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哲学新书联合书单|谁的问题
《哲学的价值:一种多元文化的对话》(Taking Back Philosophy: A Multicultural Manifesto)
[美]万百安 著,吴万伟 译,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6月
知名汉学家万百安教授在此书中倡导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开启多元文化主义的对话。他以论辩式的书写,揭示、批判了西方高校中哲学教育所蕴藏的美国沙文主义、种族主义,主张平等地看待中国哲学、印度哲学、非洲哲学中的价值,因为在每种文化的最优秀哲学中,都能发现同样的价值观;同时结合了美国反智主义、精英主义的背景探讨了哲学在人文学科中的特殊角色,以及哲学高等教育之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不仅局限于教授学生追逐利润、掌握更好的职业技能。如其所述:“哲学就像冰川:它移动得非常缓慢,似乎哪儿也没去,但从长远来看,它会彻底改变你生活的世界。”
《自然法与普遍法历史:黑格尔法哲学讲座》(Naturrecht und Universalrechtsgeschichte. Vorlesungen nach G. W. F. Hegel)
[德]爱德华·甘斯 著,[德]约翰·布劳恩 编,黄钰洲 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4月
本书由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学者约翰·布劳恩耗时三十年根据19世纪德国著名法学家爱德华·甘斯现存所有“自然法与普遍法历史”讲座学生笔记整理而成。原书一经出版便被评价为是当今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的“巨大收获”,是“所有从事黑格尔及其弟子研究之人的幸事”。本书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黑格尔,也将带领我们认识爱德华·甘斯这位不应被遗忘的法学家,同时填补黑格尔与马克思之间一处重要的研究空白。
《现象、实体与识:<成唯识论>的哲学论证》
章启群 著,商务印书馆,2023年5月
本书以《成唯识论》文本为依据,以中印佛学发展为历史线索,并参照相关梵文文献,用20世纪的哲学视野,从形上学、存在论、认识论三个方面,系统整理了唯识学的哲学思想理论,并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从六个核心问题论证唯识学与现象学理论上的根本差异,为唯识学与现象学的比较研究清理了一些重要基础理论问题;从四个方面展示了《成唯识论》存在论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不同,揭示两种哲学理论的意趣和旨归,呈现两种文化、文明鲜明、异样的人生底色;将唯识学形上学与中西方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唯识学的种子论不仅具有世界万物生成发展和本质的唯物论倾向,也具有理念、意志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和动力的观念论倾向。本书作者期望以此探索出一条汉语佛教哲学研究的道路。
《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
万书元 著,商务印书馆,2023年5月
让·鲍德里亚是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其著作《消费社会》《物体系》等都曾在国内风靡一时。然而,虽然其作品大多已经被译介到国内,国内研究者也发表和出版了不少鲍德里亚的研究论文和著作,但这些研究往往只停留于孤立而表面的考察,“缺乏深层的开掘”,对鲍德里亚其人其思缺乏一种综观式的全面认识。本书即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鲍德里亚研究的这一空白(包括对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空间哲学、荒诞玄学等的研究),“勾勒出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思想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之间内在的脉络”。
《全球时尚史》(Fabriquer le désir: Histoire de la mode de l'Antiquité à nos jours)
[法]奥黛莉·米耶 著,王昭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3月
时尚是最不理性的消费,是诱惑的工具,更是每一次重要社会演变的标记。从古希腊雅典人的腰带到奢侈品牌配饰,从古罗马系带凉鞋到中世纪鞋履,从英国亨利八世王后的衣橱到纳粹的审美乌托邦……作者奥黛莉·米耶通过经济、审美、社会与文化的多重视角,用心书写了一部全球时尚史。这部以时尚与奢侈品为主题的历史书,并不是服饰潮流的简单编年史,它深入挖掘了服装、饰品与化妆品如何参与社会进程,并揭示了它们被一个社会接受或否定背后的深层原因。
