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丽情怀——“抗疫最美逆行者”事迹展播(二)

浙江普法
2020-11-07 12: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导 语

为表彰先进、鼓舞士气,省司法厅部署开展了第六届“十大百优”评比表彰活动和“抗疫最美逆行者”选树活动,经过自下而上、逐级推荐、集中评审,共评选出10名“最美司法行政人”,20名“抗疫最美逆行者”和111名“司法为民标兵”。“浙江普法”微信公众号正对“最美司法行政人”和“抗疫最美逆行者”事迹进行展播,以下是第四期内容。

“抗疫最美逆行者”事迹展播(二)

抗疫最美逆行者

韩国根

韩国根,男,196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11年1月部队转业至宁波市望春监狱工作,现任四级高级警长。

在平凡的岗位上,韩国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勤勉履责、连续奋战,用实际行动构筑起了抗疫的严密防线。

有一种担当 叫做我是党员

“我是老党员,关键时刻就要顶上去”,这是韩国根在执勤期间讲的最多的一句话。他主动请缨去封闭执勤。面对工作量的成倍增加,他在执勤时始终坚持严格管理,严格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在日以继夜的执勤中,他始终保持着高强度、高标准的工作状态,极高的战斗热情,即使不是他值班,依旧主动担当,积极补位。监区领导劝他多休息,但他总是说“我是老兵了,身体很棒,没问题”,他始终坚持在岗一分钟、尽职60秒,展现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监狱事业的担当作为。

有一种人生 叫做“食”全“食”美

疫情期间,监狱大伙房常常是他驻足的地方。他整日与灶台、汗水为伴,始终满怀热情,默默耕耘在三尺灶台旁。连续封闭值勤期间,从未发生过一起食品安全事故,这与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密不可分。他严格对伙房现场进行安全巡查、每日晨检等,亲自检测伙房人员的健康情况并登记在案,坚决杜绝带病上岗;组织罪犯有效开展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开展“三害”防治,清理卫生死角,对伙房全区域进行预防性消毒,坚持全天通风排气。他常说:“疫情期间更要将后勤保障工作做实了,才能为监狱打赢抗疫持久战出一份力量。”

有一种责任 叫做“疫”不容辞

“行,这件事我去办。”这是韩国根常说的一句话,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正是韩国根“疫”不容辞的责任。

参加战疫以来,他时刻将“责任”担在肩上,记在心头,每天坚持认真学习疫情防控的文件、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在罪犯教育改造、现场巡查、安全教育等现场,每一项工作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只要他负责的工作,他都扑下身子苦干,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封闭执勤期间没有出现一次纰漏,体现着一名监狱警察矢志不渝的责任和担当。

有一种大爱 叫做舍小家顾大家

对于家庭来说,他是家庭的顶梁柱。对于他来说,家人是他坚实的“堡垒”。在春节前夕,他的老父亲生病住院,但因为临近春节,伙房工作任务繁重,他一直坚守到年三十才回到父亲身边,当在医院陪护的他突然接到全省监狱系统进行疫情防控封闭管理的紧急命令时,他向老父亲解释了重要性和紧迫性,得到了父母的坚定支持和理解;在连续封闭管理期间,他的爱人不小心摔断了腿,卧床在家正需要照顾,但妻子坚定地说:“我知道监狱警力紧张,现在比以前更需要人手,参加封闭执勤是他的责任,家中的一切我会想办法解决”。这便是监狱民警家属在疫情面前的担当和付出的缩影。其实韩国根也想念家人,整整74天没有回家只因为他有一个更大的家需要守护。大局面前,没有怨言,他守住的是监狱抗疫最终胜利的希望,是民警家属迎接英雄凯旋归来的殷切期盼。

这就是韩国根,一名普普通通的监狱人民警察,一位在抗疫一线中发光发热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以一心为警的奉献精神和扎根基层实践的显著业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贡献,他用忠诚、责任、担当完美地诠释了身为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和奉献,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忠诚、执着与坚守。

