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疫情产业影响|疫情蔓延将会引发全球化工产业链震荡

林兰
2020-03-14 11:26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中下游化工企业受疫情影响最严重

从短期来看,疫情对于经济最为直接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和物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这直接导致了服务业低迷,以及制造业由于工人短缺和供应链切断造成生产难、销售难、出口难;二是会催生一些服务于抗疫防疫物资的短线需求

对化工行业而言,疫情的影响是全方面的。短期内,由于整个经济社会的不稳定性因素升高,化工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化工企业的客户经营都面临较大的动荡,管理、运营、服务、市场、人员、资金风险显现。

根据危化品物流分会在2月中旬对全国化工企业的抽样调查,受影响较小和不受影响的化工企业占比仅为11.70%,88.30%的化工企业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其中,有37.90%企业已经出现生产和经营的停顿,有超过10%的企业可能倒闭。从产业链环节来看,化工上游产业涉及采掘、炼化环节,生产惯性大,常备有原料库存,短期内受此次疫情的影响有限。

中游企业作为中间产品,严重依赖物流;下游企业除依赖前端供应链外,劳动密集度也大大提高,中下游化工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中游工厂还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如果其开工不畅,层层传导,不仅会影响终端复工,还会产生逆向传导效应,波及上游环节。

疫情催生下的短线需求对行业带动不强

从产品来看,疫情对于具体产品的影响差别较大。从产品的品种看,湖北作为因疫情封省的化工大省,其产能占比超过10%的产品有黄磷、磷酸、百草枯、复合肥和草甘膦等,磷矿石、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氯吡硫磷,这四种产品产能占全国产能比重分别为39.72%、38.11%、20.36%和24.10%,短期内以这些产品作为中间消耗品的国内化工企业生产可能会受到影响。

同时,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对消毒杀菌和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相关的化工材料产品产生了强劲的市场需求。例如,用于生产口罩的聚丙烯和用于消毒的双氧水、酒精、次氯酸等化工产品的需求都有所提升。但这一部分的需求增长与化工行业巨大的生产体量相比十分有限,对行业的带动不强。

从支撑条件来看,在疫情爆发以后,全国的化工物流企业都积极参与了为湖北等疫情较为严重的区域运送救援物资。由于化工产品(尤其是上游和中游产品中的危化品)运输的专业性较强,加之驾驶员每运送一次物资就需隔离14天,一些企业已面临无司机可用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运力。

同时,为减少疫情防控期间的人员流动,一些地区还取消了给危化品运输车配备押运员和装卸工等提供保障的人员。尽管交通部已经发文要求对于此类人员“原则上不需采取隔离14天的措施”,但由于疫情防控政策极具地方特色,多级管理措施仍然对企业的复工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化工行业复工率高于平均水平,仍存在诸多困难

从复工情况来看,根据美世(MERCER)咨询公司2月份对中国制造企业复工的抽样调研,化工行业(抽样调查374家企业)的复工率是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即便如此,在2月3日恢复生产的化工企业不足13%(含春节期间保持开工的企业),60%以上的化工企业都在2月10日后复工。已经开工的企业(含春节期间没有停工的企业)相对来说规模都较大、资金充足,或是化工装置负荷平稳、原料供应和产品库存都较为合理。

危化品物流分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化工企业复工困难的原因是多样的。表面上反映出来的物流受阻与用工减少并不是主要困难,这两个影响因素占比仅为8.10%和7.20%;真正给企业发展带来压力的,还是成本、供应链和资金链的问题,分别占比19.90%、14.30%和13.00%。不同产业链环节复工的影响因素也有较大差别。

制造环节排在前3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用工影响(27.80%)、运力影响(24.10%)和市场影响(19.70%);其次为运价增长(14.70%)和原材料供给(13.80%)影响。产业链完整、产业能级高、生产组织协调能力高效、行业区域空间集聚度较高的区域,化工企业复工率远远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上海为例,首批复工已在1月底前完成,聚焦在产业链下游和中游环节,以材料、制剂类下游精细化工企业居多,其次是原料类中游企业。主要复工企业有赛科(增产医用S2040聚丙烯)、科思创(护目镜用聚碳酸酯)、华谊新材料和上海氯碱(11%浓度次氯酸钠)、罗姆(医用丁腈)、3M(医用胶水)等。紧跟第二批企业复工,已在2月上旬完成,涉及企业主要有汉高(无纺布胶黏剂、金属表面处理剂)、赢创(病床床垫用聚氨酯助剂)、巴斯夫涂料(医用涂料)、舒驰(包装材料)、森韦得(聚烯烃收缩膜)等。