《赫尔德的社会政治思想:在启蒙运动与政治浪漫主义之间》(Zwischen Aufklärung und politischer Romantik: eine Studie über Herders soziologisch-politisches Denken)
[加]巴纳德 著,李柯 译,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2023年6月
巴纳德教授以本书给当时的赫尔德阐释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作为捷克裔学者所写的解读著作,本书得以完全抛开主流德语论述的精神抱负以及包袱,按主题编排,条分缕析赫尔德的社会政治思想,同时顾及赫尔德所处的思想背景及其对后世继承者的影响,还原出一幅更真切的赫尔德形象。赫尔德与启蒙的关系更近,思想的流动性和调和性也更强,因此,斯拉夫政治思想中的赫尔德才是近乎原貌的——这话或许最好地点明了全书的题旨。
《正义与批评》(Justice et Critique)
[美]约翰·罗尔斯 等著,曹冬雪 译,译林出版社,2023年5月
《正义与批评》是1991年三位学生对约翰·罗尔斯的采访稿,这次对话可看作罗尔斯口述的自传,极其珍贵。这位极少谈论自己的政治学家在此次对话中,不仅追溯并梳理了自己思想的发展过程;还帮助我们理解了政治哲学是如何尝试让社会与自身和解的,也让我们更加明白这种尝试为何如此艰辛。《自由与平等》是雷蒙·阿隆在法兰西公学院最后一堂课的讲稿。在这节课上,阿隆对自由进行了分类,并评估了自由的内容,反思了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关系;他还对围绕自由、不平等、公民身份和权力的各种利害关系提出了质疑。《伟大的异乡人》首次收录了福柯在近十年的时间里(1963—1971)的数次访谈、电台讲稿、教学及会议发言。在这些讲话中,福柯谈到了自己与文学之间复杂、充满批判而又富有战略性的关系。
《黑圈:科耶夫思想传记》(The Black Circle: A Life of Alexandre Kojève)
[美]杰夫·洛夫 著,孙增霖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思Cogito,2023年6月
亚历山大·科耶夫是俄裔法国哲学家,对20世纪众多法国哲学家产生过重要影响,其黑格尔研究至今在哲学界发挥着作用。这部思想传记完整地诠释了科耶夫的作品,包括大量未发表的内容,展示了一个挑战现代社会的重要思想家的精神历程。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强调了科耶夫被忽视的俄罗斯根源,将他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思想文化背景下,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索洛维约夫、费多罗夫等人对科耶夫的影响揭示出来。这部思想传记结合了哲学史、文化背景和严密的文本分析,通过对科耶夫关于黑格尔的论著及其被忽视的晚期作品的论述,在当代语境下重新探讨了科耶夫思想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是英语世界关于科耶夫较新也较全面的一部论著。
《拉康派论情感》(Les affects lacaniens)
[法]克莱特·索莱尔 著,吴张彰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2023年5月
本书是从拉康派的角度论述情感的问题,拉康派的临床工作一直以来之所以受到批判,就在于其被认为“不重视情感”,而本书恰好是对这一批判的有力回应。本书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情感的问题,对于拉康派的临床和理论工作,对于情感的深入理解都极具启发性。本书的风格并不晦涩,作者和译者都是拉康领域的重要研究者,且在精神分析实践领域有丰富的执业经验,书中行文思维缜密,逻辑清晰,可读性相当高。
《从元宇宙到量子现实:迈向后人类主义政治本体论》
吴冠军 著,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6月
我们身处于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许多极具“现实感”的虚拟世界正在向我们涌来。而前沿物理学视角下的微观现实,同样映射出令人震撼的新宇宙图景,挑战着我们对具身“现实”的认知。在这本书中,作者探讨既在“现实”之外又在它之中的元宇宙的本质,以及量子物理是如何从根本上晃动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这两者共同揭示出一个颠覆性的观念,即“现实”可能比我们之前所理解的更为复杂,更为神奇。元宇宙的世界究其根本是虚幻的吗?如果是,那么当你沉浸在元宇宙中,是玩物丧志吗?我们身处其内的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为什么存在着“世界”,而非什么都没有?吴冠军教授将我们带到这些问题前,在这个喧嚣热潮下,给出独特的学术分析。本书分别开启“未来+”“资本+”“影像+”“现实+”“世界+”“政治+”六个通道,使我们进入“宇宙+”。《从元宇宙到量子现实》不只让我们深刻理解元宇宙热潮的底层肇因,而且带我们重新思考当下“现实”本身是否虚构这个本体论问题,并在物理学与政治学层面给出充满洞见的回答。
《谁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非标准答案》
孟庆延 著,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6月