抗疫最美逆行者

廖远鹏

廖远鹏,男,1990年3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2015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省十里坪强制隔离戒毒所后勤保障大队四级警长。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廖远鹏第一时间响应组织号召,积极参加紧急支援任务,以优良的表现,得到受援单位的高度评价。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他不顾疲劳,持续奋战在守护场所安全的最前线,展现了新时期司法行政青年干警良好的精神风貌。因疫情防控工作表现突出,被省司法厅记个人嘉奖1次。

主动请缨彰显青年担当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面对肆虐的疫情,刚结束春节值班到家的廖远鹏接到紧急召回的命令,第一时间收拾行囊与家人简单交代后便立即返岗,和全所民警职工一起进入封闭管理和战时执勤状态。接到支援疫点的任务后,他第一时间请战。面对家人的担心,他宽慰道:“现在全国都在抗疫,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更要去组织最需要的地方,你们不用担心,我会保护好自己。”当单位领导问他,为什么报名的时候,他坚定地回答道:“当初成为人民警察就是希望能为老百姓多做事情,我一直渴望能有机会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在前面,这次就是我一直等待的机会。”面对家人,他展现的是一份人民警察的家国情怀;面对组织,他展现的是一名年轻民警应有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担当。他怀揣坚定信念,与单位其他民警一起踏上了支援兄弟单位的征途。

牢记职责紧急火线驰援

廖远鹏到达受援单位后,顾不上整理个人物品,便第一时间赶赴管理现场受领任务。由于罪犯的管理与自己曾经熟悉的业务性工作存在极大的不同,为了避免因经验不足造成隐患,他从熟悉管理现场及环境入手,一有空闲就跑到经验丰富的老民警跟前悉心求教做好笔记,每天晚上都在罗列下个班次要注意的细节,认真研学各类规定细则。在援助期间,他就像一块“砖”,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宿舍执勤时,为了能及时了解更多的动态信息,他总是提前十几分钟到岗,与上一班次民警做好工作交接,仔细了解现场情况;工厂执勤时,他认真落实好流动式管理,在各个习艺区域巡查;日常教育时,他及时将新的防疫要求传达给分管人员,与罪犯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动态掌握。

乐于助人体现自身价值

同事们说廖远鹏像是一个铁打的人,总是不知疲惫,为需要帮助的同事顶班是他的常态。当监区领导提出让他自己也要注意休息时,他只说了一句“没事,我不累”。他始终牢记单位的嘱托,把自己融入到维护监狱场所安全稳定工作中去,他的各方面努力也得到受援单位的充分肯定,在受援单位公布的五次的战“疫”先锋光荣榜上,他先后获2次特别优秀,1次优秀表扬,以“一战到底”的无畏勇气,出色完成支援任务,用扎实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担当。

持续作战守护场所稳定

支援任务完成后,原本应在家休整的廖远鹏到家第二天便向领导提出希望能够立即进入工作状态。通过封闭隔离观察进入所区执勤后,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各个区域进行场所硬件设施的维修与检测,时常因太忙错过饭点,选择饼干泡面充饥。他说:“我们所区这么大,硬件设施这么多,如果要跑到集合点领盒饭浪费时间,不如自己带些吃的,多做点工作。”当了解到夜间民警警力紧缺时,他不顾艰辛参与夜间执勤工作。尽管日以继夜的工作,每日平均睡眠只有4小时,他却总是以最饱满的精神面对一项又一项的工作。

抗疫最美逆行者

吴小克

吴小克,男,1976年2月生,中共党员,1999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温州市黄龙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院长、一级警长。

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吴小克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防疫工作部署要求,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场所防疫安全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切实增强场所防疫工作医疗水平,为场所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医务保障。

周密部署 未雨绸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早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之前,吴小克凭借多年医疗经验就提前着手准备,购置体温枪20余支、体温计100余支、口罩3000余个、消毒药水50余瓶。他还多次召集医院全体民警召开专题会议,对各项医疗防疫工作提前部署、周密安排,切实做好戒毒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要求民警树立“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场所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全所戒毒人员的疾病管理,消除医疗安全隐患,确保场所安全万无一失。

