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欢迎来到麦乐村》:援非医疗六十年,力量来自于真实

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
2023-12-06 11:53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两年多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找到梁振华,希望他能做一部中国援外医疗题材的电视剧,在他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这无疑是个很特殊的项目,作为总编剧他感到压力颇大。如今这部剧正在多个平台热播,这就是《欢迎来到麦乐村》。

《欢迎来到麦乐村》海报

1963年4月,应阿尔及利亚卫生部请求,中国首支援外医疗队来到阿尔及利亚沙漠边缘的小城赛伊达。此后,一批批中国援外医疗队开启了一场持续六十年的大爱征程。60年来,中国向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派出了3万余人次医疗队队员,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队员中超过2000人次荣获受援国国家级荣誉。

《欢迎来到麦乐村》讲述的就是中国医者们奔赴非洲进行医疗援助的故事。这无疑是一段伟大的历史,但要将这样一段历史创作成电视剧,难度是毋庸置疑的。

“医疗”和“非洲”,如何做出新意

要拍一部传统的、在大众观念中的主旋律作品是不难的,难在如何把宏大的概念传递给老百姓。“如何让今天的观众觉得援非医疗60年的故事是跟自己有关系的,这些医护人员的生活是他们感兴趣的,让观众愿意跟随他们去完成这样一场旅程,是创作中的难题。”梁振华说道。

《欢迎来到麦乐村》剧照

一开始给予梁振华信心的,是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他提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外交部、国家卫健委、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都给予了《欢迎来到麦乐村》各种加持和帮助。“尤其在项目过程里,广电总局对我们的扶持是全程的,从选题到破题,到统筹安排我们去国外深扎调研,以及拍摄、后期方面的全力帮助。”

作为创作者,梁振华和团队要面对的是多方面的难题。“这个项目不是一个纯市场的选题,但我们依然要面临市场的严峻考验,这是今天主旋律题材创作必须解决的问题。”他直言,“市场是残酷的,并不会因为你是一个主旋律题材,就对你格外青睐。”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有时候,题材带来的不见得是“红利”。医疗题材,于后疫情时代对观众来说,已经有了习惯性的疲惫;而非洲题材,对观众来说更是陌生的。如何将“医疗”和“非洲”做出新意,做得让观众爱看,是梁振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我就琢磨了小半年,中间也有很多试错,走了不少弯路,后来我突然想通了这个事情。”

第一,医疗。“我不认为‘麦乐村’是一部单纯的医疗剧,我认为它是一部情感生活剧。”梁振华认为,要以情感生活剧的方式,去建立它跟观众的联系。“观众看剧是来看人和人的感情关系的,医疗是什么?医疗是加强人物看点、故事浓度和戏剧性的武器,是来给这个故事加分的。”

《欢迎来到麦乐村》剧照

第二,非洲。“剧中绝大部分情节,是讲咱中国人的故事,但非洲是这个故事发生的环境,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我们更尝试把非洲变成一个主角,把它拟人化和形象化,它独特的风土人情、人文魅力,都能调动起大家的兴趣。我们让这个‘人物’尽量好玩诙谐,且美丽动人。”

当找到把“医疗”和“非洲”都变成加分项的方法论,梁振华心里的担忧放下了,“接下来,我们坚持用真实而生动的叙述,希望让这个故事离观众近一点。”

共情人物,进而追看故事

梁振华认为,人物的建立是影视剧的核心。“人永远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重点,所有的概念都是围绕着塑造人物来建立的。当创作出生动斑斓的人物形象,中国和非洲的情谊、援外医疗队六十年的厚重命题就自然地融入这些人身上,才能让观众印象深刻。”

《欢迎来到麦乐村》花了四集多的篇幅,讲述中国援外医生们在国内的故事,当医疗队正式集结前往非洲开始执行援非任务时,已经是第五集的结尾了,这无疑是很大胆的叙事节奏。但前期对人物状态和生活的细致描摹,正是必要的叙事策略。

