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关爱妇女,请从尊重家务劳动开始
“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点一滴都是幸福在发芽……”王力宏的歌唱遍了大街小巷,三八妇女节我们聊一聊“柴米油盐酱醋茶”,聊一聊经常被忽视的家务劳动。
01 谁在做家务?什么是家务?可能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甚至不同家庭都有不同的定义和范围,不过在当代,大家都对家务的性质有了一定认可,即这是一种劳动!
大家最为常见的家务劳动至少有买菜、做饭、洗碗、洗衣服、清理房间等。照顾小孩及老人也泛属于重要的家务劳动,但是其社会和理论意义比之前提到的这些更加广泛,我们暂且不表。
谁在做家务?从古到今,从西到东,只要是父系氏社会,只要我们找得到数据,结果都显示:绝大多数的家务都由女性完成。虽然男性也会做家务,但是数据显示,最耗时并且最需要经常做的家务“小事”,主要都由女性承担。
当然,长期以来社会的刻板印象就是“家务就是应该由女性承担的”,下图是我在我们系办公楼的厨房里拍的图片,小秘们为了让大家保护公共空间卫生,提醒大家及时清理厨余垃圾,贴了一个看似喜剧的漫画告示 “Your mom doesn’t live here”(你的妈妈不住这儿,请自己清理垃圾)。我实在气不过,回贴了一个纸条“Every adult, regardless of gender and parental status, should clean up after themselves”。
那么,男性主要做的是什么家务劳动呢?由男性承担的家务亦有时代和地域特点:例如,美国男性负责的家务包括付账单、修车、修房子、给自家院子除草,大多是以周、月,甚至是季度为单位的劳动种类(应不应该告诉老公付账单也是家务劳动的一种形式,是一件很值得纠结的事情)。中国男性经常做的家务则主要是买菜和做饭,不过总时长还是远不及女性在这些家务上花的时间。我记得很小的时候,老爸每月都会去搬罐装煤气(暴露年龄的时刻到了),这应该也算是那个年代中国男性负责的家务劳动之一吧。
当然,由女性承担的家务也有时代和地域特点。比如以前还有缝补衣服、洗尿布等,现在这些家务已由市场替代了。
那么大家在家务上花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呢?我们还是靠数据说话:2016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显示:中国女性做家务的时间远超过男性,平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是男性的2倍。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不就多做一个半小时的家务嘛?一天一个半小时当然可能不算什么,那么一个月呢?一年呢?一年要多做550个小时的家务,它相当于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持续工作69天(在小编们的工作体系中大概等于两三篇论文和无数篇八卦文了)。在广袤的中国大陆上,这种性别差异亦有地域特点:内蒙、山西、安徽、贵州、甘肃、青海女性平均做家务的时间较长,平均每天接近或超过了3小时,男性则是甘肃省最长、贵州其次,接近2小时,其他省份男性都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男性平均不超过1个小时。注:其它未列省份数据缺失大体上,家务劳动时长还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越发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家务劳动的时间都更短。这与购买家务劳动服务的能力提升有关。
但是女性即使短也很少低于2个小时,意味着平均而言我们每天要牺牲一部看电影的时间来做家务(当然有创意的人生也能边看电影边做家务)。就性别差异而言,内蒙古遥遥领先于全国水平,这跟内蒙古超高的女性家务劳动时间有关。内蒙古的姐妹你们是真心热爱做家务吗?如果你们不是,请眨一下眼睛。
而性别差异最低的地区是上海,上海男性有名的顾家、疼老婆,真是诚不我欺。
02 什么人可以少做家务?
做家务这个事情,也许有些人能从中获得快乐,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不会是主动和愿意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什么人能更少做家务呢?
