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儿童抑郁症:活着or上学?(一)
原创 雪青 心教育
一起耐心陪伴我们“抑郁”了的孩子
(一)
原创 | 雪青
曾经,我体会出了一个规律,那就是每年的国庆节前后,咨询室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特定的人群来访。
国庆之前是一些人到中年的全职妈妈们,这个时候她们一直全心全意照顾的子女正在大学接收军训,而妈妈在孩子终于顺利完成高考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短暂的如释重负之后,不知不觉发现自己每天无所事事,心里像长了草一样无所适从,心烦意乱,逃无可逃般,更年期的症状或者提前或者变得更加严重了。
国庆之后则是一些大一的新生,入学必须的一个月军训结束后,又逢国庆小长假,一些学生就又回到了家乡。但是国庆结束后,有些返乡的学生却不愿意重回到象牙塔里了,折腾着要从大学退学重新去复读,不是对刚进入的大学校园不满意,就是不喜欢所录的专业,或者适应不了宿舍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际关系。
而今年,让我诧异的是,国庆长假后,比较明显的一个现象是,接二连三地不断有十几岁的孩子被父母带到咨询室来,无一例外报告的状况都是孩子突然不愿意去上学了,怎么劝都劝不到学校去。
不去学校的原因各异,但表现出来的症状都类似,那就是这些刚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抑郁了。
有的孩子来时,父母手里就拿着医院的诊断报告,孩子被明确诊断为中度或者重度抑郁,医生建议父母带孩子同步做心理辅导,有一个孩子在重度抑郁之际还伴有明显的妄想症状。而此时,父母仍旧不愿意相信医院的诊断,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心理咨询师:“这孩子就是因为疫情期间在家玩手机玩上瘾了,偷懒不愿意去学校,是吧?”
非常具有共时性的是,国庆节后,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长文《儿童抑郁症:我们为何总是忽视孩子的痛苦?》连续数天在朋友圈被转发。
我忍不住联想,在这个百年不遇的特殊年份,这些进入心理敏感期的孩子,遭遇的可能不仅仅是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可否还有这个一如天外来客般的新冠病毒的干扰?
这样想时,脑中冒出的是鲁讯先生那句著名的呐喊:“救救孩子……”
不是无缘无故联想到了这句话,因为几乎每一个被抑郁情绪裹携的孩子身后的家长,最焦虑的依旧是:“孩子什么时候能去上学?”
所以,和家长约谈时,不得不抛出一个残酷的选择题:“你是先要让自己的孩子活着,还是先让TA去上学?”
仍然有家长们会睁大非常质疑的双眼:“真有这么严重?”
我还是硬着心肠,肯定地回答:“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我们还强行把孩子送到学校,可能会真有这么严重。”
而爸爸妈妈们眼睛里随即涌起的深切伤痛,却让咨询师的心也为之痛楚,我唯有好好地凝视住他们的双眸说:“我们一起努力,陪伴孩子度过这个艰难的阶段。”
几乎所有的家长在这样的时刻,对孩子本能的爱还是占了上方,至少我遇到的父母们是这样的。一位妈妈心疼地抚着女儿散落的发丝,温和地说道:“妈妈负责去给老师续假,你不要担心了,我们安心养‘病’。”
我看着妈妈的眼睛:“年初,整个国家都因为新冠疫情摁下了暂停键,实事证明,疫情缓解后,一切又都重新启动了,我们也都感受到了今年的国庆假日比任何一个国庆假日都更加欣欣向荣。你的家庭现在就当是为孩子暂时摁一段暂停键,我们大家都耐心些。”
妈妈的眼睛里涌出热泪:“谢谢老师,我懂,只要有女儿在,我们家就有明天。”
我不能不说,这一段时间,顺势而为而非自愿选择地、比较密集地在不同时段,和这些不同的孩子工作,唤起了我许多的母性柔情,有时甚至会把某两个孩子的故事交叉了,这些孩子诉说的言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让听者为之心痛。陪伴这些孩子的过程,很让我动容,思绪良多。
我摘录出几个青春期女孩的抑郁故事,给她们起了不同的代名,模糊掉她们的真实信息,只呈现出一些咨询中的片断,也许会引起一些未能走进咨询室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共鸣,以兹有所借鉴。
一直努力用自己的优秀维系父母婚姻的女孩
小依是近期所见孩子中年级最高的女孩,十五岁,正上高一。她是班主任通知家长后,被妈妈带过来的。因为开学以来,不止一个带课老师发现了她在课堂上偷偷摸眼泪,同学也发现了一些她的异样,她走路不断被绊倒,在从教室回宿舍的路上,明明脚下没有障碍物,她也会不小心踩到自己的裤角而摔倒。
小依坐在咨询室后,说她很清楚自己从小学三年级起就不对了,她会阶段性地情绪低落,偷偷哭泣。她说她有时就像《小欢喜》里的英子一样在妈妈进来看她有没有盖好被子时假装睡着了,在妈妈出去后再呆呆地睁开眼睛,在无边的黑暗笼罩下思维空白地度过漫漫长夜。
她从小还很清楚地知道爸爸妈妈合不来,俩人吵架吵得很激烈。但是从小到大只要她拿回奖状、拿回优秀的考试成绩,父母都会不约而同喜笑颜开,他们家的气氛就会非常的温馨。
从小学到初中,她就是这样努力地用一张张优秀的学习成绩单换回一家人短暂的温馨时光。
疫情期间,也许因为爸爸妈妈有太多时间在一起,俩人矛盾再度激化,哪怕父母在他们的房间使劲压低争吵的声音,她也能听到物品被摔落撞击地板的声音。
后来,学校开始上网课了,在她上网课的时间段,是家里最平静的时段,她那时有一个愿望,希望各课老师二十四小时滚动地上网课。
再后来,就是整个家庭迎来了他们这一届初三学生因疫情而推迟了一个月的中考,爸爸妈妈非常齐心协力地营造出一个温馨幸福的三口之家的情景,甚至俩人有时还互相开开玩笑。小依说,考前的一个月是她最开心的时光,她们一家三口每天都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她甚至怀疑之前父母争吵是错觉。
而她真的不负重望,如愿以偿进入了那所著名的重点高中的重点班。
虽然疫情原因,不能在外面聚集会餐,爸爸妈妈还是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及两边的亲戚请到家里办了一个小小的庆功宴。
可是,在庆功宴的第二天晚上,小依就再次听到了父母房间里激烈的争吵声,她满怀忐忑地走进了高中校园。
进入这所比她的初中校园大了很多也漂亮了很多的高中开始上课没多久,她就认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还未过十五岁生日的小依明明白白知道了什么叫高手云集,有的同学明明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作业却完成得又快又好,上课回答问题好像不用思考,答案就在嘴边往出冒。
而她还有一个更大的隐秘的心事,她住校了,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在不用顾忌她的日子里,父母之间的争吵是不是吵得更肆无忌惮了?
未完待续~~~明天继续~~~
近期好文: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儿童抑郁症:活着or上学?(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