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
    88

庹庆明代表:建议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2025-03-05 20:46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受访者 供图

又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澎湃新闻从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处了解到,今年他带来了关于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的建议。

庹庆明谈到,教师教龄不仅体现了教师教育经验的积累,更承载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坚守。教龄津贴自1985年制定实施以来,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国家倡导尊师重教、发展国民教育的重要举措。

他介绍,1985年制定的教龄津贴标准是:满5年不满10年者,每月发3元;满10年不满15年者,每月5元;满15年不满20年者,每月7元;满20年以上者,每月10元。教龄津贴根据教师的教龄计算,教龄越长,津贴越高,体现了对教师长期从教的肯定和奖励。

“政策执行之初,在当时物价水平和劳动工资标准较低的情况下,教龄津贴占教师总工资的10%左右,对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庹庆明说,目前标准已执行近40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教师群体的其他薪酬标准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教龄津贴标准却一直没有调整。当前,教龄津贴在教师收入结构中占比0.1%左右,近乎忽略不计,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微乎其微。

庹庆明认为,在当前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完善教师队伍教龄津贴标准,进一步优化教师工资结构,让教龄津贴制度重新焕发生机,有利于营造和巩固“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增进教师行业使命感、荣誉感、获得感、归属感,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积极性。

因此,他建议进一步完善教龄津贴制度,建立与物价水平和教师工资标准相适宜的教龄津贴增长机制,将教龄津贴原有的固定金额标准调整为按基本工资百分比计算的动态标准,使教龄津贴占教师基本工资的5%至10%,充分发挥教龄津贴对教育行业的长效激励作用。

“适时改革教龄津贴制度,既是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的必要举措,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制度保障。”庹庆明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启动修订工作,让尊师重教的国家意志转化为教师队伍的真切获得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责任编辑:汤宇兵
    图片编辑:朱伟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88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
    发表
    已经到底了
    • 曲终人不散
    • 3起整治形式主义典型问题被公开通报
    • 六部门发文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 广东韶关:购买首套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80万元
    • 俄侦委会:乌特工涉嫌实施恐袭致俄军中将身亡
    • 中国乒乓球名将,近日当选中国乒协新任主席
    • “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的简称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