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用《大上海》解读“百年中国看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20-11-03 14:31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她是“十里洋场”,是冒险家的乐园;是中国苦难史的亲历者,也是个革命史的驱动着,更是开放史的领航者。从千年古港到近代史中的远东第一大都市,再到如今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历程,是近现代中国浮沉嬗变的缩影。

百年中国看上海,近期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大上海》一书,记录了上海建设、发展轨迹,以及上海的改革、创新经验。

11月2日下午,《大上海》专家座谈会在位于上海中心52楼的朵云书院旗舰店举行。

如今,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城市品格,上海也通过进博会的举办,正成为世界“会客厅”。要深刻理解上海何以成为今天的上海、新时代“大上海”应该有什么样的大担当、大作为,需要一次全方位的历史回眸。

《大上海》一书以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出品指导的大型纪录片为蓝本,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全景展现上海170多年的城市历史轨迹和发展建设,从关键的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激动人心的时间节点等内容出发,记述上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澎湃篇章,追溯上海城市精神历史根源。书中八个篇章对应同名纪录片的八集内容——《上海的开埠》《中国工业的发轫》《东西汇流》《红色革命的策源地》《生死抗争》《人民的上海》《艰难起飞》《创新品质》。

“她为什么是红色文化策源地?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为了如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大上海》编委之一陈雨人说,回溯从近代以来上海历史发展的道路,不是无缘无故的,为此《大上海》的纪录片和书,拍了了千余件文书档案,其中百余件文书档案是首次向公众展示。

纪录片海报

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从书名来看,我们首先要理解上海何以称‘大上海’,这一个‘大’字体现在哪里?”上海只有6300多平方公里,之所以成为“大上海”,自然不是因上海地域面积大,而是因为上海在近代以来国家的发展中地位特殊,份量重要、作用巨大。如何解读变成十分重要,毛时安认为,以往对上海的历史有着各种叙事,但这种叙事很可能是有偏颇的。《大上海》对上海最新学术思考成果进行通俗转化做出了有益尝试,为上海史研究提供了普及读物,同时也是对这座城市深情的倾诉。

“大上海”之“大”在于其“以小见大”,直接关系着、集中代表了近代以来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一方面,上海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典型标志之一,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和近代中国反动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的重要见证。上海也曾经是国民党反动派镇压革命运动的重地,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统治的主要经济基础所在。正因为如此,上海的解放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胜利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国际和平民主阵营的世界性胜利。

另一方面,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近代中国光明的摇篮”。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工商业的发祥地和最大的经济中心,作为对外开放前沿窗口和中国先进文化的策源地,历史地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大本营,历史地成为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真理的集聚地和马克思主义的最早传播地,由此孕育了近代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诞生了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作为“共和国长子”,作为“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财政支柱”,承担着国家经济命脉的重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改革开放以后,上海作为国家发展的一张“王牌”,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以敢闯敢试的精神立时代之潮头,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城市发展的伟大奇迹,成为当之无愧的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座谈会现场

《大上海》一书仅10万余字,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周武,用“大,新,广,深”四个字来形容这本“薄薄的大书”。“《大上海》用新角度看上海,用广度捕捉了这座城市和国家的命运,包括如今上海对全球的影响,又有深度,逼真全面呈现这座城市的复杂性。”

“用10万字来写完上海全史,是非常难得,充分体现出中国史学里最独道、最考究人的本领——减法。能不能把减法做好的同时又不遗漏内容,把该说的东西都说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瞿骏感慨这本书做到了,“比如书中提到从旧学里走出来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但是没有用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这样的字眼,这恰恰是相当最具有深度的提法,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之间是没有连接关系的,一个是属于帝国边缘的洋场读书人,一个是属于科举出身的广东读书人。书里虽然没有明显点破,但从叙事里可以看出接受了这样的观点,看出了这样的味道。”

“一方面减法做得好,另一方面也符合目前史学界研究的基本看法,是非常扎实地一本文学与史学的书。”瞿骏说,“更难得的是得到了市场和观众的认同,豆瓣给出了9分的肯定。”

在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看来,要全景式反映这座城市的品格精神,上海需要丰满立体的书写,“好的宏大叙事,恰恰来源于鲜活生动的局部与细节,而不是罗列僵硬的数据或历史史料。上海的主旋律书写的切入点是多元化的,不仅是物理性的,也是精神性的,包括文化、艺术等层面对上海品牌的擦亮。

《大上海》是献给上海的,更是献给新时代中国的。它不仅给全国读者提供了解和理解上海的窗口,更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着眼点,希望给中国未来的城市建设者以深刻启迪。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