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名校访谈④|协和双语校长:国际教育并不等同于西方教育

澎湃新闻记者 徐笛 韩晓蓉 实习生 牛悦旻
2015-12-08 09:35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协和双语学校汉学楼和西学楼。 文内图来自澎湃新闻记者 雍凯

圣诞节即将来临,上海虹泉路协和双语学校的大厅堆满了大袋大袋的礼物和玩偶熊。几个六七岁的学生提着跟身高差不多的大袋子,踉踉跄跄往前走,个个笑脸灿烂。

“这是他们自己为交流学校学生准备的圣诞礼物。”一名学校工作人员颇为自豪地说,“他们不需要我们帮忙。”

虹泉路校区是协和教育最早创办的一所学校。从开办第一所幼儿园到成立教育集团,从涉足中小学到发展国际教育,协和教育迄今已走过22年,建构出一套完整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贯制教育体系。

协和双语学校校园内贴着学生自己写的校园生活。

目前,协和教育旗下包括海富幼儿园、协和双语学校、协和国际青少年俱乐部以及协和研发中心四大教育产品体系,拥有30所幼儿园、7所中小学、4所国际高中、3所业余学校,学生人数达20000名,其中来自40个国家的外籍学生近4000名;教职员工将近3000名,其中外籍师资约有450名。如同一个小型地球村,协和处处呈现出中西文化融合的氛围。

12月1日,上海市协和双语学校总校长卢慧文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就20多年来协和的发展轨迹,分享了中西融合办学的理念、经验,也指出了现有对于“中西融合”理解的误区。

“一所好的民办学校不仅要有国际通行的金标准,还要有政府的支持、督学的检验以及市场的认可。”卢慧文说。

协和双语学校总校长卢慧文。

【对话卢慧文】

办国际教育并不是把年纪很小的孩子往国外送

澎湃新闻:协和为什么会以中西融合的理念来办学?

卢慧文:这是天时地利人和使然。创校初期,通过调研所在地家长的背景,发现1/3是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海归家长,1/3家长在本地受过良好教育,还有1/3是外籍家长。

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待很特殊。来到中国的外籍父母对中华文化有一种热爱和了解的需求,希望孩子接受的国际教育能有增色;海归家长因特殊的文化体验经历,能看到中西文化各自的长处,希望自己孩子可以从中西文化中受益;而本地家长则想要孩子有机会在全球范围选择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正是这三种不同家庭的诉求,促使协和教育更加坚定地朝着“中西文化融合”的道路上探索。而随着国际化教育的不断渗透,中西长处集于一身的特色学校越来越受到更多家长的欢迎。

办国际教育并不是把年纪很小的孩子往国外送。如果中国教育办得封闭,不和国际接轨,才真是把孩子往外推。在家门口就能够选择有开放态度的学校,恰恰是把孩子留在身边的办法。当孩子成年后可以在世界范围有更多优质高等教育的选择,才是中国教育的方向。

澎湃新闻:师资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与其他双语学校相比,协和的教师团队有什么特点?

卢慧文:首先我们是一支跨文化的团队,比如某个学校有两百名教职员工,其中六七十个是外教。中方教师比较擅长整班教学和竞争性教学策略,而外方教师比较擅长小组合作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跨文化的碰撞,可以激发很多教学灵感,而我们最终评判的标准是基于对孩子的发展有益来进行有效的结合。

第二个特点是跨界。我们的教师组成并非仅限于师范领域,有很多优秀教师带着各个领域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加入协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他们不仅学有所获,也同时为整个教学体系补充了很多其他元素,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方式。

跨文化、跨界最有益于刺激创新。就好比萝卜炖萝卜,只有萝卜的味道;但萝卜炖了肉、萝卜才有了肉的味道,肉也有了萝卜的清香。

协和双语学校内布置的圣诞树。

澎湃新闻:在学校探索中西融合教育的20多年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卢慧文:创学之初,我们曾设定了六大策略:中外校长共治、中外教师合作教学、中外课程相间互补、中外学生互动、中外环境互补、中外文化兼容并蓄。

现在形成的自然的融合状态其实经历了共存、合作以及融合三个阶段。初始时期,我们形容那是“鸡鸭同笼”,虽是和睦相处,但“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学生互动也仅是运动会和艺术节;当进入到合作层面时,两边隔岸相望,看到了对方的优点,也开始学习对方的长处,此阶段虽仍然“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但已有了彼此理解和欣赏的变化;最后,在各种磨合与协作中,才到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状态,最终形成了中西充分融合的气场。

澎湃新闻:协和的课程是怎样设置的?

