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托马斯·曼说,那是一座魔山

2020-11-13 18: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杨怡莹 假杂志

瑞士,北接德国,西邻法国,南靠意大利,东倚奥地利与列支敦士登,全境60%为平均海拔3000米的阿尔卑斯山脉。高原上空气洁净,积雪为此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澄澈水流,山谷里躺卧的冰川终年不化。自然,自然成为了此地最令人瞩目的元素。“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用来形容瑞士,让“恰如其分”这个词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上乘的自然环境,不仅令瑞士的休闲娱乐及疗养服务拥有长足的历史,也让科技成为当代瑞士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力量。而作为武装中立国,瑞士在1814至15年的维也纳会议之后从未卷入国际战争。风光优美,发展前沿,平和安全,瑞士成了众人向往的所在。然而,不同于我们遥远的想象——或者说试图超越这样的想象,“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展现的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瑞士:那里的自然环境一直遭受着人类的胁迫,未来科学究竟是否可控还无法预测,多宗教、文化、族群交融的历史与现状也让交融和谐这样的字眼只存在于乌托邦的想象。

《山上的雅努斯》,©️ 朱岚清

从朱岚清《山上的雅努斯》开始,手持望远镜眺望远山的人带我们展开这趟视觉旅程。“雅努斯”是罗马神话里的双面神,⼈们认为它的一面可以看到过去,另一面可以看到未来;它同时执掌着开始与入口,也执掌着结束与出口,因此它也代表着时间、通道,象征着世界上矛盾的万事万物。朱岚清在往返阿尔卑斯山热门景点和山地滑雪场时拍下的纪实照片和录像,在当地旧货市场购买的被原主遗失的明信片,还有探险英雄和登山家的画册,和标注了繁复信息的地图集,在白墙上有序地排布着。不同视觉效果的图像和物件代表了不同的时间,但在这处名胜里,人们的动作永远相同——举着望眼镜、滑雪、拍照留念,仿佛时间从未过去,山还是那座山,人总是那些人,只有山间架起的一座座缆车越立越多。而或许冥冥之中,雅努斯一直观望着。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展览现场

朱岚清《山上的雅努斯》部分

《山上的雅努斯》,©️ 朱岚清

朱岚清意在讨论作为现代娱乐消费场所的阿尔卑斯山的状况,以及人类的消费行为对山区风景造成的影响,克里斯多夫·奥斯格同样通过观察瑞士的群山湖泊和冰川,反思自然因人类而起的变化,甚至政治与环境的关系。国际社会决定将全球变暖的升温幅度控制在1850年前之平均气温的2摄氏度以内,然而2015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峰会却指出,至2100年升温达到2摄氏度的概率大于66%。克里斯多夫·奥斯格的项目以此次会议开始,他从新闻照片中截取与会政客的手——那一成不变的姿势似乎成为了政客“胸有成竹”的符号。然而,自然显现的迹象却让一切看起来并不那么迎刃可解:少女峰观测台早已用数据说明了全球变暖正以不可想像的速度发生,冰川融化将越来越多长期冻结在冰中的物件带到地表,而为了防止冰川融化人类不得不在其之上覆盖大片布料。奥斯格通过照片、录像及3D扫描图像,让政客的手看起来那样局促不安。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展览现场

克里斯多夫·奥斯格《2》部分

另一面陈海舒的《气泡》着眼于瑞士最引以为豪的资源——水。陈海舒于瑞士温特图尔市驻留期间走访了瑞士不同的水源地、水族馆以及实验室,基于历史事实和想象空间构建了一个虚构的视觉故事,旨在探究人类自然探索的人工化及重新自然化这一现象。《气泡》使用了多种媒介,照片、声音、视频采访和现有材料,通过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小说《索拉里斯星》串联起来。小说描述的是一座被智能液体覆盖的行星,并讨论了智慧、记忆以及人与自然界限的本质。而陈海舒在《气泡》中将以水为傲的瑞士与索拉里斯星并置,隐约寓意着这个被水滋润的国度正如索拉里斯星一样,尽管人们自诩为自高级的生物,但回望,我们却始终被水覆盖着。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展览现场

陈海舒《气泡》部分

关注摄影的观众应该对马修·加弗苏的《H+》耳熟能详。《H+》聚焦于“超人类主义”——旨在通过科学和技术来增强人类身体的智力变革,它包括一些已经稀松寻常的日常用途,如心脏起搏器和智能手机;此外,它也指向人类渴望永生的幻想。从赛博格的神话到奇美拉(希腊神话中长有狮头、羊身以及蛇尾的怪兽,引申为异源嫁接的嵌合体或虚构的怪物)的传说,超人类主义让人联想到某种新宗教。马修·加弗苏一直追踪着这些生物黑客,以及与这项变革相关的物件和概念。他的足迹遍布欧洲各地,以期绘制一张超人类地图,并构建超人类主义与纪实摄影的关系:它是通往洞察的桥梁而非真理,也因此,画面存在许多缺陷和变形。加弗苏选择了激进的演绎方式,这也证明了正在进行的技术转型所涉及的潜在暴力。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展览现场

