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复旦教授郑磊:全程数字化、没有人的服务不一定是最好的服务
数字时代如何进行公共治理?没有人的治理就是好的治理吗?数字治理在中国的实践到什么程度?
11月8日,以“建设‘重要窗口’——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为主题的第五届浙江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开幕式暨首个学术专场“数字政府与数字治理”高层论坛在杭州举行。
年会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陈雅儒 摄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政府与数字治理”主题,就现代化智治政府的数字生态与治理形态、数字治理的边界秩序与安全屏障、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征与治理模式、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与应对策略等展开研讨交流。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教授在主题演讲中介绍,数字时代公共治理有三层含义:用数字治理、对数字治理,以及治理数字社会。
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也让很多人陷入“唯技术论”“唯数字论”的误区,认为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数字可以进行决策。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实验室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郑磊教授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街道上处处可见的摄像头,是否能够代替邻里间的守望相助?”技术能赋能,但最终需要人的温度,让赋予的可能真正成为“能”。
郑磊表示,数字政府不是“找不到人”的政府,全程数字化、没有人的服务不一定是最好的服务,要给公众选择不同服务方式的权利和不“被数字化”的权利。
“我国数字治理的发展历程也从最初的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发展到现在的数字政府阶段,并朝着‘整体智治’的方向发展。”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教授在主旨演讲中说,我国数字治理正朝着“整体智治”方向发展,“整体智治”指依托数字技术的精细化需求识别、整体性处理、统一性产出和有效性回应的公共治理体系。
“整体智治”包含3个关键元素:政府数字化转型,公共治理活动的电子化、数字化,进而推动政府职能转型;整体化的治理实践,治理主体在分工的基础上做好统一输出,作为一个整体回应公共治理需求;精准、高效的需求回应。
郁建兴介绍,目前“整体智治”在政务服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方面都有一些案例。以浙江为例,“最多跑一次”改革、“亲清在线”等,都是“整体智治”的具体实践。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