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想当年|《新白娘子传奇》百看不厌,别忘了这位幕后功臣

牧羊
2016-06-11 16:5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端午刚过,雄黄酒刚喝完,有没有怀念白娘子。

1992年首播于台湾台视,1993年被引进央视播映的《新白娘子传奇》,至今仍是重播率最高的电视剧之一。

好剧配好乐,该剧盛演不衰,音乐功不可没。每一曲都好听,且耐听,左宏元的作曲为《新白娘子传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今天,就来聊一聊《新白娘子传奇》的幕后功臣,左宏元。

听不厌的白娘子

左宏元的不少作品都能看到戏曲的影子,最耳熟能详的,就是《新白娘子传奇》。

考虑到历史上的白蛇故事大部分是戏曲,该剧也借鉴了戏曲的表演形式。

左宏元还记得,台视经理当时求着他将片头、片尾曲换成黄梅调,“他说黄梅调好像就是凌波唱的那种味道,我说那样可能就没人看了,经理简直要跪下来哭了。他怕万一播出后收视不好,他这个经理就做不下去了,电视剧不像电视剧,说它是戏曲又不是。”

(注:1963年,李翰祥拍摄,凌波、乐蒂主演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风靡,整个台北城陷入追星狂热,一度掀起台湾筹拍黄梅调电影的高潮。)

《新白娘子传奇》便这样推陈出新,糅进了黄梅曲调。几乎每集都有新黄梅调唱段,难怪观众戏称其为“新黄梅戏”。

算上片头曲和片尾曲,左宏元共为此剧写作12首歌曲,唱段103段,各种变奏版本的纯配乐无法确计。

这些歌曲糅合了他自创的新黄梅调、京剧唱腔和佛乐元素,配合了故事情节发展,渲染了人物内心情感。所有唱段均为12首歌曲的变体,会随剧情发展、人物情绪填上不同的词。

左宏元放开歌喉,和张慧清对唱了一曲《渡情》,男声极豪迈,女声极柔美。

该曲首次现声于许仙与白素贞西湖船上相遇,艄公唱男声,小青唱女声,“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许白二人前生今生的缘分,被歌词尽述。

艄公由浙江昆剧团的老生及净行演员何炳泉扮演。当时,浙昆为新白提供了不少群众演员,新白编剧之一贡敏与昆曲亦有一段深刻缘分。

下船后,小青为试探许仙是否真心,施法下雨,许仙冒雨给白素贞送雨伞,这把雨伞便成了二人的定情之物。很快,二人就拜堂成亲,这时响起的是《前世今生》。

许仙和白素贞结为夫妻后,想开药铺但没钱,小青为此盗取官银,事发后,许仙被判发配苏州。白娘子一人在房中等消息,转身见雨伞,睹物思情,回忆起和许仙相识相爱的经过,唱起了《雨伞是媒红》。

白素贞至苏州寻许仙,见许仙和吴掌柜女儿关系亲密,怀疑他对自己是否真心。她独自来到西湖,湖边美景衬托出她内心的苦闷和疑惑,《心湖雨又风》响了起来。

许仙以一曲《天也不懂情》婉拒吴掌柜说亲,恰被白素贞听到,误会消散,笑颜重现。

重聚后,二人对唱《情仇爱恨》,一个夸对方坦坦荡荡君子心,不欺暗室黄花女;一个赞对方天涯把我寻,不嫌贫将我爱。所谓的郎情妾意,莫过如此。

法海打断了二人恩爱的生活。他将许仙软禁在金山寺,白素贞水漫金山,两个落魄之人断桥重逢。《想飞的水》和《纠缠》是此情此景的写照。

报恩完毕的白素贞必须离开许仙,却又不忍心离开初生儿,一曲《悲情面具》,悲到骨子里。

《悲情面具》是片头曲《千年等一回》曲调的变体,节奏更舒缓,极适合渲染悲伤的气氛。曲调中的伤感,像在诉说彼此希望在一起,又不能在一起的痛,这种切肤之痛,掩藏在一张平静的面具之中。

白素贞被法海抓至雷峰塔,与许仙塔前诀别,《渡情》被配成交响乐版,顿重,宏大,悲壮。
左宏元的音乐风格十分多变,《新白娘子传奇》中的歌曲亦风格各异,音乐基调有悲有喜。

《雨伞是媒红》、《心湖雨又风》悲伤落寞,《情与法》、《神仙歌》轻快幽默,这些曲随着剧情变化而变化,彼此又互有联系。

《神仙歌》是最欢腾的一首,才思敏捷的网友甚至将之易名“矮子颂”,“哎(矮)呀哎兹(矮子)唷哦,哎(矮)呀哎兹(矮子)唷哦”,你们感受一下。

“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只为这一句,啊哈断肠也无怨”,左宏元擅将最口语化、最生活化的“啊哎嘞哟”串到曲调中去,亲和,却不违和。

有人总结,左宏元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一在通俗易懂,二在情感丰沛,曲中又融合了小调风格、黄梅戏、京剧唱腔,这使他的歌口语化,唱起来朗朗上口,极便于记忆和传颂。

