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15):广西百色市东黑冠长臂猿中越跨境联合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于当地时间12月7日在《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不变,标识不变,中国将继续作为主席国,领导大会实质性和政治性事务。
为充分调动基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2022年,生态环境部首次开展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征集遴选活动,筛选出一批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优秀案例。我们特开设“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栏目,展示好的经验做法,供各地交流借鉴。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广西百色市东黑冠长臂猿中越跨境联合保护~
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境内,总面积6530公顷。整个自然保护区与越南北部重庆县长臂猿保护区相毗邻。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性极度濒危(CR)级物种。全球东黑冠长臂猿仅分布于中越边境线上的两个保护区内,且种群数量极为稀少,约22群134只左右,其中中国境内为5群33只。此外,保护区内还蕴藏有大量的、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
多年来,中越双方携手合作,共同为保护世界极度濒危珍稀物种东黑冠长臂猿作出不懈努力。双方对社区开展宣传教育共17000多次,共同签定合作《备忘录》,开展长臂猿联合调查4次,栖息地恢复共3100多亩,线上线下保护交流会达18次,开展联合巡护执法共14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中越东黑冠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出版了《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恢复技术手册》。
中越跨境合作10年间,森林火灾得以有效控制,从未出现东黑冠长臂猿被盗猎行为,基本上杜绝了两国边民越境砍伐、盗采盗猎、烧炭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曾经一度猖獗的野生动植物产品走私贸易活动基本上得到遏制,双方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森林质量逐年提高。东黑冠长臂猿从发现之初的18群110只到目前增长到22群134只,实现了从濒临灭绝到如今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的目标。
携带幼崽的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
中越跨境合作保护东黑冠长臂猿是两国政府在对“同住地球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广泛共识的指引下,在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之大背景下携手开展的一项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中越跨境合作保护东黑冠长臂猿深入践行“昆明宣言”中提出的“各国政府继续合作推动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纳入或‘主流化’到决策之中”的要求,是加强生物多样性跨部门协调机制的一个现实版本,彰显了中国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大国担当,为世界各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境合作提供了范例。
成双成对的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
供稿 |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编辑 | 秦超
原标题:《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15):广西百色市东黑冠长臂猿中越跨境联合保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