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三届美国史青年学者工作坊:观变动之世界,省史学之维新
美国史青年学者工作坊自2018年6月武汉大学举办“美国种族政治史暑期研习营”时首创,2019年8月,四川大学举办了第二届。在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等原因,第三届美国史青年学者工作坊延宕至今。一载倏忽,虽时日维艰,然学统不断。为了沿袭传统,观变动之世界,省史学之维新,第三届美国史青年学者工作坊于11月7-8日在上海大学举办。采取自由开放式讨论,共话新形势下美国史学发展新动向。
第三届美国史青年学者工作坊邀请国内二十余所高校的四十多名中青年学者参会,围绕不同专题进行讨论与对话。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等美国史青年专家学者就“美国史教学的内省与外观”“学术共同体的内省与外观”“美国史书写的内省与外观”和“美国史阅读的内省与外观——读书讨论会”四个专题进行报告分享,深入讨论。
与会者合影
美国史教学的内省与外观
本场讨论由武汉大学谢国荣主持,复旦大学顾云深做主旨演讲。顾教授就青年教师如何兼顾教学与科研展开讲述,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首先应意识到做好教学是每个研究者安身立命之本,不可偏废。而教学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准备好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框架。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张弛有度,在对基本理论进行讲解的基础上,关注前沿性研究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其次,需要了解美国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的国家,美国史也是一门重要学科,力图客观且真实地反映国家历史,从多维角度和视野来研究美国史尤为重要。最后,顾教授指出当下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美国史研究范式的新转变。具体而言,美国史研究的角度不断推陈出新,如环境史、医疗史和疾病史如今异常火热。这对历史学家而言,在有选择性借鉴、吸收积极因素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对原始档案的收集,通过筛选有效材料来创新视角,为科研和教学助力。
在与谈环节,各位学者汇报了自己在美国史教学或学习中的感受,并回应了顾云深教授的演讲。福建师范大学郭巧华谈及在美访学期间学习的课程和内容,指出中美课堂教学的不同,并提出加强学术交流和共通的必要性。上海师范大学刘义勇直言不讳地揭示目前中国公众对美国了解不足的事实,美国史的知识性普及程度有待加强。在谈及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面临教材选择的困境时,刘老师强调不同教材之间要相互比较,注重档案的真实性,以共同求证或印证史实。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不断向前,达到学习上的收获和情感上的共鸣。上海师范大学鲁迪秋从她的自身经历提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是否可以增加试讲和制作课程大纲的培养环节,从一个未来教师的角度思考适合自己开设的课程。闽南师范大学罗超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线性思维模式,破除乐观的进步主义思想,要意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在关注精英历史的同时,也要兼顾普通民众的历史和历史背后的线索。对学生而言,可以通过阅读书评和相关材料来感受历史语境感和时空感。山东大学孙琇结合自己教学经验,认为在美国史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思想深度,强调时间和空间的准确性,不能将历史简单性处理。在教材的选定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把对美国史的理解放置在欧洲史研究中,因为对欧洲不同史学流派的借鉴和吸收造就了当今的美国史。首都师范大学于展从第二课堂的角度讨论了学术的交流制度,认为面向本科生的学术交流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学术论文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任慈和上海大学徐欣蕊则从学生的角度交流想法。任慈介绍了相关美国史研究的网络资源,并结合自身访学经历谈到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重要性,认为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内容并进行充分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设置分组讨论等形式来实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将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地内化进每个学生的脑海中,弥补以往认知中的不足。徐欣蕊讲到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通过原始史料的阅读还原历史现场感,切实感受和触摸历史。