“一旦到了非洲,人物必定进入高强度的情节叙事,没有太多空间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在前期的采访采风中,援外医生们的援非动机尤为重要。所以,我们用四集半的篇幅正是想告诉观众们:这群人去非洲是因为什么?这是塑造剧中援外医疗队这群人奔赴非洲的逻辑起点。”梁振华直言,“只有让观众喜欢这些人物,愿意跟随他们的人生历程,带着对人物命运的好奇来到非洲,才能自然地接受援非医疗所做的贡献。”

《欢迎来到麦乐村》剧照

梁振华的父母都是医生,因此,他对医生家庭的状态十分了解,他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融入了《欢迎来到麦乐村》的创作之中。以主人公马嘉为例,这是一位性格特点鲜明的医生,他对医生职业有信念感,对病人十分关爱,医术也非常高明,但颇有些恃才傲物,生活中任性随意、不那么顾及他人感受。

“这样的人其实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靠才华就不需要倚仗别人,当这类人的个性跟社会规训发生碰撞时会产生很多戏剧性,往往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掉到了困境当中。”梁振华总结,“在职场上,能力固然重要,但为人处事、共情协作、自我调节的能力也都很重要。”

在剧中,马嘉被逼向了一个中年人的经典困境:事业出现瓶颈,夫妻感情面临七年之痒,在倦怠和麻木中,他挣扎向上。前四集中,反复出现马嘉在医院里爬楼梯的情景,这是他工作之余思考和放松的方式。梁振华表示,在采访调研中他注意到,有些外科医生会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爬爬楼梯,当作强身健体或者一种放松。

“外科医生需要很好的身体素质,我父亲就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常在手术台上经常一站七八个小时,甚至十二三十个小时,没有非凡的体力是很难做到的。”梁振华直言自己喜欢在作品中加入一些精心设计的象征性情景,而不是纯粹的靠台词来表现人物。“爬楼梯这个生动的细节,同样也是一个攀登的意象,马嘉常常攀登到天台上去眺望远方,这和他争强好胜的性格是符合的。”

《欢迎来到麦乐村》剧照

在自己的作品中,梁振华会尝试寻找人和外部世界、和生活意味深长的勾连与关系。《风吹半夏》,是“人赢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就,却能反思来路,反观内心,完成自我和解”;《澳门人家》,是“在一切外在风雨面前,人有没有信心去面对”。而《欢迎来到麦乐村》,在援非医疗叙事之外也是在讲“人在碰到困境时,怎么找回内心的平衡,找到和外在环境的和谐”。

“我认为这个主题,跟今天大部分观众都能建立起共情。”梁振华说,“一个和我们一样有着各种烦恼、困境、私心的普通人,在历经两年的非洲工作生活中逐渐放下执念,理解了援外医疗事业的崇高使命,这个过程才能让咱们普通人感同身受并信服。我们希望把故事的讲述视角尽量下沉一些,多一些真实和生动的表达,方能跟这个时代与今天的人们产生密切的关联。”

细节真实,进而戏剧真实

在《欢迎来到麦乐村》的创作中,梁振华深有体会:创作不能脱离时代、更不能脱离那些真实的人物。

1965年4月,中国援外医生邱月华在一张满月婴儿的照片背面记录下了这样一段文字。“这是我接出来的孩子,其中的一个母亲患肺结核,孩子交给我们喂养,现在已经快到一个月了……”

1974年,心血管专家梅庚年作为首批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队长,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年仅51岁。他的三个子女都子承父业,相继成为医生。1998年,他的长子梅学谦作为第10批援助埃塞俄比亚医疗队的一员,再度踏上了父亲长眠的土地,投身于父亲牵挂的援非事业。

1993年,妇产科专家徐长珍第一次援非,在这之后,她先后四次赴阿,8年的时间里,她和队友一起救治了4万多名产妇和婴儿,她也成为湖北省内援外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医务人员,

