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短短20分钟的科幻片,拿了一堆国际奖

2020-11-15 08: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问一个问题:

如果地球毁灭在即,只有一条飞船能逃到外太空。

你,且只有你能上去。

那,你去不去?

不去?那就是死咯,反正地球各种核爆、灾难、污染……已经完蛋得不能再完蛋了。

去是吧?

好,今天这条短片,说的就是“去”。

可是,好像比死还难受哦——

AVARYA

看画风就知道了,科幻片。

短短20分钟,而已。

但!

人家拿了一堆国际奖。

△ 入围西班牙Animayo国际动画电影节,布鲁塞尔短片电影节等等

所以,有品,不能错过,你懂的。

还是小语种,土耳其拍的。

但小语种,不代表水平低。

你看看这精致度,这是机器人,但五官都能颤动……

你再看看这些小球,仔细看。
是不是?每个球里都有什么东西隐隐在动,好像是个星球,而且每个都不一样。

那么,这些球是干嘛用的?

故事说,一艘由上面这位智能机器人驾驶的飞船,将带着主人公,探索银河系。

寻找一颗和地球类似的行星。

上面这是飞船的样子,很高科技。

里面为什么有个房子?

因为机器人太人性,为了主人不闷,就炮制了一栋地球的房子。

里面的摆设啊,家具啊,甚至是书籍上的灰尘,都原样复制。

可是主人说……

我不想在这个房间多待一秒钟!

Why?

你看看主人公的脸,秒懂。

动图

因为他们已经找了很多很多年。

主人的眼睛已经皱的不能再皱,圈圈套圈圈(和肚脐眼很像……)。

多生动——因为那是无比饥渴的他,长年盯着窗外的星球,企盼的样子。

每一颗找到的星球,就是前面那些小球。

每一颗,都不对。

不是人类觉得不对,而是机器人觉得不对。

你一直说什么空气太潮湿,什么日照时间太短……

所以,是机器人故意的吗?

不是。

明明找一颗可以生存的星球,就是人类的愿望,也是他布置给机器人的任务。

那这机器人要作什么妖呢?

主人百般恳求,它咋就是耍态度呢?!

说到这,必须请出大神。

问一个小问题:

你知道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吗”?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

二、除非违背第一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除非违背第一及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你可能会问,啥玩意绕来绕去的,这三条很伟大?

很。伟。大。

因为很多与机器人、人工智能有关的科幻故事,都会参考这三定律而编剧,目前好像还没看到能超越这三定律讨论人机关系的故事(Sir想不起,如果你有发现欢迎留言)。

这故事,也是在这基础上产生的。

(人机关系这个议题其实很当下,你是年轻人,你得关心)

你看,无论现实还是小说,机器人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人类服务。

人类作为创造者,理所应当地享受这种优待。

同时,也担忧他们会有反叛的一天。

好,说回故事。

故事里的机器人,倒没有反叛,它相当忠实。

但编剧似乎有意讨论一个问题就是——

忠实,就不会让人类受罪?

这位主人公,简直生不如死,天天幽闭恐惧。

而且由于机器人太忠实,他也无法改变指令。

他想退而求其次,随便找个星球住下,机器人又不让:

对不起,主人。

它不(完全)符合生存条件,而且,也不知道能不能长期符合生存条件;

他想死,机器人也不让:

对不起,主人,你可不能伤害自己……

好吧,最后。

人类终于想到一招,有点厉害,哈哈。

说到这插一句……

你猜,他们已经星际旅行了多少年?

虽然主人公看起来很老,但也不会超过人类寿命的长度吧?

猜错了。

要知道,科技可以冷冻,可以休眠……实在不行,还可以克隆。

为了保证时空迁移不对主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主人的灵魂和意识已经被取出,放到一个机器制成的身体里。

和那部《月球》的设定很像,这位主人公,也被克隆了无数个。

而这,就是故事最大的反转。

还是双重的。

第一重,就是主人公的逃跑计划。

(此处开始,如果你怕剧透不看了,Sir完全没意见)

主人对机器人说,不是我被克隆了吗?

那么,你就把我这个克隆体丢下地球行不行,就当我坏了!

(是的,经过主人反复磨,机器人答应带主人回地球看看)

可行吗?

参考三定律,这招可行。

机器人终于点头了!

你以为主人解放了吗?

当然没有。

在降落地球的这一刻。

主人感受到了空气,脚下踩到了土壤,甚至。

远方,还依稀出现了人类!

(Sir看到这已经猜到了,所以你要不猜一下,再往下看)

3

2

1

猜到了吧。

远处走来的,也是他。

不,他“们”。

这样的经历,他已经重复了太多次,更不知道多少年。

而机器人仍然带着他的灵魂和意识,以及一堆克隆体,永远漂浮在银河系里。

一切就像一个莫比乌斯环,反复无穷。

看完这片,Sir有点毛。

也同意它确实是一个探讨人机关系的好故事。

它没有很套路地黑化人工智能,也没有很平庸地矮化人类智商。

人类已经尽力了……

但尽力也就这样了……

它让我们细思极恐的是:

即使是人类最珍视的自由,最期盼的永生。

都可能在我们能想象的未来“人机关系”的射程之外。

在某一种可能性下,它们可以变得毫无价值。

而另一个维度是——

孤独。

人与机器,总有差别,平时沟通好像没啥问题,各种体贴照顾。

但一定!存在!差别!

(也有毫无差别的人机关系,比如《星战》,但那叫太空歌剧,不算硬科幻)

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就曾说过:

当机器人与人类相像超过95%的时候,哪怕她与人类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显得非常显眼刺目,让整个机器人显得非常僵硬恐怖,让人有面对行尸走肉的感觉。

而一旦体会到这种差别,人类就会感到深深的隔阂。

而那种隔阂,就是真正的孤独。

它可能永远不背叛,但一定有一些人类的终极命题,它无法体会,于是指令和安排就可能变形。

在这一丝丝的“差别缝隙”里,就可能诞生细思极恐的故事。

机器人,相信我

健康不只是一个能运作的身体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贫民窟的百万雪糕

原标题:《它国外拿奖拿到手软真不是炒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