当然是被知识改变做家务命运的人,学习不努力,家务两行泪。虽然学历多高的女性做家务的时间都要高于男性,但是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花在在家务劳动上的绝对时间量对男女而言都在减少,性别之间的差距也缩小。
从个人的生命历程角度,婚后的女性,尤其是成为母亲之后,家务时间会显著增加,而男性的家务时间变化较小。这个时候,家务分工与社会性别的联系愈发显露。性别角色观念——要不要随传统观念执行“男主外女主内”;夫妻的相对资源——大多数家务较枯燥乏味,因此夫妻间教育程度社会地位或收入更高的一方有更多协商的“权力”,从而可以多“逃避”家务;时间可及性——工作时间少的那一方会有更多的时间做家务。
不过,即便充分考虑了夫妻收入和工作时间的差别,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或者中产阶级来说,妻子的家务时间一般来说还是会比丈夫多。其中的例外是那些家庭收入特别高的家庭,这种家庭中的夫妻两人基本都不做家务了,然而他们的家务都外包给别的女性 – 尤其是其他工薪阶层的女性承担了。
国家及社会层面的因素也对夫妻间的家务分工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在性别平等做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女性花费在家务上的时间会较小,两性间的家务时间差也会较小。简单来说,比较注重性别平等的国家,比如挪威瑞典,其社会观念上不会过分强调“男主外女主内”所谓传统分工,女性就业率高、参政率高,这些因素都对降低女性的家务劳动量以及减小男性参与家务的心理阻力都有重要作用。
03 写在妇女节的感慨
三八妇女节是为了纪念妇女权利的运动、庆祝妇女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而设立的国际性节日。家务劳动,尤其是女性长期承担的日常性家务劳动,是一项被轻视的社会劳动。一来,日常的家务劳动并不直接与经济生产挂钩,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因此家务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盛行的地方尤为不受重视。二来,在男权社会下,家务劳动的女性化让其更被低估。
任何劳动都不应该被轻视。我曾跟一位做主妇朋友聊天,她说觉得自己没有为社会做什么贡献。看着她整洁的房间和健康开朗的孩子,我觉得这句话的背后多少与家务劳动受轻视有关。
另一方面不管是对于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我们放弃性别偏见和家庭角色的刻板印象,像专注事业一样去专注思考我们日常生活的劳动和生活细节,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还可以陶冶情操。前几天十三邀的主持人许知远采访了黑木瞳,她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日本女演员,在日本演艺界的地位大概相当于中国的张曼玉,在采访中她畅谈了对做菜和日常生活中劳动的热爱:“我十分需要日常生活的这些事情……..你可以什么都不用想,这是一种非常减压的手段,做菜的时候你就想着做菜就好了。一些负面情绪在你做菜的时候后会全部忘掉。”
黑木瞳的这些体验,小编也是深有感触,平常科研工作要求持续的专注和思考,对美食和烹饪的热爱也是我调节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手段。其实,男性也可以尝试改变对“家务劳动”的传统看法和刻板印象,走进厨房、拿起吸尘器,时不时为家人烹饪一顿美食、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也会获得很多满足感,这让我想起演艺界两位热爱烹饪、热情好客、十分接地气的男性——黄磊和谢霆锋,堪称妇女之友,爱做饭的男生也是很有魅力的哟!
三八节大家都纷纷表示对女性的理解。比如“重要通知:三八节期间,全国女性休假一天,全国男性加班一天。” 以及“老婆,你今天好好休息吧,你要我做什么都可以啦,只是明天记得早点起来给我做早饭,嘻嘻!”
但是,比起这些昙花一现的土味短信,女性更需要的是个人、社会对其家务劳动根本性、长期性的认可和分担。在一个没有性别化家务的社会环境中,做家务可以成为我们减压的方式,可以成为我们表达爱的方式,对男女都是一样。
ReferencesBaxter, J., Hewitt, B., & Haynes, M. (2008). Life course transitions and housework: Marriage, parenthood, and time on hous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0(2), 259-272.
Bianchi, S. M., L. C. Sayer, M. A. Milkie, and J. P. Robinson. 2012. “Housework: Who Did, Does Or Will Do It, and How Much Does It Matter?.” Social Forces 91(1): 55–63.
Lachance-Grzela, M., and G. Bouchard. 2010. “Why Do Women Do the Lion’s Share of Housework?. A Decade of Research.” Sex Roles 63: 767–80.
Yang, J.-H. 2006. “Identifying Gender Division of Private Space from the Division of Domestic Work.” Collection of Women’s Studies 5: 16–22. (杨菊华-从家务分工看私人空间的性别界限)
Yavorsky, J. E., C. M. Kamp Dush, and S. J. Schoppe-Sullivan. 2015. “The Pro- duction of Inequality: The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7: 662–79.
Zhang, Z. (2017). Division of Housework in Transitional Urban China.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49(3), 263-291.
本期作者:张喆 Rice Unversity 社会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妇女节特别款-全女性主编群
图文编辑:庄溪瑞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研究生
稿件首发于“严肃的人口学八卦”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严肃的人口学八卦”、作者名以及“发自澎湃新闻湃客频道”。转载和合作事宜请联系yansurenkou8gua@163.com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