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贾似道回买公田的财政意义
在中国传统史书上,南宋末年的权臣贾似道被钉在耻辱柱上,要他为南宋的灭亡负责。在他的诸多罪状中,有一项叫“回买公田”。什么叫回买公田呢?它的意思是,国家以前是拥有公田的,后来流失了,现在要把它们买回来。回买公田如果按照市场原则来进行,那就不会成为史上著名的扰民事件了。之所以如此有名且成为贾似道的罪状,就是因为它事实上的强买。这样一种侵犯私权尤其是侵犯地主利益的事情,被后世学者文人一再地谴责。
不过,从今天的眼光看,回买公田其实有更为深刻的财政意义,事实上它想用实物性资产来挽救财政危机、保障国家运行。当然,到最后我们发现,回买公田并未能挽救宋王朝的命运。
在危难时刻,贾似道为什么要回买公田呢?
南宋末年,在蒙古军队大规模入侵的压力下,国家财政极度紧张。为了挽救财政的危机,在皇帝的支持下,贾似道从1263年起,对江南地区的官户、民户的逾限田(即每户人家超过二百亩以上的田地),抽取三分之一买为公田。
在当时,回买公田被认为有五个好处:
1.生产的粮食可以供应军需;
2.不再用纸币强行采购百姓的粮食;
3.可以减少纸币的发行量以提升其价值;
4.可以平抑物价;
5.可以抑制富民的势力。
为了推行回买公田,贾似道带头把自己在浙西的万亩田产交了出来。政策在设计时,购买的只是官民的逾限田,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走了样,变为不分对象地强制购买,连只有一百亩田地的民户也不能幸免。购买的价格也大大低于市场价,支付的手段很少用金银等金属货币而多用纸币,甚至用僧道的度牒和荣誉官员头衔来支付。仅仅半年时间,官府就买进了350万亩田地。
传统史书将这一事件解读为贾似道个人的胡作非为或者昏庸误国,却忽视了该事件背后的财政原因,也不管它在当时条件下对财政确实有帮助,尤其是确实保障了前线军队的粮食供应。在此事件中,受损最大的官僚地主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反对浪潮。于是贾似道惶恐地建议还田于民,可理宗皇帝回应说,每年的军饷都靠这些公田,没了公田,财政怎么办,军饷怎么办?
为什么贾似道想到要用土地来提升纸币价值?
在回买公田事件中,始终绕不开的话题就是纸币。纸币在那时被称为楮币,因为它是用楮树皮所造的纸印刷的。纸币是回买公田的重要原因,因为朝廷打算用田地及其粮食出产来减轻国家对纸币发行的依赖,提升市场对纸币的信心,这在当时叫做“重楮”。可在回买过程中,纸币又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发行量不减反增。今天我们知道,如果准备金充足,且与经济发展、金融深化程度保持一致,那么国家发行纸币是可以带来一定财政收入的,这叫做铸币税;这样的纸币发行也不会伤害民众的利益,甚至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繁荣,民间早就产生了自己的纸币来补充市场流通金属货币的不足,比如北宋期间产生的以铁钱为本位的交子。1160年,南宋朝廷接管了临安商人以铜钱为本位发行的纸币“会子”,由国家发行纸币为民间商业提供流通手段,同时获取财政收入。一开始南宋发行这种纸币是分“界”的,每界大致为两年或三年,到期国家再用金属货币、盐茶等实物或专卖许可证兑换,还有一部分用新纸币来更换。这种到期可兑换的制度,可以增强民间对纸币的信心。
在蒙古铁骑步步紧逼之时,正统的农业两税、特殊商品的专卖以及各项附加税,都已无法增长,南宋朝廷唯有将发行纸币作为唯一的增收手段。可纸币发行过多过滥,民众信心不足,纸币就不断贬值,从而严重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也不利于发行新纸币。贾似道在执政期间也曾整顿纸币,但由于手中并没有金属货币或实物资产来兑换旧币,整顿没有效果,纸币被人更加轻贱。于是,回买公田几乎是贾似道的唯一手段。
由于采用了强制的手段,回买公田并未增强民众对国家的信心。不过,在购买之后,如果官僚机构能够成功地经营公田,那至少可以用出产的粮食供应军队,并用土地和粮食这样的实物来维持纸币一定的信用。
为此,南宋朝廷也想了很多办法来进行。对于买来的这些公田,朝廷先按乡设官庄,再直接派官去经营,此时的农民相当于国家的雇工。由于官僚机构惰性与经营能力低下,这一做法不成功。后来朝廷罢除官庄,改用包佃法,由国家设立催租官,让老百姓自行承佃并按时纳租,此时的农民相当于国家的佃农。由于对佃户压迫深,民众不愿意佃租公田,大量良田因此抛荒。于是南宋朝廷又让提刑司兼领催租事宜,用刑罚措施来执行催租这一经济行为,可佃种公田的民众积极性更加低。可见,公田经营并不成功,获取的粮食收益并不多,更不能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反而让他们离政府更远。
国家的财政立足点到底在哪里?
