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2位女艺术家告诉你,在这片土地上,女性正在经历什么

2020-11-13 09: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虚度er 好好虚度时光

▲ 行为艺术家何雨的现场作品《the light of Gaia盖娅之光》。

文 | 祝羽捷

编辑 | 西脑包花

作为一个斯多葛学派的拥护者,我都不敢对外人说自己在策展,只能默默进行,很怕消息走漏,就像一个刚刚怀孕的女人,生怕一开口就遭受流产的诅咒。

筹备了半年多,我的孩子终于还是要和大家见面了。我与策展人梁钰联合策展的「予她同行」女性当代艺术展,终于在上海莫干山路M50创+空间的开幕了。

久违地拾起策展人的身份,再一次感觉到策展人的焦虑和创作者的焦虑,是真不一样。创作者的焦虑是跟自己的较劲儿,可有可无,无,就沦为平庸之辈。而策展人的焦虑,不仅要呈现创作者的焦虑,还不能为他们增添焦虑。保全局面,取得内容审批、消防、公安的许可,看似是拿着指挥棒很有权力的样子,实际是套了旧时旗袍,步子一点不敢迈错。

在展览开幕前,我的每一天过得都像暑假的最后一天。

▲ 和团队一起布展,辛苦但也算有趣。

马上就开幕的时候,我不得已出了一个急差,心里都是布展的许多事还没解决,从早上开始,通过视频隔空改位置、电线、刷漆等细节。

有件作品悬挂好后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我心里想,就这样吧,大家都已经精疲力尽了,师傅们也该下班了。有位志愿者女孩下班后冲到空间,调整到快凌晨一点,一开始我还有点怪她太较真,但当我再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悬挂效果大大提高,让我觉得很是惭愧。人是要有一点坚持才会出好东西,不要懈怠,真的谢谢并肩作战和帮我们指出不足的每个人。

今年我的工作几乎都是自己在家完成,很久没有跟一群充满热情的小伙伴共同做一件事情了。我们和志愿者常常通宵布展,大家齐心协力,毫无怨言,一心只想把展览做好。好在,渡过一切大大小小的不顺利,我们的「予她同行」顺利开幕了。

▲ 所有参与策展的人们,感谢热情的志愿者们。

关于和女性朋友们策划的这个展览,我们的出发点是:女性不必逃避老问题,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新问题,艺术亦如此。“女性只有裸着才能进入大都会博物馆吗”与“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庶几同构;为了女性的艺术与为了艺术的女性,若即若离。

在这场展览里,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影像、行为表演,12位女艺术家以各异的视角和表达形式将女性议题分解成丰富多彩的光谱,也超越女性议题,以女性视角描绘更为激烈和辽阔的所见。

▲ 《如果我是火》摄影系列作品。

很感谢这些天所有在参观完「予她同行」展览后,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看见和理解的人们,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展览意义的升华。「予她同行」艺术展,是由十二位创+女生/专业女艺术家,若干女性艺术爱好者和普通女性共同参与创作与筹备,展览书写了在这片土地上一个女人从胚胎到坟墓所经历的故事。从中,我们能看见女性艺术家,看见女性处境。

▲ 通过各种形式让大家了解关于女性的一切。

展上的艺术作品都值得反复回味,不仅有静置艺术品、沉浸式艺术装置,开幕式当天更有行为艺术可以一同参与。

作为策展人之一,我在这里简单地做一个导览:

01.

《一间自己的房间》

艺术家陈欣的作品。当我们看到这个空间立刻联想到礼拜堂,静谧之地,陈欣通过沉浸式作品为观众提供一次独处的经历,你可以写下自己的心情,投入左手边的黑色箱子里。

这件作品延续了艺术家过去《未来的网络考古学家》的风格,站在今天回看1928年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如今,我们拥有了新的房间——赛博空间。网络中我们发出声音,用网络词汇与口号呈现群体共同的处境,但同时也再次体会了被淹没、被曲解的力量。

赛博女性面临的不是一片坦途。

1928到2020,女性一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空间,并努力在空间中拥有姓名。希望大家到现场走进这件作品感受它的力量,那天我坐了很久,也有很多反思和感慨。用艺术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也用艺术疏解我们的情绪。

02.