卢慧文:协和双语学校分设国内部和国际部,国内部除了本地课程,还有协和自主研发的非常受家长欢迎的融合课程,国际部涉及IB(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GCSE(国际中学会考证书课程)、AP(美国大学先修课程)、BC(加拿大高中课程)等欧美通行课程。

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以母语、数学和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课程为圆心,以科技类、人文类、艺体类、国际视野类和社会交往能力类的素养课程为提升,配以在线课程、游学、博物馆参观等丰富的个性化课程为外围。例如,我们引进四大名家工作室,以及MLB美国职棒大联盟的棒球课程等。

协和双语学校学生的作业。

作业分必修和选修,家庭自由选择

澎湃新闻:协和如何解决中西两方在教育领域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卢慧文:一个例子是家委会轮值时对作业制度截然不同的理解。一般亚洲家长轮值时会嫌作业太少,而欧美家长则认为作业太多,这是文化理念差异造成的。就此,学校把作业分为必修和选修。不同家庭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在选修作业上有自由选择的空间。

此外,中西方在选修课的设置上也全然相反。原来我们认为小学的课程压力小,选修课安排多一些,但外教的理念是低幼年级的孩子差异很小,应施行通识教育,等孩子呈现出兴趣爱好,选择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提高了,再进行选修分层,因此高中的选修课占到了一半。

所以,我们考量了中西方家庭以及教育的需求,进行了如下的课程设置:小学阶段设置丰富的必修学科,让学生有体验多种课程的机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初高中后,才开始有横向分类、纵向分层的必修和选修相配合。例如艺术必修课中既有学习舞台表演等台前展示的机会,也有学习服装设计、道具制作这类的幕后内容,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来选修细分科目。另一些课程则采用纵向分层,例如高中数学,修到基础学分后,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决定是否继续学习微积分等大学课程。

澎湃新闻:随着中产阶层和海归家庭数量的增加,国际教育开始受到追捧,在你看来中外教育模式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卢慧文:首先,国际教育并不等同于西方教育,国际教育其实是一个全球化领域的教育概念,包括了中国教育元素。同时,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在国内体系下读书学不下去了才送出国。但实际上本国教育都学不好,语言不过关、没有兴趣爱好、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孩子被送出国,又如何真正令人放心?

我们观察发现,成绩好的学生无论在哪个教育体系下的表现差距都不大;对于语言或者灵活性学习能力弱,需要指导,或者偏好竞争的孩子而言,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则更有优势;对于大部分中等生,越丰富多元的体验型课程,越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一旦学习主动性的内驱力被激发,孩子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后续潜力。

总而言之,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教育,都是培养孩子为目的,只不过方式方法有所区别,适合的孩子也有所差异,并非那种教育就好那种就不好,选择适合孩子的就能获得良好的教育。

协和双语学校图书馆。

所谓挑地位高、学历高的家长,其实是误会

澎湃新闻:当下,更多人意识到家校互动的重要性,这方面协和是如何进行的?

