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名校访谈②|复旦附中校长:构筑影响学生一生的文化根基
“我更关注今天的教育如何铸就学生未来30年的发展;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把学生顺理成章地送入大学,还要支撑他们将来迈向社会,服务大众,成就幸福的人生。”近日,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复旦附中)校长吴坚如此说道。
复旦附中是传统的沪上名校,是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是坊间流传的上海高中“四校”之一,另外三所分别为上海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交大附中。
复旦附中每年的毕业生中,有近60%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中国顶尖名校,每年都有相当数量学生成功申请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斯坦福、普林斯顿等,毕业生中海外留学比例约占五分之一。吴坚认为,“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质,复旦附中更是不可复制的。”
吴坚对走班教学模式的推广充满了信心,“工业化时代,行政班模式的教育效率大大超越了传统私塾的师徒传承模式;信息化时代,张扬个性、尊重多元选择,追求人的自主发展是必然趋势,所以说走班模式是教育的必然选择。”
身心健康是成长的关键,当前马拉松跑的盛行给了吴坚启发。他希望培养学生对运动的正确认识和自觉习惯,并借“乐跑”这一平台打造校园名人,激发学生活力和自信。“努力学习、认真考试永远没错;但是在抓紧读书的同时,不要忘了最不可牺牲的是健康,最重要的是生活。”
如何看待出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吴坚认为这是经济腾飞后的产物,不必过分担忧,选择的增多,恰恰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开放度和生命力。
吴坚强调,教育以人为本,就必须响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培养应该是能产生良好的延续效应的,中学要关注大学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
他还表示,当前的教育问题往往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综合问题的折射与反映。
【对话吴坚】
教育不应以追求效率为发展选择
澎湃新闻:复旦附中文理学院模式与传统的行政班有何不同?
吴坚:文理学院实行“走班教学”,是我们教改实践的一大特色,语数外理化五门学科全面分层走班,其他课程专项选修;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打破了行政班的概念,文理交融,很少有学生的课程会完全在一起,避免培养的单一性同质化。
仅从效率上说,传统行政班模式肯定“效率”更高,成本也低,如同工厂流水线,指向明确,标准化加程序化。但学生不是产品,分层走班的优势在于它能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从培养的眼光来看,追求效率是一时的,发展个性塑造品格是终身的。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要允许个性并保护差异。
新高考改革,学业水平等级加试科目是六选三,从而要求学校和学生不分层也得分层,不走班也得走班;工业化时代,行政班模式的教育效率大大超越了传统私塾的师徒传承模式;信息化时代,张扬个性、尊重多元选择,追求人的自主发展是必然趋势,所以说走班模式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
澎湃新闻:复旦附中的学生“菁英培养计划”是一个什么概念?
吴坚:能够进入复旦附中学习的学生从基础学业水平而言,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这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未来国家建设的骨干中坚所需要的素养。在高中这一人才成长的关键期,学校除了提供必要的知识学习与智力开发方面的高水准课程,还需着力建设完善全方位的培养方案,构筑真正意义上的育人体系。复旦附中的学生“菁英培养计划”正是着眼于此的教改实践。
认识中国,认识世界,了解时代,了解自我,树立信念,牢记使命,是这一培养计划的设计核心。几年发展下来,我们有70%以上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走出校园,前往社区基层、外省乡村、西部山区、老少边陲,实地考察体验人文地理、社会经济、历史现实,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感悟人生价值、责任担当,成为高中生活中最难忘的学习经历。
又有近30%的学生参与海外游学,前往20多所姊妹学校进行国际交流,增进友谊,拓展视野,感受异域文化,增强自信;每年也有近500位的海外师生来校友好交流。当然,还有学术讲坛、专题报告、大学先修、创新课题研究等等荣誉课程的学习经历要求。所有系列化的培养方案,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最不可牺牲的是健康,最重要的是生活”
吴坚:我们让学生自主设计跑步方案,建议每个同学都要完成一个马拉松,当然我们可以在两个月内累进式完成:一个马拉松约是42公里,操场一圈是400米,一次马拉松相当于绕着操场跑105圈,两个月共计43天,每天坚持跑两圈半就能完成。
一方面,让学生自主设计主题口号和自主规划实施方案,并自觉诚信记录进度,自我督促;另一方面,让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的教师谈感受,把马拉松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跑马拉松既不发奖金,又占用个人时间精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各行各业人士踊跃报名?
