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初心之路|“青稞界袁隆平”的身前事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李哲 岑慧敏
2020-11-04 11:10
来源:澎湃新闻
初心之路 >
字号

提起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简称“西藏农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尼玛扎西,几乎每个人脸上都有两种情绪——佩服和悲伤。

佩服的是,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他做到了。尼玛扎西带领团队主持选育出了16个青稞新品种(系),为西藏自治区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底,西藏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今年,尼玛扎西代表西藏向全世界自豪地宣告这一好消息。

“他是青稞领域的袁隆平。”这是西藏农牧科学界对他的致敬。

悲伤的是,尼玛扎西永远地离开了。9月5日,在西藏阿里出差途中,他不幸遭遇车祸逝世,生命定格在55岁。

“简直不敢相信”“感觉天塌了”“就如五雷轰顶”……每个人都不愿意接受这个噩耗,叹息,抹泪。

尼玛扎西在世的时候,他撑起了西藏青稞研究的半边天;他走了,用西藏农科院党组书记高学的话来说,青稞研究领域至少要两三年才能缓过来。

从农奴后代到“青稞界袁隆平”

“我是农民出身,希望把家乡建设好。”——这是尼玛扎西一生朴素又远大的愿望。

尼玛扎西出生于1966年,在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扎塘镇杂玉村一户农牧民家庭长大,家里有5个孩子,他排行第三。

饥饿,是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小时候,家里碰上粮食收成不好,父母和兄长到隔壁县用陶瓷换粮,有时候一走便是半个月。小学初中期间,尼玛扎西在学校寄宿,哥哥担心他饿肚子,有时来回走二十多公里给他送吃的。   

“怎么样才能让青稞增产,让农牧民吃得更饱一点?”这个想法开始在他心头扎根发芽。

用手中的书代替了镰刀锄头,尼玛扎西刻苦学习,从山沟里走出去,成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1996年7月至1999年7月,他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博连读,成为西藏农牧科技界第一位藏族博士。

年轻时候的尼玛扎西。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尼玛扎西开始在青稞领域大展拳脚。

他从1989年开始潜心青稞的良种研究和推广,选育出了包括“藏青3179”、“藏青148”、“藏青690”、“藏青2000”等16个青稞新品种(系)。

其中“藏青2000”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当前西藏青稞主推品种,占青稞种植面积70%以上,从2014年至今给农牧民增收了7个亿左右,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达到27.36亿。

“藏青2000”,从1993年育种,到2013年通过品种审定,开始示范推广,尼玛扎西花了20年。

“青稞育种都是要花这么长时间的,需要大量的数据重复,很多人可能搞了一辈子都搞不出来。”西藏农科院农业所研究员禹代林说,目前西藏青稞已经实现了第三次大面积良种更新换代,后两次是由尼玛扎西主导的。

贡献影响有多大?这组数据是最好的说明——青稞亩产从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不到一二百斤到现在七八百斤,良种覆盖面积达到80%-90%,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青稞总产量突破80万吨。

青稞持续稳定增产,不仅解决了西藏人民的吃饭问题,还让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简单地说,过去大家吃不饱,到后面温饱刚解决,现在不仅吃饱了,还丰收有余。”禹代林说。

从农奴后代到“青稞界袁隆平”,尼玛扎西为西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高产青稞,消灭了“世界屋脊”西藏的饥饿问题。

“农民不一定认识县长书记,但一定认识尼玛扎西”

很多人都说,青稞良种研究要靠运气。尼玛扎西一生研究硕果累累,但对于他来说,可能并不存在运气好的成分。

从青稞品种培育、试验、审定、推广、测产,每一步都是漫长的过程。他几乎一年四季都驻扎在农田里观察,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每逢春播秋收忙碌时一天要记录上百个数据,一年下来要记录上万个数据。   

2013年,青稞春播前的一天,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出现在西藏日喀则白朗县。拖着前一天刚从北京回来,还带着高原反应的疲惫躯体,这个身影来不及休息便出现在了白朗县的田间地头,和农民们迅速打成一片。

这个身影,便是西藏农科院的尼玛扎西院长。

这一年,正是“藏青2000”——尼玛扎西倾注近20年心血的青稞品种,在西藏大面积种植推广的第一年。

但新技术、新品种的普及谈何容易?对于农牧民来说,青稞是主食,换新品种,相当于把自家一年的口粮交给别人来打理。万一失败,一家人怎么吃饭?

