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谁在赚1.8亿精神病人的钱?
原创 石晗旭 虎嗅APP 收录于话题#医疗1个
每每说起精神病,不知道有多少人脑子里浮现的还是那种在医院走廊里撞墙、嘶吼、打人的场景。殊不知,中国现在每8个人里,就会有1个精神病。实际上,除了精神分裂,精神疾病还有很多常见类型,抑郁症、躁狂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无论轻重,都被囊括其中。
可惜的是,就连精神疾病重症患者都不能全部得到治疗。康宁医院董事长管伟立曾介绍,我国约有精神科医生3万名,床位50万张左右,与国家登记在册的540万重症精神病人都不在一个量级上。更遑论轻症。
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民营精神专科医院诞生,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就是已有22年历史的康宁医院,也是目前该领域为唯一一家完成IPO的公司。
然而与其营收逐渐增长相反的是,康宁医院的港股股价在过去几年间每况愈下;两年前又被A股拒之门外。
不禁让人感慨,精神病院这门生意也太难了。
看病难,看精神病更难
提起温州人,大多数人脑子里浮现出的第一个标签可能都是——会赚钱。
温州人管伟立本不是个商人。1987年从温州卫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温州市精神病医院做医生。
他喜欢这份工作,喜欢看着病人在自己的帮助下渐渐好起来。患者数量远比想象中庞大。就在温州当地,便常有人找到管伟立,请他帮忙安排病床。
但在当年精神病医院的状况之下,就连这点请求都让他颇觉无力。都说看病难,看精神病更是难上加难。
一方面,当时放眼全国来看,精神卫生的基础设施都远远不够,医疗投入几乎全部涌向大科室的建设,就拿最基本的床位来说都远低于标准水平——少,且又挤又破;另一方面,社会对精神病的误解,或恐惧、或嘲讽,连带着精神病医生和护士也遭到莫须有的偏见,这让人的缺口也难以补上。
供需的极度失衡,是管伟立决定下海的原因。
1993年,管伟立辞掉公立医院的职务,关掉家里的打火机厂,筹了10多万元,在温州东郊一个60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最初,这只是一个精神病诊所。除了他和太太王莲月之外,诊所只有一个护士、一个护工和一个烧饭师傅;床位也不过只有20多张。不久,床位便爆满,几人的忙碌程度也可想而知。
继续扩大供应的升级也在情理之中。征地、盖房子、办手续,用了4年多的时间,管伟立创办的温州市康宁精神康复医院正式在1998年开业了。
“变关为管”,破掉不拿精神病人当人的传统,这是管伟立在当年中国精神科医院院长会议上提出的改进方式。
譬如在病房的设置上,康宁医院的病房便没有当时精神病院标配的铁门、铁窗,不似传统“牢房”,而像酒店一样毫不设防。
再如管伟立依照病症和病情进程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不仅接纳精神分裂重症病人入院,对认知能力尚在的轻症病人也有相应的治疗体系。病房也随之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只要没有伤害他人和自身的行为,患者都可以在开放式病房及周围的活动室、茶室等处随意活动。
不过,虽然床位数翻了近25倍,且基本住满,但起初,办医院反倒还不如做诊所赚钱。到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康宁医院负债已有几千万之多。直到2009年,营利性医院5%的营业税被取消后,医院整体才渐渐有了利润。
从被无视,到得到政策支持,社会办医的风才总算刮了起来。这以后,康宁医院与资本,才渐渐发生了关系。
稳步增长,但遇资本冷待
根据当年康宁医院提交给港交所的招股书,康宁医疗集团的扩张始于2011年。三年间,青田康宁、苍南康宁、永嘉康宁、乐清康宁相继成立,整个康宁快速扩张到2000多张床位的规模。
在自有医院之外,康宁医院还发展了一部分医院托管业务,公司向托管精神专科医院或精神科科室收取管理服务费,相比于自有医院诊疗服务,毛利率更高。
从规模和体量上来看,作为民营精神专科领域老前辈的康宁医院,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资本也随之入场。2013年5月和2015年3月,德福基金和鼎晖资本两度投资康宁医院,金额总计2.44亿元,也为康宁医院的上市铺了路。
不过,即便精神病院市场需求大,康宁医院的盈利能力也还不错,但鲜有投资人将其视为明星标的。
“甚至很多基金看不上。”2011年,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陈杰还在德福基金任职,第一次研究康宁医院时他便发现了这个现象。德福也一度放弃了这个项目。
鼎晖内部当时对康宁医院的争议也不小。彼时,现弘晖资本创始人合伙人王晖主导对康宁医院的投资。越来越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让圈子里不少人常有抑郁的体会,王晖算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他关注精神卫生行业的起点——需求。
而从民营供给端来看,王晖当时只看到康宁一家规模、规范都不错的企业。
没成想,项目过会时,鼎晖内部发生了很大争执。扩张难题、重度依赖医保、上市难……康宁医院身上数得出的毛病很多,但在王晖的坚持下,这笔钱还是投了出去。
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康宁医院的规模虽然无法与爱尔眼科、通策医疗这样的刚需行业、明星公司相比,但成立22年后,其扩张脚步依然稳定,增长虽然称不上高速,倒也一直在持续。
这一点,从其近年营收变化中便可看到。
数据来源:康宁医院历年财报,虎嗅制图从营收规模来看,康宁医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精神专科医疗集团,规模在全行业居于第二,仅次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图源:康宁医院港股招股书同时,民营医院普遍在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巨头如爱尔眼科,2020上半年的收入也同比减少了12.3%。但康宁医院在上半年营收为4.65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同期反倒增长了22.7%。
