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巾帼英雄故事
抗疫女将军陈薇:以最充分方案,做最长期奋战!
陈薇院士在工作中
人物简介:陈薇,女,1966年2月26日出生于浙江兰溪,中共党员,生物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专业技术5级,少将军衔。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获得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200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2006年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所长;2011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2年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2015年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201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陈薇长期从事生物防御新型疫苗和生物新药研究,研制出中国军队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重组人干扰素ω”、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
在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就已带领团队进驻武汉。至2月2日,已是第8天。大大缩短核酸检测时间,加快确诊速度,是陈薇团队此次深入疫区进行科研攻关的成果之一。
这不是陈薇第一次面对疫情。这位1991年经特招入伍的女少将,此前已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多场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最近的一次,是在2015年,她带领团队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疫苗,使中国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疫苗首次获得境外临床试验许可。
多年以来,陈薇一直在生物安全领域的“无人区”探索,曾经用超过十年的时间,成功研制首个纳入国家战略储备的重组疫苗。这一成果,让她成为“生物危害防控”国家创新团队的学术领头人。
此次出征武汉,因为夜以继日地工作,团队所有人都很疲惫,但陈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大家都做好了“最坏打算”——以最充分方案,做最长期奋战!此番出征,更让陈薇感到,疫情防控绝对不能等到疫情来了再做。她建议,国家有必要建立防疫科研白名单,形成真正有力的“首席科学家”体制,长期支持一批团队一辈子就做某种病毒或细菌的深入系统研究,不追热点,敢坐冷板凳。“别管这个病毒是来了还是走了。”
3月16日,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陈院士,感谢所有坚持奋战在一线的勇士们。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让许多低调做研究的幕后英雄们,重新出现在众人的眼前。高龄仍旧上战场的前辈,为保护人民贡献最大的能量,勇敢前进的后辈,也丝毫没有要退缩的坚定。陈薇院士,便是这群勇士中的一名猛将。54岁的陈薇院士,是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病毒的英雄级人物。
武汉疫情爆发后,陈院士再次临危受命,冲上前线。初到武汉,她便带领团队研发检测试剂盒,加快肺炎的确诊速度。苦战一个多月后,又带来了新冠状病毒疫苗的捷报,给了全国人民注入了一剂强心剂。20多年来,陈院士一直走在与病毒“抗战”的第一线。
为国为民,不计个人的安危与生死。她的人生是传奇的,她是值得我们所有人追随的偶像,通过她的人生故事,可以引领我们的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观。她的精彩故事,值得所有家长和孩子细细品读。
陈薇 现场唱起《咱当兵的人》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报告会现场,陈薇院士唱起了《咱当兵的人》,英姿飒爽。经历此次疫情,陈薇感叹“中国人的精神是打不垮的,我们中华民族一定会生生不息的”。
与全国人民共同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最让陈薇感动的还是那些志愿者。“一期、二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一共有616名,年纪最大的受试者是84岁的熊先生。”陈薇记得,熊老先生曾说,看到支援武汉的人们,非常感动,但感动不如行动,趁着身子骨很硬朗,应该参与到抗疫中来作一点微薄的贡献。
人民群众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也给予了陈薇团队莫大的鼓励。在随后常驻武汉的113天里,陈薇每天都是从睁开眼一直忙到凌晨三四点钟。日复一日,始终是踩着油门往前冲的状态。
“我坚信,只要保持这股劲头,在科研道路上就没有攻不下的娄山关,就没有攻不下的腊子口。”陈薇说。
“硬核”护士长陈静:“疫”线巾帼绽芳华
陈静近照
