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于文学的系列活动,人工智能为何反而成为高频词?

2023-04-01 16: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3月25日于广州开启的花城文学院系列活动,是在全球聚焦ChatGpt的背景下举行的。相应地,会场内外,与会嘉宾无论是接受采访,还是发表演讲,都被问到,或是不约而同谈到诸如此类的话题:技术时代,文学何为?包括作家在内的文字工作者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作家们该如何应对?文学生产机制又将产生哪些变化?

“陌上花开”文化空间迎新:

未来的文学创作将更加注重原创性

在3月25日上午花城文学院于广州越秀公园“陌上花开”文化空间举行的揭牌及签约仪式上,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呼吁,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创作者要重新回到创造的原点和本意去思考,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希望在座的所有朋友都不会辜负花城文学院,不会辜负人工智能时代给予我们的特殊考验和挑战,我们要在这种考验和挑战中去证明文学的力量、人的力量、创造的力量。”

作为花城文学院联席院长,作家麦家坦言,ChatGPT对自己的创作没有任何影响,更谈不上有什么威胁。“即使它对我构成威胁,我也不会把这种来自技术的挑战当作威胁。ChatGPT会引发一种新的潮流,可能很多行业、职业会被埋没,甚至会被淘汰,但我觉得原创的东西是淘汰不了的。”他坚信,一个原创的故事,哪怕是五百年前乃至五千年前的一个原创的故事,只要它是原创的,ChatGPT就创造不出来,它永远不会原创。“它的技术逻辑是进行大数据的汇总和计算,这意味着它永远无法取代原创文学作品。”

由此,麦家恳请广大文学原创作者,不要害怕这类新兴技术,它反而应该让我们相信自己,因为它会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具原创性的作品、攀登更高的山峰,但同时它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未来我们的文学创作将更加注重原创性。如果把文学创作比作一项竞技运动,就像运动员挑战身体极限一样,我们挑战的将是人类情感的极限。“我一直认为,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文学,人类可能到今天已经成为ChatGPT了。文学有‘无用之用’,要永远相信文学的力量。原创是文学的生命,那种‘感时花溅泪’的独特魅力是ChatGPT所不能取代的。”

联席院长麦家(右)与陈晓明在花城文学院

同为花城文学院联席院长,评论家陈晓明有着相近的感慨。他表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虽然能很快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文章的简单写作,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在写作时还带有个人的风格和见解,它们是个体思想的独特转化。这对ChatGPT而言,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能完成的。在他看来,虽然ChatGPT的智能程度进一步刷新了人们的认知,确实对文学写作、文学教学都带来了挑战,它通过抓取关键词,就能非常快速地产出一篇文章,这样的文章可能非常流畅,没有语病也没有错别字,但它无法凝聚人的情感和态度。“而我们阅读不仅是在感受文字本身,更是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态度,它们是我们作为人类存在的质感、质地的表现。所以我相信人类的书写是永恒的,它和智能机器人写作可以并存,但永远不会被替代。”

花城文学院成立:

凝聚文学的力量、原创的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花城文学院成立本身就昭示着文学的力量、原创的力量,也是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的一次新探索。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花城文学院由广东省出版集团联合广东省作协、广州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实行“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办院模式,着力打造“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多元融合产业平台”,通过签约一批作家、评论家,评选发布“花城文学榜”,启动原创文学精品创作计划,举办文学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探索文学繁荣发展的新路径。

事实上,创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花城”这一文学品牌,本就始终关注时代变化与中国发展,扎根岭南文化土壤,出版大量文学精品。花城文学院将依托“花城”文学品牌影响力,一方面凝聚培养优秀文学人才,助力本土作家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另一方面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产业为文学赋能,让文学激发产业动能,以文学之力筑文化之城。

花城文学院内景

诚如陈晓明所说,花城文学院应该起到一种凝聚力的作用。文学越来越个人化,作家会陷入一种孤独感甚至无助感。“给不同的作家提供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和空间,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成立仪式现场,花城文学院签约魏微、葛亮、李娟、陈楸帆、蔡崇达、笛安、杨庆祥、陈培浩等八位优秀青年作家、评论家,也意味着为他们,为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作家、评论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和空间,他们得以在此敞开心扉,同时跟读者进行交流。这就是陈晓明所期望的,在“大家越来越倾向于宅居”的当下尤其需要的一种“文学的生活”。

《陈晓明文集》新书发布:

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学路径

显见地,陈晓明就以孜孜不倦的学术实践,践行了这种“文学的生活”。在3月25日下午举行的《陈晓明文集》新书发布会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学路径”学术研讨会上,陈晓明感慨自己热爱文学,选择了这个职业,倾尽全心把它做好。“对或者错、好或者不好,只能任人评说,但是我是怀着良心,怀着我对事物真实的体会,怀着我有限的智力,把它做到最好。自己尽到了这点努力。”他同时感慨,自己是珍爱友情的。“当有一天和世界告别的时候,我想到自己有过友爱,有过那么多朋友真诚待过我,我也倾尽全心待过朋友,待过别人,我会感到特别安慰。这是我到这个岁数,特别是这几年想得最多的问题。”

