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名校访谈①|西外总校长:没学生高度参与,课堂就像坟墓
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十年间不仅站住脚跟,还自行研发了一套兼容国内、国际两种课程教学模式。目前已有五千名中外师生在这里耕耘,包括不少港、澳、台地区及外籍的教师和学生。校园中有小木屋、涂鸦墙、空中花园、苗圃,还有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沙龙、瑜伽、烘焙、戏剧、绘本、机器人、陶笛、高尔夫、小银行等近百门拓展选修课。
2004年,英国利兹大学博士、时任新西兰国立怀卡托大学东亚系主任的林敏辞职回国,与高盛集团亚洲区总裁徐子望一同创办了西外。
从一名海外学者到一校之长,林敏中西融合的国际化教育办学理念中,有更多突破传统的摸索和尝试。
近日,“海归校长”林敏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回顾十年一路走来的风雨、感悟和收获。
“孩子生长不光需要‘蛋白质’,我们也蛮重视他们所需要的一些‘矿物质’和‘维他命’。”因此,建校时,西外就开设了一门“行走课程”:学生走出校园,去井冈山、泰山、曲阜、安阳、敦煌、内蒙古,去伦敦、巴黎、纽约、旧金山,在行走中去触摸、感知、领悟、汲取诸如如何抗压、协作、坚持、沟通、质疑、分享等课堂之外的养分。
2015年10月,林敏刚完成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北美之行,走访了近30所中小学及大学。他深切感受到创新、开放及多元文化碰撞给美国教育带来的活力。同时他也看到,美国教育也在学习中国,也出现了比如标准化的考试排名,教师的绩效,学生、家长的名校情结、精致的利己主义等问题。
“一个没有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是教育的坟墓。”美国之行更坚定了他的教育信念。林敏认为,应更重视学生知识变成能力和素养的转化过程,使其能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美国这几年风行的双语融合课程以及多学科融合的主题教学、课题项目探究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林敏说,“教育的全球化、课程的国际化及师生语言、文化的多元化,知识学科的融合交汇,各种价值、观念、视野的碰撞交融,是教育创新的真正内涵。”
【对话林敏】
我们的学生不会仰视老师,也不惧怕校长
澎湃新闻:西外管理中心的墙上有一句话“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学校用什么方法具体教给学生呢?
林敏:我们强调要让孩子有真正独立思考、批判的精神。比如说,学校没有明显的师生等级或者官本位的氛围,努力营造一种人格平等、开放包容、民主自由的校园氛围,这正是学术自由、思想开放的基础。我们的孩子不会仰视老师,也不惧怕校长。
西外建校时的大课程基本设定,都围绕着如何为学生创设出多元、真实、可以面对未来挑战的学习环境。如坚持开设“批判性思维课”,努力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对话、反思、质疑的学风。
澎湃新闻:这是西外最重要的底色吗?
林敏:过去十年做得最成功的,就是为学生营造尽可能与真实生活相近的学习环境。
教育上总有许多按照标准化考试要求及抽象理念所构建的刻意环境,看似完美有序理性,但其实,知识生成的过程是非常曲折的,有很多不确定性的。我们给学生讲正气、规范、理想的纯净教育,而没有让他们真正去经风雨见世面。当学生走出学校,面对一个不确定、甚至杂乱无序的世界,有没有能力去沟通适应?
我的个人成长中也有一段文革下农场及海外留学、工作的“野蛮生长”经历,那给了我非常重要的能力和素养,帮助我后来能够在一块稻田上开始,把这所学校从无到有办起来。
坚持让学生穿校服减少攀比,重视价值观培养
澎湃新闻:此次北美之行有哪些收获?
林敏:我这次从美国带回了一些很好的课程理念,回来打算开始调整西外课程架构。每个课程都应该有育人价值和意义。比如这次我去看到的design thinking and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设计思想和社会情感学习),让孩子在这些课程学习中,慢慢培养创造想象力及实践力,同时塑造自己的人格品格。
为什么美国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后劲比我们强呢?值得我们去反思。
如果学生没有机会去体验知识建构和运用的复杂过程,很难成为具有同理心、想象力的high touch(高敏感度)人群。这是是与情感同步发展的教育过程。所以接下来我们想做一个教育的创新工场,把“创客”请到学校来,也让师生成为“创客”,让知识学习的过程变为知识生成和创建过程。
澎湃新闻:西外和一些公办学校相比,学生的家庭物质环境相对优越,这方面学校如何来防止恶性的攀比?