人物简介:陈静,女,1973年7月生,浙江海盐人,中共党员,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2014年随医疗队赴西非支援抗击埃博拉疫情,2018年随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18”任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带领团队驰援武汉,在汉口医院奋战8天8夜后,转战火神山医院。与战友一起守住“零感染”红线底线,入选“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除夕夜,我们踏上抗疫战场;毕业季,你们即将建功海疆……”
7月17日下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举行的“抗疫英雄故事会”上,护士长陈静一登场就引发了全场掌声雷动,她通过分享自己在武汉抗疫的难忘经历,为现场聆听的全体毕业学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毕业教育课。
在武汉抗疫一线,陈静的严厉、絮叨、苛刻、事无巨细,全部化作了对护理工作和防护措施的一丝不苟,这位火神山医院的“硬核”护士长,给每一个接触过她的患者、同行都留下至深的印象。
“脚下如生风,嘴上讲不停。”抗疫归来的3个多月里,已担任医院护理处总护士长的陈静,依然俯下身子为病人打针、带领护士们为机器消毒、不厌其烦讲解操作规范……不论是临床一线,还是任务一线,她的身上永远保持着那份拼劲。
01 柔肩担使命
使命召唤从不“迟到”,任务面前从不“缺席”——作为一名白衣战士,这是陈静近年来的真实写照。
2014年,陈静代表祖国远赴非洲利比里亚埃博拉疫区,执行长达100多天的“援利抗埃”任务。2018年,陈静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为期8个多月的“和谐使命-2018”任务。每一次出征,都是一次磨练与成长,有时甚至经历着难以想象的艰辛与考验。
今年1月24日,农历除夕,冬雨沥沥下个不停。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陈静接到电话通知——参加医疗队赶赴武汉完成肺炎疫情救治任务。领受任务后,她异常平静地收拾好行囊,像往常一样与家人告别。经常执行任务,让陈静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对于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她早就有心理准备,甚至想过:“这个春节,有可能会在武汉抗疫一线度过。”
连夜准备医疗物资器材、连夜与对口医院交接……抵达武汉后,陈静和战友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展开救治准备工作。紧张忙碌的状态下,她似乎又回到了自己亲历的那一次次使命任务中,脑海不时闪现一个个援非抗埃的画面,那些在异国与病毒反复斗争的日子,在这一刻变得特别清晰。
“打胜仗、零感染!”再一次踏上与病毒较量的战场,这六个字成为她当时的唯一心愿。
02 倾情守“红区”
重症监护病房,是抗疫定点医院里疫情确诊病人最集中、发病最危重的区域,被称为感染风险最高的“红区”。一抵达武汉,陈静就坚决申请进入“红区”工作,并且一干就是近80个日夜。
“我有实战经验,又熟悉夜班工作。”陈静主动对带队领导说,自己长期从事夜间血透护理工作,又有着抗击埃博拉病毒的经历,是最适合承担起“红区”工作的人选。医疗队刚与汉口医院对接,她就找到该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长说:“这里放心交给我们吧,我们来顶上!”
陈静抗击埃博拉
改造病区、打针输液、采集标本、监测体征……起初在汉口医院工作的8天里,陈静每天在“红区”工作10小时以上,防护服、护目镜不透气,口罩磨红了脸颊,汗水浸透了衣背。转战火神山医院后,她又带领几名骨干通宵布置病房,大到上千万的医疗设备,小到各种缝合针线,她们一点一点肩挑背扛,如“蚂蚁搬家”般转运、调适到位。3天时间,她和战友们就打造出了一个整洁有序、防护规范的现代化ICU病房。
连日高强度工作下来,穿着闷热防护服的陈静感觉没有食欲,几近虚脱。带队的领导考虑到她一年前刚做完两次大手术,准备把她暂时调出重症监护病房。谁知一找她谈,身体好转的她坚决不同意,坚持要守在“红区”。“如果连我都害怕,那谁来救患者?”陈静坚定地表示。
与医疗工作不同的是,护理工作需要日夜守护患者,直面病毒的风险往往更大。为了早日让危重患者病情好转,陈静丝毫不怕与他们长时间、零距离接触。一次,她在给一位患者喂饭时,患者突然呕吐起来,她一边安抚一边拿出床下的脸盆,倒上温水,一点点为患者擦拭干净。另一次,在贴身护理时,一位发热患者突然猛烈咳嗽,咳出的浓痰溅在了陈静的防护面罩上,她依然耐心地为患者测完了体温,仔细清理了污物。
一个深夜,一位患者家属看到陈静出了病房也不休息,仍在护士站里查看病历资料,甚至动手清理病房垃圾,心疼地对她说:“这些天来,可把你们累坏了。”陈静却执拗地说:“与疫情战斗就是抢时间,现在根本不允许我们累!”
每一句这样“生硬”的话语背后,都饱含着陈静和护理团队对疫情患者的仁心大爱。为了解决与老年患者沟通上的困难,陈静特别制作了《新冠护患沟通手册》,让患者指着手册上的图片来反馈生理和心理诉求,翻看一幅幅卡通图片,也给平日凝重的病房里增添了些许活泼的气氛。
“勤快只能把事情做完,用心才能做到极致。”陈静回顾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要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
03 “硬核”护战友
每天进出“红区”前后,陈静都要对她的护理团队“问责”,反复强调一连串近乎苛刻的防护要求,必须完成一系列非常严格的洗消程序。
每当这时候,年轻的护士姑娘们悄悄地发现,陈静看似冰冷的护目镜后面,其实藏着一双慈爱的眼眸。
这些大多是1995后出生的女孩子并不知道,5年前,在西非抗击埃博拉的战场上,陈静曾亲眼目睹,那种凶残的病毒悄无声息潜入人体,当地一个又一个无辜的家庭支离破碎。因此,在这次抗疫的每一天里,她都在心里发誓:“绝不能让一位战友倒下!”
