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春分养生,做好这5件小事很重要!转给相亲相爱一家人→

2025-03-20 16:08
广东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3月20日,我们迎来春分节气

春阳升腾,惠风和畅

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俗话说“春分不养生,来年把病生”

春分养生要注意哪些事?

这篇文章值得收藏↓

01

春暖花开,厚衣服先别收

春分时节,天气虽然日渐暖和,但昼夜温差仍然较大,早晚要适时添加衣物,平日多晒太阳。衣着上要根据寒热适时增减,以“下厚上薄”为宜,做到“勿寒极,勿太热”,而且衣服应当宽松柔软,以顺应春天生发舒展的特性。

春季多风,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头为诸阳之会”,所以,头面部、颈部特别容易受风,这也是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眩晕、头痛等在春季多发的主要原因。建议出门时佩戴丝巾或薄帽,以避免风寒邪气的侵袭。

此外,医生建议,“春捂”要讲究方法,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

“捂”的位置:颈项部、腹部、膝足部一定要注意保暖。

“捂”的时间:“春捂”可以遵循“8 15”原则,当昼夜温差大于8℃以上时需要“捂”;当气温连续保持在15℃以上,且维持一两周时,就不需要“捂”了。

02

春分饮食,注意“寒热均衡”

春分时节,人们在饮食上应力求中和,保持寒热均衡,切忌大寒大热。

春分时节雨水增多,湿气逐渐加重,平日饮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健脾除湿的食物,如薏米、扁豆等。

煮粥时可放少量茯苓、黄芪、山药,可起到益气固表、健脾除湿的作用。

可泡一些玫瑰花、菊花等花茶,芳香开散,舒畅气机。

另外,春天应多食甘味食物,如大枣、山药、菠菜等;少吃酸味食物,如柠檬、橘子等。

春季适合祛寒养血、美容养颜,中医送给你一份吃出美丽的药膳玫瑰姜撞奶,想要更美丽的你一定要收藏!

①生姜去皮切末,挤出姜汁;

②牛奶中加入白糖和玫瑰花,大火煮开,待冷却到80℃时将玫瑰花捞出;

③将牛奶倒入姜汁内,盖上保鲜膜静置5分钟,再撒上玫瑰花瓣即可。

03

春分运动,讲究“内外调和”

春分时节,大自然阴阳各半,运动也宜内外调和。日间气温比较适宜,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能够改善心肺功能,增加细胞携氧能力,改善脏腑的代谢功能。可以选择骑车、慢跑、散步、瑜伽、跳绳、羽毛球等运动。户外运动尽量选择在上午太阳完全升起到下午落日之前。

清晨和傍晚应尽量选择室内活动,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动作建议以舒张伸展为主,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患者,建议适当活动、量力而行,切忌脊柱弯曲的幅度过大或过猛。

04

春分养生,肝、肺是重点

春季肝旺,容易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上火症状。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者,可以适当多吃些芹菜和梨等寒性蔬果。

春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机,推荐您试试这套疏肝理气操。搏击转体、扩胸转臂、抻拉心经,3个动作调节肝脏功能,练出好心情↓↓

春分时节,保护肺脏很重要。适当按揉膻中穴和肺俞穴,不仅有利于治疗与肺相关的疾病,对春季过敏性疾病也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05

“春困”来袭

这样做帮你打起精神

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有些人会出现乏力、想睡觉、精神状态不佳等状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

中医讲“人卧则血归肝”,关键要养肝血、肝气。如何缓解春天犯困没精神?戳视频,听专家支招↓

早睡早起,可以起到修复身体的效果,睡前半小时让自己全身放松,更易入睡。

睡前洗脸、泡脚、按摩、揉脚心可以消除疲劳。

白天可以选择慢步、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等舒缓的运动振奋精神。

日常生活中加强营养,清淡饮食,多摄入瘦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保持心情舒缓,也对缓解“春困”有所帮助。

此外,“春困”时可以试试这套脊柱拉伸操。只需原地旋转就能有效促进肌肉血液循环,增强脊柱灵活度。一个动作赶走“春困”,跟着视频练起来↓

转给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起健康过春天

原标题:《春分养生,做好这5件小事很重要!转给相亲相爱一家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 常来常往亲如一家
    • 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进驻过半
    • 外交部回应美对华加征245%关税
    • 成品油或创年内最大跌幅,加一箱少花17元
    • 2月美国三大债主均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法国哲学家,曾提出著名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
    •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代表作之一,使用象征性的手法和黑白灰三色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悲剧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