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封杀与没落,影评人在美国

2020-11-05 18: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美国影评人行业体系庞大、分工明确,具有产业化特点。上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影评人行业经历了几次巨大的挑战,时至今日虽功绩尚在但影响力大不如前。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影评人行业的衰落可以看做是精英文化在美国社会的式微,但正是其从无到有、由盛到衰的过程,见证了美国电影甚至世界电影产业的成长,也成为电影学术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史料。因此,梳理美国影评人机制的发展历程,研究包括评论阵地、影评人和影评协会在内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美国影评人机制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研究

李雅琪

作为全球电影产业的领头军,美国以其庞大的电影市场和层次多样的评论体系成为世界电影关注焦点。既有格里菲斯等世界电影的开拓者,又有振兴全球电影产业的好莱坞文化。目前,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电影市场,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个只占有全世界人口4%的大国,每年贡献着大约30%左右的全球票房。从电影票房、产业链、银幕数等角度看,美国都占据着全球电影的垄断地位。繁荣的电影市场催生出一个特殊的产业——影评人产业,一些电影研究者、记者和业内人士以报刊、杂志等媒介为主要阵地开展电影批评,形成了介于学术研究和大众文化之间的精英文化,成为美国电影文化领域独具影响的亚文化圈。

依托报纸杂志的影评人资源,以及自由开放的舆论场特点,像好莱坞电影一样,影评人行业形成了体系庞大、分工明确的特点,同时因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环境制约程度较深,而更具产业化色彩。在美国,影评人是一种职业,一些影评人在好莱坞具有较强的公信力,优秀的影评人意见在行业内有导向作用。但从电影出现至今,影评人行业几经变革,相关报刊杂志也几经更迭,历经兴衰并走向没落,但它对电影评论甚至电影产业的贡献意义是深远的。因此,梳理美国影评人机制的发展历程,研究包括评论阵地、影评人和影评协会在内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价值。

美国著名影评人安德鲁·萨里斯(Andrew Sarris)在他的公寓中

(Fred R. Conrad/The New York Times)

美国影评人行业的发展历程

自电影诞生以来,影评现象一直都存在,但最初美国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影评人行业。最早一批的影评人来自美国文人,大多数受到欧洲教育,但在当时,大部分知识分子并没有把电影当做一种艺术,而是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现象在讨论。上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间,影评行业都是自我确立和完善的过程,可以说好莱坞的迅猛发展是影评行业的根基。由于好莱坞的兴盛,一些传统文人开始进入影评行列,带来了多个学科门类的分析读解,如心理学、美学等。加之欧洲电影批评也在这一时期被引入美国,更加促进了美国影评行业的形成。

随着60年代好莱坞鼎盛时代的到来,影评行业应运而生。此时,好莱坞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一些美国自我觉醒精神的流行,对电影的精神层面批判一时开始流行,影评人开始以行业姿态进入大众传媒视野。美国的影评人正式成为一种职业,影评人可以供职于某一家平面媒体,也可以受多家媒体雇佣。可以说,这一时期,影评人成为意见领袖,引导着电影发展趋势。

美国著名作家和评论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她将导演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称为“我们时代伟大的文化英雄之一”,将之与乔伊斯、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相提并论(图为1989年,苏珊·桑塔格在纽约市家中 EDDIE HAUSNER/THE NEW YORK TIMES)

在整个美国反叛精神最强的六七十年代,反体制运动风起云涌,此时影评人作为知识分子在大众媒体的发言人,成为电影业的意见领袖,引领着电影潮流,大多数青年尤其是知识分子投身到电影的热烈讨论中,在电影中寻求出口。到了70年代,电影批评作为学术研究的一支开始进入美国大学,一些高校开始开设电影专业,一些学者专门进行电影研究。其中一部分长期从事报纸电影评论工作的影评人进驻大学校园,进行电影批评教学工作。这些受到良好教育的学者开始以学术的名义对电影进行分析,从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学、社会学等角度解读电影,与流行于大众传播媒介、通俗易懂的影评形式不同,形成了“学院派”电影批评。

进入80年代,整个社会文化反思浪潮热情渐渐退却,六、七十年代的青年开始进入家庭、社会,随着自我成长和家庭和解的深入,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回归,影响着文化消费。新一代的受众自我精神更强、批判意识更弱,此时的好莱坞电影恰到好处地迎合了这一大众文化需求,类型片开始兴盛。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影评人依然保留着60年代的批判精神,在思想自觉和文化反思方面对好莱坞进行了缺乏文化意识和严肃性的批评。为了确保影片口碑与市场,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会在上映前进行点映、开设影评人专场,甚至请影评人居住高档酒店、支付高的费用以获得“好口碑”,进而引导电影消费,这一现象被称为“红包影评”,大大削弱了影评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这一事件曾被揭露和批判。