复旦大学李剑鸣、顾云深、东北师范大学梁茂信、上海大学焦姣、中西书局王宇海从自己的教学或学习经验出发,对与谈人的发言进行了回应和补充。谢国荣在总结发言中进一步阐述了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和互补性。他认为,美国史研究应兼具国际视野和眼光,包容差异与个性,与美国进行对话,实现教学与科研相长。
学术共同体的内省与外观
本场讨论由南开大学丁见民主持,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现任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梁茂信发表主旨演讲。梁教授认为中美交流是中国美国史繁荣的条件。应通过参加美国史会议、讲座、论坛和访学等形式加强与美国高校的联系,了解相关讯息,拓宽研究方法和路径。同时,对美国学界近距离的观察和了解,能够使历史认识更加客观。其次,梁教授认为在研究资源配置方面目前出现区域结构失衡等问题。各地区资源配比、师资力量以及研究结构分布不平衡。就东西部而言,目前长三角发展较为迅猛,而西部和北部等地区相对迟缓。基于此,梁教授建议推动区域发展,加强人才合作,实现数据库资源共享。西部高校发挥地区协作优势,推出更多有特色的学术论坛,扩大影响力。接着,梁教授谈到要同舟共济,与美国史共同繁荣。学习和借鉴美国史学界研究成果,加强与美国史学界的对话和交流。在研究方法上,关注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和共通性,学习新理论和新方法,加强相关积累和铺垫。学习老前辈艰苦习得,笔耕不辍的精神,鼓励青年学者树立信心。梁教授指出,关注美国青年教师和博士的成长、传递学术信息和搭建成长平台的必要性。对青年教师和学生而言,翻译史料是一个提升自我的好方法。在翻译过程中,锻炼学术能力,诸如对英语的理解、汉语的表达、各种史料剪裁和使用搭配以及研究方法建构等。此外,梁教授提到历史的现实关怀,在努力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历史研究能够为解决当下问题提供相关的思路和路径。最后,梁教授提出建议,加强与美国史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与共享,像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创建初期那样,推出能代表研究会水平和形象的论文集,或者是带有研究会标志的学术专著等成果,加强研究会作为共同体在国内外学术界的传帮带作用。
与会者围绕“学术共同体”这一主题纷纷发表意见。南开大学董瑜对学术共同体的涵义作进一步阐述,认为学术共同体是以专业为基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理念、目标和兴趣等结合的学术团体。个人与共同体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共同体为个人创造条件,提供机遇;个人也需要服务于共同体,遵循良知,严于律己,这样才能使共同体发展壮大。厦门大学高艳杰从他负责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建设和维护与实际经验谈及学术共同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华东师范大学刘敏将基层学术共同体分为两类:正式的学术共同体,比如教研室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另一类是非正式的学术共同体,比如青年论坛或各种兴趣组织。她认为不论什么类型的学术共同体,基于共同的认可精神,并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才能保证这个共同体发挥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苏宁从学术跨界融合、时间上相互贯通和空间上的融合这三个视角来看待学术共同体。认为历史不仅是线性延伸,更是对现状的总结和反思。美国史需从多维空间和时间来看待,同时关注跨学科研究。西南大学王勇对梁茂信教授的主旨演讲作了回应,从时代背景、地域不平衡、与美国史学界的对话等方面提出了自己对学术共同体的看法和期待。东北师范大学伍斌指出,学术共同体的培养最关键之一就是学术队伍的不断壮大;有一些学术人才,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正在从学术共同体中淡出,这是令人担忧的。上海大学吴浩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的工作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重视学术共同体资助申请;二是注重以研究会的名义发表成果。
李剑鸣教授认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已是一个标准的学术共同体,但也需要持续的建设,增强认同感、办好网站,推进数据库资源共享,形成“一个年会四个论坛”(即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年会、长三角论坛、西部论坛、东北论坛和青年论坛)的活动框架。丁见民总结说,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我们需不断创新理论和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扩宽研究视角路径,推进学术交流融合。学术共同体为历史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美国史书写的内省与外观
