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缅怀恩师尼玛扎西:愿你化作青稞,在地里望着我们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李尹汝
2020-11-06 06:23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9月初,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简称“西藏农科院”)院长尼玛扎西不幸去世的消息传开了。

送葬那天,气氛凝重,谁都不愿意接受这个令人心碎的事实。在送葬队伍里,除了西藏科技界的老朋友,大家还发现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他们是曾经支援过西藏的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来,送尼玛扎西院长最后一程。有的赶最早的一班飞机过来,有的在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守候了几天才不舍地离开。

没有任何预兆。当时听到噩耗,达瓦顿珠觉得“天塌了”。从当初只是一个懵懂的大四学生,到如今扎根西藏钻研青稞,他跟尼玛扎西有十五年的交情,“他改变了我的人生,是我最好的观众,我要拿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报答他。”

至今他仍然有些恍惚,经常在想:以后假如有了一些小成绩该向谁说?遇到挫折困难了又该跟谁说?

达瓦顿珠(左三)此前跟随尼玛扎西院长(左二)调研交流。除特别标注,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大家都很敬重他,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想起这位故友,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赤列旺杰用手帕数次抹泪,他毫不掩饰对于尼玛扎西的“偏爱”:科技厅70%的经费给了农牧业,其中80%落地在西藏农科院。“他们团队最接地气,直接服务于三农,有这样的领导带领团队,我们觉得很放心。”

作为一名藏族博士、科技管理干部,尼玛扎西生前重视西藏的科研团队建设,向国家要政策、编制,不断引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搭建人才梯队。

他曾这样构想过西藏农科院的人才蓝图:未来在院里的每个所,都能培养出三四个博士,在每个方向上都能有一定建树,有更多领军人物来带动西藏农业的全方位发展。

“这些人才是我们的宝贝,没有你们,我们科技厅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赤列旺杰说,西藏的科技发展跟内地比依然有差距,但差距在不断缩小。

“一封邮件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达瓦顿珠,现任西藏农科院农业所的副研究员,他与尼玛扎西的交集起源于一封简单的邮件。

那是2006年的夏天,达瓦顿珠成功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然而,由于在竞争激烈的组里排名靠后,达瓦顿珠没能拿到公费读研的名额。

“我是一个农村来的孩子,付不起学费。”如何筹措学费,成为他获得研究生资格后首要考虑的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的导师了解达瓦顿珠的家庭情况后,给他建议:既然你坚定要回西藏工作,那就尝试去找在藏的单位,以委托培养的形式资助你。

这是唯一的办法。达瓦顿珠想到了时任西藏农科院副院长的尼玛扎西。

大三的时候,他从在西藏农科院工作的学姐那里了解到,尼玛扎西是西藏农牧科技界的第一位藏族博士,尤其重视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争取了很多中外合作项目,将年轻人送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深造。

他决定一试,给尼玛扎西发了一封邮件。初出茅庐的达瓦顿珠不懂人际交往的技巧,邮件并没有太多礼节性的话语,只是阐明了自己的学历、专业、成绩、家庭经历以及目前的困境等。

他并没有对此抱太大的希望,毕竟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对方不回邮件也是情理之中。

没想到的是,一周后的一个深夜,他收到了来自尼玛扎西的回信:不要放弃,你的学费我们来出,我们正在组建实验室,正需要这种人才。

回信中,尼玛扎西真诚温和,像身边的亲友给予了达瓦顿珠鼓励和肯定。很快,达瓦顿珠就收到了研究生第一年的学费。然而,第二年却没那么顺利,几次收到学校的通知催促后,达瓦顿珠直接给尼玛扎西打了电话,才知道他在生病住院,不方便办理。

几天后,第二年的学费也到账了,后来达瓦顿珠才知道,还在住院的尼玛扎西拜托了妻子去交的钱。直到工作了以后,他才知道这回事。当时达瓦顿珠并不算是西藏农科院的职工,所有的学费都是尼玛扎西私人资助的。

2009年5月,达瓦顿珠研三快毕业时,尼玛扎西主动操心起他的工作问题,并特意打电话叮嘱他做好准备。7月,达瓦顿珠带着毕业证回藏,但落实西藏农科院工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达瓦顿珠不属于包分配人员,也不符合其他人才引进政策,尼玛扎西带着他辗转于西藏自治区人社厅、西藏农科院政工人事处等各部门,向领导极力引荐这位人才,得到的回复是:需要协调。