中长期影响:大宗产品国际需求受到抑制,整条产业链受损

从产出效益来看,化工产业的上游多产出大宗商品,由于疫情造成的经济发展暂时性整体放缓一定会波及到上游产品的供给;而下游终端产品的生产迟滞与市场低迷,也必将传导至整条产业链。

美世(MERCER)咨询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化工企业对于上半年营收和利润的预估普遍不乐观。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预估应收和利润减少,有30%的企业预估上半年营收减半,超过1/4的企业预估上半年利润亏损。

从产品贸易来看,化工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由于产业链长、衍生品多,参与全球竞争的程度较高,疫情对化工产品出口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1月30日WHO会议将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上升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在这一状态取消之前,一定会对部分化工产品出口造成影响。大宗石化产品的国际需求受到抑制,石油、石脑油、乙烯、丙烯、苯乙烯单体和乙二醇等原材料的消耗将下降,国内产量也将下降,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此类化工产品与相关衍生品的进出口贸易。一些终端需求较大的化工材料,如聚丙烯(PP)、丁苯橡胶(SBR)和聚碳酸酯(PC)的需求也将受到冲击。
对于精细化工企业数和产值占比较大的区域(如上海),如果此次疫情影响为中短期,由于化工下游产品的短期替代性较弱,对行业的影响则不大。如果疫情在全球范围(特别是美日欧区域)内铺开,则会产生全球化工行业产业链的震荡,发达国家订单的减少或可构成相应区域精细化工产品出口的威胁。
在贸易效率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东亚一些化工品的运输航线已改道不再途经中国,或被直接取消。由于新增了船只离港前的检疫许可环节,货物运输效率降
低。此外,自2月开始,多国对于新冠肺炎的管控措施加紧,中国船员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被其他国家限制和拒绝入境,也使得化工产品的进出口进一步迟滞。
建议:全产业链复工复产,提高中间体化工产品比重
尽管疫情是突发的,但是由于化工产业链长,又受基础经济面低迷的影响,对疫情造成的行业波动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及早制定抗风险的对策。
一是尽快推进全产业链(特别是中游环节企业)的复产复工,确保绝大部分化工企业的供应链与资金链安全。化工属于重资本行业,发展惯性大,市场恢复较之轻型产业缓慢,可能出现的现金流危机风险也明显大于其他行业,要预防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必须及早复工复产。全面开工,环环相扣,保障供给与销售稳定;防止企业出现重大资金风险,确保资金有序回收;更多关注市场变动带来的行业发展机遇,必要时可实行行业内部兼并和洗牌。
相比其他制造业,化工行业的供应链更加紧密,订单式生产比重较小;也正因如此,化工行业的产业链有着较强的粘性;一旦被打散,恢复的代价就十分高昂。因此,在早期复工率本身较高的情况下,以上海为代表的化工行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应扩大招商储备,加强与国际咨询机构、外国在沪理事机构、商会等第三方机构合作,拓展项目洽谈渠道,争取招商引资、优化营商、高端环节集聚,不按暂停键。
二是开展企业风险评估,积极寻找对策,实体经济与服务经济共度难关。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给予金融借贷方面的政策性支持。各级金融机构尽量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缓贷,有限保障其本年度到期贷款的续贷需求;融资贷款到期的,给予合理宽限,推行无还本续贷服务。
此外,设法降低物流和仓储成本,重点规避因停工造成的劳动合同风险与疾病保险风险。规避风险的另一个有效尝试是在化工产业链下游(尤其是精细化工环节)开展多元化经营,包括开发多元化的系列产品和多元化的区域/全球布局。同时,由于精细化工终端产品的专业性和特异性过强,为规避新冠肺炎对全球影响而造成的产业链震荡,可适当提高中间体化工产品的比重,以灵活应对精细化工终端产品订单变动而造成的风险。
三是防范由下游向上游传导的化工产品出口贸易风险。尽管很多制造业当前的产业链风险源于供需两端夹击,但对化工行业整体而言,其他行业出口受抑向上传递的压力是影响其出口贸易的主要推手。尤其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已形成完整的跨产业、跨部门区域配套协作体系,化工受其他制造部门市场波动的影响就更大。
以炼化为代表的大化工环节在春节期间延续了生产,只有少许负荷变化,疫情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物流运输上造成了一些延迟。但由于区域电子信息、汽车、机械、造船等制造业部门生产和需求受抑,加之疫情可能在全球出现蔓延趋势,炼化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将下降10%-20%。
与上游企业相比,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精细化工行业多采取订单制,因全球疫情影响而产生的防疫化学用品需求或有增长,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市场机会。同时,要及时把握疫情时期和后疫情时代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协调物流、加快节奏,尽快完成货物出口;对于可能出现的因疫情而造成的货物退运或者抛弃,提前测算额外成本,及早做好应对预案。此次疫情也是对各化工企业运营能力的一次检验。
    责任编辑:王琳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