卢慧文:入学前,民办学校有惯例,不止看学生,还看家长,有些人误会是在挑地位高、学历高的家长,但其实是重视家校的合力。与家长面谈时可以了解到家庭对于教育的期待和认知程度,家长在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后也可以斟酌自己对于孩子未来的需求,避免出现盲目的追逐热门学校而忽略了孩子与该校是否气场相配。

入学后,我们的家校沟通有多种方式,以班级或个体为单位的小型会议,也有互动式的活动参与。例如,我们有一个三方会谈的机制,参与者是家长、学生和老师,主持人是学生,由学生用演讲或ppt演示或者视频等喜欢的方式来讲述他的学习历程以及自我分析,老师和家长作为观众和指导给予建议。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反思,同时也增加了家长对于孩子的多维了解。

另外,我们的“协励会”,是由家委会自发组成的上海市一级民非组织。在学校与家庭的良好互动过程中,家长就成为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一部分。他们积极热情地提供各类协助,例如开设职业讲座为孩子们开拓视野,或参与德育教育,带领学生们为辅读学校和山区学校的孩子实现愿望,或身着志愿者服在学校门口引导孩子进校,及在图书馆辅导学生阅读,等等。

家校的互动,在推进教育工作进行以及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对于家校互动相当重视。

澎湃新闻:你曾形容协和是一所“有机”的学校,具体有什么涵义?

卢慧文:有机就是指减少人工化肥的使用,“提供最接近自然的成长方式”,对于学校来说是有义务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然成长的环境。“有机”还有一层含义是指相互之间有关联的生命体,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单独存在的事物,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跨学科来解决。

比如在美国很流行的STEM课程,我们看重的是STEM中建立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十分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征。之前,学校有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制作3D打印环保小车”的活动,由中外学生三人一组,从计算角度、设计雏形到打印零件、装配、加上清洁能源电池,来比赛谁的小车跑得更快更远。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让学生学到了背后的理化知识,比如电池成分、测量角度;让学生动起手来,知道了考卷上书写的知识在实际情况下的运用;同时通过中外学生的组合,让孩子们在语言、团队合作和演讲力上都能得到综合性的提升。

另外有一个例子,让学生们做过一个家庭人口迁移的调查项目。为了阐述清楚这个过程,他们充分发挥了溯本求源的探索精神,在了解四代人的迁移情况过程中,自然而然学到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使得几个枯燥的课程变成了非常有意义也很有趣的探索之旅,在相互分享的过程中,他们又了解到了其他学生的背景,加强了社会交往能力。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协和双语学校学生休息角。

澎湃新闻:学校在招生工作上有什么程序?

卢慧文:协和教育是幼、小、初、高一贯制教学系统,因此我们的新学段招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直接来自于系统内升学,同时我们也会对社会开放,如果希望更多了解社会招生的信息,可以通过关注学校网站、参加课程说明会等途径。

澎湃新闻:许多家长会关心,作为一所民办学校,未来是否有学费上涨的计划?

卢慧文:我们的学费是物价局根据办学成本所核定。现在学费基本稳定,将来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办学成本变动较大,可能会有继续调整的空间。

澎湃新闻:当前,不少国际学校也正在向满足本土需求的方向转型,你是怎么建议的?

卢慧文:多年前,国际学校和国内学校是壁垒分明的两个世界。随着这一市场整体实力的提升,一些学校更多从市场角度考虑调整定位。家长择校时要考量这些从国际学校转型而来的双语学校是否只是将外国课程做了包装,还是真正做到了中西融合。

澎湃新闻:协和的未来还有什么发展计划?

卢慧文:在最近制定的协和教育2025年战略中,有三个关键词:跨文化、智能化与可持续。

第一是跨文化。包括跨文化的团队、管理和课程设置,这是我们最大的特色及立身之本。最近学校被授权成立了“上海市跨文化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这也表明政府希望我们将跨文化实践经验能在更大范围内辐射整个上海的基础教育。

第二是智能化。对教育的研究是学校发展的智囊,教育不能只谈经验,而要提炼出具有通识性的功能,把国际上最前沿的信息带入学校一线的活动中。同时,智能化也指IT技术、“互联网+”带来的促进,通过更多工具利用和平台搭建,为师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资源及发展方式。

第三是可持续。协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与互动。例如我们正考虑建设海外校区基地,希望让孩子在12年中,有机会一学期在澳大利亚,一学期在北美,一学期在欧洲,通过这种游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协和双语学校的心理魔法箱。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