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健康知识进万家】都是“科技与狠活儿”?食品添加剂到底能不能吃?
近日,食品添加剂突然走红网络。一勺三花淡奶,就能让白水变浓汤,来点“科技与狠活儿”,一颗芝麻都没有的芝麻酱便被端上餐桌。这类短视频蹿红后,食品安全再度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甚至掀起一股万物追求0添加的热潮。
食品添加剂真的这么可怕吗?
实则不然。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食品添加剂被应用到几乎97%的日常食品中。甚至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按照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管理范畴,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有2300余种,按功能类别分为23个类别,其中,香料中的食品添加剂近1800多种。以豆腐为例,传统做法用卤水点豆腐,卤水也能被叫做凝固剂,现在很多超市售卖的盒装豆腐,不使用葡萄糖酸内酯就无法制作。
既然食品添加剂并非所谓的“洪水猛兽”,为何大家还会对它如此敏感?
其一,非法添加。许多食品安全事件都与食品添加剂挂钩,诸如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这是导致大家谈“添加剂”色变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其实并非食品添加剂造成,而是一些不良商家使用“违法添加物”。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工业明胶等,都是非食用物质,并非国家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其二,过量添加。对于食品添加剂,我们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可以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然而部分商家为了追求利润,超过范围超过限量使用添加剂,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其三,虚假宣传。许多商家宣称食品手工制作无添加,实则使用添加剂,损害了消费者与商家间建立起的消费信任。
我们应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
随着科技发展,食品添加剂早已成为了食品产业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只看到过量和滥用带来的后果,而忽略了食品添加剂对于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对于食品添加剂我们更应提高认知、理性看待,而不是人云亦云,看到任何食品都发表所谓的“科技与狠活”言论。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加强学习,提高鉴别能力。不必一味追求0添加,更不必妖魔化食品添加剂。作为经营者,则应诚信经营,树立责任意识。万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让食品添加剂成为自己非法经营的“背锅侠”。作为监管者,应完善法规,加强市场监督。同时鼓励更多客观专业的KOL和科普博主出现,为大众解开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盲区与误区。
原标题:《【健康知识进万家】都是“科技与狠活儿”?食品添加剂到底能不能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