多位援外医生的真实经历,给予了《欢迎来到麦乐村》丰富的素材、厚重的底色。而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周密部署和全程指导下,在外交部、国家卫健委、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大力支持下,主创团队在2022年底赴非深扎调研,这次调研收获了满满当当真实生动的细节,也极大增强了创作的信心。

《欢迎来到麦乐村》剧组祭扫中国专家公墓

取材于真人真事的影视剧作品并不少见,这类作品一大难点是:将真实生活和人物原型融入艺术创作时,如果创作者把握不好“戏剧性”和“真实性”的平衡,很有可能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对于真实人物和真实故事的逻辑我们尽量全部尊重,这是我们的创作原则。”梁振华说道,“当然,如果完全按照生活逻辑去写,有可能缺乏戏剧性,但戏剧性不意味着要违背真实。在塑造这些援非医疗队员时,我们创作的初衷在于探讨他们内心的信念感是什么,他们在什么环境里完成这些壮举。这是创作者不能去质疑的部分,也不能为了制造戏剧性而颠覆。”

主创团队希望观众通过《欢迎来到麦乐村》了解中国援外医疗事业,并告诉他们援外医疗事业的伟大,“但是在戏剧当中,我们不能生硬地去讲‘伟大’,而是应该潜心深挖各色人物的‘不易’与‘细微’。”梁振华说,“因为细节构成了观众最形象的感知,要通过细节去形成概念,而不是用概念指导细节。一定要下沉到最有意思、最富有意味的真实细节中去。”

剧中涉及的绝大部分情节都取材于真实故事。比如剧中医疗队来到非洲,遇到非洲交警一边跳舞一边指挥交通;比如有些非洲兄弟细针扎不进去要用粗针......这些细节都来自主创们的深挖调研。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正片每一集的结尾,都有一集中国援外医生的采访,作为跟集纪录片同步播出,这是梁振华的精心设计。“我希望大家除了看戏剧故事之外,也听一听这些援外医疗队员们的真实故事和他们别具一格的心路历程。”

《欢迎来到麦乐村》剧照

创作之旅,也是“冒险”之旅

“我预料到这部片子难度不低,但现实情况与预期还是有不少出入。”梁振华笑道。

首先是剧本创作上的难度。“援外医疗它不是单科,而是全科。”剧中,马嘉是心胸外科医生,彭伟是儿科医生,孙爽是中医师,常来是麻醉科医生,秦童是眼科医生……各科室人员组成了这支援外医疗队伍。“很多医疗剧是针对某一专科的,写全科的并不多见,难度也因此大大提升。在具体写作和拍摄过程中,各科的医学知识都会涉及,还要保证不出错。为此,项目共聘请了七位医疗顾问,他们从剧本研发到项目拍摄,再到后期制作都全程把关。”

其次是制作周期的紧张。如《欢迎来到麦乐村》这种体量的电视剧,一般后期至少要半年的时间,但为了能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顺利播出,“后期制作时间就有限,每一天都弥足珍贵”。

基于此,团队从最初就有意识地尽量前置后期工作,在拍摄期间,每天的素材除了基本的顺剪之外,导演都会抽出时间去剪辑房进行精剪。在转场海南拍摄时,杭州拍摄的前五集已基本定剪,为后期全剧定剪省下了不少时间。同时,本剧的特效、OST等工作也是与拍摄过程同步开展。另外,所有工作人员的齐心投入,才能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并保持了不错的制作水平。

《欢迎来到麦乐村》剧组合影

最后,还有海外拍摄带来的难度。剧组170多人赴非拍摄,“其中的人员管理、调度沟通等工作,每一项都不容易。”特别是大量的器材和道具,都得分海运和空运从中国运到非洲,大型设备、服装道具、生活用品,分了两个集装箱。出关运输的各种程序都是首次经历,全靠摸着石头过河。杀青之后,剧组把将近一半的东西捐赠给当地的孤儿院,大型设备又发了一个集装箱回来。如今,剧集已经播出,但一些设备仍在清关过程中。