《红纱-婴儿》

沉浸式展品《红纱-婴儿》出自艺术家岳明月,通过纱线模拟子宫交缠结构,让我们通过第一视角感受从孕育到新生,女性子宫内的婴儿是怎么变化的。场馆的楼梯被打造成一个暗红色的空间,楼下是女性的“体内”,楼上则是“体外”,墙面上一幅幅的红纱刺绣,如同子宫内的一个个胚胎。

当我进入其中,这里所有的“红色”,仿佛是带着一个生命进入这个生命的起点——一个柔软却极具力量的内腔世界。希望,更多的人看见女性对于生命的付出与力量,她们为孕育生命做出的贡献与牺牲,这些不应该被轻描淡写甚至是视而不见。

03.
《妈妈》

这组《妈妈》系列作品来自我非常喜欢的女艺术家柳溪。柳溪特意为我们的展览到景德镇烧制了这组陶瓷搓衣板。我第一次见到她的作品就被深深吸引,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妈妈晚上为我洗校服的画面,这组作品会勾起每个人不同的记忆。

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柳溪收集了来自中国不同地域和时期的老旧搓衣板。这些日常用品有着各种各样的肌理,图案和时间的痕迹。

搓衣板映射了每位母亲对家庭无条件的爱和付出,磨损的表面如同人类老化的过程。爱是母亲和孩子的纽带,她的爱是无价的,即使艰难困苦,也会毫无保留地给予;同时,她们自身也是脆弱的,并且随着时间逐渐衰老……
我在现场讲解柳溪作品的时候,大家激动地一起鼓掌。我想这些掌声不仅是送给艺术家,也送给每一位观众的母亲。

04.

《the light of Gaia盖娅之光》

行为艺术家何雨的现场作品《the light of Gaia盖娅之光》,既是行为艺术,也是互动艺术,更是偶发艺术。艺术家用母乳制作蜡烛,观众吹灭三次继续点燃,观众可以用艺术家蜡烛点燃自己手上的蜡烛,整个过程没有言语的交流。

表演结束洒在地上的雨花石,艺术家鼓励观众带走,作为艺术的纪念。现场我们会展览蜡烛并将整个表演制作成影像播出。

开幕式当天,演员徐娇、脱口秀演员颜怡、颜悦全程参与,也参与了这件作品。

05.
《Invisible Hands/ Visible Hands》

(无形的手/有形的手)

艺术家杨苏借用亚当.史密斯在他的书中《国富论》中将难以察觉的市场力量比喻成“无形的手”来比喻不可见的某些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鼓励女性将她们的外表去顺应消费主义和市场化的完美的美,比如中国大陆地区电视里的广告以及在住宅公寓电梯和商场里的海报。无形的手(这些思想观念)变成了有形的手(女人们的手和整容医生的手或是任何人的手)在女性的肉体上改变了她们的外表。那些无形的关于女性美的社会观念变成了改变女性身体的有形推动力。作品是质疑对于美的标准而不是去评论整容的人们。

06.

《女人系列·节育环》

艺术家周雯静的作品,它关于疼痛, 关于疾病, 关于自我意识的觉醒, 关于与母亲, 关于爱。

2011年2月, 母亲取下带了20多年的节育环后,出现了大出血现象,医生初步诊断为子宫癌。这给艺术家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开始着手研究节育环与女性疾病的关系, 为此, 2014年艺术家创作了作品, 使用了与早期节育环相同材料: 铜, 按照原比例大小, 参照历史真实形状, 把节育环制作成精美的首饰悬挂在蓝丝绒上,告诉人们女性曾遭遇过的一段真实时期与现实。

07.

《时间轻语》

艺术家孙月的作品:12岁慢慢隆起的胸部;14岁第一次月经疼痛;28岁第一条浅浅皱纹时的恐惧;38岁生育风险边界的忧虑;53岁最后一次生理周期......在艺术家孙月居住的小镇不莱梅的春天有无处不在的蒲公英,一个月间满城的绒毛飞散之后,便再也看不到一点蒲公英痕迹,像半梦半醒间的清晨。

蒲公英这种缓缓流逝又瞬间消散的感觉,正如作为一名女性,对时间的感受,是用3年间收集来的蒲公英做了这件作品,来去之间没有“疼痛”,但有“不舍”,亦如时间之于女性。

08.

