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古北市民中心这一年:民意更直通,服务更周到

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2020-11-02 16:3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相比一年前,在上海古北市民中心,基层立法联系点展厅的工作成效一栏又有不少变化。

不少法律的意见征询工作在这里完成;在同一栋楼的老年助餐点,老人亮出手机展示日常饭菜,赞叹“价格不变,品质又有提升”;办事窗口旁,一场“涉外政策HR沙龙”的举办,吸引多位来自涉外企业及机构的HR前来聆听咨询。

助餐点为老人提供可选套餐。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图

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

古北市民中心所在的古北社区,居住着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作为服务国际化社区的市民中心,这里成为集事务受理、生活服务、文化交流、社区共治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市民之家。

时隔近一年,2020年10月3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古北市民中心回访:这一年间,居民幸福感提升,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更有突破。

古北市民中心老年助餐点。

更多意见从这里“直通”全国立法机构

原来的法律将“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作为禁止结婚的情形。而在民法典中,不再将这一点作为禁止结婚情形之一。这是虹桥街道上报并被采纳的意见中的一条。

在对该法征询意见时,有虹桥街道的群众提出,基于婚姻自由的原则,患有疾病不应当作为禁止结婚的情由,但可以将隐瞒患有重大疾病而结婚的视为欺诈行为。最终,这一点在民法典中得到了体现。

2015年7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式批复虹桥街道为基层立法联系点,让普通百姓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国家立法之中。这里是全国首批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也是唯一设在城市街道一级的联系点。

古北市民中心正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所在地,2015年以来,来自基层的意见建议,从这里“直通”全国立法机构。

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胡煜昂在法条展示墙前介绍,截至目前,全国人大立法联系点已就43部法律开展意见征询,上报建议770余条,其中有41条被采纳,而在2019年11月,还是29部法律,25条采纳条目。此外,上海市人大立法联系点已就14部法规听取意见,上报建议108条,其中有3条被采纳,比之前增加了4部法规和20条上报建议。短短一年间,无论是上报意见数量,还是被采纳数量都有了进步。

胡煜昂特别介绍,近一年所征求意见的几部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著作权法等。其中《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里上报的两条意见被采纳,主要是关于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有责任做好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源头控制、舆论宣传的规定。

在疫情期间,立法联系点根据情况将意见征询方式由原来的线下改为线上,主要在微信群开展意见收集,待后续信息化平台开通后,信息员将可以通过短信链接直接访问意见征询页面,实现线上意见收集。

基层立法联系点展厅,今年有更多意见“直通”立法机构。

“家门口”办事站点再升级

2019年11月2日,胡煜昂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海外人才荟等事务办理服务等,以及街道如何做好社区“最后一公里”服务工作。

2020年,在长宁区及相关委办局的指导下,虹桥街道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根据辖区中外居民的实际办事需求,不断探索创新,实现“三个首创”。

在市民中心海外人才荟当天举办的“涉外政策HR沙龙”上,长宁区科委、区公安分局、区出入境管理办公室、区税务局、区人才服务中心、外籍人士中心等多部门联合为HR们带来政策宣讲。

居住在附近的莎拉·宾汉,目前服务于长宁区一家国际机构。她表示,能在家门口有这样便利服务,实在是太方便了,她要告诉身边所有的朋友,让他们来这里办理和咨询外国人相关的业务。

福陆(中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夏一告诉记者,公司多个在建项目涉及外方员工,原本为外方员工办理“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需要跑两三个部门,在市民中心缩短工作流程的创新举措下,如今可实现一站式办理,这大大减少了公司的人力管理成本。

古北市民中心首创“单一窗口”社区落地,符合A类工作许可申请条件的外国人,在市民中心可实现“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申请一窗受理、一周时间、一并发证,提升办事便利度,真正实现“减跑动”“减时间”“减材料”。

首创“五站合一”服务平台,自2018年以来,古北市民中心先后设立了境外人员服务站、虹桥海外人才荟、移民融入服务站点、蒲公英双语税收服务站,2020年10月新建成“一网通办”古北市民中心服务站,实现“五站合一”服务平台。

这里还首创了“政社联动”服务模式,让中外融合的方式更多维。站点依托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携手外籍人士中心(TEC)为海内外人才构建了“1+1+X”人才融情服务联盟,成为首家由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运行和服务的人才服务站点。

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新增家门口老年助餐服务点9个;原本通过微信群点餐,如今可在APP上直接下单;每顿18元价格未变,品质更有提升;如果老人对饭菜有特殊需求,还可提供定制化服务。在当天举办的“幸福养老在虹桥”茶话会上,小蛋糕、小饼干、茶水摆上圆桌,悠扬音乐中,老人们历数着一年来的诸多变化。

70岁的卢秀成老人还清楚记得2019年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形,她告诉记者,当时她和老伴两个人点了不一样的套餐,一个是云南红米线,一个是扎肉。谈及一年来的变化,她总结说:“原来就很幸福,现在更加幸福。”

虹桥街道是一个深度老龄化社区,截至2019年年底,社区户籍老年人口总数为18325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7.4%。虹桥街道将养老服务点建在社区里,设施在家门口嵌入建设,资源在家门口嵌入积聚,服务在家门口嵌入落实,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虹桥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副主任赵晨,2020年,虹桥街道新增家门口老年助餐服务点9个,日均供餐量近600份;深化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创新建立“记忆家(街道)——记忆角(居民区)——认知障碍老年家庭”三级服务网络,大力发展认知障碍友好机构,新增7家;新建美好生活服务站3个,累计共建8个,集“4+X”服务功能于一体,即“爱无限”养老服务、“融之情”文化服务、“仁心荟”医疗服务、“亲情帮”便民服务、“乐家园”综合服务于一体,致力于打造家门口、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街道还结合精品小区建设,加速推进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工作,已有6台电梯完工投入使用,8台电梯正在施工,20余个楼栋正在流程办理中,切实解决悬空老人下楼难问题。

接下来,虹桥街道将持续深入推进街区适老化改造;在现有8个美好生活服务站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新建、改建、重塑的方式,实现美好生活服务站辖区内全覆盖,形成“一中心、多站点、全覆盖”的15分钟养老生活圈。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