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筑起疫情防控的“同济屏障”
近期,奥密克戎病毒超强的传播能力和隐蔽的感染症状,深刻考验着上海疫情防控网的每一个节点。作为上海市普陀区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长期肩负着区域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严防并死守、开局即决战。面对看不见的敌人,全院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大局观,众志成城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同济屏障”,以实际行动践行“同舟济世 博医精诚”的责任和担当。
2月28日,一名发热门诊患者新冠核酸快检初筛阳性。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第一时间到位,立即上报普陀区疾控中心,同时向同济大学、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报备,召回相关工作人员,并对人员和环境进行采样,落实区域消杀。3月1日凌晨结合普陀区疾控中心后续流调结果,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有关防控要求,医院正式启动全院闭环管理。接到指令后,全院员工毫不犹豫地勇毅逆行,在和家人短暂告别后,披星戴月地返回各自的战斗岗位,坚守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网格管理,合纵连横严密防控
如何让5500多人在封闭的院区内合理安置,限制流动,避免聚集,是落实院内防控的首要任务。在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医院立即启动了网格化管理预案,根据各区域人员的风险程度和工作性质,发放不同颜色区分的“院区通行证、楼宇通行证、楼层通行证”三级通行证,科学地管理员工、患者、工勤、学生等不同群体的活动范围,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避免了聚集扎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院内感染的风险。楼长、层长、片长各司其职,积极落实好所辖区域的人员、物资需求等信息的精准统计,有效地传达医院防控工作的最新精神和举措,为医院闭环管理整体平稳有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粮草先行,物资保障临危不乱
充足的“粮草”,是车马辐辏持久作战的制胜法宝。闭环管理启动后,物资供应保障就是在与时间赛跑。所有人员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都汇聚在同一个院区内。7天的闭环管理,8.5万份餐食,都来自于一个职工食堂。通过在同济楼、同康东楼、同康西楼、甘泉楼设置的发放点,将每一餐的分配时间被尽可能压缩在3个小时以内,使得员工和学生们可以基本准时地吃上热饭热菜。营养食堂为1200多名住院患者准备了安全可靠的治疗餐:普食、低盐、低脂、糖尿病、软食、半流、流质、干部、产妇、婴儿奶及各种肠内营养液……能满足各类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要求。在充足的物资保障预案下,数千套生活物资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通过各楼长、层长按不同的需求逐一分配到了个人手中。安全生产工作不停,应急维修队的即刻响应,持续保障了院区用水用电的正常供应。通过动态的的网络流量控制,医院信息网络同时满足了院内最多200人的视频会议质量及100余名师生网课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还额外部署了全域覆盖的外部网络访问服务,基本满足了院内人员整体的工作、生活和精神需求。闭环管理期间,由于所有的生活垃圾都归类为医废垃圾,垃圾处理工作量大幅增加,在后勤服务人员的抢运下,全院约220吨的医废垃圾均被及时处理。
暖心闭环,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感谢同济医院为了我们开通的绿色通道,疫情无情,人有情。”孕产妇赵女士通过手机向医院发来了致谢的微信。3月2日,孕周36+5的她突然在家中发现羊水破膜,丈夫急忙自驾将其送到闭环中的我院。我院第一时间组织力量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当天中午,在妇产科团队的帮助下,赵女士成功分娩一男婴,母子平安。得知消息后,各大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报道,4万余名网友通过短视频看到了这一幕,纷纷留下感言,为医院暖心的举措点赞。无独有偶。3月4日傍晚,一名1岁多女婴在家中突发抽搐、意识丧失、口唇发紫、口吐泡沫、四肢抽动、大小便失禁,家属抱起孩子急忙到医院门口求救。绿色通道的大门再次打开。经儿科医护团队的积极抢救,使患儿短时间内转危为安,家长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
闭环期间,医院加强了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患者的巡视,保障医疗运行安全有序。根据工作预案,落实科学完善的医疗救治措施,为每一位重症患者实施了个性化的“一人一方案”,确保了闭环期间医疗救治工作的及时到位。针对紧急会诊,医院采用远程线上会诊的方式,满足了临床多学科治疗需求。互联网医院不停歇,市民们随时通过互联网医院预约在线复诊,与院内专家通过视频、语音、文字等方式沟通,完成在线续方配药或在线医疗咨询等服务。
于细微处见关怀。面对来自院外患者家属的探视需求,各临床科室积极协调资源开展云上探视,让爱永远在线。在肾脏内科血透室,承载着患者“生命线”的血透机决不能按下“暂停键。接到闭环指令后,血透室立即与对接医院的透析中心取得联系,同时快速制定在外院透析的方案,充分沟通,从而确保每位透析患者的治疗安全。经血透室反复通过解释和沟通,总共安排了200名血透患者至兄弟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在骨科病房,尽管物资有限,护士们用方便面代替生日面为吴阿婆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吴阿婆收获了满满的祝福,她眼眶含泪,激动的一遍遍说着“谢谢”,她表示,自己都忘了今天是生日,是同济医院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给闭环期间的病房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在发热门诊,有不少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高龄患者滞留,需要使用不常规的备药。在多部门协调下,开通了发热门诊送药绿色通道,保证了高龄患者的及时救治。