戏曲融在血液里

左宏元1930年出生于安徽芜湖,祖籍湖北大冶,据说家里是靠卖馄饨面维生的小生意人。

他从小就在京剧界(平剧)打滚,“一看到京剧就疯了。”

那时,芜湖经常有从外省县来的剧团,他感觉最亲切的就是儿童剧团。团里的小孩会唱京剧,还会翻跟斗,他也早起跟着练,他们晚上唱戏,他就牵着大人的衣服混进戏院里趴在台前看,就这样学会了很多戏,《法门寺》、《萧何月下追韩信》还会唱全本。

在他日后的作曲生涯里,京剧唱腔成了重要元素之一。

不仅痴迷京剧,抗战时每逃到一处,左宏元很快就会迷上当地戏曲,河南梆子、坠子、绍兴戏,他听个一两遍就能哼唱出来。

1949年,左宏元来到台湾,迷上台湾本土风格音乐。1950年代初,他考取政战学校音乐系,开始系统学习声乐、理论作曲、钢琴、指挥等课程,作曲亦起步于大学当助教时期。

刚到台湾时,左宏元吃过很多苦,但每次唱起儿歌,心情总能跟着好,他对小朋友因而有一种特别的偏爱。他第一次写歌,就是写儿歌,《蜗牛与黄鹂鸟》、《丑小鸭》、《太阳出来了》,很多人听着这些歌长大。

1970年,台视推出过一部以歌唱为主的古装连续剧《花月良宵》,剧中歌曲集昆曲、黄梅调、越剧于一炉,全由左宏元一手包办。他还亲自上场,唱了一首《酒色财气》,谐趣十足。

从儿童歌曲、时代流行曲到戏曲音乐,左宏元的创作无所不包。这么多年下来,到底写了多少歌,他自己也算不清,据说有两千首上下。

小调风格,是左宏元区别于其他作曲家的地方。他擅长在音乐中加入闽南地方戏曲元素(如歌仔戏)、传统的五声音阶,再配上千回百转的转音,韵味十足。

“我的老家在湖北,这里的地方戏曲对我影响很大。我从小跟着父母一起看戏,这些音乐素材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我的血液里,跟着我一起到了台湾,于是就有了这些很特别的影视音乐。”

左宏元说,“老祖先有很多好东西,我们中国有几千年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

琼瑶、邓丽君、凤飞飞

左宏元是台湾歌坛有名的伯乐,“甜歌天后”邓丽君,便由他一手挖掘。

左宏元和邓丽君之父是结拜兄弟。那时年轻,两人经常约着去跳舞,但邓爸从未向左宏元提起,家里还有个女儿会唱歌。

有一天,邓爸说要给他介绍一个小女孩,台上唱歌的,“这个小女孩绝了,裙子很短,刚刚遮住屁股,好像跳芭蕾舞一样。”

台上的邓丽君胆子大得不得了,扭来扭去,很敢乱唱一通。唱完下来,左宏元问她叫什么,她在他手心里写下邓丽筠,左问是不是念“君”,她就跟爸爸说,“大家都叫君,我就叫君吧。”邓丽君之名由此而来。

那是1967年,邓丽君14岁。“我就跟她聊你要不要学唱歌,她说我不要学,什么歌我都会。我讲假如有电视剧要你唱呢,她说好啊。”

于是就有了《晶晶》。1969年,16岁的邓丽君在左宏元推荐下演唱了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的主题曲,一战成名。热到什么程度?街头全是邓丽君的唱片,唱片店老板要搬现钞去拉货。

左宏元一手带出过无数歌星,邓丽君在他眼里,始终是最迷人的一个。

“她的声音条件是少见的好,语言天赋又奇高,广东话,日语,英语,她唱什么像什么。气声与特别的发音位置,令邓氏唱腔别树一格,甚至连换气的声音都没有。”

左宏元记得,邓爸每天都会带女儿到海边、江边练声,所以她一场演唱会唱下来嗓子都不会哑,也没人能听到她的呼吸声,换气的基本功十分扎实。

左宏元给邓丽君写过近百首歌,《美酒加咖啡》是内地观众熟悉的一首。

“美酒加咖啡,我只想喝一杯,想起了过往,又喝了第二杯。”欢快的快板曲调,悲伤的词,酒家女靠唱歌讨生活,却爱上了客人。仙女动了凡心,社会、家庭、职场都不容,只能泪中带笑。

在左宏元眼里,此曲亦是邓丽君生活的写照。

妩媚,阴性,缠绵,左宏元早期不少歌都是帮女性记载故事,描画的都是女人细腻的情感。古月是他早年的笔名,有些人不识古月真身,以为月代表阴性,左宏元是一个女人。

左宏元承认,他的歌确实偏向帮女生说话,因为,“女生从古代就裹小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妻两个妈妈最辛苦,有些女孩一辈子没有得到爱情,牺牲自己帮助家庭,自己跳了火坑……”