率先垂范 宽严相济

疫情在前,使命在肩,为确保场所防疫的绝对安全,温州黄龙所实行全封闭的战时执勤模式。由于医务部门的专业性强,新的执勤模式势必出现医疗警力短缺,原来日常6个人的医务工作量,在各批次被压到只剩2名医生,给从事医疗工作的民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党支部书记,吴小克经常利用空闲时间找民警谈心谈话,全面摸排民警思想和家庭情况,帮助民警解决各类困难,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共同筑牢稳固防线。同事陈医生的母亲患有鼻咽癌,因疫情道路封锁,无法到市区医院购买抗癌药,这让在单位执勤的陈医生急得直掉眼泪。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轮到居家隔离的吴小克立即主动提出与他换班,让陈医生回家处理家事,他本人则继续留下执勤。事后大家才知道吴小克的母亲也中风偏瘫需要家人照顾,当问他为什么继续留下执勤时,他只是说:“陈医生比我更需要回家。”作为部门领导,吴小克遇事能承压、能撑事,更能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最终带领医院全体干警以最好的状态共克时艰。

多措并举 严格管控

在场所防疫工作中,重点病人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有多年管理和医疗经验的吴小克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从不抱有丝毫侥幸、麻痹心理,始终坚守一线,仔细考虑各方面细节。他坚持每天组织对全体民警和戒毒人员开展5次体温检测,对场所进行2次消毒,确保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定期摸排病残专区戒毒人员的病情,加强管理,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做好戒毒人员的教育工作,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病残专区戒治秩序;在医院三楼设立发热病人隔离观察区域,将疫情防控各项监管制度落实到位。吴小克还主动出击,全面深入各大队生产生活区域,排查全体戒毒人员的健康状况,并进行专项管理、定期随访、严格管控,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及伤残的重点人员病情做到了如指掌;积极指导各批次民警开展防猝死应急演练,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抗疫最美逆行者

周敏华

周敏华,男,196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89年参加工作,现任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从警31年来,周敏华始终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今年疫情发生后,他担任省司法厅应急工作指导组组长,赶赴疫点一线指导和支援监狱疫情防控工作,把忠诚和信仰书写在了前行的征途上、火热的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临危不乱 打好“统筹协调”总体战

“要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在监狱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刻,他总是这样鼓舞着战友。

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周敏华充分发挥在监狱工作多年的经验,统筹协调各个部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忙而不乱。严格落实隔离措施,对监狱实行全封闭管理,对发生疫情的监区内所有罪犯实行一人一间隔离。严格开展核酸检测和流调工作,对发生疫情监区的所有罪犯、民警实行全员核酸检测,全面开展流调工作,确保不漏一人。严格执行公共卫生标准,在疾控专家的指导下,严格按标准开展垃圾消杀、污水分类处理等工作,坚决阻断扩散渠道。

他时常忙得吃不上一口热乎的饭菜,身为应急工作指导组组长,身兼数职,既要当好指挥员、宣讲员,又要做好调解员、战斗员,成为战“疫”工作的急先锋、及时雨、粘合剂。他还积极与地市防疫指挥部、省市区卫健委、疾控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确保信息的及时有效互通。

冲锋在前 坚守“医疗救治”第一线

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医疗救治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人员密集、空间有限、场所特殊……他深知监管场所内医疗救治工作的紧迫性与复杂性。为此,他始终坚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建立了巡诊、会诊、转诊三项机制,加强每日病犯监测检测,确保罪犯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实现了“零死亡”目标。一系列及时有效的医疗措施,一次次亲临一线的督导指挥,一个个精准研判的意见建议,为监狱确诊病例成功实现清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

苦干实干 筑牢“安全稳定”大屏障

为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两手抓”“两手硬”,他始终以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决心,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接续战斗,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他要求各个小组都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在防疫措施上要严上加严、细上加细、实上加实,不容有丝毫的懈怠和麻痹。在他的正确指挥下,监狱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个多月时间里,周敏华坚定“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信念与担当,主动放弃假期和家庭团聚的机会,用责任和担当构筑起了抵御疫情传播蔓延、维护场所安全稳定的严密防线。

