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创梦上海|找钢网:上海钢市发达,最适合对钢材流通升级改造
作为产业互联网的先锋,钢铁电商在2011年传统钢贸危机爆发后逆势出现。在曾经遍地开花的几百家钢铁电商中,找钢网自成立以来就以备受资本青睐出名,至今仍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成立之初仅11人的小团队目前已发展至1300人,服务范围从上海辐射至全国,甚至遍及东南亚、非洲。6年多以来,找钢网共完成了6轮融资,股东名单中包括经纬中国、红杉资本、IDG资本、雄牛资本、首钢基金等,共计融资规模达25亿元左右。2017年,找钢网还引入了战略性新股东中俄投资基金,这是国家主权投资基金首次进入中国B2B行业。找钢网官网称其是“标志着国际化战略迈向新里程”。
上海这个华东钢材市场的中心为找钢网的发展壮大注入了什么样的动力?钢铁行业从“深冬”重回“春天”对钢铁电商带来什么样的新挑战?围绕这些问题,找钢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郎永淳在4月10日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一一作了解答。
选择在上海对钢材流通行业升级改造
2012年,创始人王东来到上海,正式开启了找钢网的创业之路。
“上海地区的钢材线下市场非常发达,钢铁行业主要的流通地、使用地是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另外在2011年、2012年的时候钢贸危机爆发,再加上面对的市场发生了供过于求这样一个核心的变化。”
综合这所有的环境、市场因素,“所以选择在上海从事钢材流通这样一个行业的升级改造。”郎永淳表示。
找钢网从上海大柏树地区,也就是传统钢贸交易最活跃的市场所在地开始,逐步扩展到整个上海区域,再到长三角区域,然后扩展到全国。郎永淳认为,“上海对从事这样一个行业的创业来说,其实是一个福地。”
值得注意的是,钢贸危机后钢材流通混乱无序下应运而生的钢铁电商,其标签是消除信息不对称、提升效率、减少交易层级降本、安全可控等,找钢网也不例外。
郎永淳提到,“ 6年前,找钢网十几个人的团队把这个框架搭起来,然后拉了很少量的客户,一开始是很小的规模,现在是爆发式增长的一个阶段,找钢网也成为了一家独角兽公司,但我们的愿景一直没有改变,就是链接钢铁产业链的一切。”
他介绍,找钢网首先去解决了信息的不对称,进而通过供应链的优化、再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一些数据产品的推送,让其链接的两端真正做到降本、增效、提质、去存。
这也就意味着,以找钢网为代表的钢铁电商的使命是借助互联网对传统的钢材流通方式进行升级改造。
郎永淳举例,仅搜索成本一项来说,用钢企业在钢铁电商平台上的成本是急剧降低的。“通过这一个平台,可以把想要的所有东西都能找到,而以前一个市场一个市场转、一个贸易商一个贸易商去问,反复对比价格,这样下来成本是非常高的。”
钢铁电商目前处于3.0阶段
2012年至今,钢铁电商格局已基本清晰,找钢网从未掉出第一梯队。一名钢铁电商资深人士曾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按照市场估值及美誉度,找钢网毫无疑问是排在第一位的。”
找钢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找钢网合作的钢厂已经超过100家,服务的下游用户有9万多家,旗下团队规模超过1300人。除上海总部外,找钢网已形成了辐射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同时,围绕“一带一路”及国际化业务布局,找钢网已在韩国、越南、泰国、阿联酋、新加坡、缅甸及坦桑尼亚等国设立海外分公司。
2016年,找钢网实现全面盈利,成为中国第一家快速发展的年销售额数百亿且盈利的电商企业。截至2017年,找钢网业绩连续3年翻倍增长,净利润实现突破性增长。
郎永淳表示,“钢铁电商现在是处于B2B 3.0的阶段,1.0的阶段是以信息服务为主,2.0的阶段是以交易为主,3.0的阶段则是以服务为主,而这个服务应该是全产业链的服务、供应链进一步优化的服务、以数据为指导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打造包括交易、加工、物流、金融等在内的全产业链生态圈之外,找钢网还在产业链协同方面发力。“我们在投资的角度上去做了相应数据的整合,投了矿易宝、找焦网、好工品等。”郎永淳提到,“这也是为在找钢网这个平台上累积客户做更多的数据支持和服务。”
当然,在钢铁电商处于B2B 3.0的阶段的同时,钢铁行业再一次发生了巨变,从“深冬”重回“春天”。钢铁行业去产能、企业去库存,这是否意味着再次掌控市场主动权的钢铁企业会不再依赖于钢铁电商?
““现在就是考验我们之前几年做的工作到底有没有真正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如果创造了价值,客户还是乐于跟你保持合作的关系的。”郎永淳如此看待市场变化。
他透露,“我们前端合作的钢厂还在逐渐增多,后端在平台购买钢材,需要加工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的客户也在逐年增多,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找钢网的业务一直处于稳定上涨阶段。”
不过,找钢网依然期待能有更多的政策红利惠及产业互联网企业。其中包括B2B领域电子发票的推广、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以及银行摘掉对涉钢企业的“有色眼镜”。
以银行金融支持举例,郎永淳提到,“从我们发展的角度来说,上海已经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营商环境,但是还有包括上海本地不能解决的一些困难。比如钢贸危机爆发以后,只要是涉钢企业,在银行层面就很难得到资金的支持。这些问题还需要政府帮忙推动和解决,以帮助钢铁电商在内的产业互联网获得更好的发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