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曹圣洁牧师讲述:一对华人夫妇推动中美基督教重启交往

2019-05-22 12: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撰文:曹圣洁(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
近代中国基督教由欧美传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基督教通过传教差会,向华捐款、派遣传教士最多,对中国基督教影响极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基督教开展了“三自革新(爱国)运动”,割断外国津贴,实行独立自主,随着1950年代“反美”形势的发展,除了基督教领袖吴耀宗、丁光训等人与个别美国进步朋友保持零星通信以外,作为整体来说,中美基督教之间断绝交往近三十年。

破冰之旅

经过“文革”的噩梦,1978 年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979年1月1日起,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同年8月赵朴初、丁光训率领代表中国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中国宗教代表团一行九人去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参加世界宗教和平会议( World Conference of Religion for Peace, 简称WCRP )主持的第三届世界宗教和平大会。这是中国宗教界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组团踏出国门。

美国基督教有代表各大主流教派的联合组织,称为美国基督教教会联合会(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he Churches of Christ in the U.S.A,简称NCCUSA ,以下称美基联) 。这个组织的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办公室从1950年起,一直关注从中国撤出的传教士的去向,在中国的教会以及教会设立的教育、医疗、慈善等机构的情况,把收集到的信息登载在该会出版的《中国公报》(China Bulletin)通讯刊上。 1960年代,当第三世界的民族革命运动勃起,美国国内人民抗议种族歧视、反对越战的声浪渐高,进步势力对于中国的革命产生同情,这也影响了美国基督教界的部分人,美基联于1962年将《中国公报》改为《中国导报》(China Notes),1966年鼓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同年正式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办公室下面成立“中国事工”( China Program) 的部门。1970年代,乒乓外交以后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进一步朝正常化的方向发展,美基联更寻求机会与中国基督教恢复联系。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不久,该会海外传教部执行主任司道克伟尔 ( Eugene Stockwell ) 等美国教会领袖以个人身份去南京,访问丁光训主教,了解中国形势的变化,以及丁主教关于中国基督教对国际交往的基本态度。1979年,美基联得悉丁光训等将来到美国,便趁此机会邀请中国代表团内的基督教代表,在和平大会以后留下来访问美国教会。   

图 | 2006年胡仲扬夫妇(右一、三)与作者(右二)在洛杉矶“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会场上

美基联总部设在纽约“教会中心大厦”( Interchurch Center ) 内。当时达赖喇嘛正在美国,本来也要访问该总部,我国基督教代表对此提出异议,如果他们接待达赖,我方不可能去访问,美方为了使这次访问成功,把达赖拒之于门外。 

1979年9月2日,上海地处市中心的沐恩堂恢复礼拜,消息很快通过中国代表传到美基联,造成轰动效应,美国基督教界认为这是宗教在中国重获信仰自由的标志,这是丁光训等后来告诉我们的。

9月9日,中国代表在纽约久负盛名的河滨大教堂参加礼拜,丁光训主教应邀讲道,受到美国基督教界的极大关注。丁主教以娴熟的英语、深邃的神学语言、亲切又幽默的态度发表了他的演讲。他在代表中国基督徒向听众致意时,感谢美国基督徒在联系几乎完全中断的年代里,一直为中国基督徒祷告。他说:“你们有些祷告的话是根据误传,但我认为不要紧,上帝听的时候心里是清楚的。”接着他引《圣经·旧约》中约拿的故事,约拿受上帝差遣去传教,告诉尼尼微人因罪恶滔天将遭毁灭,可是当尼尼微人真心悔罪而得到宽恕时,他反而不悦,说明基督徒往往缺乏对人民群众真实的关爱与同情。中国基督徒现在深刻领会与人民有共同立场、共同语言的重要性。他还针对西方只注重个人,否定集体的存在主义思潮,强调人们的社会组织中有莫大的教育意义和灵性的潜在力,基督徒与上帝的交往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他借此表明我们中国基督徒与中国人民共命运,并将在中国的集体生活中实践基督教的信仰。