帝制时期,君权的合法性源于君主对土地的产权,即“打江山者坐江山”。因此,以土地为代表的实物性资产是君主行使统治权的心理基础。在南宋末年政权危机之际,在纸币因国家信用低而接近破产之时,贾似道及其君主下意识地去抓土地这一救命稻草,用实物资产来增强国家的财政基础。这一做法到最后并不成功。
其实不仅仅贾似道有这样的想法,哪怕是到了1917年,财政学家葛德雪在面对奥地利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财政危机时,开出的药方仍是“把财产还给国家”。他的意思是,现代国家因为被剥夺了财产,所以在财政上不得不依靠来自有产者的税收,这样一种没有财产的国家很容易被有产者操控。与此同时,因为没有财产,国家受到了普遍的敌视:有钱的人敌视国家,因为国家要从他身上征税;贫穷的人也敌视国家,因为在自己贫弱无助时它无法给予帮助。所以,国家必须获得实物资产,有自己的收入,才能克服当时的危机。
不过,20世纪的历史发展证明,葛德雪提出了正确的问题,但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现代国家确实屡遭财政危机,但是让国家拥有实物资产是否为解决之道呢?这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国家未必能有效地经营资产,由此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收益去挽救财政危机;另一方面,实际经营控制国有财产的那些人,有可能由此获取暴利和特权,这样的权贵会破坏国家的公共性,这样的国家会让人更加敌视。因此,作为财政手段,实物资产恐怕不但救不了帝制国家的命,也救不了现代国家的命。
那么,现代国家的财政立足点在哪里呢?现代国家是依靠主权作为自己的支撑点的,支撑现代国家的是主权的合法性而不是实物资产。而这种合法性,来自组成共同体的民众的同意与授权,这种同意与授权不是虚拟的或者一次性的,而应该由常设组织与定期选举来表达。
因此,在现代,民众对国家的信心来源于主权制度的建设,即构建起反映民意或者说由民众行使权力的政治机构。这样的国家,在财政上不像古代城邦那样依托于人口实行税人,也不像帝制国家那样依托于土地实行税地,似乎在收入的支撑点上最空虚,没有土地和人口那样的实物基础,但事实上却最为坚实。只要基于民众同意的、有组织支撑的主权存在,就可以向拥有财产与收入的人群征税,国家财政也就不会破产。这也是现代国家在危机时刻用来救急的手段——公债,能够大规模发展的真正原因,因为民众对自己的国家有信心。
小结
南宋末年为了挽救深重的财政危机,权臣贾似道采用了回买公田的制度,以便供应军队粮食并增强民众对国家发行纸币的信心。但由于国家对官田经营不善,更由于强买民田进一步摧毁了民众对国家的信心,因此回买公田并不能挽救国家的命运。实物性资产不是帝国的财政立足点,它也不是现代国家的财政立足点。说到底,只有基于民众同意的现代国家才可能获得真正可靠的财政基础。
(作者刘守刚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财政史、西方财政思想史。著有《财政中国三千年》《中国古代治国理财经典阐释》《西方财政思想史十六讲》《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家财帝国及其现代转型》《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等,主编“财政政治学译丛”和“财政政治学文丛”两套丛书,并在得到App上开设音频课程“中华帝国财政30讲”。)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