随后,影评人行业迎来了90年代互联网冲击。对于没有门槛限制的互联网平台,更多大众可以自由参与其中,打破了之前影评人行业文化品牌效应。以快捷、话题制造为主旨,一些传统媒体影评人开始进入互联网转型,当然也有一些影评人批判互联网的非正式色彩,保守着传统媒介影评阵营,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影评人行业变得更加不易。

2009年,一部讲述影评人的纪录片诞生,名为《电影之爱:美国影评人故事》(For the Love of Movies: The Story of American Film Criticism), 该片由波士顿凤凰卫视批评家杰拉尔德·皮里(Gerald Peary)执导,这部电影提供了影评行业一些专业影评人对电影批评的看法,片中可以看到美国最受好评的影评人包括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安东尼·奥利弗·斯科特(A.O. Scott)、丽莎·施瓦兹鲍姆(Lisa Schwarzbaum)、肯尼斯·图兰(Kenneth Turan)等,也包括了部分互联网评论家,如包括哈里·诺尔斯(Harry Knowles)和卡琳娜·朗沃思(Karina Longworth)。

Gerald Peary《For the Love of Movies: The Story of American Film Criticism》 (2009)

正如美国国家电影批评协会主席大卫·斯特里特(David Sterritt)所评论的,这部纪录片“是一部汇聚了采访、音乐和幽默感的了不起的影片”。该片将影评人行业视为记者行业的一支,回顾了其在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兴衰,重申了影评人作为发现、评判电影的专业人士所特有的艺术视角。通过采访宝琳·凯尔(Pauline Kael)、罗杰·艾伯特等著名影评人,展现影评人行业从无声电影到数字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所经历的辉煌和变迁。

这一时期是美国影评人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刻,由于经济危机,美国传统印刷行业急剧下滑,影评人赖以生存的报纸印刷量下跌,许多影评人被解雇。据统计,2008、2009年大约有一万五千报业从业人员被解雇。[1]拥有161年历史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业”宣告破产,《纽约时报》在当时也岌岌可危。可以说经济危机严重影响着传媒行业,也直接影响着影评人的生存状况。

经济危机之后迎来了互联网时代。许多专业影评人担心在互联网时代,影评在走下坡路,尤其是传统影评行业,充满了极大的挑战。许多颇具名气的影评人开始加入互联网,撰写网文甚至拍有关于影评的视频、开设影评类节目等,可以说“自媒体时代”为影评行业带来了新气象。时至今日,影评人行业可以说已经完全适应了互联网,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年轻的“网生代影评人”,更加丰富了影评人行业的生存与建构形态。

影评人安德鲁·萨里斯(Andrew Sarris)在退伍后移居巴黎一年,在那里与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和弗朗索瓦·特鲁弗(FrançoisTruffaut)成为好朋友,回纽约攻读研究生后选择将电影评论作为职业。(图为安德鲁·萨里斯与希区柯克)

具有影响力的相关影评类报纸刊物

在美国报业集团兴极一时,许多依附于大的报业集团、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报纸都设有电影版块,内容涉及电影新闻和评论。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全国性新闻周刊《时代周刊》《新闻周刊》,以及杂志《纽约客》,此外还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芝加哥读者》《纽约侨报》等以地方受众为主的地区报纸。

首先要谈到的是《纽约时报》的重要地位,如果将十九世纪电影第一次在美国公开放映时的报道视为“影评”,那么《纽约时报》就是刊发影评的第一家报纸。[2]尤其在上世纪40到60年代,《纽约时报》影评版影响力达到顶峰。波斯利·克劳瑟(Bosley Crowther)常年担任纽约影评人协会主席,是上世纪五六年代外语片的倡导者,曾经没有登上克劳瑟“年度十佳榜”的影片将无缘当年奥斯卡,当然也很难获得较好的票房成绩。

1960年11月6日,波斯利·克劳瑟在《纽约时报》上刊登The Modern Mellower–––Times of Mr. Chaplin的文章,彼时查理·卓别林 71岁。

之后,文森特·坎比(Vincent Canby)接手《纽约时报》影评版,但此时《纽约时报》的影响力已下降。70年代美国影评开始打破精英文化范畴,人人都可发言,曾经的影评一家之言便能决定影片成败的制度逐渐失效。到了80年代好莱坞再次兴盛,而此时,票房数字代替了影评人意见,成为“后好莱坞”片厂极为看重的元素,决定大众审美和影院号召力的主导力量变成了首周票房,影评的地位相对下降。但即便此时《纽约时报》依然是权威的影评阵地,是美国电影行业风向标,这一点从中国导演张艺谋2002年的《英雄》海外影响可以看出。

