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医生治新冠,心病谁来医?
原创 羽华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来自专辑独家专访
新冠疫情期间,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被尊称为最美逆行者。他们最直接地承受了疫情带来的种种挑战与压力,社会各界也对他们给予了高度关注。不过,之前的关注更多集中在身体健康,尤其是避免新冠感染方面,对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关注与研究相对较少。6月1日,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版(JAMA Network Open)发布论文——《新冠暴发期,中国年轻医生的精神健康》。该论文表明,疫情暴发后的第一个月,接受调研的数百位新晋住院医生情绪波动激烈,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明显攀升。该论文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卫东团队与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教授斯里詹·森(Srijan Sen)团队合作研究的成果。
论文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图|JAMA Network Open01
疫情引发医生负面情绪攀升
该研究选取了上海12家医院的700多位年轻住院医生,在他们成为住院医师之前的两周,通过问卷调研其焦虑、沮丧、工作场所暴力等负面情绪的状况,此后每三个月重复一次。在此期间,受访者每日通过手机APP上报其当天的心情状况。受访者年龄分布的中位数为25岁,四分位为23-28岁。
这一研究始于2017年,并非专门为新冠而作,但2019-2020年的两个调研期恰好分布在新冠前(2019年8-11月)和新冠暴发期(2019年11月-2020年2月)。虽然上海并非疫情中心,但在疫情暴发的第一个月,受访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明显攀升。
而与前一年同期对比,随着春节的到来,前一年受访者的情绪指数有显著上升,趋向正面;但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期间,受访者情绪指数仍有明显降低,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2019年春节,受访者情绪指数显著上升;2020年春节则降低。图片|原论文02
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该研究的目的,是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支持。李卫东教授介绍说,从三年追踪的数据看,受访人员在正式成为住院医生之前,情绪状态与普通人无异;但入职之后就会出现显著的变化,负面情绪上升。疫情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该研究成果显示,一线医护工作者在疫情中,面临更甚以往的巨大精神压力,需要得到更多精神上的关注与支持。卫生机构和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建设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支持机制,保护好应对疫情最核心的力量。
武汉中心医院监护室内,换上防护服将投入抗疫战斗的医护人员,一起为自己加油鼓劲。图|网络“在疫情大流行之前,我们参加受试的住院医师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就很高,而我们的发现表明,情况因疫情变得更糟。”合作研究中的美方团队领导者、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协理副校长、精神疾病与神经科学家斯里詹·森教授说,“很明显,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场大流行将伴随我们,我们需要优先考虑我们的医护人员的健康,不仅是为了他们自己,也为了未来几个月和几年需要他们的病人。”
参与该项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经在推进医护人员心理干预和支持体系的建设。
此前,2月28日,中外研究团队视频召开了“新冠疫情对师生及医护人群的情绪影响及心理支持体系建设”研讨会。这是该合作中发表的第一个心理学成果。
李卫东教授透露,该研究将持续进行,为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支持提供理论依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教授通过视频参会,当时他正在武汉抗疫一线。图自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参考资料Mental Health of Young Physicians in China Dur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utbreak,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66578
权威科学新闻网EurekAlert!报道上海交大新冠疫情心理学研究成果,https://news.sjtu.edu.cn/jdzh/20200604/125351.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版式编辑|Kai
责任编辑|小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