抗疫最美逆行者

姜志远

姜志远,男,1989年7月生,中共党员,2014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乐清市司法局大荆司法所所长。

抗击疫情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争。时间线就是生命线,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乐清市司法局大荆司法所所长姜志远争分夺秒、日夜奔波,充分展现了司法行政干部敢于担当、敢于胜利的精神。

疫情防控 步步铿锵

为有效遏制疫情,1月25日,姜志远就奔赴在了精准排摸辖区湖北返乡人员基本情况的抗疫路上。在第一时间确认司法所工作人员与服务管理对象一切正常后,姜志远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立即调派工作人员协助辖区三个乡镇在各村路口设卡执勤、劝导宣传,最大限度调派力量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2月4日起,姜志远又踏上了为期14天的医学集中隔离点值守工作的新征途。在隔离点,他身兼数职,为留观人员送餐代购、查岗登记,成为掌握留观群众一日三餐、生活用度的“大管家”。疫情肆虐,抗疫征途艰难曲折,姜志远一刻不敢放松。

群防群控 严防死守

2月24日,姜志远再次马不停蹄加入到大荆镇村级基层单元卡点管控督导的新战场。大荆镇雁溪社区群山环绕,各村布局分散,落实市委市政府通告要求的村内“硬隔离”管控难度巨大。在姜志远进岗当日,社区最偏远的山头便迎来了一批15人的“登山爱好者”,不仅拒绝出示“健康码”,更是与当地村民发生口角争执。姜志远顾不得吃中饭,历经三个多小时的协调,确认了人员健康状况,并分批劝返、引导15人有序离去。

本职工作 稳健扎实

社区矫正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工作,也是司法所一项重要业务。姜志远在抗疫一线也不忘每日远程指挥工作人员加强信息化核查,排摸矫正对象动态,要求社区矫正对象配合执行乡镇、司法所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抗疫期间确保了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姜志远的感召带领下,社区矫正对象在此次防疫工作中更是表现突出,一人向乐清市慈善总会大荆镇分会捐款20万元,专项用于防疫工作;一人捐赠蔬菜1500余斤,供大荆镇政府调配。还有很多矫正对象自发活跃在各自村卡口,协助村干部卡点执勤、巡逻喊话。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姜志远逆流而上,奋勇向前,不惧风雨,深入抗疫一线,是基层司法行政干部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勇于奉献的一缕剪影,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抗疫最美逆行者

周 帆

周帆,男,1979年9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2004年参加工作,现任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汤溪中队副中队长。

总是有一种义务是无所畏惧的担当,总有一份职责是义无反顾的坚守,金华开发区综合执法局汤溪中队副中队长周帆,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坚守在抗疫一线,在灾难来临、疫情告急之时,挺身而出,逆流而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经常做好事的“活雷锋”

正月初五,金华开发区综合执法局接到一个电话询问,“请问你们局是否有一个周帆的队员,这人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了三万元。”捐款已经好几天,但他没对任何人讲。经分局向周帆本人了解,他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当看到新闻、微博、朋友圈扑面而来的“武汉封城、医用物品短缺、物资告急”等消息,周帆立刻找来武汉市慈善总会银行账户,将一年的积蓄全部捐出。当问起捐赠的初衷时,他坚定地说,“国是最大家,有大家才有小家,现在国家有这么大的困难,作为一名党员做点事是应该的。”

周帆还经常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众,2016年2月,洋埠初中学生肖某因颅内动脉血管瘤需要进行开颅手术,肖某父母是普通打工者,家境贫穷,当周帆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向肖某捐款1万元。

周帆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爱都是与困难对抗的力量,用博爱的胸怀铸就世间的真情,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很快乐!”