生活的意义消逝,网络游戏成瘾,容貌焦虑,房子成为人生的执念……现代人在意义与虚无、功用与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反复摇摆,在“躺平”和“内卷”中无限循环。这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人类进入现代之后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这本书是对现代人生存现状和情感纠结的观察。书中盘点了15 个当下热议的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个体三个角度追溯问题及其根源,把问题置于制度、秩序、文化、传统、习俗的背景下,从社会和时间的长河中去理解其作用机制和原理,梳理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作者孟庆延研学社会学多年,在他看来,社会学是克服盲目焦虑的一门学问,每个人都应放下虚幻的、妄自尊大的“自己”,以一种真诚而朴素的心态去面对周遭与生活。这本书不提供关于“怎么办”的标准答案,只提供理解自我、洞察世界的视角。通过剖析现代人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可以理解自我困惑和思维方式从何而来,并催生更多清醒面对生活的勇气。
《对我的哲学体系的阐述》(Darstellung meines Systems der Philosophie)
[德]谢林 著,王丁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
本卷收录的三个文本《对我的哲学体系的阐述》《基于哲学体系的进一步阐述》《动力学进程演绎》均出自谢林主编的《思辨物理学杂志》,这份杂志在当时影响巨大,标志着谢林与康德-费希特传统的先验-主观唯心论告别,向着从“绝对者”出发的大全一体体系迈进。在哲学史上,这也是所谓的“绝对唯心论”出现的标志性著作。这三个文本共同构成了谢林著名的“同一哲学”的基本框架和结构,也构成了同时代人和后世理解谢林的基本材料。无论是费希特还是黑格尔的谢林批判,所依据的都是本卷中的两部《阐述》。因此它们是理解德国唯心论发展内部争辩史的重要材料。诸如“黑夜里的牛”这样的著名批判,就是针对这两部《阐述》的。此外,谢林在这两部阐述中的一个亮点,就是结合开普勒定律,提出了在同一哲学框架下的“天文-地理学”理论,以对抗牛顿的“机械-还原论”传统,因此更能鲜明体现出德国古典哲学自带的“自然辩证法”特质。
《二十世纪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美]凯瑟琳·扎克特 编,赵柯 钱一栋 陈哲泓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图书,2023年6月
《二十世纪政治哲学》由美国诺特丹大学荣休教授凯瑟琳·扎克特主编,对20世纪的十多位政治思想家及其理论,做了简明而不失深度的介绍,作为一本兼具专业性与普及性的读本,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视野宽阔,论述深入。书中收入的哲学家上起杜威下迄泰勒,无论从时间地域或是理论传统角度看,都呈现出多元而完整的面貌。每一章的介绍,涵盖了思想人物的生平、学说和影响,并附进阶阅读文献,帮助读者渐次步入政治哲学的堂奥。体例明晰,主题突出。思想史教材多以年代或人物编排,本书兼取两者的长处,以年代主题为经,以人物学说为纬,将整个20世纪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清晰呈现给读者。结构完整,问题意识明确。20世纪的政治哲学本身受到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巨大影响,本书对这一学科线索给予了充分重视,体现出编撰者的全局视野与问题意识,引导读者领悟不同理论学说之间的异同,把握思想发展的因果承继。当前,全球信息交流深陷矛盾与对立,地缘政治的局部紧张演变成地区冲突;如何重拾人类文明的发展信心,建立起有效的对话与理解,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本书带领读者回到过去一个世纪中的思想对话场域,从对二次大战的哲学反思中汲取明智、慎思的可贵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阅读价值和学习意义。
《不安的智慧》(The Wisdom of Insecurity)
[美]阿伦·瓦兹 著,马励 译,浦睿文化|岳麓书社,2023年6月
焦虑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人们随波逐流,追求各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却忘记了自己的本心。《不安的智慧》是美国禅学大师阿伦·瓦兹写给焦虑的人们的一份心灵指南。在本书中,瓦兹从禅宗的智慧出发,阐明了焦虑和不安的本质,直指人心的内核。瓦兹告诉我们,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分裂的心智,而要摆脱焦虑,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颗开放的心。本书既是焦虑的人们的心灵自助书,又是一本洞悉时代弊病的诊断书。
《荷尔德林传:来吧,朋友!到广阔天地中去!》(Hölderlin: Komm! ins Offene, Freund!)
