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拓荒牛”到“前海石”,深圳精神塑造独特城市气质

2020-11-07 14: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头健壮的牛,头抵向地面,四脚用力后蹬,拉着身后一段腐朽树根,竭尽全力向前。每天都有不少从外地来深圳的游客,站在深圳市委大院门口的雕塑前,拍下一张纪念照。

这尊雕塑名为孺子牛,又被称为拓荒牛、开荒牛。自1984年起,这座青铜雕塑就屹立在深圳市委大院,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一如它所象征的“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精神,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中。

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最重要的思想单元。10月9日,深圳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报告发布“新时代深圳精神”——“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

从孺子牛雕塑的开拓奉献,“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的务实苦干,“闯”雕塑的敢闯敢试,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开放包容,“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温暖大爱,到“新时代深圳精神”的昂扬向前……40年来,“深圳精神”正在不断充实、延展,塑造了独特的城市气质,构成城市发展完善的内在动力。

01

“孺子牛”奋力牵拉老树根

“1980年,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市希望能在市委、市政府大院内建一座雕塑,体现特区精神,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当时的有关部门找到了我。”关于孺子牛雕塑的来历,雕塑作者、中国著名雕塑家潘鹤曾对深圳市档案馆详细描述。

当时,就雕塑采用什么形象,有过一番争论。有人提议,用狮子,显示威严;有人提议,用大鹏鸟,既象征“鹏城”深圳,又寓意特区如大鹏展翅,一飞冲天;还有人说,做一个莲花喷水池,希望深圳“出淤泥而不染”。

在潘鹤看来,大鹏鸟不是在山顶,不能展翅高飞,“市委大院只有几层高的楼房,将来深圳到处高楼大厦,大鹏正在起飞,就像被关在笼里。”

这些提议都被一一否决了。“雕塑体现的精神要历久弥新,一定要慎重。”他说。

一个情景在潘鹤脑中一闪而过:特区里那些忙碌着的推土机、拖拉机、汽车和建设者不正像一群牛吗?“改革开放、搞特区建设,深圳特区从无到有,要求我们这一代人奋斗到底,雕塑一个‘开荒牛’最合适不过了。”

潘鹤决定,牛的姿态不选择昂首挺胸,而是低着头,象征埋头苦干的精神。

创作过程中的一次偶然,他在宝安一处农舍旁看见两块老树根,由此迸发了灵感:搞特区就是要“开荒”,要拔掉“劣根”,将封建意识、小农意识、保守思想和官僚作风连根拔起。

他花8块钱买下了两块树根,放在了雕塑身后,让牛展现出奋力牵拉树根,尽力一搏的姿态,为雕塑注入了警示和激励的意味。

1984年7月27日,重4吨、长5.6米、高2米、基座高1.2米,以花岗石磨光石片为底座的大型铜雕落成,立于市委大院内。起初,雕塑取名“开荒牛”,但考虑到“将来开荒完了怎么办”,便以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定名为“孺子牛”。

1999年,深圳市将“孺子牛”铜雕整体迁到了大院门口的花坛上,并将办公大院围墙后退10米,便于市民参观。

“‘拓荒牛精神’永不过时。一座城市要继续发展,就需要一大批‘拓荒牛’继续领导潮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更多的未知领域大胆去改革、创新,永不停步。”潘鹤说。

02

“闯”冲破体制束缚

一件件标语、雕塑、石碑,屹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凝固了不同时代“深圳精神”的意蕴。蛇口微波山下,“开山炮”炸响的地方,“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已经屹立了38年。

1981年,“蛇口之父”袁庚写下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挂在了蛇口工业区指挥部前。1984年10月,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队伍中,这句标语被贴上了反映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成就的彩车。这句口号也由此响彻全中国。

在这句口号的鼓舞下,特区诞生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一天71项发明”的深圳质量;经济体量从1979年的1.96亿元,上升到26927.09亿元,创造了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奇迹。

1993年7月,老深圳博物馆门前的草坪上耸立起一尊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的巨大的金属雕塑:一位肌腱发达的巨人,正用力推开一重大门。

这座雕塑名为“闯”。雕塑的创意者郑建平曾对媒体表示,“闯”有三重含义:一是率先推开国门,对外开放;二是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三是打破“左”的思想的牢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敢闯”是深圳的重要经验。

建设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商品房小区,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第一个打破“大锅饭”,在企业实行结构工资制,率先取消粮油食品凭票供应制度,敲响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第一槌”,第一个提出住房商品化改革,创办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率先启动商事制度改革……40年来,凭借“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深圳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

深圳而立之年,国务院批复成立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被认为是“特区中的特区”。彼时,当这片滩涂之地仍在填海、无一栋建筑时,园区海堤边最先立起了一块高约2.8米、宽约2.1米,上刻“前海”二字的巨型黄蜡石。

2012年12月7日和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站在这块巨石前,对前海开发开放作出重要指示,并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前海石”成为前海最具代表性的印记,也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见证。10年过去,前海累计新增注册企业17.3万家,增加值达2288.9亿元,推出制度创新成果573项、惠港利港政策100多项。

03

“新深圳精神”续写城市传奇

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的使命,从经济发展的“单项冠军”跃升为多领域“全能冠军”。在精神领域,近年来,“深圳精神”不但聚焦效率、发展,也越来越多地着眼于公平、共享。更多的观念没有写在石头上,却镌刻在人们的脑海里。 从“来了就是深圳人”,到“深爱人才,圳等你来”,响亮的口号昭示了开放包容的城市魅力。深圳建设了全国首个人才公园,并将每年的11月1日定为“人才日”。人才广场中心的人才语录石上写道: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在“爱才”精神的感召下,深圳特区人口从刚成立时的不足3万人,到如今超过2000万人,成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近5年来,深圳每年保持新增常住人口40万—50万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32.5岁,成为年轻人追梦的热土。 1990年,由46名青年倡导的中国内地第一个义工团体——深圳市青少年义务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成立,他们的口号“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入选了深圳十大观念。

如今,深圳志愿者队伍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到20人,发展到208万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街头巷尾的“红马甲”成为“志愿者之城”最亮丽的风景线。 以“拓荒牛精神”为基础,1987年,深圳将特区精神概括为“开拓、创新、献身”;1990年,深圳又提炼出以“开拓、创新、团结、奉献”为核心的深圳精神,并在2002年将其扩充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今年,深圳发布16字“新时代深圳精神”——“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这十六个字简短有力,朗朗上口,既是40年来深圳人共同的精神标识,也承载着崭新的时代内涵。

“敢闯敢试”包含了深圳最为鲜明的“创新”特质,是深圳过去40年为改革开放先行探路的真实写照,也是深圳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不懈追求;“开放包容”彰显了“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的开放视野、“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宽广胸襟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恢弘气度;“务实尚法”是深圳人埋头苦干、务实高效、崇尚法治、遵从规则的集体群像;“追求卓越”体现了新时代深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创新实践,也体现了“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全球标杆城市”的远大追求。 如今,深圳精神仍在不断续写。它是城市发展中不断积累、锤炼出的文明成果,将继续充实与发展,成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强大精神动能。

内容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夏凡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发布厅推荐

发布厅邀请您关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维码

“i深圳”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从“拓荒牛”到“前海石”,深圳精神塑造独特城市气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