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见科技“她力量”︱李慧:以奋斗笔触书写中医药产业新篇
推荐阅读
江西省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5周年大会在南昌举行巾帼新风采丨刘青:潜心钻研不止步 焊花逐梦传匠心编者按:
浩瀚星河,奔涌巾帼力量;科技长卷,书写赣鄱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在江西的创新版图上,女科技工作者凭着专业知识与坚韧毅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人民生命健康,积极投身科研攻关、前沿探索、成果转化,为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显微镜映照出她们执着的目光,当代码洪流奔涌成创新的脉搏,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此薪火相传。值此“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江西新闻客户端聚焦6位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的女科技工作者,通过讲述她们的故事,展现新时代赣鄱女科技工作者风采。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钟剑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对中医药工作高度重视,让我们深受鼓舞,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健康资源,更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完善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恰似为中医药腾飞装上强劲引擎。助力中药产业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让中医药不仅在国内大放异彩,更能走向世界,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力量。”李慧说。
位于赣江新区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内(以下简称“健康产业所”),李慧站在实验台前,手中拿着一支装有深褐色中药提取物的试管,轻轻摇晃,观察着液体的变化,周身精密仪器的指示灯见证着科研的日日夜夜。

李慧于1989年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完成本科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她心中种下了中医药科研的种子。2003年博士毕业,2005年博士后出站,多年的学术深造,让这颗种子茁壮成长。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她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2020年,作为江西人的她,毅然从北京回到家乡,肩负起筹建健康产业所的重任。如今,她不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还是健康产业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中药药剂学学科带头人。

从业30余年来,李慧始终深耕在中药制剂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以及中药新药研究领域。她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江西省重大科技研发专项揭榜挂帅项目30余项。2024年,李慧获第十二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个人奖二等奖,此外还获得第十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西省首批“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称号。
健康产业所于2021年10月成立,既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国内设立的首家实体分院,也是中医药行业在京外获批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
“从0到1”,筹建健康产业所的过程中,李慧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敬业精神,全身心投入,以十足的热忱和坚定的决心应对每一项任务。刚成立时,很多企业只是慕名而来,实质性合作不多。但李慧没有退缩,她积极与企业沟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实实在在地帮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她带领团队,围绕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探索创新之路,完成了研究所“一体化”建设、科研团队组建等工作,并提出“一方一草一药一乌鸡”的现阶段科研重点。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近两年,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金额高达8000余万元,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药品的研发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这是天大的事情。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项实验、每一个数据。”李慧说。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她将继续秉持坚定的信念,心怀对科研的热爱,咬定青山不放松,在中医药科研的广袤天地中,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科研硕果,为守护大众健康贡献力量。
原标题:《看见科技“她力量”︱李慧:以奋斗笔触书写中医药产业新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废墟中搭起生命之桥
- 第13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举行
- 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揭晓

- 赛诺菲血友病新药美国获批,系首个降低抗凝血酶的血友病疗法
- 交通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及双维投资发行A股股票,募资规模不超1200亿元

- 上海市举办F1的赛车场
- 由海尔集团投资制作的国产动画片,主角是一对不同肤色的兄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