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哈萨克斯坦,为什么要迁都阿斯塔纳?

2020-11-06 11: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环球情报员 环球情报员

哈国迁都

作者|德克萨斯红狼

责编|Thomas

2019年3月,哈萨克斯坦为了纪念前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将首都阿斯塔纳再一次改名为“努尔苏丹”。这对阿斯塔纳而言,已经是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的第三次更名。

▲努尔苏丹地标巴伊杰列克观景塔附近

然而,努尔苏丹(阿斯塔纳)尽管贵为首都,但却并非是哈萨克斯坦的最大城市。哈国东南边境的历史名城—阿拉木图不但经济实力雄厚,人口也雄踞哈国第一,却出人意料地失去了首都的宝座。

事实上,如果细究,还能发现努尔苏丹的建城历史要比阿拉木图更为悠久一些。那为什么先建城的努尔苏丹却反而输给了阿拉木图,直到20世纪末才成为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呢?

一、俄国对哈萨克草原的征服

现代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哈萨克族形成相当晚,其族源也十分复杂,一般认为它是一个中亚地区多个民族的集合体,且一度臣服于金帐汗国。

直到15世纪中叶,黄金家族后裔才带领着哈萨克族祖先脱离金帐汗国统治,逐渐迁徙到巴尔喀什湖以南定居,就此建立起独立的哈萨克汗国,并逐渐强盛起来。而这批游牧民族也被称为“哈萨克人”。

▲哈萨克汗国分为三大部落:小玉兹、中玉兹和大玉兹

然而哈萨克汗国雄主头克汗于1718年去世后,由于其继任者并无治国能力,再加上准噶尔部落的入侵,哈萨克汗国逐渐衰落并陷入分裂之中。

而当时沙俄在对阵瑞典的“大北方战争”中大获全胜,确立了东欧霸主地位,并积极谋求更进一步的霸权。当沙俄统治者看到中亚内部的分裂态势后,逐步产生了扩张领土的想法。

在沙俄对中亚的征服过程中,不但在新式武器装备上占据了科技优势,同时还在两国边境线上大肆修建军事要塞,并建成了一条从里海到阿尔泰山漫长的哥萨克防线。沙俄此举不但可以阻止哈萨克游牧民袭扰沙俄腹地,同时,他们也能以此为前哨基地,步步为营向中亚推进。

▲沙俄进军中亚路线图,北方红色长线即为当年沙俄的防线

在采用军事手段的同时,沙俄也利用外交政策胁迫哈萨克的中玉兹、小玉兹两大部落先后臣服于己,或是扶植亲俄的首领。但进入19世纪后,随着沙俄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它显然不能满足于这种形式上的臣服,开始加大了对中亚的征服进程。

1822年和1824年,沙俄先后废除了中玉兹和小玉兹的汗号和管辖方法,将其领地改置成俄国的行政单位,并以俄国法律代替哈萨克习惯法。

然而,沙俄所侵占的仅仅是部分哈萨克草原,在哈萨克草原以南的广大区域,仍然存在着尚未被沙俄纳入统治的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希瓦汗国。为了征服希瓦汗国,沙俄曾在1839年派出了一支远征队伍,结果大败而归。

▲努尔苏丹和阿拉木图在哈萨克斯坦的位置

这次远征的失败,使得沙俄征服者意识到他们还需要更加深入草原腹地的军事基地。在此之后的几十年内,沙俄一直在采用修建军事要塞和武力征服的方式,不断蚕食中亚本土游牧民的领地。

1830年,沙俄在哈萨克草原北部,建立了一处名为“阿克莫拉”的军事要塞,这也是努尔苏丹的建城之始。

▲伊犁河流域

就在沙俄不断征服中亚诸国的同时,中国也碰上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得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沙俄也在此时不断入侵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中国领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因此当时并没有对沙俄在西北的入侵做出十分有效的抵抗。