马修·加弗苏《H+》部分

《H+》,©️ 马修·加弗苏

另一侧凯瑟琳·洛伊滕艾格的《科学之美》,则为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委托项目。洛伊滕艾格进入洛桑理工学院的一些实验室展开冒险之旅,这些从数码到微观的图像主要关注学院的研究。为了让观者更容易明白实验室空间的复杂性,她采用了增强现实技术:一个全景视频、一系列可以让观者“探索”实验室的球形千兆像素图像,以及将学院主席维特利教授本人的血液样本放大后制作的增强动画。除了三屏轮播洛伊滕艾格制作的科学图像,此次展览还带来了她专门为该项目制作的等身微型模型,这尊300微米高的雕像是通过一种对紫外线敏感的环氧树脂激光双光子聚合技术,在纳米网工具上打印出来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三维人体模型之一。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展览现场

凯瑟琳·洛伊藤艾格《科学之美》部分

《科学之美》,©️ 凯瑟琳·洛伊藤艾格

《科学之美》背后,是一组温情的照片。史蒂芬·温特出生在韩国釜山,生父母不详,由一对普通的瑞士夫妇抚养长大。养父罗伯特·温特是一名机械师,养母皮尔蕾特则是一名家庭主妇。他们的生活简单有序,每晚伴着奥地利电视轻柔的震动声入睡。公寓外四季更迭,转眼又到了漫长冬季:阳台上积满了雪,对面的停车场和住宅也被大雪覆盖得难以分辨。汽车在雪地上留下痕迹,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附近的高速公路从雪景中穿过……就在这个洛桑郊区,我们看不到瑞士手表和大面值的法郎钞票——冬天代表着更谨慎的瑞士,一个只剩公共花园和米偌丝的瑞士。透过这些自己14岁便开始拍摄的照片,史蒂芬·温特描绘了“家”这个狭小空间里的亲密关系。相机分散了他的精力,但他并不打算公开发表或将这些照片发展成一个摄影项目,他的作品毫无疑问正是从这种真诚中汲取力量的。温特以积极和诙谐的态度看待自身被收养这件事,引导我们重新思考该如何审视一个典型的家庭,并邀请我们摆脱先入为主的观点。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展览现场

史蒂芬·温特《温特一家》部分

图片由何伊宁提供

瑞士作为武装中立国,其联邦制度也给予这个小国各州及其居民相当高的自由,不免给大家对这个国家产生安全又平和的印象,然而托马斯·布拉西的《自由》却呈现了现代瑞士一次的激烈独立事件。还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最终决定将汝拉地区划归伯尔尼州。汝拉地区位于靠近法国的瑞士西北部,原本为法语区,居民亦信奉天主教,而伯尔尼州的居民则以说德语的新教徒为主。由于宗教、语言及生活习俗的巨大差异,此举激起了汝拉地区居民的强烈抗议,但长期以后抗议都以局部小团体的形式。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汝拉地区的居民发起一场广泛的独立运动,最终在1978年公投后获得独立。托马斯·布拉西即用相机记录了依然留存在汝拉州的曾经的抗争痕迹,以此保留该地区的抗争历史。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展览现场

托马斯·布拉西《自由》部分

《自由》,©️ 托马斯·布拉西

弗吉尼·赫贝特《女巫之锤》关注的猎巫运动同样激烈。欧洲和北美浩浩荡荡的猎巫运动,同样也发生在闭塞的瑞士山区中,赫贝特即在弗里堡州追溯到了一段猎巫历史,一位名叫克劳德·伯格的医生被指控使用巫术,于1628年被烧死在火刑柱上。赫贝特从伯格的故事切入,在创作中参考了大量有关弗里堡州的猎巫历史以及与伯格有关的档案,同时拜访了许多今天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灵媒与疗愈师。《女巫之锤》是赫贝特针对瑞士弗里堡州天主教地区普遍存在的、根植于该地区文化的灵媒与疗愈师进行的一次摄影学调研,并将他们置于反对巫术这一更广阔的历史语境中,以考察其身份与实践。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展览现场

弗吉尼·赫贝特《女巫之锤》部分

《女巫之锤》,©️ 弗吉尼·赫贝特

奥尔加·卡菲罗的《听》则聚焦于纯粹的风景本身,试图在自然、心灵和自己的身份认同之间找到关联。卡菲罗曾于2019年在瑞士凡塞斯卡山谷驻留,期间,她在空荡荡的教堂和时而粗鲁狂野的自然之间来回穿行,不时被山谷里未知的风景所惊异和环抱。她说,“巨大的恐惧来自于我们既不能理解又无法看见的东西。比如一直都是神秘地带的夜晚,充满着邪恶的忧虑,离奇的生物和时间。黑暗不仅阻止我们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存在,还瓦解了所有证据。传奇那令人愉悦的特性抚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类忍耐和接受周遭的麻烦和未解的谜题。”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展览现场

奥尔加·卡菲罗《听》部分

《听》,©️ 奥尔加·卡菲罗

我们希望能从一场展览中获得什么?一次非凡的艺术体验?一趟拓宽认知边界的旅程?或许还有更多。但“在群山、丘陵和湖泊之间”显然不是一场为了艺术表达的展览——它并不企图以艺术之美或观念震颤观者,而是借助摄影图像让表达艺术化。而比起文字,人们的双眼总是更容易被图像吸引的铁律,或许能吸引更多观者走上这趟视觉旅程——无论他只是一个恰巧路过展厅的人,还是热心于此的摄影创作者,看见那个与想象并非全然相同的瑞士,展览就有理由发生。

“在群山、丘陵和湖泊之间”展览分为深圳、上海、北京三站,深圳及上海目前已闭展,北京站即将于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开幕。

原标题:《托马斯·曼说,那是一座魔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