林敏:不可避免有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可能会挑三捡四。我们最近在抓“光盘行动”,执行校长、学部教导会在食堂督促学生珍惜粮食。
生活管理上,我们坚持让学生穿校服,减少攀比。其次是重视价值观、品格的培养。利用感恩节的理念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和感恩。总把别人的付出当做理所应当,这样的孩子将来都会有问题。这一方面要不断下功夫。
这些孩子确实需要这方面的人生引导,他们没吃过苦,因此很难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其实这也是我们做行走课程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孩子在井冈山,林州和敦煌的希望小学里很有触动。每年学校还把广西大山的孩子请到学校,不只是为了扶贫,也是让我们的孩子去接触,了解,感受。师生要有一种接地气和同情弱者的平民意识,但同时也要有一种敢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的贵族气质。在我们的墙上,也有三个英文词:Honour 荣誉,Integrity 正直,Responsibility 责任。
澎湃新闻:行走课程也是其中一个抓手?
林敏:对,我们冒着风险出去行走,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带着课题。我们的学生去山区支教,去内蒙古栽树,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用物理、化学、生物的角度分析红旗渠的水流和水质。做这些时,他们自然会去反思中国发展,农村教育的现状等问题。
教育者也要注意留白。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在校园里走着、坐着、躺在草地上看看蓝天,读读书,这是他们的自由时光。有时候好东西恰恰就在自主无用的时刻形成,清空自己,才会接受新一轮的发展。
这种空间实际上是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否则他们的路会越走越窄,甚至变成一种机械性的重复。有一所很好学校的年轻老师告诉我,他们上课的手势、动作、批改作业一勾一划都是严格规定的,学生在校所有时间分分秒秒都有安排,这样做保证了规范齐整,但这是工业1.0的教育。
学生评价分九块,其中一项是“美妙时刻”
澎湃新闻:学校有这么丰富的课外拓展活动,在面对升学压力方面如何平衡呢?
林敏:在中国社会的现状下,不可能不考虑升学率,但是如果只考虑升学率,也是误人子弟的。
不应该把应试教育和这种全人教育完全对立起来,其实内在本质是有相通点的。一个真正会考试的人,一定是有学习力的孩子。学习力包括了对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的习惯、批判性思维、沟通创造实践能力等。对于有高度学习力的孩子,应付考试的能力只是很简单的一部分。
我们也关注教学质量,也抓教研活动质量评估,参加区里统考,这几年光作业论坛就搞了三次。也会有妥协,比如初三和高三就不再安排大行走课程,以应试为主要目标,成绩也不错,中考这几年都是全区前三。
澎湃新闻:高考改革后引入了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在这方面是否有经验?
林敏: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分了九大板块,包括身体技能、认知发展,领导力、审美创造力,独立生活能力、心理素质的评价等。至少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单一看成绩了。
很多时候,评价就是导向。九项中有一个针对学生的“wonderful moment”(美妙时刻),记录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如运动会、演讲比赛,慈善公益等活动中出彩的瞬间。这些闪光的地方就像流星一样,是他们成长的轨迹。轨迹不应是老师家长预设的,而是由这些常被忽略的自然闪光点有机串联起来的。
澎湃新闻:西外正在探索的中西融合课程有什么特色?
林敏:既然是中西融合课程,就不能全盘西化,我们将课程按照50:50开设,国内课程占一半,北美课程占一半,打好扎实的中英双语和跨文化基础。在班主任的配备上实行中外双班主任制,他(她)们备课也在一起,力求两个教育、文化系统的精华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特别是人格健全与身心发展的关注,中西方教师配合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低龄留学生可能英语很好,但不会有中西融合的国际观
澎湃新闻:近些年,社会上已经注意到低龄留学的人群增长迅速,你20多岁时就出国了,怎么看这个现象?
林敏:我是不大赞成低龄的孩子去留学的。就像国际公民的概念,太小的孩子出去就是一个小美国人、小英国人,失去了文化的底蕴和根基。扎根母语文化越深,越有能量起飞。低龄留学的孩子可能将来说英语没有一点口音,但代价是失去中华文化的部分,缺失了自我认同,也不会有一个中西融合的国际观,我觉得是很不合算的。
我有孩子在国外长大,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讲中文,不懂中国文化,所以很难真正回来融入。在国外我也看到有很多ABC到了十八九岁开始有了华人意识,但已经太晚了,所以我觉得至少高中毕业之后,有了中文基础和一定的价值观再出国会比较好。这些孩子才能在全球舞台上开疆辟土,来去自如。
澎湃新闻:西外已经走到了第十个年头了,你有什么体会?
林敏:在中国做基础教育非常不容易。我也一直在不断挑战自己。说实话,压力比作教授要大多了。四千多学生,近七百教职员工,安全、教学、生活,寄宿制学校“压力山大”。但苦中有乐,最大的乐趣是自己能与西外命运共同体的师生家长们一起进步成长。一路走来有很多想法,但也不能穷折腾,西外的改革是渐进式的,尽管慢但还是会不停往前走,一步步去实现理想和愿景。
本文图片 校方供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