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
    3

甲午变法|专家:地方立法要配套审查机制

澎湃新闻记者 付丹迪 实习生 杨海
2014-10-28 22:16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地方立法需要明确立法权限和范围。 CFP 图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决定》在明确立法权力边界的同时,也适当开放了地方立法权,“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2000年的《立法法》的规定,在地方,除了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享有立法权之外,只有经济特区、省会城市以及“较大的市”等49个地级市享有一定的立法权之外,其他233个设区的市不享有立法权。

        关于较大市的立法权,自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规定地方立法权后,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设区的市普遍存在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

        今年8月份,《立法法》实施14年后首次修改,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拟将地方立法权授予全部282个设区的市,这些市可就城市建设、市容卫生、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草案提出,草案规定的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澎湃新闻:四中全会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前所长王公义: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也很复杂,中央立的法都具有一般性质,但很多地方需要特殊的法律,比如少数民族区域、草原区域、沙漠区域,中央立法不一定适用这些地区的特殊问题。另外,我国各地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东部和西部肯定需要不同的地方法规来适应当地面临的情况。

        澎湃新闻:开放地方立法权后,会不会出现滥用立法权的问题?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前所长王公义: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立法具有严格的流程,需要人大的授权。随着立法人知识和素质的提高,一些荒唐的法律会逐渐减少。立法也配套有立法审查机制,新提案的法律都要报上级审查和备案。但要完全杜绝也是不现实的,这是一个立法技术的问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3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
    发表
    热评论
    地方立法应该严格限制在一定的范畴内,也要经过严密的程序吧
    2014-10-29 ∙ 未知
    4
    回复
    举报
      已经到底了
      • 开学,准备好了吗
      • 王毅谈中方对中美关系原则立场
      • 缅甸逮捕29名涉赌涉诈人员
      • 《哪吒2》累计票房超110亿,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11亚洲电影
      • 年后猪价快速回落,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有所增强
      • 哪种岩层可以找到化石?
      • 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月有阴晴圆缺”的上一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