图 | 1979年中国基督教代表丁光训(中)等人在纽约河滨大教堂门口。左二为胡仲扬

中国基督教代表共四人:丁光训是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李寿葆是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副总干事,韩文藻是南京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陈泽民是金陵协和神学院教授。这个非正式的代表团在1979年9月用了三星期的时间,马不停蹄地访问了美国除纽约以外,华盛顿、亚特兰大、印地安纳波利斯、芝加哥、圣保罗、旧金山等六个城市,会见美国基督教各教派领袖、社会各界人士、大学师生,特别是神学院师生,如丁光训的母校协和神学院,旧金山天主教、新教共同合作的神学院联盟等,接触面非常广泛。每到一处,中国代表都被邀介绍国内情况,然后是一连串的发问,包括被采访,与老朋友、过去的传教士叙旧。

华人夫妇全程陪同

这次访问由美基联邀请安排,全程陪同的是“中国事工”部门的胡仲扬(Franklin J. Woo)牧师和他的夫人黄献真(Jean Woo)女士。

胡仲扬1925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一个裁缝的家庭,亲历美国经济大萧条,家境困难,九岁时曾在街头为人擦皮鞋谋生,对于美国的排华法案,华侨在美国求生的艰苦历程有切身感受。胡仲扬在华人基督教青年会接触基督教,1945年在海军服役时受洗,复员后进加州伯克利大学,本来是学细菌学和药学的,他在唐人街华人教堂服务后,感到人的心灵需要更为重要,决心读神学,获旧金山神学院硕士学位,后来又获哥伦比亚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60年胡仲扬被按立为牧师,1965-1976 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的讲师与校牧。他幼时在唐人街华文小学读过古诗,这个时期,与中国师生如谢扶雅、钱穆、唐君毅、余英时等人的交往,使他对于中国历史与哲学产生浓厚兴趣。1976 年,美基联“中国事工”招聘人员,胡仲扬应聘成功,从此与中国基督教结下不解缘,自1976年至1993年一直担任美基联该部门主任。

黄献真生于1934年,父亲是建造滇缅公路的工程师,母亲是第三代华侨,外公是爱国中医,特别照应留学及访美的华人,曾经接待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教务主任张朋春,帮助他们在美国募捐,并把孩子送到南开大学学习。他还曾邀雷洁琼当孩子们的中文家庭教师,以后两家一直保持交往。黄献真虔信基督教,教胡仲扬学习中文圣经,1956年二人结婚。她有社会工作者的大学学历,也曾获哥伦比亚教育学院硕士学位,1979年后在美国长老会东亚办公室任职,并代表长老会参加美基联的中国事工委员会。胡仲扬从“中国事工”卸任后,1993年至1995年黄献真继续当了两年该部门主任。

1979年中国基督教代表在纽约时住在他们家里,以后的访问由他们夫妇全程陪同。在与中国代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们对于中国教会在近代的历程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变迁,有了深刻的理解。丁光训等谈得最多的是中国的独立自主和中国基督教的独立自主,中国人民一百多年屈辱于外侮,现在站起来了,三自爱国运动使中国基督徒认识到,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也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教会必须融于本国社会,要先谈本国性 ( national ),然后才谈得上国际性( international)。由于胡仲扬、黄献真是华人,他们对于近代史都有所了解,也有相关的经历,使他们比一般美国人更容易理解中国人的爱国感情。

我国代表强调访问的目的是多听,多看,多了解。胡仲扬夫妇安排了多方面的参观,包括与本土印地安人会晤,坐在农场拖拉机上采摘番茄等;更主要的是通过座谈,让更多美国人与中国代表直接接触。话题很多,需要挑选容易引起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内容。美方急于了解基督教这几十年在中国的经历,我方尽力正面介绍在社会变革中的领会。美方介绍情况时,也并不掩饰他们的社会问题,如青少年犯罪率、家庭瓦解、族裔矛盾、军备竞赛、经济危机等等,使我方对美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我方最感兴趣的是美国以及世界基督教的发展趋势,如天主教梵二会议对神学的新理解,当时在国内很少报道。