陈晓明眼里的朋友,自然包括研讨会上发言的专家学者。李敬泽在致辞中表示,陈晓明长期保持英雄主义气质和浪漫主义情怀,他既是“侠客”,又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活跃的批评家,他在过去三十年里进行的理论漫游、理论冒险、理论创造,凝结为“以鲜明的全球视角审视和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过去与未来”的八卷本文集。他怀着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书写中国文学史,展示了一名具有探索精神的学者所应有的学术勇气和历史胆识。

陈晓明在研讨会现场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孟繁华看来,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理论研究,都需要有世界眼光,我们强调文学的世界性,当然也是强调文学批评理论的世界性,陈晓明就具有这种世界性的学术眼光,但他同时兼具本土立场。“何况,他以宽阔的学术视野,对小说、诗歌、影视都给予热切关注,这个学术视野使得他进行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有着多种参照的文学评论或理论研究。”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陈晓明的学术建树是全面的。诚如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所言,陈晓明是三位一体的学者,他是文学理论家,又是文学批评家,还是文学史学家。“我要强调的一点是,他把西方现代的思想、方法引入到当代文学批评,可以说是一种批评的理论化,也就是说,他不是将一种现成的理论,生搬硬套到批评实践中,而是强调在批评实践中,生成一种理论,批评要变成生产意义的实践,这一点在他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贺绍俊坦言,他和陈晓明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文学现场,虽然感受到那时的文学批评非常活跃,但同时也感到理论基础非常薄弱。假如说有一些理论基础,也仅仅是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现实主义建构起来的理论大厦,还是摇摇欲坠,因为很多关于现实主义的见解是错误的。“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晓明早觉早慧,把西方现代理论引入到当代文学批评,使我们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相对比较完整。这是他功不可没的地方。”并且,在贺绍俊看来,陈晓明还做了理论的批评化的努力。“在哲学、学术日益抽象化、普遍化的情况下,人们发现与其泛泛而谈,不如化整为零,通过具体分析来看对象和主体的思路。晓明就是这么做的,他把西方现代理论和对中国当代的先锋文学研究密切结合起来,写了《无边的挑战》等颇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也是他能在学术上获得很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这种思想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

研讨会会现场展出“陈晓明文集”

某种意义上正因为此,陈晓明成了《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眼里“中国为数不多的令这个时代骄傲的学者”。在张燕玲看来,陈晓明四十年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本身就是中国新时期文学最生动的注解。“陈晓明有着深切的社会关怀和问题意识,他从世界文学的高度、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文化思潮整体背景上分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美学特征、文学史意义,从探索性角度检视中国当代文艺创作成果,在文艺作品的审美中去追问和思考中国文学的问题。”

他的研究亦如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所说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很长时间里,我们都是在当代文学视野里研究当代文学,而陈晓明是比较早地在世界文学这个尺度下看当代文学的现状是怎样的。第二,他最早以先锋文学为样本,解决了当代文学跟现代理论同构的问题。第三,文学实践和文学理论相遇后,产生怎样的新的文学经验,这些经验有怎样的意义,又当如何演进和传承,他的研究一直在解决这些问题。“陈晓明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学术风格。他所做的是有思想深度的学问,有艺术感觉的批评,写的是有文体意识的文章,从取标题,到行文风格,包括怎么开头,怎么隐喻,都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不只一代的批评家,他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个案。”

“花城文学榜”揭晓:

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拓展甚至发明新的文学性

3月25日晚于广州友谊剧院举行的,国内首个以“文学”为主题的歌舞沉浸式主题晚会“有风自南——花城文学之夜暨2023花城文学榜荣誉盛典”,也可谓颇具岭南文化特色的个案。这场由“唐宫夜宴”节目策划团队打造的文学盛典,以文学为名,融合了情景歌舞表演、视效歌舞表演、流行歌手演唱、阿卡贝拉、新民乐说唱、交响杂技舞、交响乐演奏等艺术手段。粤剧表演艺术家曾小敏、非遗醒狮传人赵伟斌、广州歌舞剧院首席舞蹈演员梁绮琦、香港歌手薛凯琪、国际知名建筑师马岩松、说唱歌手孤矢、“得到”创始人罗振宇、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蔡程昱等嘉宾登场献演,唱主角的却依然是现场揭晓的东西的《回响》、刘震云的《一日三秋》、鲁敏的《金色河流》、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张炜的《河湾》、葛亮的《燕食记》、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李修文的《诗来见我》、韩东的《奇迹》、李敬泽的《跑步集》等10部入选“花城文学榜”的优秀文学作品。为进一步渲染文学作品的画面感,让更多观众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晚会上,四位代表文学的希望与未来的“追风少年”,分别进入“时空之境”“物我之境”“意象之境”“未来之境”四个场景,通过与“读境人”(前辈)的交流,阐释文学之于当代社会的功能与价值。

恰如晚会尾声节目《花开》所唱:人们心中,哪个才是文学的真正模样?这一设问,正在于“跨界”“破圈”已成为时下文化场域热门的词汇,文学的边界和内涵也在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李敬泽看来,这正是新时代对文学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拓展甚至发明新的文学性,需要我们开拓新的边界,走到更为广阔的原野上去。”他并不担心文学面目会由此变得模糊。因为他眼中的文学,其形态本身就在不断变化,“文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建筑或者人的面孔,而是更像一条江河或者一片流域,在行进的过程中海纳百川,不断地去寻找和探索新的领地和方向。”

原标题:《关于文学的系列活动,人工智能为何反而成为高频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