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了热搜的“凡尔赛文学”是什么

曾于里
2020-11-09 16:55
来源:澎湃新闻
异次元 >
字号

#凡尔赛文学#、#凡尔赛式爱情#等登上微博热搜,网友将其统称为“凡学”。所谓“凡学”,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文体,即以平静淡泊的口吻,“不经意”地炫富、秀恩爱。

这一次引爆“凡学”的,是一个微博认证为作家的网友“蒙淇淇77”,她的微博记录着她在北京的富贵生活,以及与一个把她宠到天上去的完美爱人的恩爱日常。

不妨从一个具体例子,看看“凡学”遣词造句的讲究。

“三年前我第一次去别墅区,杭州西溪融庄,问阿姨住几楼啊?她一脸不耐烦地说,没有几楼!都是几区几栋,一栋都是我家!

后来我在北京换了别墅,人口申报,工作人员说地址要补全,准确到几零几。我轻轻说,不好意思,您再看看。他看了看说,啊,别墅区,不好意思。

我说没关系,我以前也不知道。”

“蒙淇淇77”的微博

全国人民都知道她住别墅,而且在北京。而有意味的是,这条微博中“后来我在北京换了别墅”的几次修改记录。

原微博写的是“后来我搬到别墅区”——一个“搬”,就说明以前住不起别墅,有点少见多怪的意味,不够高大上。

原微博

第一次改成了“后来我人生升级”——这又没办法体现出别墅区。

第一次修改

于是第二次修改,“后来我换了别墅”。有“凡学”那味儿了,可别墅也分城市和地段啊,小县城的别墅有什么可稀罕的。

第二次修改

再接再厉进行第三次修改,“后来我在北京换了别墅”,完美定调。“换了别墅”,显得特别随意,“我在北京”,价格肯定不便宜。

第三次修改

不清楚“蒙淇淇77”的生活是真是假,但单从文笔上看,也不得不感慨,“凡学”倒是一代不如一代。虽然当前“凡学”是个新说法,但回顾中国当代的小资写作和青春写作,亦舒、安妮宝贝、郭敬明,可都是“凡学”的大前辈。

“凡学”不是新鲜事物

亦舒笔下的女郎们,开着兰博基尼或奔驰,穿着开司米、真丝衫、卡其裤,戴着大宝石项链……亦舒女郎也成为当时大陆女性的时尚启蒙。

根据亦舒小说改编的电影《流金岁月》剧照

安妮宝贝笔下的女性,穿戴不一定是奢侈品,但一定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清冷气质。她们的典型形象是,“穿着松松垮垮的很大的牛仔裤,黑色的蕾丝内衣,一头海藻般的浓密长发散乱地铺在背上”。她笔下的男性尤其热衷白衬衫,短发或平头,有运动习惯,肌肉匀称结实。

如果说亦舒、安妮宝贝的“凡学”,仍以气质取胜,那么在郭敬明这里,“凡学”则更多是金钱、物质与时尚的堆砌——这也是时下互联网“凡学”的主流形态。

郭敬明的《小时代》是很多读者的奢侈品启蒙。小说里不厌其烦地罗列了种种品牌,人物描写几乎都有带有奢侈品。比如,“他穿着GUCCI的修身西装,浓郁的黑色。衬衣的领口上,那根白色的领带被一种巧妙的方法扎起来,我记得我在时尚杂志上看过,是今年流行的新的领带打法。”“我回过头,看见提着LV包包、踩着GUCCI小短靴的顾里朝我们走过来。”

电影《小时代》剧照

还有“凡学”登峰造极的桥段,说顾里一出上海中环就呕吐:

“话说回来。七星滑雪场在哪儿?闵行么?好恶心……”

“不,在闵行外面。七宝!”我非常同情顾里,她每次坐车只要出了中环,就会呕吐。

“谢谢你把我弄得更加恶心了。七宝?你要出远门怎么不告诉我呀,我可以让公司帮你订折扣低的机票!”她愤怒地挂断了这个来自上海外环郊区的电话。

所以,也别对当前互联网的“凡学”过于吃惊——如果你狗血小说看得足够多。

影视剧中的“凡学”

不仅仅是网络文学,这些年来,影视剧中同样“凡学”泛滥。

影视剧的“凡学”主要体现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很少见,有钱阶层的富贵日常成为主流,“炫富”深入骨髓。

所以男女主角谈个恋爱,常常都要飞到国外去。

而无论是都市生活剧,职场剧,还是言情偶像剧,男主角基本都是“高富帅”。

男主角的职业倒一直在与时俱进,《半是蜜糖半是伤》袁帅是做投行的,刚开播的《青春创世纪》段燃是做直播的。但他们一出场时,要么已是行业精英,要么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有房有车有事业,然后一心一意守护在女主角身边,好好地当“二十四孝男友”,跟“蒙淇淇77”微博里的完美爱人相比,毫不逊色。