其实,直到坐在飞往武汉的军机上,陈静才有时间了解同行的战友。看着交给自己带领的这支年轻的护理队伍,一张张青春稚嫩的脸庞,她的内心难以平静:“这些孩子是我带出去的,如果不能安全带回来,怎么向她们的父母交代……”
为了这一句“交代”,她越是危险越往前冲——
在重症监护病房,贴身照顾病人、为病人做测试、脱戴呼吸机、清理病人污物……每一个护理环节的操作,陈静总是告诉大家要先由她一个人来完成。“护士长总是说再给我们多做一遍示范,其实就是故意把最危险的步骤留给自己。”在“红区”里和陈静一起工作的护士余可说着,眼中就泛起了泪花。
“在武汉时不苟言笑,是为了战友们回去后笑得灿烂。”陈静坦言,护士们在重症监护病房体力上消耗快,本身容易免疫力下降,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患者呼出的气溶胶,感染的风险非常大,为了这群护士姑娘们的平安和健康,自己哪怕喊破嗓子,每天讲一百遍、一千遍“做好防护”都是值得的。
“只要有护士长在,我们就有依靠,什么都不怕了。”护士赵子颖说,尽管陈静自己顾不上吃饭,却总是提醒她们赶快脱了防护服去用餐、去休息一下;虽然陈静记不清自己上了多少个夜班,却总能记起今天是哪位护士的生日……
脱下防护服,戴上燕尾帽。如今,陈静已把这群随她抗疫的47个护士姑娘们完好无缺地带了回来。她们依然随陈静坚守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中,呵护在患者的一张张病床旁,甚至随时准备为下一次扛起使命——胸怀挚爱地出征!
“单车女孩”甘如意:“青年一代是好样的,经得起考验的”
人物简介:甘如意,1996年10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医生。
“95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士甘如意,讲述了她从荆州老家骑行返岗的故事——4天3夜,从荆州到武汉,一场跨越300多公里的逆行。
春节前夕,武汉市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的化验员甘如意从武汉回到湖北公安县老家过年,刚回到公安县的老家,甘如意就得知,为防止疫情扩散,武汉关闭了离汉通道。“事态严重,现在,武汉最需要医护人员,我必须回去,必须和同事们在一起!”甘如意说。可一打听所有去武汉的公共交通都停运了。她决定就是骑自行车也要回武汉。她一边规划骑行路线、一边办理通行手续。1月31日,甘如意主动放弃休假,在疫情发生后封城无车的情况下,踏上了“千里走单骑”的路途。“因为我姓甘,所以不怕苦。”终于在骑行4天3夜,跋涉300公里后回到了武汉,到达武汉市江夏区医院后立即投入本职工作。面对疫情,她不计生死,勇往直前;面对困难,她敢于挑战,一直向前。
甘如意:“我想用自己顶风冒雨骑行返岗的经历告诉大家,我们青年一代是好样的,是经得起考验的。”
央视记者董倩:《我看到 我感受到 我报道》
人物简介:董倩,女,北京人,出生于1971年,满族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的第一个节目是《焦点访谈》,先后主持过《新闻1+1》、《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等节目。2020年9月8日,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从大年初一(1月25日)抵达武汉,在解除离汉通道之后,董倩还报道了一段时间才返回北京,前后有3个多月。在武汉疫情最艰难时,董倩在前方马不停蹄,每次采访都衣着非常朴素,以黑色的服装为主,看她戴着口罩走在人群中,如果不是字幕提示都认不出来。
说到去武汉的出发点,董倩说:“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尤其是关闭离汉通道后,我就在想,什么时候能去武汉采访报道,这是一个记者的本能。”在先后提交了6次申请后,董倩才得到台里领导的批准,成为央视武汉前方报道组中一员。因为董倩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其中一个本能就是当别人往后退时你要向前,要得到更多信息去告诉公众,所以她才那么义无反顾的去了武汉。
在武汉期间,董倩深入医院、社区、公园、甚至大街上,不仅采访了张伯礼、李兰娟等多名权威专家,也采访了许多一线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普通老百姓等,为新媒体《央视新闻面对面》、新闻频道《面对面》、《武汉观察》、《战疫情·武汉演播室》以及《新闻1+1》、《东方时空》等新闻频道各时段,关于疫情实时直播连线提供了高水平的报道和评论,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
董倩在武汉的报道也引起过误会,比如:董倩在与周市长面对面采访的过程中,出现了周市长戴口罩董倩却没有戴的画面,差点再次发生女主持人不戴口罩被骂事件,好在董倩自己解释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她是可以不戴口罩的。不过,最让人称赞的还是董倩采访张伯礼院士,董倩只是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戳中了他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张伯礼院士突然反应很大,还流下了眼泪。
作为新闻频道晚间《面对面》和《新闻1+1》的主持人,董倩还负责《面对面》大部分原始素材的外出采访,这意味着她几乎每周都要出差。无论有什么特殊情况,董倩总是排除困难坚持完成每一次的任务。与此同时,董倩还要主持一部分《新闻1+1》节目,可想而知她日常有多忙碌。演播室、机场、采访、机场、演播室,是董倩工作中的行动常态。