本场由《光明日报》社周晓菲主持,复旦大学李剑鸣教授围绕美国历史的书写和重新书写做主旨演讲。李教授谈及,历史书写是一个时代史学最外在的、最有标志性的形态,我们对过去世界的认识都是通过历史书写来呈现的。21世纪刚刚过去的20年,可以说是中国史学的黄金时代。在这20年里,言论环境相对宽松,学术资源不断丰富,研究条件大为改善;更重要的是,公众对历史的兴趣空前高涨,历史书籍的出版成为部分出版社的重头戏。那么,我们今天是否来到了一个可以重写历史的关口?事实上,我们的研究者一直在重写美国历史,我们今天对美国历史的理解和表述,与以往各个时代都大不一样。导致重写历史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社会政治的变化。各个时代的政治结构、权力运作和意识形态都在变化,历史学家身处其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随着时代的节奏而重新看待过去世界,并采用新的技艺和语言来重新表述历史。就当下的美国而言,疫情应对、政党博弈、身份政治和历史话语权竞争,都给美国历史书写提出了新的参照,可以帮助我们从当前的视点反观美国历史上的危机年代,这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界定课题,并选取适当的研究路径。由此看来,史家不可“昧于知时”,而必须保持积极的、自觉的现实关怀,把过去和今天联结起来,打通它们之间的血脉,使过去变得鲜活而有意义。其次,史学理念的变化也会影响历史书写。以往史家书写的大都是精英政治史,如今我们既能“向上看”,关注伟大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丰功伟业”,同时也能“向下看”,考察普通大众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历史研究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可能性,为历史书写的多样化提供许多机会和潜力。当今的历史学家意识到自己在浩瀚无边的过去世界目前显得多么渺小,以往那种固化的、封闭的、唯一的和绝对的真理观也轰然崩塌,史家对自己的判断和表述多了一份谨慎、克制乃至谦卑。再次,史家的兴趣会直接改变历史书写。历史的许多面相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史家的兴趣得到了极大拓展,好奇心和探索兴趣总能转化为新的研究成果。复次,史学的整体积累、研究领域的积累和学者个人的积累,都会为历史的重新书写提供资源和养分。当研究推进到一定程度后,我们要努力对它加以“概念化”。概念化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理解历史的新框架和新思路,为历史的重新书写创造极好的契机。最后,理论和方法的地位也不容忽视,理论有如探照灯,可以照亮我们探索的方向;理论也是工具,可以为帮助我们更加得心应手地理解和诠释过去。
围绕主旨报告,四川外国语大学陈黎黎补充道,在美国环境史领域的疾病研究中,除传染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甚或流行性的疾病)外,其他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特别是因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导致的疾病亦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中能够运用多种视角和方法,如医疗社会史、公共卫生史、工业卫生学和环境毒理学等。厦门大学高艳杰结合自己在东南亚研究机构做美国史的工作也提出几点体会和困惑,如在研究中关注东南亚在美国外交战略中地位变动的脉络、更容易摆脱将东南亚国家简单“概念化”“标签化”的做法,并且在史料搜集上享有天然的便利等优势。中国政法大学胡晓进则从美国立宪史的角度分析传统概念工具在美国立宪史研究中的复兴。西南大学李晶介绍了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华东师范大学梁志从档案利用和课题选择等角度谈了对近年来中国美国外交史研究的认识。他认为,在“冷战史新研究”等学术思潮的影响下,目前美国外交史研究正在实现“国际化”转向,即从仅仅利用美国档案到同时利用美国和外交对象国档案再到发掘第三方档案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梁教授也指出美国外交史研究在选题方面存在的不足:偏重于微观和中观研究,相对忽视宏观研究;聚焦于外交决策过程(外交政策的制订、执行和调整),而很少考察外交决策人物(特别是中下级官员)和外交决策理论。梁教授还建议未来可以尝试在“美国之外”发现美国,例如在世界历史宏观发展脉络(如国际秩序变迁)中观察美国,抑或分析其他国家眼中的美国。南京大学王睿恒向与会学者提了一个关于学术身份困惑的问题,引起共鸣。实际上反映了近年来跨学科、跨国史研究不断加强的趋势。上海大学杨长云主要回应了李剑鸣教授的主旨演讲,并就自己的城市史研究情况做了汇报,并着重指出写出好的文章需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后浪出版公司尚飞、译林出版社上海分社王笑红、中西书局王宇海、《探索与争鸣》杂志社杨义成、澎湃新闻于淑娟则从出版、媒体人的角度对近年世界史、美国史研究和书写,以及面向公众的可读性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在自由讨论阶段,与会者围绕李剑鸣教授单卷本美国通史的撰写,提出了各自的想法。
