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庭教育 | 2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

2022-04-20 20: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习得性无助(屡次碰壁后放弃)

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案例:嘟嘟小时候总是有很多理想,可每当他将理想告诉爸爸时,爸爸总是说“你看你...不是那块料;你...这不现实;...”,有时,甚至还要挨揍,后来嘟嘟就再也没提自己的梦想了...

2.皮格马利翁效应(所愿即所得)

亦称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很多当下所得其实是过去的“未来期待”产生的结果。

简而言之,就是对期望的心理暗示,可以促使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发生同向改变,进而使该期望得以实现。

案例:小时候,由于班里同学平均颜值都很高,爸妈敏锐地发现妮妮对自己的外貌不是很自信,后来爸妈和老师都常对她说:“妮妮,你长得可真漂亮,而且成绩也在进步,真为你开心!”,于是妮妮自信心越来越足,每天照镜子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变美了。渐渐地,妮妮真的越来越自信、漂亮了,而且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连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3.阿伦森效应(得到赞扬就开心,失去赞扬就灰心)

指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表现为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而不喜欢那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案例:工业区大院里有个大旧油罐,中午放学后孩子们都喜欢到罐子里蹦蹦跳跳,声音扰人,很多人劝阻都无济于事,小孩反而愈加闹腾。一天,一位老爷爷说,我们来打个赌,谁跳的最大声,谁就可以拿到一把玩具枪,结果果然获胜者成功拿奖。第二天,老爷爷把礼物改成了两颗奶糖,孩子们没多大兴趣,敷衍得跳了跳,胜者拿走了奶糖。第三天,老爷爷把礼物改成了两颗花生,结果孩子们不愿意了,纷纷表示“不玩了,不玩了,没意思,要回家看电视去”。老爷爷通过巧妙的心理弱化效应,竟然把困扰大家的“熊孩子闹腾”解决了。

4.奖惩效应(胡萝卜加大棒)

指通过对目标人行为实施外部强化或弱化手段,可影响其自身评价等心理活动,进而带来其行为的强化或弱化的现象。详细而言,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得体、适度、就事论事的惩罚措施可促使一个人对错误行为的改过等。

案例:童年哆哆的父母对他的学习采取奖励与兴趣引导措施,同时对生活中较严重的过错采取惩罚措施,长大后,哆哆成了一个人格完整、好学上进的人。

5.搭便车效应(坐享其成)

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个人承担,这就是搭便车效应。

案例:懒人村里住着很多人家,门口的马路常年失修,一到下雨泥泞不堪,但是大家都不愿自己掏钱去修,刚买新车回村的嘟嘟实在不堪忍受,自己一人把路给修了,于是,整个村子都有了整洁的路走,村里啥也没贡献的那些懒人们顺利“搭便车了”。

6.墨菲定律(概率大于零的事,均可能发生)

指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即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其发生的概率大于零,该事情总会(迟早)在某一时刻发生。启示人们做事情一方面要对错误保持平常心,一方面也要防微杜渐,不存侥幸。

案例:嘟嘟觉得从下地铁到上高铁只需要5分钟,结果地铁安检排队花了20分钟,上楼候车大厅的上行电梯竟然也坏了(颇有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

7.野马结局(小事扩大化)

指因一些细微小事情而造成情绪的巨大波动,以致因他人的外在因素导致自己受伤害的现象。理论证明人的情绪是有成本的,情绪是人选择的结果。

案例:哆哆爸爸忘了把喝完的水杯洗了,哆哆更年期的妈妈见到立马“原地爆炸”,说哆哆爸爸不注重家庭秩序、不懂得体谅人,还要把历史上有关家庭卫生的事情拿出来数落爸爸一番...爸爸安静地在看电视,可哆哆妈妈却气的不行,打电话跟哆哆姐姐继续数落他爸爸一小时。

8.从众效应(跟风现象)

也称羊群效应。指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

案例:妮妮看到公司很多人都剪了短发,自己不顾自己脸型适合长发的事实,也跟着剪了短发,随后又后悔不已。

9.旁观者效应(人成群会降低责任感)