《半是蜜糖半是伤》剧照

影视剧也一直在不断突破观众对于有钱阶层的想象。

《欢乐颂2》中,安迪是这么威胁包妈妈的,“现在是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半,美国市场马上就要开,欧洲市场也正热闹。如果你和你的人晚上9点还不离开,我开始做你对家,你做多、我做空,你做空、我做多。你不用关心我会不会自己亏钱,我宁可自损一千,换你八百。”

安迪

《三十而已》中,王太太带着顾佳参与TOP级太太圈的聚会,七人合照时,她被裁出去了,因为别人都拿爱马仕的包包,就她拿着香奈儿。站在C位的李太太拿的是爱马仕最顶级的喜马拉雅鳄鱼皮铂金包,门店参考价45万(拍卖参考价180万)。

《三十而已》太太圈合照

之所以“炫富”流行,是因为在文娱消费市场,消费主体变化了。

近十年来,中国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小资与中产的崛起,他们成了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诉求和审美取向,也在影响着创作的方向。

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有一个著名的论点,任何趣味都不是自然的和纯粹的,都是习性、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阶层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资本确定自己的身份,并将自己与其他阶层区隔开来。而文化区隔是中产阶层的惯用手法,他们通过品位、趣味来明确自己的阶层边界。换句话说,“凡学”的背后,暗藏着中产的审美趣味。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日开着自备车,载着家人外出游玩。”胡润认为这是上海人心目中理想的生活范式,其实它也符合许多人关于中产阶层生活范式的想象。至于中产的消费方式,泽比第·亥姆在《Hello,中产》一书中,也为我们罗列了多个关键词,比如艺术,羊绒,环保,露营,沙拉,派对,花园,设计,博物馆,气泡酒,梵高,素食,咖啡,度假,烹饪,下午茶,移民……

总结起来,中产趣味的核心有两点,一个是要“姿态好看”,要有钱、有闲、有品位、有气质。赤裸裸的炫富,是暴发户的做法;中产要维持某种克制和秩序,它是素质和涵养的体现,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就有了优雅炫富的“凡学”。

另外一点是,“慕强”。就像顾佳第一次看到顶楼的复式时,难掩内心的羡慕,回来就跟丈夫许幻山说,咱努力也能住得起。影视剧的奢靡生活以及主人公轻而易举的逆袭,为中产提供了努力的样本和目标。

“炫富”与“鄙穷”

中产趣味无可厚非,也没必要耻笑,问题是,“炫富”背后的“鄙穷”。

创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金钱与人品、视野、格局等,划上等号。越有钱的人,往往越有品位,格局越大,胸怀越宽广,气质越优雅。没钱的人,吊丝气质浓厚,格局小,眼界小。所以,大家批斗樊胜美是“捞女”,邱莹莹“无脑”,王漫妮“眼高手低”,钟晓芹“随波逐流”……安迪、顾佳等人当然也有缺点,但她们占据在鄙视链的上端。

曲筱绡说樊胜美是“捞女”

“蒙淇淇77”的不少微博,也有这个特点,令人不适。

“蒙淇淇77”微博

这就是阿兰·德波顿所警惕的,你炫富就炫富、慕强就慕强吧,但不要变成对穷人的一种压迫和羞辱。阿兰·德波顿写道,“既然成功者理应成功,那么失败者就理应失败。因此,在精英崇拜制度下人们致富无可厚非,同理,人们挨穷也不是没有缘由。正因为如此,一个人身份低微,其境遇固然令人同情,但一切也是咎由自取。”

就好像你穷,就是因为你懒、你不思进取、你目光短浅。

所以我们惊讶地发现,时下讲述年轻人故事的当代题材作品,几乎看不到普通年轻人的生活。城中村、小胡同、大杂院、筒子楼几乎绝迹了,年轻人哪怕是“打工人”,住的也是没有什么生活痕迹的样本房,三室一厅,豪华装修。相对获得好评的《三十而已》,骗骗外地观众可以,上海人就有意见了:钟晓芹的家,“70多平方米只能做一室一厅,现在的小区敢这么设计?”王漫妮租住的房间是苏州河边的河滨大楼,住的“多是境外人士或经济条件好、搞创意、能折腾的人”。

钟晓芹的家

想想以前的《蜗居》《裸婚时代》,现在我们想看到年轻人真实而扎心的生活,都快成了奢侈的愿望。

《蜗居》中,海萍租住的房子

文娱作品中目之所及的“凡学”“炫富”,也不自禁引人担忧:我们是否对平凡的生活失去了想象力?多数人拥有的只是平凡的人生,他们要认真过好的,也正是这平凡的人生。但文娱作品贩卖了太多富贵奢靡生活的想象,会否误导受众,让他们对平凡的生活充满嫌弃与恐惧?甚至让他们陷入了一种“臆想症”,明明过得一地鸡毛,却要沉浸在“凡学”的假想,把自己当成偶像剧里的主人公。

对于悬浮的“炫富”、浮夸的“凡学”,不妨一笑置之。因为对于认真生活的人来说,没有哪一种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贫嘴张大民也有他的幸福生活。与其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幻象,不如努力去抓住真实的幸福。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