疫情防控的“排头兵”

在疫情期间,周帆不仅是一名普通的执法队员,也是汤溪镇疫情防控应急小组的负责人。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他每天在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一站就是一整天。大年三十,周帆和应急小组其他队员一起开展入户宣传、排摸登记、村庄巡逻,挨家挨户对辖区内人员户籍情况、行动轨迹、身体状况等信息进行收集与登记。从早上8点忙到第二天凌晨,连一个团圆饭都没能吃上。此后的两个多月,为了遏制疫情扩散,除做好执法工作外,周帆和队员们蹲驻社区,两人一组,实行全天候值守,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询问来往人员信息、进行体温测量、温馨提示居民没事少出门;积极深入防控第一线,协助社区做好密切接触人员的重点隔离工作。

抗疫最美逆行者

程 广

程广,男,1971年11月生,中共党员,199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衢州市柯城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主任科员。

身先士卒 率队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柯城区司法局“一把手”的程广,坚决贯彻上级指示和部署,以一线“指战员”的职责和使命,带领局机关28名干部职工全力以赴开展“包区清楼”行动。

双港街道双水桥社区所辖的南湖春苑和兴华北区地处老城区,是典型的“老人多、租户多、老房子多”的“三多”小区,所有楼房均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建,居民大多为企业退休老职工,思想观念有时比较保守,部分甚至对小区封闭管理存在抵触情绪,工作开展起来难度较大。面对困难,他主动请缨要求包干这2个“开放式”老旧小区。同时,指挥部署抗疫“兵力”,合理安排值班岗位,确保每天有18人坚守在包干小区内。

在“包区清楼”行动中他率先垂范,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当好小区的“守门员”“巡查员”,认真履行“楼栋长”的职责。盯重点人员、控小区出入、劝集聚、测体温、宣传防护知识、查验人员信息,他都亲力亲为。2月8日元宵节那天,他不辞辛劳从早上一直忙到深夜,在南湖春苑小区巡查时,发现一位老人身体不适,急需就医,他立即帮忙联系车辆,及时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

细心暖心 急群众之所急

“你们想得真周到,免费送菜上门,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太感谢了!”兴华北区的一位老大爷一边从程广手中接过一袋米一边说道。

小区封闭、超市停业,年老体弱居民的柴米油盐等基本生活物资及时保障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尤其是居家隔离居民和空巢老人完全就是急待救援的对象。

“群众的事情无小事,特别是当前处于非常时期,居民的生活必须要有保障,只要居民有需求,我们每天送货上门!”至行动结束,共组织为居家隔离户以及年老体弱者配送蔬菜、米面等生活物资,配送超70余户次。

“程局长真是个细心暖心的人。”简单的话语表达了双水桥社区干部和网格员们对他的感谢。疫情初发,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紧缺,在得知社区干部防疫物资不足时,他及时筹措了一批口罩、一次性手套、酒精,全力支援社区一线人员防疫。

助企援企 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程局长,多亏了你们组织的律师服务团队专业解答,否则我这笔订单要损失不少。”浙江海豹制漆有限公司老总感慨地说。疫情期间,柯城区司法局组建的律师团队为该企业提供了法律服务,帮助他及时挽回损失,这也是柯城区司法行政系统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

“只有走出去、沉下去才能知道企业真正需要什么?”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法雨春风”服务月活动动员会上,他要求各科室发挥自身职能,常态化走访结对企业,开展以“法助百企、法惠万家”为主题的“法治助企”活动。

每周2次亲自走访复工企业是他固定工作日程安排。组建13名律师成立法律志愿团,分批前往航埠工业园区为企业进行开工复工前的“法治体检”;带领政策法规科长向企业提供复工政策法规的解答和咨询,送上《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复工复产法律问题实务操作手册》《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梳理复工流程图,帮助企业降低疫情期间涉法风险,以健康的“法治体格”投入生产经营。在柯城区开展的“挂联区块”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活动中,要求区级部门“一把手”挂联一个乡镇(街道),助力辖区内企业复工复产。

抗疫最美逆行者

周向勇

周向勇,男,197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02年参加工作,现任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三级主任科员。

他怀着对事业的热忱,担当作为,砥砺前行,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冲得上去。

他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义无反顾,逆行向前,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用逆行的身影书写责任与使命。