▲阿拉木图的位置曾经属于清朝

1854年,一支沙俄远征队在伊犁河谷、阿拉套山山脚下的古尔班阿里玛图附近,建立了一座名为“韦尔内”的城镇,即今阿拉木图市的前身。

1864年,沙俄逼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条约,约44万平方公里领土就此沦为异域,伊犁河谷也被一分为二。阿拉木图也在被割让领土之中。

▲俄国侵略中国领土示意图,阿拉木图等广大领土被迫割让

阿拉木图三面环山,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水汽无法继续前进,只能在此聚集下沉,因而在当地形成了一片水草丰茂、土地肥沃的肥沃谷地。此外,沙俄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内地,也试图把当地作为前哨站从加大了开发力度,并以之作为草原总督区下辖的七河州首府(1882-1897)。

▲伊犁河谷被誉为“中亚湿岛”,喇叭的形状使得大西洋西风在此聚集

二、阿拉木图的崛起

早期的阿拉木图城中只有少数俄罗斯人居住,哈萨克人则聚居在其周边。但19世纪中期开始,阿拉木图也出现了民族混居的模式,而且当地而已凭借着比北部更为温暖的气候和适宜的水文条件吸引了更多外来移民。

▲阿拉木图周边卫星图

短短几十年内,阿拉木图便逐渐从一个普通军事据点成长为哈萨克草原南方的重要经济中心。到1906年时,阿拉木图的人口已增长至2.7万余人。

▲1900年的中亚

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共(布)也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26年,苏联政府为了沟通中亚和内地交通,决定兴建一条从塔什干通往新西伯利亚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汇合的中亚铁路动脉。

不久后,阿拉木图也开设了直达莫斯科的航班。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阿拉木图在物流、商贸、工业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纵贯中亚的“突厥斯坦—西伯利亚铁路”

苏德战争爆发后,阿拉木图迎来了它的高速发展期。战前的苏联欧洲部分是全苏联的工业中心,囿于德国闪电战的凌厉攻势,苏联政府不得不把大批工厂、医院、研究所、大学从东欧撤离到其统治腹地。

阿拉木图在此期间接纳了不少机构,使自己成为了哈萨克草原上重要的轻工业中心,从而大大促进了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据统计,到1968年时,阿拉木图人口已从1919年的10万余人增加到36.5万余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拉木图也逐渐暴露出了它的不少缺点。

▲升天主教座堂,一座建于20世纪初的东正教堂,是1911年阿拉木图大地震中唯一幸免倒塌的建筑

阿拉木图三面环山,其北部则是大片荒蛮沙漠。虽然有着高山河流的灌溉,但城市发展空间却极为有限。此外,阿拉木图主城区也位于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

尤其是1911年的一场地震,阿拉木图几乎被地震夷平,震后仅剩一座木制的东正教堂仍然耸立。

▲阿拉木图的空气污染

同时,由于阿拉木图空气污染极其严重,长时间内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有来自西伯利亚方向的凛冽北风,但鉴于其位于谷地,周边群山环抱,因此雾霾多年聚集于此,难以消散。

另一方面,自19世纪开始到20世纪后期,大量俄罗斯移民涌入当地,改变了当地的民族结构,尤其是北方各州由于受到俄国开发较早,因此俄罗斯人占比更高一些。

随着苏联的解体,哈萨克斯坦境内存在着众多的俄罗斯族人也成为哈国的重要隐患,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严重的分离主义运动。

据统计,1989年时,俄罗斯人是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第二大民族,占当地总人口的37.4%约600余万人,哈萨克族也只占40.1%左右约650余万人。

▲中亚民族分布,紫色是哈萨克族,绿色是俄罗斯族,可见哈萨克斯坦北部有广大的俄罗斯族群体,阿斯塔纳周边属于两族的混居住地区

对哈萨克斯坦统治阶层而言,靠近吉尔吉斯斯坦国境线的阿拉木图也太过偏僻,其政治影响力难以辐射到俄罗斯族人占多数的北方地区。

早在独立之初,就有俄罗斯人试图脱离哈萨克斯坦或要求自治,不过在哈萨克斯坦政府看来,这些俄罗斯人并非当地本土居民而是属于外来者,因此也谈不上自治。

此外,也有北方地区的俄罗斯人大量移民至俄罗斯,而这些人恰恰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使得独立之初的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新兴的阿斯塔纳