在央视当了25年记者主持人,董倩业务能力越来越娴熟。由于电视主持人职业的特殊性,别人忙他们更忙,别人放假他们也忙,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休假都是轮休的,而董倩也少有节假日。董倩用她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赢得了观众朋友的支持,2019年更是获得主持界的“金话筒”奖。
报告会上,中央电视台记者董倩回顾了在武汉抗疫一线采访的95天。
“95天里,我采访了很多人,其中最难的一次采访,是面对一位刚刚失去丈夫的妻子,她是重症病房的护士长蔡利萍。她的丈夫,是武汉市武昌人民医院的院长刘智明。”董倩说,蔡利萍负责的病房里,有20多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医生,他们的岁数和她的孩子一样。作为母亲,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上前线?但是,这些孩子穿上白衣就是战士,只能往前。这个时候,蔡利萍必须在他们身边,给他们鼓励,也给他们做出榜样。与此同时,她的丈夫在另外一间ICU里九死一生。每一天,蔡利萍给丈夫发一条微信,你还好吗,要不要我去陪你?刘智明对妻子说:我很好,你不要来。再后来,是蔡利萍从刘智明的微信里面看到,刘智明跟他的医生同学说:我像溺水一样吸不过气来,我太难受了。
董倩讲述:“蔡利萍坐在我对面,对我说,我对我的病人向来明察秋毫,体贴入微;我对我的同事,事事设身处地去换位思考。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在我丈夫最需要我的时候,我这么无知呢!”
董倩感慨,正如蔡利萍一样,有很多医生和护士,冲在了疫情的最前线,他们用肉身挡在了你我和病毒之间,疫情中的武汉就是战场。“在武汉三个多月的采访,我熟悉了这个城市冬去春来的每一天,我和武汉人一起经历了在季节变换中每一次剧烈的变化。作为记者,我们搜集的、汇聚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信心,是力量。”
社区书记李德青: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赶上了就冲上去
人物简介:李德青,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2020年9月8日,被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的党委书记,除夕之夜,她和19名同事集体轮休,忙碌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带领社区工作者们通过挨家挨户排查住户平面图,画出特殊人群,重点照顾他们,用心用温度守护了一方平安,有条不紊地筑牢的居民身边每一个防线。
我在社区工作14年了,但是面对未知的病毒,心里还是没有底,在摸排防控工作的开展进程中,我发现手里纸质台账是越来越厚了,但是想从中找到有效信息的效率并不高,在一次头脑风暴时,大家说既然进行是一场战役,那我们为什么不挂图作战?于是我们将居民户变成了平面图,将5358名居民的信息尽收图中,按照红绿橘不同颜色分类管理,特殊群体更是重点关注,信息变动战役图同步更新,实现了24小时的实时监控,我们通过战役每天要对辖区里边儿的空巢老人打一次平安电话。有一次,我发现一位93岁高龄的独居老人秦文秀家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入户后才发现老人在家摔伤,头部血流不止,我们赶紧联系回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联系鼓楼中医药的外科医生紧急上门为老人处理伤口,老人流着泪说:"幸亏你们来了,要不然我这条老命,今天就交代了"。家住帽儿胡同的魏雪峰老俩口儿是一对高龄独居老人,身体都很虚弱,必须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健康。疫情期间,出行就成了大问题,就在老俩口的药食品"弹尽粮绝"之际,我和管片主任冒着风险到医院为老人开药和营养代餐。拿到药后,魏老师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我老伴手术后就靠着代餐活着,是你们救了他的命啊。"我们把战役民情图变成了实实在在精细化管理的服务,图图上的每一个符号,都代表着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不同的符号代表着不同的需求,也连接着一个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当这些家庭面对风雨时,就是我们社区党组织要发挥作用的时刻。
疫情期间,我接到我88岁老父亲给我打电话,他说:"在电视里看到了号召共产党员捐款献爱心的新闻,我是一名老党员,不能去站岗值班儿,但是我也要奉献一份爱心,为国家尽一份力。"我问爸爸:"你想我吗?"他说:"不想。知道你是社区书记,工作忙,没时间回来看我,我也不想让你分心……"
我想我们是全国千千万万的社区中的沧海,是全国疫情防控浪潮中的浪花一朵,更是社区居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门人,很多人问我参加疫情防控,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说,作为社区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赶上了就冲上去。
本文来源:央视网、百度百科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巾帼英雄故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