他就是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一组组长周向勇。

面对疫情 他义无反顾、逆行向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开赴高铁卡口抗击疫情第一线。2月7日,志愿服务队进驻丽水高铁站防控检查卡点。2月8日,启动24小时全天候执勤模式,全面接管高铁卡口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入丽人员登记扫码、清点分流,红码、境外等重点人员管控转运,无码人员健康码安装、监测等工作。

疫情面前,周向勇主动请战、率先垂范、冲锋在前,担任“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一组组长。在防疫一线,他总是走得最多、讲得最多、站得最久的那一个,人员分配、物资发放、引导扫码、处置突发事件,哪个岗位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初到抗疫一线时,所有队员心里实际是有恐惧的,特别是高铁卡口工作,人员成分复杂,很多外地来丽或国外返丽人员,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为了保护好每一位队员的安全,周向勇认真学习了相关防疫知识并传授给每一位队员,每次上岗前,他都要检查队员是否戴好口罩、面罩、手套,在轮岗休息时,他总是帮队员从头到脚进行全面消毒、洗手后再休息。

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外地返丽人员不断增加,高铁防疫卡口的工作量和压力也与日俱增。在开展高风险旅客引导转运、集中防控隔离或核酸检测工作中,时常会遇到旅客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周向勇始终把“防控就是服务”的理念放在第一位,一遍遍解释政策,稳定旅客情绪,尽一切力量服务旅客的实际需要,有效缓和了排查人员和返丽人员的关系。在这期间,他和组员们既当“防疫员”又当“服务员”,既当“引导员”又作“宣传员”,保持每天18个小时的坚守,克服身体长时间站立和保持精神高度紧张的不适,克服家庭的困难,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作为,主动当好疫情防控的“主心骨”、攻坚克难的“排头兵”,高效、有序、准确完成了每天六、七千名旅客的登记、排查、引导、转运工作,确保了丽水高铁卡口的“零病例”输入。

面对危险 他挺身而出、冲在最前

高铁卡口防疫100天里,志愿服务队在高铁卡口引导转运旅客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来自武汉等疫区人员、境外抵丽人员、健康码红码人员和核酸检测追踪到的亲密接触者等四类防控高风险旅客。周向勇和队员们坚守在第一个关口,守好城市第一道防线,坚决不让一个高风险旅客流向市区。

面对高风险地区的旅客,周向勇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他总是交代队员:“你们离我远一些!”有人问周向勇,“你引导转运的人很可能成为确诊病例,你不怕吗?”周向勇回答:“怕,我也还会这样做。”

面对难题 他法情兼顾、温暖人心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在高铁站抗疫期间,他和队员遇到一个深圳返丽人员,按照工作要求,他需要立即送到服务点进行核酸检测。但是该人员紧急回丽是为了见病重的妻子最后一面,核酸检测的几个小时对于这位旅客可能就是与爱人天人永隔的分界线。他们立即将情况上报,经过上级同意,查验了住院信息,并与区防疫指挥部、医院进行详细沟通,安排专车将其送到医院见妻子最后一面。

十多次的电话沟通和协调,过程虽然曲折艰难,但是得到多方的理解和支持。男儿有泪不轻弹,坐上防疫专车时,该人员眼里泛着泪光,无数次呢喃着“谢谢谢谢……”此时,雨夜虽冷,但周向勇的心里很温暖,因为能让返丽人员早点返回家中,早点返回工作岗位,便是他最大的心愿,更是全体抗击疫情志愿者的共同心愿!

