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晓虹:声音景观,一张车票,通往乡愁

2020-11-11 13: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我是科学家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收录于话题#我是科学家 · 演讲预告114个

11月15日,“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29期活动

“听!奇妙的声音”

本期演讲嘉宾

张晓虹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声音景观:一张车票,通往乡愁》

张晓虹采访视频: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开会时有个习惯——喜欢在台下听发言者的口音,默默判断其“历史”。

“口音能透露一个人的过往历史。有口音的人,你会觉得他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人。比如说他讲话带点陕西口音,你就会想:他老家在哪儿?他是怎么到北京的?”而对于那些没有口音的人,张晓虹经常开玩笑说,那是没有故事的人。

“当然了,每个人都有故事,只是从他的声音里反映不出来了。”这些人过去的历史随着口音的消弭被抹掉了。

除了方言,音乐也能携带历史的痕迹。“很多陕北民歌都跟革命联系在一起。比如我们听《东方红》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它跟陕北地方有什么关系,更多的是把它当作革命歌曲来听,甚至,把它作为共和国的第二国歌。”

那《东方红》如何从陕北民歌,慢慢演化成了革命歌曲?

“其实,《东方红》的原型曲调白马调开始是表现爱情的,后来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当地人慢慢地开始用这个曲调填词以反映革命生活,加入了歌颂毛泽东、歌颂共产党的歌词。”后来随着中国革命在全国取得全面胜利,作词家再对歌词进行了改编,才成了《东方红》今天的样子。

《东方红》简谱

在张晓虹眼中,声音景观包括方言、音乐等,携带的历史痕迹和周围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比如典型的陕北民歌,也就是信天游,是在黄土高坡歌唱的。歌者站在这种荒凉的天地之间,必须演唱得很高亢,声音必须要有很强的穿透力。”

“但如果把这样的歌声放到室内,就显得太粗旷了。”这并非是陕北民歌本身的问题,只是和封闭的音乐厅不协调,因为音乐厅的设计,最初是为了表现西方室内乐——它的产生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历史、地理条件。

音乐厅的设计,最初是为了表现西方室内乐 | Pixabay

“所以说,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东西,你不能把一个博大精深的东西分裂成某一个因素,某一个片段,应该整体来看。”张晓虹眼中的文化地理研究,应该不止关注可视的东西。“当把声音景观纳入进来后,就会发现声音可以更为直接地表达人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文化地理学的要义所在。”

“我做声音景观,其实是想知道它如何呈现人地关系的。”因为,作为人文学者,张晓虹最终关心的还是人,“人如何在环境中生存,用什么样的方式生存。这不仅仅需要用眼睛观察,还需要用耳朵听,甚至用鼻子闻,所有的感知方式都应该包括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之中。”

11月15日,欢迎来北京朝阳大悦城·9层晓岛,听张晓虹老师聊聊声音景观和地方之间的故事。

监制:吴欧

策划:麦芽杨

编辑:麦芽杨

撰稿:范可鑫

排版:凝音

原标题:《张晓虹:声音景观,一张车票,通往乡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