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示范区一周年|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镇长乔惠锋谈特色小镇
【编者按】
早在南宋时期,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意指只要以苏州和湖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粮食丰收,全国都不愁吃穿。从唐宋以降,江南一直是中国最富庶的区域。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以全国4%的国土面积,1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4%的GDP。
尽管如此,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也面临着如产业同构、行政壁垒等问题。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要想更上一层楼,一体化势在必行。
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根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示范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其中,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朱家角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西塘镇成为“先行启动区”,面积约660平方公里。
一年过去了,先行启动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一体化发展在实践中又面临怎样的痛点和堵点?带着这些问题,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实地走访调研了五镇的重点项目,并就相关问题与镇长展开了对话。
从上海17号线地铁站朱家角站出来,步行不到两分钟就能看到水,在地铁站不远处的泊口,带有行李的游客可以乘坐停泊的船去往景点,朱家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乔惠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既能让游客体会过去水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是为了方便游客,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朱家角镇,在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文化名镇,又于2016年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目前,朱家角镇正在争取创立5A景区。此外,与其他临近的江南水乡不同,朱家角在发展文旅产业上独辟蹊径选择了“文创+基金”的特色小镇模式。
朱家角镇,隶属于上海市青浦区,因地处江浙沪二省一市交通的要枢、拥有便捷的水路交通,曾经也是江南贸易重镇。由于水域面积占镇域面积近40%,因此生态保护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先决条件。在成为先行启动区之后,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朱家角镇政府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那么,除了古镇旅游,未来,朱家角将如何布局与发展产业?被纳入先行启动区之后,朱家角又将在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朱家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乔惠锋。
澎湃新闻 王基炜 制图
“文创+基金”的模式何以可能
澎湃新闻:朱家角政府最初为什么选择“文创”这个定位,以及打造“文创+基金”的特色小镇?
乔惠锋:2017年1月,我们出台了朱家角“文创+基金”特色小镇建设总体实施方案,正式提出打造“文创+基金”特色小镇的目标和定位。首先一个重要因素是,朱家角是一个江南古镇,所以我们必须要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做文创就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文化要有活力,就需要资源加资本的支撑,并且通过市场化来运作。
选择文创+基金的另外一个考量,是因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定位是“生态绿色”,很多传统产业因为环保问题不适合在朱家角发展。文创是完全生态绿色的,这样的定位比较符合朱家角今后的发展。
做文创,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提炼,又要符合市场的需求,还要被大众接受。这条路虽然有难度,但我们一直在坚持。从朱家角开始旅游开发,我们就强调文创,至今已经快20年了。
此外,朱家角有一定的文创产业氛围和基础。古镇旅游开发之初,就提出了“筑巢引凤”的口号,引进了一大批文化艺术名人工作室,集聚了包括谭盾的《水乐堂》、张军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等精品文化项目,举办了水乡音乐节、水彩画国际双年展等特色节庆活动,其中朱家角水乡音乐节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内首个以水乡开放空间为场地的音乐节,已连续举办14年。
澎湃新闻:艺术家和文化产业从业者为什么选择朱家角,政府对文创产业有哪些扶持政策?
乔惠锋:朱家角之所以受到青睐,首先是美在自然生态、舒适宜人。朱家角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既是一个千年古镇,又是著名的江南水乡,水对于朱家角有着特殊的意义。全市最大的内陆湖——淀山湖就在朱家角,淀山湖相当于10个西湖,全镇大小河道共272条,水域面积53.75平方公里,占镇域面积的38.94 %;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1.66 %,是“全国环境优美镇”。密布的河网,让我们朱家角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不仅风景秀美,而且充满灵性。很多艺术家都表示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古镇本身,水的形态对他们也有很大的吸引力,给他们很多创作灵感。
其次是区位优势。朱家角与大都市近在咫尺,紧邻虹桥商务区。比如很多外国人在市区转了一圈以后都表示要来朱家角,想看一些中国传统和有乡土风情的东西。艺术家选择古镇的时候,或许会考虑朱家角和上海的距离交通,市区到朱家角的交通很方便,有“318”国道、高速G50、轨交17号线。
第三,朱家角的人文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郁。古文化和水文化,是朱家角最大的特色。来过朱家角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朱家角古镇九条老街依水傍河,千余栋民宅临河而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拥有历史建筑91处,25处不可移动历史建筑文物,21万平方的古建筑群。其中重要的宅院府第、祠堂如课植园、大清邮局等共12处。
对文创产业发展,我们一直很重视。我们结合文创产业定位、古镇的特征,积极引进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创平台、文创公司、文创项目,包括一大批大师级工作室。同时,我们尽量在资源、场地等方面为入驻的优质品牌文创企业提供帮助和支持,积极向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区文创办、区金融办等单位争取相应政策,力争在产业政策、租金、税收方面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扶持。
从“历史古镇”到“全域水乡”
澎湃新闻:朱家角如何打造有别于其他古镇的江南水乡?在长三角诸多的古镇旅游中,朱家角特色何在?