[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著,何俊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6月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一个哲学、宗教和诗歌力量相互作用下的天才,一个在生活中找不到立足点的孤独者。作为诗人、翻译家、哲学家、家庭教师、革命者,荷尔德林的一生都活在个人的和政治的紧张氛围中。在各种压力下,他最终精神崩溃,在图宾根的一座塔楼里度过了后半生。直到20世纪,经过后世哲学家和诗人对其思想的重新阐发,他的生命和哲学的真正含义才被发现,他也由此成为德国思想界的一个神话。2023年是荷尔德林逝世180周年。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萨弗兰斯基,用细腻的笔触再现了这位孤独诗人的一生。他从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记录中透视出诗人生命中的困厄,用通俗、晓畅、才华横溢的传记写作手法引领读者接近这个世界文学和哲学经典中的未知之谜。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方用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6月
本书主要以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时间”观念为研究对象,中国现代哲学在“古今中西之争”的大背景下开展,就研究内容而言,本书相应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定位,一方面向古代、近代回溯,向未来推扩;另一方面也与西方的时间观念互鉴。在本书中,作者梳理了中国现代哲学中和“时间”相关的主要学人和基本观点,内容涵盖“时间”概念的引进、西方纪时系统的传入与中国现代有关历法、节假日等问题的思考和确立。本书的研究重点是中国现代思想界对“时间”问题关注和研究的过程,以及通过中西时间观的比较和对话建构起的各种中国现代哲学体系中的“时间”理论。此外,本书也梳理了中国现代“时间”观念的内在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极端主义》(Extremism)
[美]J. M. 伯杰 著,黄屏 译,风之回响|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2023年6月
极端主义并非某一时某一地的特殊现象。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存在于骇人听闻的新闻里,社交媒体上的骂战中。它古老而常新,是人类社会中跨越意识形态与群族的一部分。本书作者J.M.伯杰从迦太基的屠城、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谈起,直至纳粹的反犹主义和今日社交媒体上遍布的极端主义言论,穿透古今东西表现各异的案例,直击极端主义的本质,描述了身份认同运动的演变、个人和团体的激进化等,解释了极端主义是什么、极端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构建,以及极端主义为何会升级为暴力。伯杰表示,只有先理解极端主义,才能减少它对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
《达尔文的诱惑:艺术、进化与神经科学》(The Seductions of Darwin : Art , Evolution and Neuroscience)
[英]马修·兰普利 著,孟凡君 译,人民出版社,2023年6月
近年来,运用进化论和神经科学分析艺术的研究呈现出一股颇具影响的学术浪潮。这引发了关于艺术、文化与生物科学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的问题,以及我们在将科学方法应用于艺术品阐释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在这本富有洞见的著作中,马修·兰普利通过探索达尔文主义、神经科学和艺术史相互交叉的关键领域来设法解决这些问题。他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艺术,产生了关于艺术起源、审美经验基础以及艺术和人文研究的本质的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观点。兰普利的研究探讨了艺术进化的各种模型,审美反应的理论和发展,以及关于创意作品背后的大脑加工过程的想法。他还考察了用进化论和神经科学分析艺术的倡导者们提出的论点的效度,以及它作为理解艺术和文化的一种路径的价值。为了弥合科学与文化之间的鸿沟,兰普利呼吁更广泛地认知人类动机,来推动各种类型的研究。他认为,我们与艺术的密切关系永远不能被封装在科学知识的单一想法中。
《拉康:不顾一切》(Lacan, envers et contre tout)
[法]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 著,李新雨 译,拜德雅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3年5月
1993年,法国屈指可数的精神分析历史学家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将她的《法国精神分析史》第三卷《拉康传》全部献给了雅克·拉康的思想、著作和生活。然而,这部著名传记甫一出版便引起了巨大争议……时值2011年9月拉康逝世30周年之际,卢迪内斯库深感有必要对《拉康传》进行一个总结:既是对这位充满悖论性的大师的遗产进行盘点,也是对各种争议和批评的回应和进一步说明。这便是她的“拉康三传”之三《拉康:不顾一切》。毫不意外,它的出版立刻产生了激烈的回响与震荡,更是触发了精神分析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场“无头公案”。本书针对拉康波澜壮阔的一生描绘出一个历史性轮廓,把握住拉康职业生涯中的一些重要节点与转折,以便我们去发现它们曾经的面貌、它们时至今日所留下的遗产。在“碎片化”的叙事风格和“妄想化”的个人痕迹中,带你走进拉康的“另一面”,重识已成为拉康派创伤性内核的“实在界拉康”。拉康:“做我所做的,但不要模仿我。”卢迪内斯库:“让拉康的概念性遗产与临床性遗产保持鲜活的唯一方式,便是不忠实于它。”
《非地点:超现代性人类学导论》(Non-lieux: Introduction à une anthropologie de la surmodernité)
[法]马克·奥热 著,牟思浩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2023年6月