在每一次化解旅客焦急、困惑、无奈、甚至惊恐无助的背后,都是周向勇和他的队员们微笑服务、耐心解释、端茶送饭的辛勤付出。

抗疫最美逆行者

冯震远

冯震远,男,196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参加工作,现任浙江百家律师事务所主任、浙江省律师协会顾问、嘉兴市律师协会会长。

冯震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挺身而出、勇敢奋斗、扎实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他发挥职业优势,做好各级党委、政府依法防控疫情的参谋、助手;针对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合同违约、工资支付、劳动争议、医疗社保等法律问题,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咨询和帮助,认真办理相关法律事务,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援助力度,积极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充分体现了律师的职业精神与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

关注疫情 建立应急机制

1月26日,面对突然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嘉兴市司法局的统一部署下,冯震远立即组建“防疫护法”临时工作小组,作为网上临时应急指挥部,指导全市律师行业各级党组织和律所的防疫普法工作。1月29日,嘉兴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商联等五部门下发文件,成立“嘉兴律师参与疫情防控公益服务工作队”,由冯震远任队长,并组建11支工作分队,工作内容包括提供法律意见、当好参谋助手、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宣传、开展矛盾调解、提供专项法律服务等。

群策群力 提供法律支持

冯震远坚持运用法律知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法律服务和法律支持。自1月26日起,冯震远在“嘉兴普法”和“嘉兴律协”公众号推出《红船旁律师如是说》以案说法系列和《抗击疫情,嘉兴律师在行动》系列文章近百篇,平均每天2至3篇。

抗疫最美逆行者

金琴云

金琴云,女, 1971年2月出生,1996年参加工作,现任浙江力汇律师事务所主任,九三学社路桥支社主委,路桥区妇联兼职副主席。

金琴云作为浙江力汇律师事务所主任、台州市人大代表,始终兢兢业业、不为名利,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为民服务就是她一生的职责。

2020年的春节,疫情来势汹汹,国内“一罩难求”。为了解决抗”疫”一线战士急缺口罩的难题,金琴云在律师事务所发起了“律政防控疫情”紧急行动,并带头捐款13万元,律所全体成员积极响应捐款,筹集的款项全部用于采购一次性医用口罩及KN90口罩送到防疫“前线”。由于口罩国内资源极其短缺,她便想方设法,多方联系熟人帮忙从海外采购。至今为止,她个人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42400余个,单位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1100个。当防疫“前线”人员收到口罩表示感谢时,她却说:“这并不算什么,比起那些奋斗在一线,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医护人员,我所做的真的微不足道,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所能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从海外多购些医用口罩,送给战斗在一线的英雄们。”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金琴云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抗疫工作。除了赠送口罩,她践行法律人的职责使命和社会担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律师整理并制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手册》300份,并积极将这些预防手册分发到群众手中,提高居民防疫的风险意识。同时她带领律所团队成员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共发布10期抗击疫情的法律宣传文章,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的法律后盾。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她积极加入路桥区疫情防控法律专家团,主动为政府疫情防控各项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应急事件做出法律预判,提出解决方案,并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维女性之权,行天下之公”。为真正解决妇女儿童维权难的问题,她义无反顾担负起路桥区妇联副主席的岗位,于2016年创立了 “金琴云巾帼维权工作室”及“九三学社.民进.巾帼心连心工作室”,组建了“路桥区妇女儿童维权志愿律师团”,安排律师每周轮值为群众提供热线接听、信访接待、维权咨询、矛盾调解、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八大服务,填补了妇女儿童维权的空白。同时开通“金琴云巾帼维权工作室”微信平台,共发布86期关于反家暴法案例、妇女儿童维权的推选文章,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维权的法律意识。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在每年的妇女节、儿童节来临之际,她都会积极带领九三学社、巾帼维权工作室成员送法送医进乡村,开展面对面法律知识讲座。因工作室维权效果显著,金琴云还受邀做客浙江经视《娘家人》栏目,解读婚约纠纷的相关法律知识。“金琴云巾帼维权工作室”的维权事迹也在网上被多次转载报道。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金琴云不负选民重托,敢于为民主法治建设发声,以一名律师的视野,将办案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写成一份份建议案。在担任人大代表期间,共提案68件,其中三件被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列入十大重点建议之一,其余的建议也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转化为一条条有效的处置措施,成为推动台州民主法治建设的具体实践。

普法君向您约稿!

我们欢迎与司法行政工作相关的原创文章,我们将在投稿中择优录用。

原标题:《美丽情怀——“抗疫最美逆行者”事迹展播(二)》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