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者建议制定宣誓法,落实“向宪法宣誓”
《决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东方IC 资料
10月28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
《决定》要求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对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其中,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决定》还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据了解,我国国家一般会在刚当选时发表讲话,称将履行或恪守宪法规定。如习近平2013年 3月被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为国家主席时,讲话开篇就称“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
此次《决定》又将这种讲话表态,上升为向宪法宣誓的庄严仪式,且将宣誓人员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学者秦前红称,宪法的权威,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信仰的力量。国家工作人员通过向宪法宣誓这种仪式,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对宪法实施有好处。宣誓通过有形的具体仪式,营造出一种庄严感,让人们产生对宪法的崇敬感,从而提升宪法的权威,“在一个万众瞩目的场合宣誓,你做了一个承诺,全社会都盯着你,对你的行为会有约束,也能够促进法律实施、保障宪法权威。”
此外,这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因为国外绝大多数领导人任职时都要向宪法宣誓。
秦前红还表示,下一步应制定宣誓法或一套宣誓规则,包括谁来主持、规范性动作有哪些、誓词内容是什么等,免得各级官员在向宪法宣誓时不统一,搞成五花八门的样子。
对于宪法日的设立,秦前红认为,这昭示了执政党和政府维护宪法、实施宪法的决心。为了充实宪法日的活动内容,他建议在这天公布宪法实施白皮书,阐述宪法一年来的实施情况,公布重大的宪法解释,同时曝光一批违宪案例,“让宪法日变成具体的内容,从而让公民感受到个人与宪法实施情况息息相关”。
《决定》还称,要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秦前红说,早在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设立了法律法规备案工作室,但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今,立法任务繁重,加之我国立法层级比较多元,一定会出现立法“打架”的情况,因此必须强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法规的备案审查工作,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地方利益法制化,保障中国法治的统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