达瓦顿珠由此度过了极其煎熬的三个月,他一边在西藏农科院的青稞室、小麦室实习,一边焦急地等待消息。

当得知可以通过西藏农科院出具急需人才的紧急文件,人社厅据此再进行协调时,尼玛扎西当天中午就回来和达瓦顿珠以及农科院政工人事处的负责人一起拟写文件,并亲自将文件递交给了人社厅。

此后,尼玛扎西还多次奔波于各部门之间落实推进。终于在11月,一切都尘埃落定,达瓦顿珠正式进入西藏农科院青稞室工作,“这几个月下来,院长比我还操心”。

这还不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年轻人学习的终点。工作了一年多后,达瓦顿珠深感自身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希望读博深造。尼玛扎西一如既往地支持鼓励他:选好学校和导师,只要考上了就去读。

最终,达瓦顿珠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考上了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没有他的帮助和付出,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他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达瓦顿珠说。

尼玛扎西院长生前与达瓦顿珠共同参加会议调研。

毕业之后刚开始,尼玛扎西让达瓦顿珠下基层锻炼两年,当时达瓦顿珠并不理解,甚至带着抵触情绪:下乡采集数据帮助不大,在实验室做实验不能停。但经过下乡两年,他才发现,做研究不能闭门造车,作物的生产问题能够跟所学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

从2009年至今11年时间,达瓦顿珠专注于青稞的研究。在尼玛扎西的指引下,他一步步找到了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研究冬青稞的抗寒和早熟特性,攻破现阶段的种植难题。“这是他的愿望,也可能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我一定要去完成这些,即便他不在了,只有这样才能报答他对我的栽培。”

在达瓦顿珠心里,尼玛扎西院长未曾离开过,“如果我们培育出一个好的品种,就取院长的名字,我们呵护他,他也在地里望着我们,他的精神要一直传承下去。”

为西藏竭尽全力留住人才

一直以来,尼玛扎西非常惜才爱才,希望能有更多优秀的科研人员留在西藏,推动西藏的农牧业发展。

“但西藏是个很难留住人才的地方”,西藏农科院农业所所长杨勇在采访中反复提到这一点。

国家在宏观上给了西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近些年也取得了高速发展。但想要真正留住人才,光靠这些远不够,对于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软环境是他们考虑自己未来职业规划时重要的影响因素。

西藏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已经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但本地相对较弱的经济实力让西藏的科研创新环境、人才引进条件并不具备强大的吸引力。科研人员的激励政策无法得到落实,甚至出现由于自治区没有配套政策,下发给科研人员的奖励资金又被退回的情况,这让西藏的人才流失严重。

如何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是尼玛扎西生前忧虑的问题——西藏农科院要发展,需要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来带动、推动、引领,这样才能不落后于内地的科技发展。

作为内地过来的博士服务团成员刘秀群,在尼玛扎西身边担任了两年院长助理。他对于院长竭力留人才深有体会,曾经有一次,西藏自治区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五年规划会议,现场聚集了很多专家,有的专家只说了一两句,但尼玛扎西密密麻麻写了4页纸的建议。

刘秀群援藏之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尼玛扎西交代的人才绩效改革工作。尼玛扎西希望,通过激励机制让西藏农科院内的科研人员“动起来”,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留住更多人才。

西藏农科院畜牧所党委书记鲍圣华同样提到了这一点。他说,西藏对农科院这一类的科研单位实行的管理办法和内地有所区别,内地的制度较为灵活,绩效工资等激励机制早已实现,但西藏则是完全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的模式对科研机构进行管理,管理体制不够灵活。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图

在2015年尼玛扎西从西藏农科院的副院长转正为院长之后,他开始逐步采用一些更为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例如提倡改革科研人员的绩效工资。

尼玛扎西曾向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提出,希望将农科院作为试点单位,根据国家政策进行绩效改革,并将试点办法、绩效考核办法都成文列出,只待行动,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还未能真正推动实施。

改革计划夭折后,尼玛扎西依然没有放弃为引进人才争取更多有利条件。刘秀群提到,院长曾经向上递交过自己关于人才引进的9条意见,其中包括以房留人、以项目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及差别化定义人才级别、人才类型等,比如在内地分为4类人才,那么在西藏则提升几个级别,还有推动在职人才出国学习深造等等。

除了倡导人才政策改革,尼玛扎西也在权责范围内竭尽全力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住房问题,在周转房上院内优先向引进的人才倾斜。

“院长常讲,我们没有条件留人,没有待遇留人,我们只能感情留人。让你到这里来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刘秀群原计划援藏一年,在达到规定期限之后,他又主动申请了延期一年。

尼玛扎西非凡的人格魅力,让这些年轻科技人员总会觉得很温暖。平日里,院长会很真切地关心他们,“放假打算回家吗?有没有地方吃饭?生活过得怎么样?”