《不听、不看、不说》

艺术家刘通曾在网络上遭到诽谤与网络暴力,而这,正是这组由绘画、雕塑以及新媒体艺术共同呈现的系列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

我们生活在一个后网络科技发达的时代。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络媒体,让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一个大时代背景下,催生出了网络黑公关文化等,不管是对个人、明星、政客、公司或者国家。网络的肆意发展,让暴力的言语变成利刃,正在割着那些受害者们的心与肉。

当我们接收资讯的时候,如何从单一维度的思想输出辨别真与假、对与错、正面或者负面、善意或是恶意呢?

09.

《W》

艺术家王钰用施华洛世奇的水晶呈现。女性在许多场合戴在脖子上的项链把她变成了一个目标,一个她需要跨越的挑战和障碍的目标,她完全可以摆脱这些繁复的一串串项链,跨越社会世俗强加的标签障碍,绽放真实的自我光芒。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面临着来自外部世界和社会本身的许多障碍,并将她们的脆弱重塑为内心的力量,将她们的柔软重塑为保护盾,将她们的善良天性重塑为韧性,使她们成为真正的奇妙、奇妙和非凡的生物,帮助将世界建设得更美好。

10.

《Pink Pussy》(隐藏的粉红)

艺术家宋三土在这件作品中,想要表达一种来自女性内在清晰的洞见,一种隐藏的通道,一种绝对的自我欣赏的爱。像是一颗种子泥土中汲取养分,开出灿烂的花卉,那个过程从创造到产生新的自我形式,当植物死亡又再次有种子开花,以便于重复本身的循环,这种过程是永恒的,女性勇于表达自己自我创造的过程。

11.

《将自己作为“图像”呈现给观看者的女人》

女孩子不能长毛吗?通过拍摄她们,艺术家伊隆纳·施瓦茨探索了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的不同方面,并将这些看作独立的个体来研究。

这像是一种类似创作自画像的方式,但这个过程被其他人的经验所丰富并得到润色。”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女性心理的成长,探讨她们在城市或农村生活的背景是如何塑造她们的自我认知并影响先入为主的观念,以及她们在接近成年时应该如何以社会身份呈现自我。施瓦茨的每个作品系列不仅传达了对响应主题独立个性的深刻理解,也启发她以新的角度思考自己在被“收养”国家的身份。

12.

《红色系列Nº1》

艺术家周雯静在法国南特两年中创作的主题,红色的第一层隐喻意义是 “血液”。流血,是女性身体在生物性层面上所遭遇的最平繁的经历,不论是经期,生育,受伤或者疾病。

“手术刀系列”,用红色墨水按照一比一的比例绘制出外科手术器材,多数为女性外科手术器材,并在旁边用工程制图的方式标示出尺寸。冷酷的外形与热烈的内部形成强烈的对比,也是用矛盾法的方式把工具理性与强烈的情感表现出来。

开幕式当天,我们还进行了两场论坛——艺术家论坛:女性是不存在的;学者论坛:予她力量,一路同行。

我们聊了女性角色、性别意识、女性力量,以及网络上的性别暴力、全职太太等话题。此后,展览还将持续进行一些主题论坛和讲座的活动,通过不同人的视角,解读当下关于性别、关于性的问题。

「予她同行」文献展

文献区域是来自多家出版社的相关书籍,为我们在现实和网络中的性别问题提供了答案。感谢出版社引进和出版这些作品,深知每一本书出版不易。我们也在展览期间安排了多场论坛推荐书籍。

本文作者:祝羽捷。

本文配图均由「予她同行」提供,版权属于原作者。

好好虚度时光

发现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公众号|微博|豆瓣|荔枝电台

搜索:好好虚度时光

原标题:《12位女艺术家告诉你,在这片土地上,女性正在经历什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