《欢迎来到麦乐村》剧组路遇狮群(00:26)
人在非洲,难忘经历也不少,该剧的制片人张济之介绍了一件趣事,在塞伦盖蒂草原拍摄时,有两辆越野车坏了,但车旁边有七八头狮子,“最后,大家把所有的越野车叫过来,十几辆车把坏的两辆车围在中间,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人才敢下去修车。当时是夜晚,大草原上漆黑一片,灯光组把摄影灯都拿出来,实时跟中间的修车人报告狮子的动向,极为惊心动魄。”后来,遇见狮子也成了拍摄中的常事,大家已经平静了许多。

但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全程指导和协调下,坦桑尼亚政府为剧组的海外拍摄提供了大力帮助,最大程度地助力了这部剧的诞生。

《欢迎来到麦乐村》的拍摄地从中国的浙江杭州、海南万宁,到非洲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达累斯萨拉姆、塞伦盖蒂草原、阿鲁沙,取景地辗转了两国六地,个中辛苦只有亲历者了解。在剧集中,每集片头都展现了非洲和中国的景色交融,梁振华笑说,片头他选了两个月,“每一帧画面都是我自己挑的,中国的山水和非洲的风景奇妙的交织,这边是万马奔腾的动物大迁徙,那边是车水马龙的中国夜景,它们通过桥梁和水的意象衔接。”这大概是这趟艰辛之旅,最美的纪念。

“平等互助”,而非“拯救施舍”

在剧中,马嘉生病,私自用了中国医疗队的药,跟非洲医生产生了冲突,“我用自己的药凭什么要经过非洲医生的允许?” 队长江大乔批评他:“当你自己是什么?救世主?”这句台词点出了一些人看待援外医疗的刻板印象,这也是主创团队在创作中非常重视的一点。

“援外,是一个我们发起的动作,我们是主体,对方是客体,这就很容易让老百姓理解成我们是‘施舍者’甚至‘拯救者’,这会造成一种话语和地位的不平等。”梁振华说道。这种拯救者视角,在援外医疗内容的创作中是不可行的,“我们希望让观众认识到援非医疗的平等性,咱们是在援助别人,但要把别人当成平等的个体来看待,我们跟非洲的关系是友好平等互助的。”因此,但凡有一些可能会伤害到非洲人民感情的剧情细节,坚决不要。

《欢迎来到麦乐村》剧照

在调研采访过程中,他亲身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医疗队的爱和依赖。如在阿尔及利亚,有很多当地人叫做同一个名字——“喜努华”(Chinois)。这个名字来自法文音译,直译成中文是“中国人”,非洲人为何要称自己的孩子为“中国人”?因为当地很多人,一代又一代,都是中国医生接生的。这个关于名字的温暖细节,也被加入了剧本创作中,成为了剧中多个“姆齐纳”(MChina,斯瓦希里语中国人的意思)的原型事例。

1965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桑给巴尔,接见了首批中国援桑医疗队。周总理提出:“给当地人民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就是这样一句话,让中国援外医疗事业践行至今已60年。而中国援外医疗队赓续传递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体现于危难之中的救助、白衣职责的印证及人道主义救援精神的发挥。

“作为一个国家的承诺,我们的援外医疗事业践行了60年,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在斯瓦希里语中,“麦乐”是“Milele”的中文音译,意思是“永远”,“麦乐村”就是“永恒之村”,代表了中国对援外医疗事业的一份承诺,也象征着中非隽永的深情厚谊。通过《欢迎来到麦乐村》的热播,这项伟大的事业、这群无私大爱的人们也正逐步走进大众的认知,这也正是创作者们最为欣慰的地方。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