在科研工作上,尼玛扎西喜欢集思广益。当别人有不同意见,他不会立马反对,而是大家会坐下来,把好的意见吸纳进来,共同商量。

尼玛扎西院长带领科技人员下乡调研。

“刀子嘴豆腐心”是大家对尼玛扎西的印象,他遇到工作不太满意的地方会直接批评,完了又下来给别人道歉“我这个人就是这副德行,刚才太急了”,再耐心讲解这件事怎么做才能更好。

“有问题就批评,该鼓励就鼓励,有些荣誉就让出去,心直口快,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西藏农科院党组书记高学说。

扎根西藏,从无到有

西藏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曾秀丽,就是被尼玛扎西留下来的援藏人才之一。

曾秀丽2007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当时她的研究方向是柑橘。2007年3月,她以引进人才的身份来到西藏农科院工作,并在这里完成了博士后研究。此后十多年,她在西藏扎下了根。

事实上,曾秀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留在西藏的。

刚到西藏农科院工作时,院里并没有契合曾秀丽研究领域的果树项目,她最初只好先研究牡丹。直到两年后的2009年,曾秀丽才在尼玛扎西的帮助下拿到自己的第一个果树项目——光核桃。

虽然有了相对符合博士研究领域的光核桃项目,但曾秀丽始终没能完全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这让她感到些许迷茫,而这种迷茫的状态一持续就是七八年。

曾秀丽形容自己在2013年以前是一个“光杆司令”——研究方向不明,手下没人、没团队,也没有试验地,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雪上加霜的是,曾秀丽极其不适应西藏的工作方式和环境,水土不服。

她曾无数次动过想走的念头,甚至偷偷去参加了很多场面试。

最终改善她的处境、让她真正决定要留下的还是尼玛扎西。遭受挫折时、没有方向时、没信心时……尼玛扎西总能给她指引出一条路来,“没关系,你以后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

即使刚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研究成果,或者就连曾秀丽也不知道能在这个新领域做出什么来时,尼玛扎西也始终支持她。

“他挺相信我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可能他觉得科研就应该是这样的。”2013年以后,曾秀丽的科研项目申报顺利,果树研究也开始有了比较大的进展,这坚定了她留下的决心。

曾秀丽是后来才偶然知道,项目顺利申报离不开尼玛扎西院长的努力。院长特意跟项目管理部门强调过西藏果蔬的特色地位。他说,在西藏,果蔬领域无论如何都需要有一个人、一个团队,曾博士的项目我们必须保留。在项目申报期间,尼玛扎西也会给相关负责人发短信说明情况,强调项目的重要性。

这些支持帮助曾秀丽打通了在西藏的科研之路。“如果没有院长无条件的支持,到处协调沟通,我们很多项目可能不了了之,我可能很早就走了,回内地也会轻松得多。”

不仅是项目申报,对曾秀丽和整个西藏来说极其重要的“国家青藏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圃”搭建也是尼玛扎西一步一步跑出来的。

因为资源圃在黑颈鹤保护区范围内,曾秀丽团队花了一年时间都没能拿下相关审批。最终是院长带着她们到多个单位说明情况,提供各种证明,变更不少手续,才让平台渐渐建设起来。

曾秀丽团队计划将青藏高原的野生资源保存到资源圃,进行研究、育种、开发等,目前已保存了300多份果树资源,以及100多份蔬菜资源,其中5个特殊的果树资源更是被列入2019年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名录。

尼玛扎西院长调研西藏果蔬种植情况。

今年8月底,是曾秀丽最后一次见到尼玛扎西院长。她和院长一起去试验地里看了桃树和牡丹,院长希望能把这种效益好的种植模式和优良品种进行推广,让西藏老百姓增收,同时改善环境;也希望能够把资源保存下来,做出有高原特色的基础研究。

“我不知道在退休之前能不能达到院长的期望,但我会尽力去做,把院长的方法和精神传承下去。”曾秀丽知道,未来的路没有了尼玛扎西院长走在前头开荒拓土,她要学会自己扛。

(澎湃新闻记者张力克、吕啸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