由于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历史、文化多方面的差异,加上隔绝的时间太长,“文革”又造成那么多负面影响,思想上的沟通真不是那么容易。例如,代表中有二人是全国政协委员,谈到中国共产党有统战政策,美国听众对“统一战线”很不理解。据说1976年版的英文《韦氏大字典》对于“战线”(front)就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我们普遍理解的,即“连接不同元素去达到某种目的的运动”。另一种是所谓“虚构的现象(feigned appearance)”,指为了控制利用人而进行掩饰真相的行为。在冷战思维的语境中,共产党的“统战”被理解为后者。美国人不明白基督教领袖为什么要去参加“政协”这样的政治组织。要使他们明白这个社会组织的建立是善意的,是联合各界为了人民大众谋福祉,基督教界的参予体现民主,如为1975年宪法中有关宗教信仰自由的条款提出修改意见等等,代表们阐述时颇费周折。

作为陪同,胡仲扬夫妇感到有责任促进友谊,避免不经意的伤害,可是在群众场合,难免会出现挑衅性的问题。在一次会议中,有一个人向坐在台上的中国代表发难:“你们现在还读《圣经》吗?”(讽刺他们不是真正的基督徒!)有一位代表忍不住,面有愠色,幸亏善解人意的丁光训立刻解围说:“是的,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时间读《圣经》。”这些都使胡仲扬夫妇感到,要真正促进中美基督教之间的彼此理解,任重而道远。

尽管有种种沟通上的困难,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基督教人士访问美国的破冰之旅,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访问。丁光训对他们夫妇二人的工作极为满意,访问结束时,在公开场合对美国人说:“我们原来是四人代表,现在我可以说,是六人代表。” 

平等对待和相互尊重是交往的基点

访问结束后不久,美基联的中国事工委员会于1980年2月通过了胡仲扬写的题为《相互关系:对话的先决条件》的文件,定下了美国基督教对于开展与中国基督教交往的工作原则,是具有长远指导性的文件。

提要(摘录)共六点:

一、确认对耶稣基督的信仰,号召他的子民在全世界为他做见证。

二、确认中国的独立和自我意识,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三、确认中国基督教会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完整性。

四、承认19-20世纪在中国的基督教传教运动,虽具有高尚的目的和显著的成就,与西方帝国主义系统地绑定在一起。

五、承认我们在各自的社会中受到约束。

六、展望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关系及互相依赖。

文件除前言和结语,有三个段落:“反帝和中国的自我意识”针对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进行侵略的指责,文件承认传教士带着拯救落后地区人民达到美国标准的使命感,以及西方文化优越感去传教,和当时外国商人、政府、军队的行为相当一致。虽然传教士中也有人主张中国教会应当独立,但无法实现,只有通过革命,中国教会才与中国人民一起获得了自主。对于中国教会而言,要融于中国人民,三自爱国运动是必要的,我们必须承认这段历史,才能在中美基督教之间建立新的关系。在“宗教信仰自由,中国人的身份与国家安全”段内,作者详细介绍了当时中国国内的宗教情况:1)中国共产党是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并没有反宗教,反宗教的是“四人帮”。2)宗教是人性的一部分,共产党虽不看好宗教,也承认生活的复杂性远胜于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有密切关系。3)要从当今的现实来看待中国的宗教。文件援引了《人民日报》1979年3月15日、10月17日的两篇有关宗教的文章,说明宗教要与封建迷信划清界限,也要提防另类政治势力的利用,这是中国从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提出的要求。“相容性和多样性问题”段,则重于预测中国基督教在联合道路上的发展 。

