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感恩红色·走进赤水(66) | 四渡赤水战役里的昭通故事!

微昭通
2020-11-05 22: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四渡赤水战役里的昭通故事

一个源头、一个会址、一个将军

1960年英国前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华时,曾用赞赏的口气对毛泽东说道:“您指挥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泽东却回答说:“三大战役没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四渡赤水”,这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得意之笔”,让人们记住了中国版图上,穿越滇、黔、川深山峡谷的赤水河。

1992年,云南省镇雄县。一群来自贵州省习水县的人文学者在一个叫“滮水岩”的地方立下了“赤水河源”石碑,终极了赤水河源头在何地之争。至此,云南省昭通市与赤水河紧密连在一起。

2020年8月13日,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滮水岩”出发,“感恩红色·走进赤水”三省四市20余名媒体记者沿着赤水河的流向,经云南省镇雄县、威信县,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金沙县,遵义市汇川区、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在赤水河523公里长的河岸,记录了赤水河的美景美酒以及战火岁月里史诗般的红色往事。

8月14日,威信县扎西会议纪念馆。纪念馆大门左侧电子显示屏上的红底黄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

这是2020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听取云南省委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它把每一个前来敬仰的参观者带到了红军在威信的那一段峥嵘岁月。

1934年10月,由于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利,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被迫率中央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举世闻名的长征。按照原定计划,中央红军准备转移到湖南西部同红二、六军团会合,国民党当局察觉后,在赣南、湘粤边、湘东南、湘桂边构筑4道封锁线,安排重兵进行堵截和尾追。红军为通过这4道封锁线付出了惨重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举行了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红军的战略方针,决定改变黎平会议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的决定,北渡长江,到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根据地。由于军情紧急,遵义会议只召开了3天,红军就不得不启程。

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开始向川北进军,经猿猴(今元厚)场、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准备渡长江北上。这时,蒋介石为防止中央红军渡江入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立即调集重兵,企图堵击红军于川江南岸地区。由于敌情的变化,在“一渡赤水”后,红军改向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云南境内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

云南省威信县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红军的足迹,一段红色的历史由此诞生,这里因“扎西会议”的召开,成为中央红军走向胜利的起点。

1935年2月5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威信县境内的水田寨花房子、石坎大河滩庄子上、扎西江西会馆分别召开了会议,统称“扎西会议”。

遵义会议虽然解决了红军的战略战术问题,虽然取消了“三人团”,但博古在军内仍是军委委员,由于常委没有进行分工,他仍然是中央的总负责人,根据一贯的党管军队原则,只要博古继续担任中央总负责人,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指挥就不可能有保证,也谈不上军事指挥者的确立。因此,变换中共中央领导权的问题成为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扎西会议完成了遵义会议后的“常委分工”,推举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同时,鉴于国民党在川西南重兵防守围堵的恶劣态势,改变遵义会议上原定渡江计划,部队迅速脱离四川追敌,向滇境集中,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遵义会议后,由张闻天负责根据与会各方讨论情况起草《遵义会议决议》,决议第一次系统地总结并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军事路线和战略战术原则,批判了“左”倾领导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主张。

“扎西会议”完成了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变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再次为“红色扎西、胜利起点”的威信赓续好红色基因、开启威信高质量跨越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红军为期两年的长征,虽然在威信县境内活动时间不足半个月,但无论是奔流的赤水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两合岩,还是承载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的水田寨花房子、石坎大河滩庄子上、扎西江西会馆,威信的山山水水几乎都留下了当年红军的足迹,留下党组织和红军队伍的革命火种……

位于赤水河畔的多个有关“四渡赤水”的场馆,包括遵义市区的遵义会议纪念馆、仁怀市茅台镇的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习水县土城镇的四渡赤水纪念馆、四川省古蔺县太平镇的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无不在讲述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不断地讲述着“扎西会议”“扎西整编”的意义,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了从中共中央三人军事小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总部、再到红一、红三、红五、红九军团……每一位革命前辈都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每一位革命先辈都值得后人记住和敬仰。而作为云南人、昭通人,最让我们值得骄傲的是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

罗炳辉是昭通彝良县人,是1989年中央军委确认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3位军事家之一(1994年又增加了3位),是云南籍唯一获此殊荣的将军。

罗炳辉,1897年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贫苦家庭,从小过着牛马不如的贫苦生活。15岁起从军,参加过讨袁护国战争。1920年,任唐继尧、唐继虞随行军士。次年,唐继尧因兵变下野,流亡香港,罗任副官随行,负责掌管财务。不久,罗因不满唐的作为,弃唐而去,投入滇军朱培德麾下,参加护法战争。1923年,罗被任命为孙中山大元帅府拱卫军连长。北伐战争时,罗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九师第二十五团第二营营长,率部参战。1928年冬,罗炳辉被朱培德部“编遣”离开部队。

罗炳辉从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就由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把自己的一生完全交给党,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成为一位被称为“从士兵到将军”的杰出军事家。