员工关爱,凝心聚力共克时艰
闭环期间,医院深入了解在院双职工、哺乳期、孕期等特殊群体,通过党支部、工会看望与电话、微信等各种形式进行关心慰问和帮助,针对具体问题和困难予以帮扶。积极协调资源,帮助院内员工解决生活问题。门诊药房开设专窗服务员工的个人应急药品需求。医院组建了精神医学科心理专家、病区心理联络员为主的心理疏导小组,开通心理专线,疏导大家的紧张情绪,并通过心理健康状况收集监测智慧平台评估干预人员心理状态,主要针对睡眠、抑郁、焦虑、应激等情况,时刻关注员工的心理动态,共完成线上测评180余份。心理疏导小组对中度或重度异常的人员进行了面对面评估和及时干预。精神医学科特别安排了双线心理医生值班制度,为隔离员工提供心理评估、干预,保障闭环管理期间心理健康。此外,还针对闭环期间住院患者和陪护家属的情绪进行线上评估和干预,并编制撰写心理自我调试简单手册、干预科普等。
以爱为名,无处不在的“小桔灯”
闭环期间,除了常规的工作组外,从物资运输到餐食发放,从核酸检测到为员工排忧解难,每天在院区内活跃着多支由员工组成的“小桔灯”志愿服务突击队。协助各个工作组做好各类餐饮和物资的发放工作。在“小桔灯”不辞辛劳的付出下,近800个折叠床、躺椅、行军床、2000余只睡袋、5000余桶方便面顺利地发放到了员工手里。
在院内闭环管理的社会志愿者们,一如往常一样,准时准点出现在平日的岗位上,协助全院全员有序地做好核酸检测工作。身着厚实防护服的“大白”们,为全院员工日以继夜的开展核酸采样工作。PCR实验室在闭环期间累计完成3万份核酸标本检测。
为防控需要减少各楼宇间工作人员流动,由门诊药房药师组成了“药了么”配送服务队,主动承担起了病区药品的配送任务。每天分三组按三个时间段,准确地将已调配好的药品配送至各楼宇大厅向各病区交付。
在大华门诊部,虽然条件比较简陋,但大家相互扶持鼓劲,坚持携手共渡难关,党员同志纷纷站出来,主动为身边的有需要群众或老同事解决生活困难。
诗书相伴,医学生的“隐形课堂”
包括本科生、实习生、研究生、规培学员等807名医学生在闭环期间开启特殊的学习生活。除了每日三餐、日常补给外,老师们实时动态关注同学们的需求,及时响应,解决同学们在闭环期间遇到的各种困难。闭环不停学。各轮转科室实习生、规培学员在轮转科室与带教老师一起并肩战疫,在患者诊治和照顾过程中不断成长。各教研室调整授课方式,转换为线上教学,学生们在后续几天中,从大课堂转移到小空间,从讲台转移到屏幕,认真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
闭环生活本身也是医学生的“隐形课堂”,通过这次闭环,同学们对“医生”这一职业有了更加直观的体验和理解。身着白袍,就被赋予了治病救人、患者照顾的责任,在与老师朝夕相处、共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每一位医学生更切实地体会到医生的使命和担当。老师们的忙碌与坚守、老师们的关爱与敬业,无不在每位学生的记忆里烙下印迹,成为他们对医生——他们未来职业的印象。
在平稳顺利地完成了闭环管理任务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重新面向社会打开大门。然而自3月1日以来,上海新增的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持续不断,在奥密克戎高传染性的重压之下多区屡现破“防”。在进一步严格落实好院区疫情防控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医院核酸采样点和PCR实验室连续7x24高强度的进行采样和检测工作。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且只有砥砺前行的步伐。无问昼夜,没有畏惧,“小桔灯”们又再次披上战甲,走向了一望无际的核酸检测队伍……
编辑 | 宣传处
同济医院于1900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上海市同济医院是普陀区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 200 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上海市重点专科脊柱外科、心身医学科、消化内科,上海市中医示范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入选上海市级平台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牵头的运动-神经-精神学科群,心内科牵头的循环-呼吸-胸外学科群,消化内科牵头的消化-普外-内分泌学科三个优势学科群;以及由血液科牵头的血液-肿瘤-影像-病理-检验学科群、妇产科牵头的妇产-泌尿-肾脏-生殖学科两个特色学科群。医院整合学科优势,基于多学科合作,血液内科建立的难治复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体系入选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并成功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 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 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权威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
同济医院作为一所百年传承的现代化医院,执着于精湛的医术,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温馨“家”文化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健康传播文化。并以济人济世之心传医者之道,在历次重大抢险救灾、国际援助、扶贫帮困中发挥了同济人“同心同德同舟楫”的博大胸怀,将同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洒满大地。
原标题:《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筑起疫情防控的“同济屏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