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他将一张中国的脸庞,嵌入世界历史中
原创 看理想节目 看理想
八十年代向九十年代的过渡阶段,有一位中国艺术家,在同学和朋友先后因各种原因出国的情况下,在重庆一间狭小的工作室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离开了中国这个大背景,是没有什么‘艺术’可言的,只要还不至于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画画,那么我就会仍然留在这里。”
这位艺术家是张晓刚。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家们虽然都在或多或少地以“中国式叙事”作为内容,但张晓刚尤其明显。
看理想App节目《祛魅:当代艺术入门》主讲人鞠白玉有一章专门介绍了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叙事,其中张晓刚整整讲了四集,因为他称得上是一位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式艺术家。
我们懂他的绘画,就像懂我们的生活、历史和过往。我们知道画面中平静、克制的人物姿态背后,是翻滚如巨浪的时代,以及时代带给我们的伤痛。
今天,跟随鞠白玉,我们将再次走进张晓刚艺术作品中的中国叙事,看他如何将一张清晰的中国脸庞,嵌入世界的历史中。
在今年的“永乐春拍”中,张晓刚于1995年创作的《血缘:大家庭》系列12号,以5000万起拍,8112万元落槌。这是张晓刚在九十年代《大家庭》系列中备受追捧的一张作品,曾被当作《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封面。
我们来看一看这张在永乐以8000多万成交的作品。灰暗主色调,四个人物,女性居中,只有她的中山装是黄色,而她旁边男性的脸,是张晓刚作品中比较有标识性的一种粉色。在有些作品中,这种粉色以“胎记”的形象出现在人物脸上。
画中四个人的坐姿与神情几乎一模一样,看起来严肃而僵硬,和我们家庭老照片里祖父辈一代人的合影很像。你很难判断这四个人的关系,他们可能是同事、朋友,也可能是家中的四兄妹。
所以,在张晓刚的作品中,“大家庭”这个词不是指向真正的家庭,而是意味着在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所有人都在一个“大家庭”中,人们穿同样的衣服,想同样的事情,有同样的目标,以及,一样的神情。
1994年,张晓刚的作品首次进入当代艺术拍卖市场,但彼时,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还没有进入正轨。2006年,张晓刚的作品在纽约苏富比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以97万美金的价格坐上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头一把交椅,也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彻底进入了国际艺术市场。
艺术市场当然有制度约束,所以一些艺术家过度参与市场炒作或过度商业化,都会影响ta日后的经济价值。我们评判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价值,也不仅仅以“昂贵”为标准,比如有时某种艺术运动的兴起以及市场的泡沫化,会使某些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虚高,但也可能在十年后变得一文不值,这种情况在中国当代艺术界非常普遍。
但是,张晓刚的作品始终保持着作品价值,这和他被公认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分割的,用一些术语可解释为图像的原创性,创新性,批判性等。
而对于藏家的需求和公众的认同,可以理解为: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的图像?
因为我们都懂这张脸,就像懂我们的生活,懂我们的历史和过往。我们知道这种平静和克制是中国人的情感特质,而平静的姿态背后,是翻涌如巨浪的时代,以及时代带给我们的伤痛。
一个出色的艺术作品,它有调动我们感知的能量;一个艺术家个人化的创作,对自我身份的塑造,会拉扯着我们和他共同进入一个时间和记忆的隧道。
两年前,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新南威尔士州立美术馆最重要的绘画厅里,我看到了培根、毕加索和张晓刚的作品。当三张绘画作品并列在一起的时候,我清晰地在其中看到了一张中国人的脸庞,那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历史和记忆。
张晓刚将这样一张脸,嵌入了整个世界艺术史中,和培根、毕加索的巨作并肩而立。
原标题:《他将一张中国的脸庞,嵌入世界历史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