公司的营收增长主要源于通过自建及并购的方式扩张。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自有医院已增至21家,运营床位数增至6073张。但扩张的同时,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毛利率与净利率也实属不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康宁医院旗下单体医院收回成本的能力较强。
数据来源:康宁医院历年财报,虎嗅制图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康宁医院的毛利率出现大幅下滑。据公司解释,这一下滑主要是由于医保控费政策冲击下,自有医院住院平均每床日开支减少。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医保控费趋势虽仍将持续,但其影响是局部和短期的,“长期来看,除药品耗材降价外,诊疗费用等额度是增加的”。
然而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很难说他们对康宁医院的投资是成功的。
2015年,康宁医院入院登陆港交所,成为民营精神病院第一股。但在上市首日的高光时刻过后,其股价便持续低迷,如今股价更是已较发行价跌去近40%。
港股表现不好尚在情理之中,毕竟康宁医院完全在内地运营,又有近90%收入依赖医保,可复制性、扩张性、盈利能力都比不过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眼科、口腔等连锁专科医院。
于是,扩张过程中需大量资金的康宁医院又将目光投向了A股。
但A股在2018年1月拒绝了这家公司。排除大环境下7家企业上会只有1家过审的因素,涉及医疗本就敏感的康宁医院,还存在诸如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关联交易、房地产投资等问题,被卡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这次时隔两年多再冲击A股,想必康宁医院也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是门好生意吗?
即便龙头折戟资本市场,但不代表民营精神病院不是一门好生意。虎嗅采访的多位投资者都表示,对该赛道有过或正在关注。
一方面,卫生部数据显示,中国精神疾病的总发病率约为17%。根据康宁医院招股书,我国有1.8亿人被精神疾病困扰,其中包括精神分裂这样的重症,也包括近年来越来越高发的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等。
随着大众对精神健康重视程度提升,入院诊断、治疗者也越来越多。一组稍有历史的数据是:2010年~2014年,精神专科医院诊疗人次从2046.1万增长到3041.2万,入院人次由93.5万增长至148.6万。
且由于精神疾病具有反复发作、治疗周期长的特点,治疗费用高昂,不亚于癌症治疗。有业内人士告诉虎嗅,住一次院花掉三四万元也不稀奇。
由此可见,精神科医疗行业仍有较为广阔的前景。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19年我国精神科医疗市场规模可达650亿元,其中民营机构可占20.9%,且占比仍将进一步提高。
图源:康宁医院港股招股书另一方面,由于可能面临升学、就业等极大的社会压力,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更重视隐私,看病时较男科、妇科病等更谨慎,这也是民营精神病院的优势所在。更何况在床位等客观资源方面,公立医院并不足以满足需求。
站在医生的角度,精神科在综合医院中是边缘科室,能进入如安定医院、上海精卫中心等顶尖精神专科医院的机会又十分有限,民营医院也是性价比不错的选择。
同时,医保对民营医院的支持力度逐渐提升,也成为了其发展的重要推手。
正因如此,作为公立医疗补充资源的民营精神病院还大有可为。
但为何康宁医院不那么受宠?又或者说,这个领域为什么迟迟没有第二个康宁?这或许要归结到所有民营医院自身具备的问题上。
一方面,民营医院是不折不扣的慢生意,本就重资本投入,辐射半径又十分有限,涉及到与各地政府打交道,扩张进度也难以保证。这种情况下,VC进入退出期难以预测,PE进入又很难求得期望回报。
在精神病这样的专科中,人才紧缺又是制约医院扩张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管伟立介绍,目前全国只有3万名精神科医生,按中国登记在册540万精神重症患者来说,每180个重症患者共用一名医生,这还是不论其他轻症患者的情况下。
按照中等发达国家来看,我国至少还要8万~10万名精神科医生,而医护人员的培养周期又相对较长。这也是好多专科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慢的同时,民营医院又不能保证稳赚不赔,仍存在很多风险。
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可能产生的医疗纠纷。譬如在招股书中可查数据,康宁医院在2014年~2017年上半年共有涉及经济赔偿的医疗纠纷25件,赔偿支出总计271.56万元。当然,医疗事故无论是对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来说,医疗事故都无法避免,但还显然对民营医院的冲击要大上许多。
一些民营医院潜在的财务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譬如医保款项回收周期长的问题,盲目扩张可能突然导致资金链断裂。
因此,生意是好生意,但要出现下一个爱尔眼科,哪怕是下一个康宁医院,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况且真要摸透、看清一家家民营医院,从中捞出来真金白银,也得要老江湖才行。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原标题:《谁在赚1.8亿精神病人的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