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些藏在城市深处的设施,可能是人类核战恐慌的终极体现

2020-11-06 06: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SME SME科技故事

2019年,重庆发生了一起引人关注的交通事故。

1月8日下午,有网友在网上爆料称: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发生列车碰撞,有人受伤。当晚,官方通过微博发布了初步调查结果:

“经现场确认,该事故系因海峡路至南湖路区间人防门侵入限界…四人受伤。”(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正在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的消防人员

不同于轨道交通事故常见的“脱轨”“追尾”等,这次的事故起因令一众网友感到不解。

“人防门侵入限界”,简单来说,就是列车运营期间,本该保持开放的人防门却意外关闭或者没有完全打开,导致疾驰的列车撞上了大门。所谓“人防”(Civil Defence),是指群众在面对战争和灾害时采取的行动。而顾名思义,“人防门”就是在应对空袭等灾难时才会使用的大门,一旦启动,地铁隧道等日常设施便可以起到人防工事的作用。

地铁隧道中的人防门,运行期间应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话说,这个场面,一定会让读过俄国小说家格鲁科夫斯基的《地铁》(Metro)系列,以及玩过同名电子游戏的玩家感到熟悉。

核战爆发(2013年)的20年后,在莫斯科地铁中定居的幸存者们(游戏《地铁2033》)

在作品中,核战争爆发之时的莫斯科群众纷纷躲进地铁,在地面已经不再宜居的情况下,人们在隧道和站台里苟延残喘,庞大的地下世界里发生了一幕幕令人惊心动魄,为之动容或反思的故事。

而在现实生活中,把地铁等日常设施作为应对战争的工事并非科幻作家的空想。

二战期间,在地铁中躲避空袭的伦敦居民

对于那些较早修建地铁,它们所发挥的人防作用早就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经受了检验:

早在一战期间,伦敦的居民就在地铁隧道中躲避飞艇和飞机投下的炸弹。在二战期间,这种人防经验得到了延续,1940年约有40%的市民在地铁及其他掩蔽工事内过夜。政府和军队也靠着地下工事极大地保存了有生力量,甚至连美军的艾森豪威尔将军都在某一地铁站设置了指挥室。

伦敦地铁以及相关人防工程建设,使得平均每吨炸弹对英国造成的伤亡仅为1人左右。而这一数字在我国抗战期间是8.7人。(虽然也有制空权及防空火力方面的差距)

二战期间,在地铁中躲避空袭的莫斯科儿童,准备领取牛奶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莫斯科地铁,从1941年到1943年,莫斯科地铁共计为1390万人提供过庇护。而在当时,莫斯科仅有三条线路和21个站点。后来,苏联对莫斯科地铁的人防意义更为重视,一些站点的埋深甚至达到了近百米。

二战结束后,全人类都见识了核武器的巨大威力。与一般空袭相比,核武器主要以五个方面进行毁伤:热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这也对防御工事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核战背景下的民防成为各国人防工程的关注重点。

核武器的毁伤能力刷新了全人类的观念

以美国为例,在那个超级大国之间剑拔弩张的年代,美国民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核恐慌”。对人防工程的准备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出于对苏联已经具有的核打击能力的考虑,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提出了“民间避难所计划”,从技术与经济上予以民众支持。美国人民先行一步,开始“深挖洞,广积粮”,纷纷在自家后院开挖掩体,并且按照美国人防部门的敦促,储备全家人7日份的口粮。当然,这期间也少不了嗅到商机的建筑和食品公司借此机会推销避难产品,狠赚一笔。

五十年代,一位美国家庭妇女正在清点避难所用品

伴随着美苏冷战的升温,这种避难所狂热在肯尼迪上台后变成了由政府主导的行动:美国政府出资,在国内大规模修建可以容纳百人的防核爆与核辐射避难所。这些避难所一般附属于大型公共建筑,备有两个星期的补给品。

一家美国人,正在家中进行应对核袭击演习

在这种氛围下,各种应急物资,各式各样的避难所以及随之深埋的恐惧成为了五六十年代美国民众的集体回忆。

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关注电视新闻的美国民众,现在的我们或许很难体会这种紧张

如今,那些防空演习频繁进行,“大新闻”呼之欲出,来自古巴的导弹随时可能扬起蘑菇云的日子早已随着冷战的结束而尘封。但这份记忆仍然给美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仿佛原子弹明天就会落到我们头上。”