因此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不久,政治强人纳扎尔巴耶夫就不得不考虑迁都事宜。在他看来,新首都应该满足社会经济状况、气候、地貌、地震风险、交通基础设施等32个条件。

根据这些指标衡量,当时哈萨克斯坦共选出了四个备选城市卡拉干达州的乌勒套市和首府卡拉干达市、阿克纠宾斯克州的首府阿克托别市和阿克莫拉州的首辅阿克莫拉市。

▲相关城市位置

乌勒套虽然处于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中心,在历史上也曾在此聚集众多哈萨克部族,定都于此具备凝聚人心的力量,然而当地却缺乏水源和基础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卡拉干达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工业基地,然而当地地质、水源和生态条件也不佳。阿克托别则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部边境,定都于此难以统筹全国。

阿克莫拉,即现在的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历史上的努尔苏丹几度更名,最早可以追溯到1830年沙俄在当地修建的军事要塞“阿克莫林斯克”。

1954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发起了著名的“垦荒运动”。当时,阿克莫拉及其周边地区也被苏联政府列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大量俄罗斯年轻人来到此地垦荒,而该城也因此更名为“切利诺格勒”(意为“垦荒城”)。直到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才恢复了该城旧称—阿克莫拉(意为“白色坟墓”)。

▲努尔苏丹卫星图

阿克莫拉地处半沙漠草原地带,伊希姆河穿城而过,不但视野开阔,而且土地资源、水资源都极为丰富,同时当地历史上也没有严重地质灾害的记录,并且也有着基础工业设施和交通条件。

因此,阿克莫拉对哈萨克斯坦而言,几乎有着无垠的扩张面积和无尽的人口增长潜力。过于寒冷的气候可能是这座城市唯一的缺点。

经过仔细甄选和详细研判,最终哈萨克斯坦最高苏维埃在1994年决定把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往中北部的阿克莫拉。但直到1997年,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才正式颁布“迁都令”,并次年将其改名为“阿斯塔纳”(在哈萨克语中即为“首都”之意)。

2019年,哈萨克斯坦为了纪念前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又再度将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

然而迁都的成本是巨大的,当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迁都到阿斯塔纳之时,新首都的建设尚在进行之中。公务员们只能借用原来的州政府大楼办公,而且早期楼里只有一部直拨电话。

由于不少建筑尚未完工,很多公务员甚至只能暂时居住在旅社里,以至于有部分公务员因难以忍受恶劣的办公、生活环境而选择了辞职。

▲1997-2010年间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地区哈、俄两族人口比重对比变化

哈萨克斯坦迁都阿克莫拉之初,也遭遇了重大的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当时哈国内部便有反对派以“劳民伤财”为由批评迁都的行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对声音也逐渐消失了。

尤其是在改变哈萨克斯坦北方民族结构这一方面,迁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据统计,2010年人口统计资料和1999年相比,哈萨克斯坦北方三州的哈族居民比例已有明显上升。

▲阿斯塔纳伊希姆河南岸核心区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努尔苏丹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10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尽管和180万人口的阿拉木图还有所差距。然而随着政府、议会、央行以及其他科技机构的相继迁入,阿斯塔纳取代阿拉木图成为哈萨克斯坦新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众多外企总部,迄今为止仍然选择驻留在阿拉木图,鲜有搬迁计划。可以预见,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会随之改变,并会在此后形成南北两大城市共同带领哈国未来发展的局面。

对哈萨克斯坦而言,迁都算是豪赌成功了。

长期作者|德克萨斯红狼

文史作家|近现代世界政治与历史研究方向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本文系 “网易新闻 •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

签约账号「环球情报员」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原标题:《哈萨克斯坦,为什么要迁都阿斯塔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