他一生南征北战,效命疆场,马革裹尸,中共中央认定他是“立功尤著”的中国工农红军、新四军高级将领,是誉满天下的抗日名将。毛泽东评价罗炳辉“正派耿直”“在滇军中是革命的”“战争经验丰富,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周恩来和江泽民题词赞誉为“人民功臣”。

2009年9月14日,罗炳辉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戎马三十载,将军滇之雄。反袁到北伐,起义赣江红。抗日君迈进,饮马江南北。苏鲁驰劲旅,日伪告溃灭。六载苦纠缠,疾病多磨折。革命不自惜,一朝痛永诀。”这是陈毅所写《悼罗炳辉将军》中的一节,概括了罗炳辉奋斗的一生。

罗炳辉生前曾多次讲过:“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一切利益,最热忱努力拼命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是要为劳动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著名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涌现了一大批的重要人物,罗炳辉是其中名将之一。这些人物中包括共和国的两代领导核心、3任国家主席、5任国防部长、7大元帅以及数百位将军。经过考证,数百位将军中有开国大将6位、开国上将31位、开国中将100位以及开国少将385名。在“四渡赤水”战役中,作为昭通人的罗炳辉将军似乎隐身于这场战役之外,但所率领的红九军团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古蔺县二郎滩,是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二渡、四渡重要渡口。

8月24日,在二郎滩背水战战斗遗址、红军街、红军开仓分盐旧址、红军驻地旧址、茶马古道等遗址进行途中,古蔺县文史专家郭毅走到德谦裕盐号红军开仓分盐陈列馆时说,这是红九军团的驻地。紧接着,他讲起了红九军团和四渡赤水的故事。

自红军“一渡赤水”召开扎西会议后。1935年2月10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出迅速脱离滇川敌侧击,离开扎西向雪山关进军,回师黔北的指示。此时,川滇敌军很快又从南北两面向扎西逼近。红军在正确军事路线的指引下,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挥师东进,采取高度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川滇之敌合围之际,从敌军空隙间穿插出去,于2月18日至21日从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

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料。25日,红五、红九军团在桐梓以北地区阻滞川军,红一、红三军团进攻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的黔军,相机夺取遵义。当晚,红三军团攻占娄山关。28日晨再占遵义。遵义战役从24至28日,历时5天,红军连下桐梓、娄山关、遵义,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俘敌约3000人。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后最大的一次胜利。

3月5日以后,中央红军以红九军团在桐梓、遵义地区吸引川军向东,主力由遵义地区西进白腊坎、长干山(今长岗)寻机作战未果。15日,红军主力进攻鲁班场之第2纵队,因其3个师密集一起,攻击未能奏效,而援军第1纵队已进至枫香坝地区。红军遂转兵北进,于3月16日至17日在茅台及其附近“三渡赤水”,重入川南。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动重兵围堵。

红军突然又挥师东进,折返贵州,于3月21日晚至22日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四渡赤水”。26日,进至遵义、仁怀大道北侧干溪、马鬃岭地区。27日,红九军团由马鬃蛉地区向长干山方向佯攻,引国民党军北向;主力继续南进,于28日突破鸭溪至白腊坎间国民党军封锁线,进至乌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31日,经江口、大塘、梯子岩等处南渡乌江。4月2日,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逼近贵阳。4月4日,红九军团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至此,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圈,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

四渡赤水之后,中央红军主力趁滇军东调增援贵阳之际,乘虚进军云南,并于5月9日,在皎平渡、洪门渡渡过金沙江。与此同时,活动在乌江以北地区的红九军团,也从会泽以西的树桔、盐井坪过金沙江。

至此,中央红军完全摆脱了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郭毅介绍,在“四渡赤水”战役乃至在红军长征中,在军团长罗炳辉的指挥下,红九军团凭借善于穿插迂回、机动作战的优势,时而绕到敌军背后攻其外围,时而长驱直入打其指挥部,多次担负侧翼掩护任务,以善于单独执行作战任务而著称,多次为红军主力顺利脱险争取了时间,是机动灵活性最强的一支部队。

红九军团利用其擅长游击战的优势来回穿梭,分散了国民党军队追堵中央红军的兵力,周恩来多次称赞他们是响当当的“战略骑兵”部队。

8月26日,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滮水岩”出发的第14天,“感恩红色·走进赤水”三省四市媒体记者抵达泸州市合江县赤水河入江口。两岸多悬崖峭壁、滩险激流的的赤水河至此与长江相遇,它以一个清澈形象融入长江。

每一个人都是时代这条河流里的一朵浪花,推动着河流的走向。因此,作为赤水河源头的昭通,作为革命老区的昭通,无论是1935年“扎西会议”,还是“人民功臣”罗炳辉将军,这些昭通事与昭通人,他们所承载着的精神和赤水河一样奔腾不息。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日报全媒体 记者 易盛芳

原标题:《感恩红色·走进赤水(66) | 四渡赤水战役里的昭通故事!》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