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华艺术宫“一带一路”美术展,呈现70国两百多画家画作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2020-11-02 17:23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共同的家园——“一带一路”国家美术作品展。影像:赵东阳(00:56)
在第三届进博会举办之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大型国际性美术作品展览“共同的家园——‘一带一路’国家美术作品展”于11月2日在中华艺术宫拉开帷幕,展览共展出208件作品,包括了与中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69个国家141位艺术家的145件精彩作品,以及71位中国艺术家的63件代表作。

展览现场

克斯图蒂斯·瓦斯利纳斯(Kestutis Vasiliunas)《伟大的旅行家——玄奘》 凸版版画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沈捷介绍,该展览在春节过后就开始筹备,如何在疫情发生、进出口不太便利的情况下推进国际展览,是摆在策展团队面前的主要困难,最终展出的208件作品主要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的历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优秀作品、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版画交流项目”入驻艺术家的作品、中国国家画院藏“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各国驻上海领事馆推荐作品、中华艺术宫藏品和艺术家自藏作品等。

沈捷提到了80多家各国驻上海领事馆推荐作品让此次展览增色不少,其中老挝领事馆特别邀请本国知名艺术家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了新作品。

老挝领事馆邀请本国知名艺术家展览特别创作的作品之一

丝绸之路是一条贯穿四大文明的通道,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是一条异域文明之间彼此吸引,由沿线国家和人民共同开拓、铺就、维护的贸易生命线,是多重文明的种子沿线传递、播撒、融合的道路,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和象征。

此次展览从“丝绸之路”开启,以“美丽丝路”“美好家园”“美美与共”三个篇章,深入阐述“共同的家园”。据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研究馆员,此次展览策展人裔萼介绍,“美丽丝路”篇章,由表现丝绸之路题材的美术作品构成,展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美丽风情,反映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体现丝路精神的现实意义。“美好家园”篇章源自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体现家园美丽和憧憬未来。“美美与共”语出费孝通,由表现和平、和谐的文明交流互鉴的作品构成,在多样文化和文明的表达中,共同展现人类美好的憧憬。

在作品甄选过程中,也主要考虑国别和与主题契合,并希望在疫情之后,用艺术作品带给人门心灵的抚慰。

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展览第一件作品表达的便是丝绸之路的开端时刻:

冯远《汉武帝经略边疆遣使丝路》

冯远的《汉武帝经略边疆遣使丝路》描绘的便是汉武帝率领文武百官为即将西行的将士们壮行的场景。这幅历史题材人物画人物众多,场面宏大,造型谨严,人物服饰和场景经过考证,还原历史,体现了画家精湛的笔墨技巧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谢振鸥《丝绸之路》

唐代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对以后相互的社会和民族意识形态发展,产生了很多积极、深远的影响。画家谢振鸥的作品《丝绸之路》描绘了唐代丝绸之路上出使、行旅、商贸、宴乐等等场景。该主题的作品延续了他创作生涯的40年,画面中不同国家和民族人物形象的设计,他们的着装和用具,都需要参考大量的史料和视觉文献。艺术家通过复杂的构思,把丝绸之路这个宏大的创作命题具体化,将发生在不同空间的场景组合在同一画面中,画风唯美而细腻。与其风格形成对比的是唐勇力的作品,他将现实中的人和敦煌的壁画联系,在浓厚的敦煌氛围中,再次感受时空的对话。而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艺术家从古代壁画、雕塑中汲取元素,并融汇到现代风格的创作中。

王迎春、杨力舟、杨臻 《丝路遗韵·赫赫竞技乐》

在“美丽丝路”部分还有武汉画家周韶华的作品和陈坚的水彩《帕米尔系列之二》,这两件作品也承接了展览第二部分,“美好家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靳尚谊的作品《高原情》。

靳尚谊《高原情》

周韶华《阿尔泰山》

唐勇力《向往敦煌》纸本水墨设色

据策展人裔萼介绍,《高原情》完成于1986年,是中华艺术宫的馆藏,它与靳尚谊另一幅最具代表性作品,1983年创作的《塔吉克新娘》为同一时期同一主题的创作。这两件作品都是基于1981年靳尚谊到帕米尔高原写生的创作,不同于《塔吉克新娘》采用伦勃朗式的单纯的深色背景,画家在这件作品中细致描绘了作为背景的帕米尔高原的峡谷,以衬托人物沉静典雅之美。

在《高原情》同一空间中,展品的也呈现出各种层次的红色调, 形成了统一的视觉体验。

展览现场

陈坚《帕米尔系列之二》水彩

杜大恺《梅州行》纸本水墨设色

在系列作品中,巴拿马艺术家琳达·让·马奎瓦尔·埃斯皮诺萨入选“第八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作品《我们唯一的地球》让人记忆深刻,这件作品采用波普艺术海报的形式,抗议人类对地球的破坏。画面中的地球在流血。受惊的鸽子丢下了象征着和平的橄榄枝。作品似乎在叩问:人类究竟何去何从?唤起了人类的反思。

琳达·让·马奎瓦尔·埃斯皮诺萨《我们唯一的地球》

展览最后一部分“美美与共”中有两件同样表达大师、却手法完全不同的作品,这两件作品分别来自吴为山和张培成。

吴为山 《超越时空的对话——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

吴为山的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顾名思义是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的相遇,达·芬奇的用右手指向天空的形象或出自于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也表现出他对科学和理性的尊崇,齐白石表现出的更多是谦和自然之态,但右手中的手杖却有着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气势。吴为山说:“这拐杖就是一条线,它上连天、下接地,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宇宙观、艺术观,它也像丝绸之路,连接着东方和西方。达·芬奇和齐白石,生活的年代相距数百年,但他们同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泛舟,他们的对话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

张培成《与大师同行》

而善于从中国民间美术和西方现代艺术汲取营养的张培成,在《与大师同行》的鲜艳的色彩和造型中,既能感受到得自民间美术的质朴稚拙之气,也能领略到得自高更、夏加尔绘画的梦幻天真之意。

达·芬奇与齐白石、中国民间与西方现代的艺术的对话,也让人体会到费孝通曾经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通过这些作品也能感受艺术家对不同文明之美的欣赏与表达。

展览在进博会期间举办,也表达了进博会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重要平台,也是文化交流的良好契机。而丝绸之路是一条贯穿四大文明的通道,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是一条异域文明之间彼此吸引,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和象征。主办方希望通过展览,促进“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交流互鉴,为促进人类谋求世界和平发展的共同梦想贡献绵薄之力。

刘巨德《蒙童》

奥克诺米杜·弗洛朗蒂亚 (Oikonomidou Florentia) 《跨文化的时空旅行者》版画

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3月底。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