1960年代,琼瑶电影兴起,左宏元受邀为其创作,开启了两人四十多年的合作和友情。

琼瑶唤左宏元“死鬼”,而左宏元心中的琼瑶“是一个诗意澎湃的女人”。

1973年,导演李行将琼瑶小说《彩云飞》搬上银幕,甄珍、邓光荣主演。片中歌曲,《彩云飞》、《千言万语》、《我怎能离开你》,均由左宏元操刀。

左宏元力荐邓丽君,琼瑶不同意。不到20岁的小女孩,能了悟爱情的滋味吗?琼瑶认为邓丽君太年轻,无法表现歌词的深意,左宏元拍胸脯替她做了保证。

靠着悟性,邓丽君再获成功,这张电影插曲受到台湾、香港、东南亚地区歌迷热捧,间接促使琼瑶电影大卖。琼瑶从此疯迷邓丽君,希望她配唱自己每部电影的插曲。

从《彩云飞》开始,一直到《窗外》、《庭院深深》、《烟雨濛濛》、《海鸥飞处》,左宏元还教琼瑶怎么将自己的小说改成剧本,“我说,你是一位奇才,不要让时间辜负了你的才华。”

在左宏元眼里,1970年代女性歌手里登峰造极的,除了姚苏蓉、邓丽君,第三位就是凤飞飞。

1974年,红遍东南亚的邓丽君开始转往日本发展,琼瑶电影+左宏元音乐+凤飞飞演唱,成为雄霸台湾歌坛多年的“铁三角”。

当琼瑶电影的女主角从甄珍转到林青霞时,也是凤飞飞演唱琼瑶电影音乐时代的开始。

但是,第一次找凤飞飞唱《我是一片云》(1977年)时,琼瑶还是纠结了很久,总觉得她的电影应该由邓丽君唱。“我就告诉她,应该要改变,凤飞飞的声音你听过以后,你会迷上的。”

凤飞飞就这样唱了十七八年,《月朦胧鸟朦胧》、《一颗红豆》、《奔向彩虹》、《金盏花》,电影红,插曲红,凤飞飞也红。

《还珠格格》与赵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琼瑶转入电视剧制作,左宏元依然是她的好搭档。

《还珠格格》成为电视剧史上的奇迹,而小燕子能由赵薇来演,也有左宏元的功劳。

当时,左宏元在琼瑶儿媳何琇琼的陪伴下,亲自来上海面赵薇,看完后觉得不错,又到北京儿童剧场试她的戏,听她的歌声。

“后来我就打电话给琼瑶,她也不置可否,她说左老师你要保证啊,她什么事都要我保证。”左宏元说,“拍戏最重要的是眼神,眼睛要会说话,然后是肢体语言。我发现她(赵薇)很有才华,讲话也很直,像是南北方人的综合体,演小燕子最好不过了。”

台湾演员李婷宜、香港演员李嘉欣一度也是小燕子的人选,最后还是定了赵薇,“结果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演出来后笑死人了,一飞就飞到老太后身上去了。”

《还珠格格》第二部片尾曲《有一个姑娘》,虽非左宏元作曲,亦有他献计。

“没事,吵吵小架,反正醒着也是醒着。没事,说说小谎,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曲中的这段口白,其实是左宏元建议加的。

左宏元认为《有一个姑娘》歌词太少,音乐间奏太长,便毫不客气在中间加了一段口白,流行的说法是叫RAP,但民间叫莲花绕、数来宝。

“每个歌、每个人的声音,都有他的特点和缺点,都有他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地方,那我们发扬她的长处,她的长处就是念歌嘛,就是RAP。”左宏元这样袒护赵薇。

琼瑶又开始担心了。“琼瑶写的歌词都很文雅,当时她觉得,我的歌怎么可以加这个东西,左老师能不能去掉。我说这个时代来临了,我敢保证会很特别。她讲万一不受欢迎你要负责任,我讲我负全责,收视不好你要负责,收视不好我还要负责啊?好吧,收视我负全责。”

事实证明,这样的“加法”做对了,不仅唱片大卖,赵薇也有了一首辨识度高的代表作。

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脑海里的旋律怎么写也写不完?

“假如你抱着一颗求新尝鲜的心情,每天的胃口都那么好,这个也想吃那个也想喝,戏曲也吃,地方的民谣小调也吃,流行歌曲也吃,到用的时候就不会‘恨少’。”面对音乐,左宏元并不挑食,戏曲、民谣、东洋音乐、西洋音乐、民族音乐、世界音乐,来者不拒。

他这样总结,“东西太多是好事,你可以取之不尽。假如我偏食,平剧不听,歌仔戏不听,就喜欢猫王的摇摆,你将来写的歌就只有这一套,就是模仿猫王而已,别的东西写不出呀,想模仿都没有参考资料。”

似曾相识、深入浅出——谈及写歌体会,左宏元说了这八个字。

“我们那个时代写歌,不是为了赚钱,完全是为了个人的喜好,抒发自己的感情。”左宏元曾说自己并不算成功,但很快乐。早年写儿歌,他有穷得吃不起一碗牛肉面的时候,但他并不觉得苦,而是把这种经历也当作一种幸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