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代人的性与爱,现代人的得与失
文/陈根
性与爱,足够危险,也足够迷人。男女之间来来回回也不过性与爱这样的事,但这件事却被谈论了千年。
性爱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封建社会的性与爱被人为地分开,性爱被认为是道德禁忌。在西方整个中世纪,则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宗教律法和文告,限制和规避人们的性行为。
显然,每个时代、不同地区都有其不同的性与爱的观念和尺度。当性与爱进入现代性话语的领域时,一些传统的性神秘 、性禁锢和性道德被随之打破,而一些问题仍然存在。现代人的性与爱,也有着现代人的得与失。
性与爱的传统与开放
李银河在《性的问题》一书中,曾谈到中国性文化的古今变化。中国古早文化中,性既不是可怕之事,也非有罪之事,而是一件有益于健康和人伦,很自然的事情。
随着时代变迁,性在中国渐陷入一种压抑之态,成了羞于启齿之事。其中缘由之一便是中国文化中固有的“以性为耻”的观念,这恰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以性为罪”形成比对。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的性文化造就绝大部分人仍滞留核心任务为对权威的反抗和顺从的时期,因此容易产生压抑心理。
于是,在对性文化的时代传承中,便形成了影响千年的诸如性纯洁观、性爱道德观等系列的性与爱的观念。在儒家传统思想下,性是传宗接代的途径。中国传统统治者否定人对性爱的本能需求,宋代更有“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礼教压抑人的性需求。
现代性与爱观念的发展与成熟源自“恋爱自由”观念的传入与兴起,并且随着世界的开放而愈发开放。谷雨发布的历年年轻人性与爱调查报告中,在对于性生活的态度以及不同问题上,年轻人就身体力行用数据证实了“开放”这一性与爱的年轻趋势。
在2019年的《年轻人性与爱调查报告》里,对于年轻人的性生活调查发现,18-34岁年轻人中,有18.7%的年轻人从未有过性生活,37.3%的人性生活间隔一周以上,44%的年轻人每周都可以拥有性生活。
这背后,显示的是年轻人的性观念正变得越来越开放。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高达71%。从总体来看,18到34岁的年轻人,只有6.6%的年轻人反对婚前性行为,多半(56.2%)都是中立的态度;49.3%的男性拥有过4个及以上的性伴侣,41.2%女性只拥有一个性伴侣。
在《2020年轻人性与爱调查报告》中,年轻男女的性生活更是比2019更频繁。性生活频率在一周一次以上的比例增长了4.5%,频率在一月一次的比例下降了4.6%。
2020年,意味着最早出生的一批00后已经20岁。对于18岁以上的00后的调查显示,有80.5%的成年00后已经有过性生活,其中15%的性生活频率甚至达到每天一次。
年轻的身体里装着更加旺盛的性需求。超四成的成年00后理想性生活频率是每周三四次,理想性爱时长在30分钟以上,这两个比例都比其他年龄段更高。在性表达方面,44.1%的成年00后认为确定恋爱关系就可以聊性,而其他年龄段更倾向认为要等到发生“第一次”之后。
效率还是孤独?
从古至今,人们在对待性与爱的问题上,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传统的性神秘 、性禁锢和性道德被打破,但一些问题仍然存在。现代人的性与爱,也有着现代人的得与失。
木心在其脍炙人口的《从前慢》里曾写“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这些用来形容过去的感情状态却常常被当代人以羡慕的语气用来感慨。
人们被时代洪流推动着向前,人们的社交,人们的性和爱都在这股洪流中情愿或者不情愿地翻滚着。现代社会,效率成为一个重要指标,“慢”显得不合时宜。
不可否认,性和爱都是人的基本需求,都需要被满足。它们的属性有差异,却又彼此交互影响。性是人类的一种生理需求,是身体的感官体验,比爱更加直观和直接,更容易判断;爱则是人的心理需求,没有客观的标准,更不容易判断。
性是表达爱的途径之一,却不能代表爱的全部;爱赋予了性更加内在深层的意义,但性又独立于爱而存在。
然而在愈来愈开放的性与爱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则追求更高效的社交,更高效的性与爱,早在2016年,宣称要用大数据匹配用户的交友软件“GMU积目”就先后推出IOS和Android版。同年,主打三观匹配的社交软件「如故」上线。仅上线五个月,牵线男女就已突破 5000 万对。
除这些大平台外,各式各样的同类约会软件相继上线。约会软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至于人们能够在约会软件上寻求更多的性爱。
然而,却少有人想过,对于更高效的社交,更高效的性与爱,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进步中人们要付出的代价?科技松绑的那部分人性,又究竟是被合理化了还是过度释放了?
开放的性与爱让过去的“谨慎保守”落后于时代,人们轻易接受了更多元的关系。约束性强的亲密关系不断地被冲击,隔三差五的明星出轨新闻和离婚率的日趋走高,关于“性爱分离”的讨论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亲密关系越来越抗拒,人自身的孤独和人与人的界限却越来越模糊。
柏拉图在《会饮篇》讲过一个小故事:“很久以前,人类都是‘双体人’,有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四条腿。由于人类的傲慢自大,众神之王宙斯把人劈成两半,于是人类不得不终其一生苦苦寻找另一半。”
“半人”这种不完整的状态正隐喻着个体永远的未完成和残缺,象征着人类精神的孤独以及人类试图从孤独中走出来的焦虑。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观念的开放,加之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人们在信息流时代里得以搜索到有趣的信息,进行更便捷的沟通,从而能快速找到所谓的“另一半”。孤独好像不再是一个沉重的哲学命题,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以排解的社交困境。
但萨特也在《存在与虚无》里把人们与他人的关系从本质上定义为冲突,人们由他人的存在更加意识到个体孤独无依,体会到个体生命与他人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孤独的源泉。这意味着,人的孤独正是来自与他人的关系中。
于是,又回到了那个最初的问题:在越来越高效的社交中,在越来越轻而易举的性和爱里,在日渐多元化的亲密关系中,人们,究竟是获得了陪伴,还是变得更加空虚?
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回应与答案,“是爱让性更加美好”却从未被改变过。或许,在生理需求以外,建立性与爱,即强烈欲望和对爱的渴望之间一种舒适的互动也是年轻一代需要学习的功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