尼玛扎西深知农民的忧虑,而他解决问题的办法也相当质朴:到农民身边去,手把手教他们。  

农田一块连着另一块,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尼玛扎西没有片刻停歇:指导农民如何种植,给他们讲解播种量、施肥量、播种深度、田间管理等。

“要做好‘三农’工作,首先要把农民当成自己的亲人,要把农民的土地当成自家的土地来经营”,这是尼玛扎西经常跟禹代林说的话。

尼玛扎西院长在西藏自治区尼玛县文布南村和该村村长了解青稞。

培养基层技术人员,也是尼玛扎西“三农”工作中的重点。他清楚,农民之间的语言是相通的,都是邻居、熟人、朋友,可以一户带动百户。“不仅要让青稞增产,还要培养人才,留下技术。”

因为长期过度劳累,作息饮食不规律,尼玛扎西患有糖尿病,一天要打两次胰岛素,早上下乡前打一次,晚上结束工作了再打一次。

“弄完就回来了”,这是妻子拉琼从尼玛扎西那里听到最多的解释,经常一顿饭要热上两三次,丈夫还没回到家。

三十年如一日,尼玛扎西脚踏黄泥,热手摸着冷土,扎根在农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

跟随他下乡的同事看到:很多农民可能不认识当地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但一定认识来自农科院的尼玛扎西院长。

“老西藏精神”

“甘白山下农科院、瓜果梨桃样样有。越冬青稞是方向,造福西藏立新功。”

生前,尼玛扎西经常念叨这首诗。这是198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时的亲笔题词。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根据中央政府定下的“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政策,十八军将士在拉萨荒滩上建起了“七一农场”。西藏农科院正是从当初的“七一农场”发展而来,把现代农牧科技带到了雪域高原。  

“尼玛扎西是西藏科技界的精神和标杆。”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赤列旺杰评价,他继承了十八军的老西藏精神,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将西藏的农牧科技推向更高更远。

处于“雪域之巅”的西藏脱贫摘帽,实现了!藏族儿女千年梦圆!

赤列旺杰说,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乃至老百姓观念的转变,最终都需要科技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尼玛扎西做出了巨大贡献,真正实现西藏自治区提出来的“让老百姓增收致富”。

尼玛扎西走后,大家陷入忧愁:下一步,谁能像尼玛扎西那样,带着情怀和责任做好“三农”工作,推动西藏发展?

“总是有人会成长起来的”,西藏农科院农业所所长杨勇盘腿坐在农科院白朗试验站的青稞地上。这个试验站是尼玛扎西一手推动成立的,从这里试种成功的青稞新品种会推广至全西藏45个主产县。

西藏农科院很多科技人员长期扎根在农村,直接服务于“三农”。从他们身上,赤列旺杰看到了尼玛扎西的精神缩影。

他虽然走了,但留下了一批继承他遗志的年轻一代——“他生前没来得及实现的,我们会继续替他完成”。今年10月底、11月初,农业所青稞遗传育种副研究员达瓦顿珠将在林芝试种冬青稞。

培育出抗寒能力强、能够突破海拔3600米种植限制的冬青稞,也是尼玛扎西坚持了二十年的布局。如果成功,相当于一年两收,西藏的粮食产量将提升15%-20%。

“如果我们培育出一个好的品种,就取院长的名字。我们呵护他,他也在地里望着我们,他的精神要一直传承下去。”在达瓦顿珠心里,尼玛扎西院长未曾离开过。

尼玛扎西院长与他一生为之奋斗的青稞。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