图 | 1979年中国宗教代表团全体成员(左至右):陈泽民(基督教)、丁光训(基督教)、杨品三(伊斯兰教)、赵朴初(佛教)、李寿葆(基督教)、李荣熙(佛教)、明旸(佛教)、马贤(伊斯兰教)、韩文藻(基督教)

文件以很大篇幅反映民族民主革命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基督教的历史及状况,使美国人有比较正确的了解,目的是为了重新建立关系,即六点提要中的最后一点。如何能够做到?作者在结语中指出:“基督教的传福音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彼此倾听……,在回顾与省视中,发现上帝在人们不同的处境中都有他的工作,引领我们的现在和将来。”文件强调要摒弃大国沙文主义和冷战思维,实行“创新性地聆听”(creative listening),即认真地、平心静气地倾听对方,为此须有平等对待和彼此尊重的态度,这就是重建关系的基础。国际基督教界常常强调各国的教会要“互相依赖”(independence),中国基督教强调独立自主 (dependence),并非抱“关门主义”,关键是在普世基督教大家庭中,各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应该有自我尊严的意识和相互尊重的态度。文件传递并接受了我国基督教的主张,把“平等”与“尊重”列为“对话的先决条件”,这就为中美基督教重建关系扫除了障碍。

在这个文件的精神指导下,美基联于1983年发表了《关于中国的政策声明》,明确“尊重中国基督教团体(指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的自主性与完整性”,“不要企图再恢复旧时代的传教事业”,“对于关系到中国教会的事务,要进行教会性质的协商,由双方共同做出决定”。这个共识在当时,以至今天都是难能可贵的。随后美国的主流教派,如长老会、联合卫理公会也纷纷发表对我国基督教的友好声明。1986年美基联的“中国事工”组织了来自22个国家的140位基督教人士,在南京开展了“南京’86”研讨,主题为“在不平衡的世界中如何实现普世性分享?”,阐明各国教会之间的“分享”牵涉到公平正义的问题,应该是“互惠”,而不是一方借此统治另一方,进一步加深了平等相待的意识。我参加了这次活动,得悉第三世界的教会很认同这个创见。

在上述过程中,胡仲扬夫妇都起了关键作用。

为增进中美友谊长期努力

在胡仲扬夫妇主持美基联“中国事工”期间,他们不遗余力地促进中国人民与美国人民之间,中国教会与美国教会之间的友谊,在胡仲扬主编的《中国导报》上,经常翻译转载我国基督教的文件,登载有关中国的书籍评论。黄献真自1981年起,为美国长老会编辑《中国近况》(China News Update)通讯刊物达二十七年之久。此外,尽量创造条件,扩大双方面对面的交流,是他们共同的努力途径。

我第一次遇见黄献真,是1980-1981年,她两次陪同美国“教会妇女联合会”(Church Women United )的领导人王恩赉(Dorothy Wagner, 她在中国当过传教士)来访。这个组织后来发展成为包括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妇女共同参与的国际团契,发起每年3月举行“世界妇女公祷日”,以示各国基督徒妇女彼此关怀,祈求世界和平,我国基督教实行至今。

1983 年起,我以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的身份主持编辑赞美诗的工作,黄献真专程到编辑部来采访,对于我国基督徒的创作特别重视,翻译了部分内容,向美国基督教界介绍。

1985年,丁光训与我国社会人士合作,发起成立公益性组织“爱德基金会”,使用外国基督教的资源,为我国社会服务。美基联的“中国事工”积极响应,在美国各教会内招募人员,七年中向我国的大中院校免费提供了一百多位英语教师。他们以文化交流为己任,严格遵守“不进行传教”的承诺,这些教师回国以后,都成了中国人民的朋友。在救灾等项目中,美国基督教界也通过“爱德基金会”尽力资助 。

图 |1991年,胡仲扬、黄献真夫妇(右一、二)以及殷继增(左三)、阚学卿(右三)两位牧师在白宫受到布什夫妇的接见

美基联还协助中国基督教向美国派遣神学留学生。当时中国人去美国的不多,胡仲扬、黄献真的家经常是中国基督教访美人士、有关学者、留学生的流动接待站,无数批访客在他们的家里暂住,获得美国社会及教会生活的基本信息,并体会家的温暖。