同时进行运动技术指导,让学生对于跑步有专业的理解,掌握跑步的正确方法。借助这样的活动还可以打造校园“名人”,不要一天到晚除了“学霸”就是“学神”。努力学习、认真考试永远没错;但是在抓紧读书的同时,不要忘了最不可牺牲的是健康,最重要的是生活。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未来三十年
澎湃新闻: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秉承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吴坚:关注人的健康成长。青少年作为生命个体而言,是有其内在的情感需求和成长规律的,但在大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人本身的成长需求不是那么看重,往往更看重分数,学习行为被异化了,甚至有家长非要到了孩子心灵崩溃的边缘才感悟说:其他都无所谓,只要健康就好。
父母亲的本能必定是关爱自己孩子的,特定年龄阶段适度的要求与考验、挑战对成才而言也是必需的,但是本质问题是学习应该合理有效,而且要有多维度的评价。
复旦附中有自己的目标、特色培养的路径,依据是一定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然后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去实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关注。现实环境中一些时髦的东西我们未必追逐,我们只选择那些符合教育规律和育人方向的方式与方法。
澎湃新闻:高中是小学、初中和大学之中关键的一环,您认为高中在人才的传承培养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吴坚:目前,大部分的高中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脱节的。阻隔高中和大学之间的高山鸿沟是高考:一进高中,三年拼搏,完成高考就是唯一目标。翻越高山这么难,跨过鸿沟这么难,就很少有人去想翻过山越过沟以后会怎么样。
复旦附中与复旦大学一脉相承,学生感受着大学的氛围,3年的高中学习中也给了他们相当丰富的大学熏陶与滋养,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意识,就是跨越高考后该做什么。我更关注今天的教育如何铸就学生此后30年的发展;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把学生顺理成章地送入大学,还要支撑他们将来迈向社会,服务大众,成就幸福的人生。
王安忆在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里曾有一段评价一位女知青说,她气象淡定,超然世外,不温不火,所有问题处理井然有序,令人刮目相看,一问是复旦附中毕业的。我们培养人就要能产生一种良好的延续效应,要构筑影响人一生的文化根基。
中学要关注大学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
教育问题是社会综合问题的反映
吴坚:我们在两个分校的建设过程中考虑有多个方面:一是政府指导意见。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对新建设的区域补充新兴的教育资源,满足当地老百姓的教育需求,这是第一位的;二是对学校本身的帮助。两所分校借助复旦附中的有力支撑,起始即为市实验性示范高中。反过来,分校的建设对于本部的资源配置也有好处,增加了体量,达到1+1+1>3的效果,分校呈现充足的办学空间,本部保障优质的师资与生源;三是推动分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两所分校既要保持和发扬复旦附中基本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水准,又要在此基础上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培养特色,拓展出自己的成长空间和社会声誉。
澎湃新闻: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到国外读书,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吴坚: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现象,不只是我们中国有,东亚各区域早就有过,是经济腾飞后的产物。大批青年学生到海外留学,前提是经济实力强了,可选择的求学路径多了。现在处于一个出国留学的爆发期,就人数比例而言也并不算多,短期看,可能会对国内学校造成一定冲击,但从长远看,是有益补充。
学生选择的增多,恰恰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开放度和生命力,说明这个社会是民主法治、稳定健康的,是尊重公民的选择权利的。有人质疑出国人数多了,是不是德育出了问题,这是很片面的。上世纪50年代初大批科学家从海外归来,他们也没受什么意识形态的灌输,但是他们甘愿放弃海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毅然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这种精神和情怀值得敬佩。附中毕业生中有五分之一选择海外升学。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当前教育存在的某些困境?
吴坚:教育承受了大量非教育本身产生的社会问题,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综合问题的折射与反映。现在大家反映学业压力太大,竞争太激烈,到了一个无法缓和的地步。最早的时候是教育资源稀缺,升学率低,竞争大。现在大学入学比例提高后竞争压力还是大,同样是大学毕业,所谓名牌大学毕业生更有竞争优势,不同的专业也会有差异,所以,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竞争是不会消失的。
西方在这方面显得比我们宽松从容得多,或许东方文化历来对下一代教育更加重视的原因吧。但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社会整体观念还有待发展。这是社会转型期面临的问题,仅仅解决教育资源还不够,还要解决价值评价、资源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这样才能心平气和谈教育。
好的教育应该是能够为大众所理解接受的,是公平公正的,是具有科学性的,即合理的有逻辑的,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是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