美国史阅读的内省与外观——读书讨论会
工作坊最后一场讨论围绕四川大学原祖杰新著《进步与公正:美国早期的共和实验及其在工业化时代遭遇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展开讨论,上海大学焦姣主持。原教授从社会公正的价值与理念、转型中的演变、进步与公正的对立统一等三方面发表主旨演讲,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关注不同政治群体、思想流派的活动,系统阐述进步与公正在美国早期的演变与影响。他指出,美国从殖民地初创到进步主义时期平等自由的制度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美国人民追求社会公正的斗争和努力造就了美国从早期清教社会到公民社会转变的历史。原教授指出新著中的缺憾与不足,包括覆盖范围未将印第安人、宗教问题和教育问题纳入。
上海师范大学蔡萌谈到,公正在美国不同时期定义和理解不同,在某些时期,社会公正甚至发生断裂,所以其背后的政治力量同样值得关注和研究。中山大学曹鸿从其研究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评论该书,对原老师的观点进行了补充。认为社会群体之间的权力斗争是多层次的,充满矛盾,不同群体、不同阶级、不同派别围绕自己的政治议题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武汉大学杜华认为,原老师的书给人以两个很大的启发。一是研究方法和问题意识方面,即如何将现实关怀与理论方法结合起来,提出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二是思想的冲击。长期以来,中文学术界和大众媒体形成了一种“共识”:自由才是所谓“美国文明”或“美国精神”的核心和精髓。这背后还有一个不言自明的判断:对平等的过分追求会导致“美国文明”的衰落。原老师此书显然挑战了这种“共识”。原老师通过系统梳理美国二十世纪之前美国社会公正理念的源流和演变,充分表明,从殖民地时期以来,追求社会公正是美国历史的重要传统。第一,对公正和平等的追求在美国历史上有深远的历史根源。第二,美国的社会公正是在不断进步和扩展的。“一是主流社会内部公正和平等意识的演进;二是主流社会认可的共同体范围的扩展”。第三,在大部分时候,美国社会公正和平等的扩展,既不是美国的国家制度自发生成的,也不是由政治精英主动推动的,而是由来自不同群体的民众通过抗争争取而来的。这些群体包括在工业化浪潮中失意的农场主,对社会不公强烈不满的劳工、勇于突破性别秩序的女性、 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持续进行艰难抗争的黑人。正是他们的不断努力,推动着美国主流社会不断发展其社会公正和平等理念,扩展公民共同体的边界。当然,这个过程是曲折和艰难的。南开大学姜欣玥博士认为该书所建构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学界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研究范式,《进步与公正》堪称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并没有按照传统史学的研究方法,将美国早期史限定于平面视野的追踪,而是“通过观察美国历史上社会公正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内涵,探索其文化深渊源演变的原因,及其与美国社会改革历程的关系。”四川大学王禹从总体上评价了原老师该书的写作风格、文献使用和涉及范围等。并对书中使用的“进步”“公正”“自由”等概念进行了细致辨析和讨论。上海外国语大学吴小凡认为该书在论述有关城市问题中的社会正义时,令其想到空间正义的相关问题,有助于重新理解二战后美国住房问题。复旦大学薛冰清结合《进步与公正》一书进一步解释美国历史发展演进的新框架和美国早期的社会构建与国家构建。陕西师范大学于留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新资本主义史的角度谈及自己的阅读困惑,指出原老师对“公正”“平等”两个概念的混用。新资本主义史不避讳将工业化时代的精英代表人物纳入历史的叙事中。
原祖杰教授针对与谈者的评论进行了回应,郭巧华、刘敏对评论发言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剑鸣教授就美国历史上自由与平等的关系、“进步主义”的复杂内涵、以及谁是进步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上海大学吴浩在闭幕式总结时指出,美国史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学术交流,而进行学术共享对于青年学者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交流和解惑过程中,学者的学术素养得到提高甚至升华,也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而青年史学者的前瞻性和专业性也为学术共同体增添活力和新思路。诚如张勇安教授在本届工作坊开幕式上所言:“观变动之世界,省史学之维新,查同仁之进度,促自身之提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