乔惠锋:这就要提到我们特色小镇建设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成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典型示范镇和淀山湖建设世界著名湖区的核心引领镇,从而有别于其他古镇的江南水乡。
朱家角靠近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淀山湖,也是朱家角最宝贵的资源。市、区都提出了打造世界著名湖区的目标。这对于我们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淀山湖属于江苏昆山和青浦共有,要打造著名湖区,首先就要努力实现淀山湖岸线贯通,真正地改变临湖不见湖的现状,这需要更高层面,省市级别规划和治理的同步、统一。要打造著名湖区,我们还需要一些平台和载体,比如说,剧院、高档酒店等高端优质资源,规划一定要在一个更高的层级来统筹、编制。
朱家角作为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我们要积极承接长三角示范区的各项功能,要实现差异化的发展,打造集医疗、文化、教育、居住于一体的新城。
澎湃新闻: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朱家角的旅游受到了一定冲击,现在国内疫情趋于平稳,朱家角的旅游恢复得如何?
乔惠锋:新冠疫情,受冲击最大的就是旅游业,朱家角古镇旅游也不例外。受疫情影响,古镇景区直到3月20日重新对外开放,在6月份左右室内景点对外开放。景区开放之后,我们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采取限流措施,每天预约人数不能超过最大承载量的1/3,从监测的数据看,二季度古镇旅游接待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4.53%,当然这也是我们限流的结果。
我们现在最大的举措就是预约制,进行大客流的管控。因为朱家角古镇是不收门票的,原先随时都能进。预约一方面是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安全隐患的考虑。如果我们不能保障景区本身以及游客的安全,那也无从谈起发展旅游。如果单日游客在七八万人,那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在第一线,要指挥和调度、管控安全秩序,而且游客的旅游体验度也很低。
朱家角景区的核心区域是0.68平方公里,现在我们正在创建5A级旅游景区,希望把整个旅游区域拓展到3.08平方公里的古镇区,一方面是避免客流全部集中在0.68平方公里的地方,减小管理的压力,另一方面逐步开发各类特色街区,丰富旅游路线和品质。疫情对旅游造成了很大冲击,但是我们也在积极寻找发展机会,重点是谋划疫情后的古镇发展,我们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疫情后古镇夜间游客同比是明显增加的,因此我们正在打造和开发古镇夜间经济,希望更多的游客晚上能留下来,让古镇经济更加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澎湃新闻:朱家角镇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未来将把朱家角景区与整个城镇的发展联动起来,从“历史古镇”走向“全域水乡”,对此朱家角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乔惠锋:青浦区正在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朱家角镇内有朱家角古镇、东方绿舟、张马村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方绿舟是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张马村是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打造“全域水乡”,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政府来说,我们现在从上到下,都很重视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首先要有产业,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来上海以后第一次召开乡村振兴的现场会,就是在朱家角张马村。我对他在会上说的一句话印象很深,他说上海人喜欢去江浙玩,是因为上海周边提供旅游产品太少了。朱家角除了古镇旅游,我们也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去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朱家角开启了沈太路片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定位就是“与世界对话的中国乡村”,实现沈太路沿线7个村与古镇旅游的联动发展,形成观光、休闲、娱乐及实践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让更多城市市民喜爱和欢迎,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的旅行需求。
澎湃新闻:这些想法都很有创意,可在实践层面,如何能吸引游客来呢?
乔惠锋:我觉得乡村旅游大有可为。比如王金村,有一个马场,很多市区小朋友可以来学骑马。还有林家村,很多舞蹈家在那里设立工作室,希望能让小朋友们来学舞蹈。类似这样的一些尝试,如果今后能做起来,可以游玩消费的点就多了。点多了以后,乡村的吸引力就增加了。目前,我们对沈太路沿线的七个村有了大致的策划方案,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挖掘历史和文化点位,如建新村的人民公社大会堂、林家村的砖窑、张巷村的夏瑞芳故居等现有资源,唤醒历史记忆,打造文化景点。同时,我们也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更多的乡村旅游基地,引导村民以江南水乡文化特色提升改造民居庭院、河道两岸,重现桨声灯影的江南水乡景色。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做起来了,如果农村的一些政策和体制瓶颈能取得突破,乡村旅游一定大有可为。
澎湃新闻:您刚刚说受到政策上的限制,主要是什么方面的?