文森特·坎比(Vincent Canby)是一位美国电影和戏剧评论家,从1969年至1990年代初期一直担任《纽约时报》的首席电影评论员。
1977年05月25日,乔治·卢卡斯导演《星球大战》在全美首映,次日文森特·坎比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名为‘Star wars’–––A Trip to a Far Galaxy That’ Fun and Funny的文章。

一些电影专业杂志是学术类批评的主战场。70年代,电影进入大学校园,影评变身电影批评成为学术研究的一种,这些代表着社会精英文化的学者以学术刊物为主阵地,包括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评论》(Film Comment)、《电影季刊》(Film Quarterly)、《电影文化》(Film Culture)、《电影杂志》(Cinema Journal),以及美国境内左派政治影评《影者》(Cineaste),都是重要的学术型电影批评刊物。其中,1962年创刊的《电影评论》(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出版发行)顺应当时美国呼吁新创作的潮流,刊载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影评人文章,包括好莱坞明星制度、美国审查制度、“作者论”等,因此在北美具有较大影响。此外,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学术杂志,《电影季刊》(创于194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一直受到电影批评学者的青睐,学术价值较强。《电影文化》于1954到1996年间出版79期,主要关注于前卫电影,后来停刊。《电影杂志》由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出版,内容涵盖电影研究、电视研究、媒体研究、视觉艺术、文化研究等多个方面。

1963年发刊的《电影评论》(Film Comment)

虽然学术评论是美国电影业具有精英文化的权威性评论,但作为大众文化,更多的是娱乐消费功能,一些仅仅将电影作为娱乐现象进行报道的期刊杂志也一直深受大众喜欢。如1905年创刊于纽约的《综艺》(Variety),《好莱坞报道》、《娱乐周刊》,这两大报刊主要以娱乐为主。《综艺》杂志最初以周刊形式刊出,1933年为了覆盖电影业,在洛杉矶创立了《每日综艺》,主要功能包括娱乐新闻、评论、票房成绩等;1930年,《好莱坞报道》创立于加利福尼亚洛杉矶,是好莱坞第一份日常娱乐报纸,最初只包括娱乐报道、采访、电影预告等好莱坞新闻,1950年放宽到电视和娱乐行业,甚至涉及时尚圈。

目前大部分报纸杂志都是数字和印刷性质的杂志,因此出现了一些汇集影评的专业网站,如Metacritic网站,它将顶尖杂志的影评进行筛选和汇总,排除了一些小型报纸和个人网页的自媒体评价,定位清晰,方便大众选择。在网站上,每个电影有评分加权,一般想要拿到高分很难,因为在这个网站上的影评相对出自专业影评人之手,比较倾向艺术影片。当然还有为大众所广泛接受的IMDb网站、烂番茄网站等,多种类型的网站代替报刊构成了网络影评体系。

Metacritic网站与烂番茄网站的统一作品评价对比

著名影评人与影评人协会

麦克奎尔的大众传播理论分析了媒介、受众和效果之间的关系,他将受众称为阅听人,从这个角度,影评人充当了意见领袖的阅听人角色。一般来说,在美国,不同的报业集团旗下有许多各类报纸,不同的报纸针对不同的读者,因此纸媒影评人相应也有着很大差异。

菲利普·洛佩特在《美国影评人文选:从默片时代到现在》一书收录了72位美国影评人作品,从本书的编排可以看出美国影评人行业的发展脉络。该书分为四个部分:默片时代向声音过度时期、30年代与二战时期、50到70年代电影黄金期、80年代至今,较为全面地反应出美国电影影评人行业的发展和变迁。

其中,最为著名的影评人莫过于罗杰·艾伯特,自1985年起为《芝加哥太阳报》撰写专栏影评,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1992年罗杰·艾伯特曾评论《大红灯笼高高挂》“充满肉欲之美和愤怒之情”,批判张艺谋对色彩的使用是“好莱坞早已不使用的工艺”,“仅仅是为了眼睛而存在”的视觉艺术。但由于中外信息交流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中国观众难以及时得到海外评论并做出反馈。

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和他的搭档吉恩·西斯科尔

直到20年后的2012年,罗杰·艾伯特影评集《在黑暗中醒来》才得以与中国大众见面。[3]研究者也常借用他对中国电影的评价为研究对象,来考量西方接受情况,这也是其权威性的一种体现。优秀的观点往往与她同时代的观点相悖,其中包括当时影响力最大的美国电影评论家之一、供职于《纽约客》的宝琳·凯尔(Pauline Kael),《纽约时报》曼诺拉·达吉斯(Manohla Dargis),特别关注张艺谋的《纽约时报》首席评论人安东尼·奥利弗·斯科特,以及在《芝加哥论坛报》、《洛杉矶时报》等多家报刊发文的迈克尔·菲利普斯(Michael Phillips),都是所在时代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影评人。