在美基联与美国长老会的支持下,他们夫妇多次组织“中国学习访问团”,率领美国教会人士来国内访问,亲自陪他们去各地教堂、神学院,为他们做翻译,通过与中国牧师、信徒的交谈,改变了许多人对中国和中国教会的误解。在这些访问中,黄献真细致、亲切的工作作风,特别具有润物无声的影响。

有一件关于中美交往的事值得记述。1974-1975年,美国老布什总统曾担任美方驻华联络处主任,当时正值“文革”期间,教堂关闭,但北京有专为外国外交官设立的基督教礼拜,由当地的殷继增、阚学卿牧师主持(二人现在均已去世)。布什夫妇经常骑自行车来参加,他们的女儿Dorothy就是由殷牧师施洗礼的。当他们回国时,向这两位牧师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访美时可以见面。

1991年, 这两位牧师应美基联之邀访问美国, 由胡仲扬夫妇接待, 他们便提出想拜访布什夫妇。当时布什已任总统,海湾战争正酣,胡仲扬感到不便打扰,有点为难,但他还是给布什夫人芭芭拉写了信,很快得到回音,于是胡仲扬夫妇陪同他们经过严格安检进入了白宫,受到布什夫人高规格的茶叙款待,可是黄献真因忙于双方传译,无法享用。布什总统在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前一刻,亲自会见了这两位中国牧师,拍照留念。当他看见殷牧师的领带上没有领带夹,他立刻把自己的领带夹取下,为他戴上,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深厚情谊 。

胡仲扬对促进中美友谊的热情,有其钻研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受秦家懿、杜维明导师的影响较深,他们二人都是研究儒学的学者,曾分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任教。胡仲扬在美基联工作期间,经常到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关于宋明理学的讨论,是在美国各地进行儒学与基督教对话的协调员。他认识到宗教在中国原来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生活方式,基督教是西方强加给中国的,在现代中国,宗教呈复杂性,多元性。根据他的观察,亚洲人信仰基督教,即使移居美国的,亦并未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儒家思想,特别是新儒学仍有影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东方的文化智慧在后现代时期,对中国,对世界都有裨益。

作为基督教的工作者,他推崇“处境化”的神学,即基督教在世界各地,应该在各自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吸取养分,有自己的神学理解和工作特点。基督教的“普世性”建立于各地教会的平等交流和合作。为此,他完全支持中国基督教走“中国化”道路,并寄希望于中国基督教能在普世的交流中,作出更大贡献。

胡仲扬、黄献真已达耄耋之年,退休后迁到加州长老会传教士退休所居住,仍关心中美交往,参加有关活动,包括教人打太极拳。胡仲扬心系中国研究,从1995年起,为哈瓦伊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学术刊物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写了九十多篇书评及文章。2018年,当他读到复旦大学徐以骅教授在中国基督教两会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后,写下了共鸣性的评论,推崇“基督教中国化”,认为中国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的共处经验对世界有益,可以借鉴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的首任主任杜维明所提倡的“文明对话”。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双赢模式大有潜力及挑战 。

美国的基督教在这几十年中发生了不小变化,主流教派参加活动的教徒人数显著下降,注重传教的福音派人数上升。我国的基督教两会从1990年代以后,与美国福音派的教会和教会团体也开展了交往,联系的面比以前更广了。美基联的影响逐渐式微,胡仲扬夫妇退休后,“中国事工”部门已相继撤消,但他们在重启中美基督教交往中的独特贡献,还是值得留载史册。

原标题为《一对华人夫妇推动中美基督教重启交往》,载于《世纪》杂志2019年第2期。责任编辑:崖丽娟,新媒体实习编辑:钟凯月。本文为《世纪》杂志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reflections@thepaper.cn告知,侵权必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