乔惠锋: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空间的问题,主要是耕地红线。农村土地管得很紧,缺乏用地指标。乡村振兴其实有很多社会资本愿意参与,但是积极性并不高。我觉得应该在政策上有一些激励和引导,因为乡村振兴都是重资产项目,盈利要很长时间,要用政策给乐于投资农村的企业家吃“定心丸”。对于土地和空间,我们也在积极做一些减量化(记者注:上海市对低效建设用地,如违法工业用地和零散宅基地等,通过拆除复垦等土地整治工作,使之恢复为农用地或生态用地),很多地方原来是工厂,把它变成耕地,腾出土地指标来。
为华为研发中心做好生活配套
澎湃新闻:随着17号线地铁开通、进博会举办,以及成为先行启动区后,人口导入和商业发展都会加速,朱家角在发展现代商业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古镇开发的过度商业化?
乔惠锋:发展是在保护基础上的发展,我觉得我们不会出现过度开发。我理解你这个问题,应该说我们政府如何给当地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保障,如何让古镇居民与古镇共存?朱家角有10万居民,古镇的商业开发自始至终没有把居民迁移出去,我们首先要为他们服务。“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朱家角镇是由朱家角和沈巷两镇合并而来,原来我们的工作重心是朱家角,现在我们也在考虑沈巷集镇还缺什么?是不是还要一个体育公园?或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养老院?我们正在补足欠债,让沈巷居民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另外我们也为外来的游客提供服务保障。我们创建5A级景区,硬件和软件还有什么不足?这些都在改进。这需要前瞻性的思维,看我们未来要什么,要有更长远发展的视野。
还有我们的民生保障,我们不能仅仅按照现在的规模,要提前谋划。比如未来朱家角人口老龄化的情况或许会更加严峻,需要我们建设更多的公益性的养老院。
澎湃新闻:华为在金泽镇的研发中心启用后,预计将引入三万人,主要是由朱家角镇去解决这些人口的居住问题,那朱家角镇将如何为华为员工提供生活配套服务?
乔惠锋:我们也和华为做过一些沟通,我本人也去考察过华为深圳基地。华为是一种社区式的服务,他们自己建立配套生活服务。但一些大的层面,如医疗、教育、商业等需要我们为他们做好配套。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朱家角先后落户了在建的兰生复旦青浦分校,还有红房子医院、长三角智慧医院等一批高端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现在又正在引进一家三甲医院,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质和高品质的各类资源会集聚朱家角。这些不仅仅是华为的员工,全朱家角居民乃至示范区的市民都可以享受。
澎湃新闻:成为先行启动区一年来,从老百姓到政府工作人员,感觉到了怎样的变化?
乔惠锋:从老百姓来讲,对于一体化战略没有特别深刻的理解,可能更多是一些直观的感受,比如华为来了,医院来了,学校来了。对我们政府部门,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大了。现在选择在朱家角生活、定居的人越来越多。之前很多人在朱家角买了别墅,节假日来休闲一下。现在越来越多人把朱家角作为第一居所,对我们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朱家角是一个郊区镇,但朱家角以后的发展是要按照示范区的城市模式来规划、治理。
澎湃新闻:在青浦的产业发展体系中,朱家角主要承接的是“文旅健康特色产业”功能,是否意味着朱家角未来会把养老当作一个支柱产业?
乔惠锋:当时之所以发展养老产业,因为我们这里生态不错,另外是上海的最西边,区位也不错。后来很多养老机构就来了。但是我个人认为养老产业不能成为一个支柱产业,毕竟老年人太多,老龄化太严重,会带来很多社会治理的压力。
澎湃新闻:那朱家角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乔惠锋:朱家角的主导产业要立足104地块,也就是工业园区和古镇这两块。当前我们主要是培育发展新材料、医疗器械、大健康、文创产业。如果能把工业园区老的企业腾笼换鸟,那朱家角的发展就成功了。像文创产业,都是需要时间来培育和扶持的。现在招商比原来好多了,因为成了先行启动区,华为也落户了,再加上朱家角古镇的知名度,这三个牌子的效应,对企业有很大的吸附和带动作用,但是前提是需要我们把土地腾出来承载这些企业。我们要在坚持生态和绿色的前提下,抓紧实施“腾笼换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澎湃新闻:这一年的工作中,作为基层政府管理者,感受到一体化还有哪些堵点?希望得到哪些支持?
乔惠锋:首先希望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希望能有专项资金来支持启动区的建设。还希望土地资源空间的释放和支持,因为项目引进、产业调整都涉及到土地指标。
另外,示范区建设要在功能、产业等方面体现示范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凸现示范区的示范意义,希望能在更高层面统筹布局一些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功能和前沿产业,打造高标准、高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新高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