罗杰·艾伯特和马丁·斯科塞斯

随着时代变革和电影行业自身的发展,影评喜好也在发生着改变,影评人也经历了行业竞争和危机,一些有些影评人遭到封杀,如《纽约先驱论坛报》的影评人朱迪思·克里斯特(Judith Crist),因为批评了一部影片,被华纳公司告知以后将不欢迎其参加华纳的首映。就在同年,她发文对《埃及艳后》进行了言辞犀利的批判,于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也拒绝了她的后续参与。此外还有被迪士尼封杀了的《纽约每日新闻》记者雅米·伯纳德(Jami Bernard),以及全美最具权力的影评人艾伯特,也因为在电视节目中拿《修女也疯狂》(Nuns on the Run)开玩笑,被福克斯公司短暂封杀。

当然有封杀就有讨好,发行公司会制作一些纪念品、好的待遇给记者,如果记者没有达到发行公司的预期,将不再被邀请。发行公司需要铺天盖地的论及影片,影评人也需要新的作品维持工作,因此大多数情况上达成合作。但这种形式遭到了新闻界的严厉批评,严肃的纸媒会规定自己的记者或影评人不能参加此类活动,如若需要,报社自身会支付这笔费用。此外因为影评人评价是很好的宣传点,“假影评人”随之出现。最荒谬的要数2001年索尼公司在宣传时,虚构出一位叫作大卫·曼宁(David Manning)的影评人,用他的溢美之言来宣传要出品的影片,后被法院判处150万美元赔偿,返还给购买过票的观众,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影评人的票房号召力。

Columbia Pictures

实际上,影评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依附于社会成立的影评人团体。据统计,美国官方注册的影评人团体有三十余个。[4]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要数美国五大影评人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洛杉矶影评人协会、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和被看作是评论界奥斯卡的美国国家评论协会,此外由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举办的“金球奖”也备受瞩目。这些影评人协会奖不仅仅是电影的名利场,更是影评人树立行业权威的重要方式,保证了影评人的专业性、行业地位及话语权。这些影评人协会奖互相协同发展,有着不同的趋势和偏好。

历年来都会有对于“金球奖”受贿的指责指控等报道

虽然远离西海岸好莱坞电影业,但成立于1935年的纽约影评人协会在影评界占据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成为美国东部知识分子的代表立场。但在五、六十年代克劳瑟经营期间,因为评奖结果与好莱坞高度吻合而被知识分子批判为迎合。在克劳瑟退出之后,纽约影评人协会开始与奥斯卡保持一定距离,鼓励艺术电影。因不满克劳瑟的审美趋势,1966年影评人斯坦利·考夫曼(Stanley Kauffmann)、宝琳·凯尔(Pauline Kael)、霍里斯·阿尔珀特(Hollis Slpert)、安德鲁·萨里斯(Andrew Sarris)、理查德·西克尔(Richard Schickel)和《新闻周刊》的乔·摩根斯坦(Joe Morgenstern)联手创立了全国影评人协会(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打破了纽约影评人协会的垄断地位,他们主张艺术价值高于商业价值,自创立以来和奥斯卡的吻合率较低,一共只有5次。

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众所周知,对导演或影片进行年度评选是影评人的重头戏,其实影评人行业自身也存在着年度评选,以保持求新求变的新鲜感和创新性。但影评人的工作并不是对某部影片的专业颂扬,而是相互交流观点和争论的战场,因此经常可以看到擅长不同领域的影评人以文章的形式进行激烈的影评之争。

在《美国影评人文选》的前言[5]中,洛佩特称美国已“形成了一个扎实的美国电影评论流派”,影评是美国“电影接受史的重要部分”。[6]随着时代发展,美国影评界经历了几次巨大的挑战,时至今日虽功绩尚在但影响力大不如前,从某种角度看,影评人行业的衰落可以看做是精英文化在美国社会的式微。但正是美国影评人行业从无到有、由盛到衰的过程,见证了美国电影甚至世界电影产业的成长,也成为电影学术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史料。

[1] 刘娜. 经济危机蔓延至美国媒体[J]. 中国商界杂志,2009(2):98-100.

[2] 李建强,李白璐,常凯. 罗杰·艾伯特:美国影视评论的常青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86.

[3]李亦中,赵菲. 中国电影在美国的口碑与传播[J]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2):75.

[4]蒋好书. 公共文化场域中的美国电影评论[J]. 当代电影,2011(4):71.

[5]Philip Lopate. American Movie Critics: An Anthology from the Silents until Now(Expanded Edition). New York: The Library of America. 2008.

[6]李亦中,赵菲. 中国电影在美国的口碑与传播[J]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2):78.

原文标题《美国影评人机制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merican Film Critics Mechanism

作者:李雅琪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文化与海外传播。

本文由作者李雅琪授权发布

原标题:《封杀与没落,影评人在美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