“非地点是乌托邦的反面:它存在,但不为任何有机社会提供庇护。” 如果一个地点是具归属感、关系性和历史性的,那么不具归属感、关系性和历史性的空间则规定了一个“非地点”。这一空间类型诞生于一种超现代性的处境中,后者由历史的加速、事件的增殖和空间的过剩所定义。“非地点”指的是因人或物的流动加速而产生的必备设施(如高速公路,火车站,机场等),以及交通工具本身,同时也包括大型酒店、超市等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它存在,但不作为任何有机社会的庇护。“非地点”不同于现代性社会中个体聚集而产生社会化的地点,“非地点”中有着超现代性的空间特性 ,通过某种象征性的契约关系,人们在“非地点”中表明身份而又获得隐匿性的存在。作者通过对现代城市中这一地点的观察和描述,提出了“非地点”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当下人类学和田野研究的一些侧重点。
《马克思恩格斯文库》
[俄]梁赞诺夫 阿多拉茨基 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23年6月
本书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俄文版的影印整理。《马恩文库》是莫斯科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的机关刊物,创刊目的是发表当时出版的《马恩全集》尚未收入的马恩文献,也为后续《马恩全集》的出版提供准备材料。1924—1982年,共出版了21卷,分为旧版5卷、新版16卷。旧版由梁赞诺夫主编,新版由阿多拉茨基主编。《马恩文库》收录了很多极具价值的文献资料,对于研究者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及传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万物有时》(Alle Zeit der Welt)
[德]托马斯·哲斯特 著,寇潇月 译,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5月
“所有值得一做的事情都需要花时间。”——鲍勃·迪伦。在高节奏和高强度的现代社会中,作者希望我们能够静下心,远离喧嚣,在万籁俱寂之时,专心一志,脱离每日耗费精力的慌乱焦躁,唯有此刻,才最能见识到人类的美好。注意力集中时间太短不是获得深层幸福的基础。本书讲述了许多经历过漫长时光的事物,它们可以在这个急躁的时代,为每个人搭一座守护宁静的港湾。
《性善之谜:破解儒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
杨泽波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5月
复旦大学杨泽波教授以孟子研究名世,这一部《性善之谜——破解儒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杨先生孟子研究的总结。本书共收文章三十七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伦理心境”的概念,对良心进行哲学诠释;二是创立三分法,打破以往理性、感性二分法,创立欲性、仁性、智性三分法,进而发现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三是以价值选择关系为核心,还原义利之辨的真精神。与此相应,分为四类编排,“部之一:以伦理心境解说良心”收录十章文章,呈现第一个方面的成果。“部之二:发现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和“部之三:还原义利之辩的真精神”分别收录八篇文章,呈现第二个方面和三个方面的成果。“部之四:余论”也收录十篇文章,呈现对他人孟子研究的评论。《真幸运,我找到了那个神奇的“三”》是一篇回忆性文章,有一定综括性,收录进来以代结语。杨教授认为孟子的“性善”就是“良知”。有学者将“良知论”比作儒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杨教授就是攻克这一难题,故书中论析良知的最多。另外,分析孔孟不同,把孟子还原出来放在儒学发展进程的适当位置,并把后来“尊德性”和“道问学”,心学与理学的分歧还原到孔孟那里,令人耳目一新。
《让-雅克·卢梭与亚当·斯密:一场哲学的相遇》(Jean-Jacques Rousseau and Adam Smith: A Philosophical Encounter)
[美]查尔斯·L. 格瑞斯沃德 著,康子兴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5月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从神人关系转向人本身,“自我”及由之发轫的相关问题域遂成为启蒙哲学的核心关切。本书是一部旨在梳理卢梭与斯密对“自我”及相关问题域的见解之异同的比较研究,作者从二人哲学中的“自我”观念出发,逐一探讨自知与自知的实践、他人与社会性、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体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等近代道德与政治哲学的关键问题;这种从关于人性的基本命题推进到人类社会诸事务的理论框架的分析路径,将二人分别代表的法国启蒙运动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截面及其肌理异同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卢梭与斯密思想的互鉴、思想与现实交叠的两种可能性中,我们可以理解他们各自的民族何以走上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明白二人不同的自我观、人性观及其历史效应何以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世界的面貌。
《美杜莎的笑声》(Le Rire de la Méduse)
[法]埃莱娜·西苏 著,米兰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5月
《美杜莎的笑声》是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埃莱娜·西苏的代表作品,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开端之一,它呼吁女性在文学和社会中发现自己的声音,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和写作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美杜莎的笑声”是一种象征,美杜莎是希腊神话中的女妖,她具有将男人石化的力量,同时也代表了女性的力量和创造力。作者借此传达——女性需要找到自己的语言和文学,以表达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观点,并摆脱单一性别主导的文学和语言的束缚。这种写作风格强调直觉、感性和非线性的思考方式,这是不同于男性写作的写作。作者认为,女性的写作能力可以帮助她们重新获得力量和自我认同,同时也能为整个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