也称责任分散效应,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的现象。

案例:一位乘客坐过了站而迁怒于司机,严重干扰了司机的驾驶状态,酿成了交通悲剧,而引人深思的是,在这位乘客与司机争吵的几分钟内,车内竟无人上前进行制止。

10.冷热水效应(巧用心理反差出惊喜)

指人们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会随着心理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标准的变化又通常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感知。

案例:哆哆对市场很有信心,想给老板来个惊喜,于是在业绩目标中设定了一个较低的10万元目标,经过努力,到月底业绩总结时,哆哆完成了30万的业绩,深得老板肯定,顺利升主管。

11.多米诺骨牌效应(系统内部连锁反映)

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强调的是事物间的传递性、连续性。

案例:有一次和男友的朋友们聚会的时候,所有人的女朋友都化妆了,只有妮妮是素颜的。男友当下有些不高兴,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从那次开始,两人就时不时有些小的争吵,后来变成了大吵,最终两人竟以骂战结束了恋情。

12.超限效应(你说够了没有?)

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超限效应带给人们很多启示,如演讲时抓住听众的关键在开始的三分钟,有效的交流时间是30分钟内。此外,批评人适宜采取幽默式批评,且批评与鼓励应该同步。

案例:哆哆因为一次成绩没考好,被妈妈重复数落了半小时,也不听哆哆解释,最后哆哆气得摔门而出,半夜妈妈又不情愿地把他从同学家哄了回来。

13.空白效应(空白产生美)

指人在感知事物时,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自我补充。并且在进行这种联想和补充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心理效应,印象变得更加深刻的现象。

案例: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

14.登门槛效应(任务由易到难好推进)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案例:嘟嘟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他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

15.飞轮效应(万事开头难)

指做一件事一开始很难,可一旦我们挺过去这个难关后,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甚至不废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收获。

案例:嘟嘟创业前期,因为资金、人才等问题,发展艰难。后来慢慢步入正轨,资本厚了、招募到了优秀的人才,事业也越来越好,一天天壮大。

16.投射效应(以己度人)

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即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认知障碍。

案例:衣食无忧、心地善良的妮妮总以为人们都是“正义和良善的”;靠权斗谋私发家的李总则认为每个人都是"绝对自私自利且天经地义"。

17.迟延满足效应(延迟满足更划算)

也称糖果效应。指为人们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放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的现象。心理学家还通过观察发现,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推测出一个人长大后的个性。

案例:在一个游戏中,桌上各放着两颗糖,如果小朋友能坚持20分钟,就能得到这两颗糖,如果不能坚持,就只能得到一颗,并且现在就能拿到,自律较好的小朋友(2/3)都会选择稍微等20分钟再拿,以获得更大的收益。生活中延迟满足也可以提升幸福感。

18.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很重要)

也称优先效应、第一印象效应、先入为主效应。指人们通常对一个人最初接触时的信息形成“先入为主”的鲜明印象,从而影响人们以后对此人的评价。是系列位置效应的一种类型。

案例:如小销售新手哆哆,谈业务时总是衣冠整洁、谈吐细致礼貌,虽然有些技术细节不熟,但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深得客户好感,也让他顺利签了单。

19.刻板效应(湖南人爱吃辣)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它是指对某个群体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并对属于该群体的个人也给予这一看法和评价。

案例:基于对博士“学识渊博”的印象,人们一般认为博士肯定无所不知,或者一定写字很漂亮,其实多数博士更多的是在一个领域的专注精通,而不是常人以为的知识广度的积累;而且也不一定就写得一手漂亮字呢。

20.异性效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也叫“磁铁效应”,指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

案例:公司一开始程序员基本都是男孩纸,时常加班让大家十分痛苦、颇有怨言,后来公司招聘了很多女纸程序员一起加班,男程序员竟然没再抱怨,有时还主动延长加班时间。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家庭教育 | 2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