《辐射》游戏中推销避难所计划的电视广告,注意衣食起居风格仍然停留在冷战时期

例如,提到对核战争以及战后余生的设想,就绕不开大名鼎鼎的《辐射(Fallout)》系列游戏。虽然游戏中的核战争爆发于2077年,但是整部作品中的建筑,衣着,装饰和音乐风格似乎都停留在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爵士乐,瓶装可乐,肌肉车(残骸),笨重庞大的计算机,当然,也少不了美式幽默和星罗棋布的大型避难所… 一切都透露出浓浓的“核战古早味”,而这都源于那段空前恐慌的岁月。

《辐射》系列游戏中的避难所计划宣传画,明显承袭五六十年代艺术风格

我国民众虽然没有经历过核战威胁下的极度恐慌,但在人防工事的建设方面却始终没有掉队。早在1951年,我国就成立了人民防空办公室。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外局势,我国人防建设也呈现不同的特点。

抗战期间,日军的空袭曾对我国军民造成了严重伤亡。基于这种惨痛经验,1953年,全国人防第一次会议认为不能等到打仗时候再修工事,和平时期就要操着心。我国早期人防工程的建设,在“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方针下拉开了序幕。

宣传队在人防工事构筑现场演出(图源:中国军网)

而人防工事的建设高潮则出现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彼时我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下,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开挖防空洞等设施,各个城市之间还会互相交流挖“防空洞”的经验。

这一阶段的工程目的很明确:为未来战争做准备。因此,设计和布局上与城市建设是互相独立的。同时,由于这一阶段的建设工作很多是由群众进行的,因此不管是在规划还是质量上都很难做到统一水准。

我国人防标识

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变化,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的发展重心,在1978年的第三次全国人防会议上,“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被“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的方针取而代之。新形势下,人防工程的涵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单纯的工事修筑扩展到组织指挥,通信警报和教育普及等方面的全面推进。

同时,这一阶段的人防建设由国家制定规范,更加注重社会和经济效益,强调和城市的发展相协调。因此,这一阶段及以后的人防工程往往“低调地”藏身于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中。

一些地下室装有超压自动排气装置,启动后可防止外界毒气以及受沾染的空气进入工事

21世纪以来,城市中已经鲜有见到专门为战争修建的人防工事,而更多的是结合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商场,车库等设施的建设进行一些专门的要求与设计,从而能在战时将其转变为合格的掩蔽工程。

地下车库内的人防车位,以及专为人防功能设计的墙面

例如,目前很多小区的地下车库,其中的车位分为“产权车位”和“人防车位”。前者即业主从开发商处购买的,拥有产权;而后者根据《人民防空法》规定,产权属于国家,只能租赁。人防车位一般是为特定目的或设备操作所预留的空间,在必要时刻可以被国家无偿征用。

地下车库内的密闭防护门

又比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地铁。

以修建时间较晚的大连地铁为例,修建时间较晚的大连地铁1、2号线,其依靠人防面积,防护单元设置,防护设备种类数量,在竣工后瞬间成为了全市规模最大的人防工程,人防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

大连地铁开通之际,人防办公室正在向地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注意右侧硕大的防护门和铁轨

按照设计,每座车站都是一座合格的掩体:密闭设施,通风装置等特殊设备分布在日常乘客难以察觉到的地方。此外,每个站点都预留了连通接口,在必要时稍作改造,即可与站点周围的其它人防工程相连通。这些独特的设计,一经全面启动,可以满足30万人在核袭击情况下的掩蔽防护需求。

彼时,日复一日完成整座城市“社畜”通勤任务的地下铁道将瞬间承担起为国家、民族保存有生力量的光荣使命。

和平与战争年代的莫斯科地铁同框

更有甚者,当全世界都升起蘑菇云的时候。躲进地铁中的那部分同胞将是否会如小说《地铁2033》中一样,以混杂着悲哀和骄傲的复杂神情说:“我们在这场灾难中保留了人类最后的文明”呢?

核战20年后走出地铁的幸存者与莫斯科“废土”(《地铁》系列游戏)

如此想来,希望明天,以及之后的每一天,“废土”只存在于科幻文学和游戏中。地铁也只是打工人抱怨上班的一个借口而已。

谢新星. 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地下空间探讨[D].湖南大学,2013.

李群. 中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观察者网新闻报道《重庆轨道环线人防门与列车发生擦碰 致1死3伤》,2019.

Anna Sorokina. What went down in the Moscow Metro during WWII? 2019. https://www.rbth.com/history/331256-moscow-metro-wwii-history

John Rabon. London history: A look at the London Underground during WWII. 2015. https://londontopia.net/site-news/featured/london-history-look-london-underground-world-war-ii/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这些藏在城市深处的设施,可能是人类核战恐慌的终极体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