别有67.50%、65.98%和57.57%的受访者表示其对这三个种类的商品消费有所增加。这反映了人们对在家就餐需求的增长,以及疫情的不确定性助长了人们的预防心理。另一方面,线上服装类消费大为缩水,有74.26%的受访者表示其减少了该类别的消费。
随着“停工不停学”政策的出台,除了学校,很多课后辅导机构也纷纷投向线上授课。在家中有未成年人的受访者中,44.18%的人表示疫情发生后孩子的课外辅导班由线下转为线上。上课方式的转变使得36.52%的家庭每月节约开支1000元以下,43.04%的家庭每月节约开支1000元到2000元,13.04%的家庭表示每月节约开支2000到5000元,而每月节约开支超过5000元的家庭占比为0.65%。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64.08%有孩子的受访者愿意在疫情结束后继续选择线上课外辅导。由此可见,疫情促使了线上教学等新型消费方式的产生。
上课方式的转变使有未成年人的受访者家庭中的辅导班开支有所减少3. 旅游消费
随着大家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升级势不可挡,其中旅游成为人们越来越热衷的消费产品,节假日旅游出行更是如火如荼。然而,疫情暴发在春节前夕,很多旅游计划被迫推迟或取消,使得旅游业损失惨重。
此次调研显示,63.70%的受访者在疫情暴发前有出行计划,其中有86.82%的受访者因疫情推迟或取消了旅游出行,年轻群体的反应最为强烈。一方面,年轻群体受疫情影响收入减少最为严重;另一方面,年轻群体家庭中多有低龄儿童,因此在疫情面前,这些家庭的预防性心理更为强烈。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由于推迟或取消出行而节省下来的交通费用(机票、火车票以及自驾游的汽油费、过路费等)大多处于2000-5000元/人这一区间,而节省下来的酒店住宿费、伙食门票费均在1000-2000元/人这一区间。
4. 耐用品消费:汽车与住房
作为耐用品消费的最大组成部分,汽车类消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本次调研显示,在今年有购车计划的受访者中67.87%表示疫情使得购车计划推迟或取消。受访者中认为今年收入可能下降从而无法承受购车带来的经济负担的受访者占39.18%,其中以年轻群体、低学历群体和个体经营者为主。
同时,在推迟或取消原先购车计划的受访者中有56.73%是因为减少今年的旅游出行次数,这也说明汽车类消费和旅游业的恢复关系密切。应当指出的是,有10.53%的受访者表示将提前购车,其主要原因是私家车安全卫生。所以,控制疫情蔓延、提高和保障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仍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购车计划取消或推迟的原因在居住方面,有18.06%的租房者受疫情影响收入下降而无法承担房租。低学历群体反应尤为突出:25.02%的高中及以下学历租房者表示收入下降是无法支付房租的主要原因,这一比例在硕士及以上受访者中为13.89%。更高比例的个体经营者收入下降,使得他们在支付房租上比非个体经营者表现出更多的困难,分别有23.26%和17.35%的个体经营者租客和非个体经营者租客无法兑现房租。
在房地产市场,12.43%的受访者表示在疫情发生前有在今年购房的计划,其中54.25%的受访者表示将推迟或取消购房计划,另外45.75%的受访者表示仍会在今年购房。在推迟或取消购房计划的受访者中,因收入下降而改变计划的占35.65%,其中以年轻和中低收入群体反应最为明显:在年龄为21岁至30岁、月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的样本中,分别有41.27%和 42.86%的受访者认为收入减少是主要原因。
对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也是推迟或取消购房计划的重要原因,这在高收入群体中表现最为明显:月收入超过20000元的受访者均预期房地产市场受疫情影响会出现动荡,至于何时购房,将再观望。
对于疫情发生后仍会购房的受访者,其中超过半数认为疫情会使得近期房价下跌,此时是出手的好时机,这种预期在中低收入者中占主导。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购房者具有刚性需求:落户口和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分别占17.53%和38.14%。这表明,出于购房心态和预期的不同,变更或坚持购房计划的原因也不尽不同。
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购房近似消费行为,是否购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和房价;而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买房更近似投资行为,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成为是否购置的主要原因;而在刚性需求者中,解决户口和孩子上学问题是主要原因。
购房计划推迟或取消的原因消费预期有哪些?
1. 收入
在收入下降的受访者中,有75.49%的人认为收入会在下半年回升,有20.03%的人认为会在明年好转,仅有4.48%的人认为收入下降是永久的。虽然大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是暂时性的,但疫情的出现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人们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加强。下图显示,61.94%的受访者变得更加保守,表示疫情过后会增加储蓄,低收入群体的这一倾向更为明显。
疫情对储蓄行为的影响2. 消费
在消费方面,54.72%的受访者认为疫情结束后,消费行为和水平将恢复到疫情以前,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认为此次疫情所带来的冲击是暂时性的。另外,分别有20.23%和4.11%的受访者在疫情结束后将维持当前的消费模式和进行报复性消费。
针对在疫情期间受到严重影响的旅游业和娱乐业,71.38%的受访者认为到今年年底国内旅游出行将相对安全,62.17%的受访者认为今年下半年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将可以安全出入。
同时,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消费种类的变化。例如,在没有参加人寿和商业健康保险的样本中,56.82%的受访者因疫情而体会到保险的重要性并有意愿在疫情结束后购买相应的保险产品。对于健康类产业,在疫情发生前没有固定健身习惯的受访者中,17.84%的人表示疫情使他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进而有意愿在疫情结束后成为健身会员。针对网络授课,将近三分之二有孩子的受访者表示将在疫情后继续网络课程的模式,主要原因是安全、方便和便宜。
政策期待:稳房价、降贷款利率、房租减免
基于受访者对疫情的反应和预期,我们针对一系列刺激政策向受访者寻求反馈,这些政策涉及税收、福利、娱乐产业、汽车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总体来讲,受访者对房地产市场以及房屋租赁等一系列政策呼声最高,分别有47.78%、46.48%和42.78%的受访者认为稳定房价、降低贷款利率、提供房租减免对提振消费至关重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将会反映到家庭部门资产的稳定,而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又有利于家庭部门资产的长期积累,这都将有助于稳定消费者信心,提振消费。
疫情期间的社交隔离政策使得娱乐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受访者对主题公园和电影院等休闲娱乐场所提供免费和折扣门票的政策呼声也很强烈。同时,调研显示,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减免税收、发放消费券和食品券、酒店和机票打折等措施会比较明显的刺激消费,但并非最为有效。最后,受访者认为汽车购置等优惠政策对刺激消费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明显。
课题组分析认为,第一,疫情主要通过收入影响消费,同时又存在异质性,即年轻群体、低收入群体以及个体经营者所受影响最大。第二,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是暂时性的,但疫情的出现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政策制定方面,短期应着眼于增加可支配收入,尤其要关注低收入群体;在中长期以稳定市场预期、降低不确定性为导向。
受访者对相关政策的支持态度-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