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春剧与ACG圈层,爱奇艺以漫改IP《棋魂》走赢第一步?

2020-10-30 17: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王 莹

编辑|友 子

“我的天,本来以为会是魔改,结果故事线和逻辑线补充得很完整,原动画粉真香了!!!”

在真人版《棋魂》的豆瓣评论区里,这条评论被网友们顶到了最前面。

爱奇艺自制漫改剧《棋魂》10月27日上线。这部青春剧改编自堀田由美原作、小畑健作画的日本同名漫画,将故事移植到了中国,讲述的是少年时光机缘巧合结识了盘踞在棋盘中历经千年的南梁围棋第一人褚赢,并慢慢爱上围棋,励志成为职业棋手的故事。

众所周知《棋魂》原作IP在中国也有巨大影响力,影响了一代日漫爱好者。国产真人版的《棋魂》能不能拍出原作的精髓?

这些外界疑虑在作品上线后被打消,不少原本担忧“魔改”的观众惊喜发现,真人版“拍出了自己的味道”。

这部真人版《棋魂》由曾推出过《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等多部高分青春剧的爱奇艺和小糖人团队再度联手,剧集对原著核心情节、人设、台词细节的高还原,得到了原作粉丝的高度认可。

由于故事背景改到了中国,剧集在细节改编处理上下了一番功夫。比如原作中“棋魂”出生的日本平安时代转换为中国围棋发展最迅速的南北朝时期,被称赞颇为用心。此外整部剧情节生活化,更贴近现实,年代的怀旧处理更是勾起了一波“回忆杀”。

整部剧将围棋竞技的燃和青春的热血结合起来,并通过影像得以放大,漫画作者堀田由美看过后也赞叹,“小光比原作更淘气,佐为比原作更具冲击力、更严格,当然也十分可爱。”

《棋魂》的表现,标志着爱奇艺在青春题材赛道上的又一次成功创新。

从《独家记忆》的“青春甜宠”、《闪光少女》的“青春音乐”、《我的莫格利男孩》的“青春环保”,再到《如意芳霏》的“轻古装”、《棋魂》的“青春漫改+围棋竞技”,爱奇艺通过在青春题材上不断创新,为圈层用户提供着更多元的选择。

原著作者高度肯定

中国版《棋魂》的青春化改编赢在哪?

对于大部分喜欢“纸片人”的二次元爱好者而言,漫改剧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怕的存在。二次元粉丝们一边期待着改编后能让更多人了解原作,一边又会担心原作中自己珍视的故事精神和关键人物会被“魔改”。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漫改剧所承受的压力之大,大的漫画IP改编更是如此。

动漫和影视在表现手法上有天然区别,这就要求改编不得不对原作拆分重组,适度对情节加以补充,并对一些过于二次元的场面、形象现实化。如何在合理调整的同时保证原作最吸引人的故事精神、人物塑造不走样,是最考验改编的地方。

而对于《棋魂》这样一个日本IP来说,还将面临另一番挑战:改编成中国版,如何本土化?

《棋魂》虽然是一个年代较为久远的经典日漫IP,但却感动了无数粉丝,由此在一代二次元粉丝心中占据了极其特殊的地位。

也正是基于对这一点的认知,真人版《棋魂》尽可能保留了原作故事线和人物设定,同时对经典场面和台词做足了还原。

剧中时光和俞亮对弈时的场景,不仅在构图上高度还原原作,就连在棋盘的布局这样的细节也一模一样。此外剧集对原作经典台词的还原,以及对动画版片尾曲的改编,都让粉丝“忍不住热泪盈眶”。

除了原作的高还原,剧版的本土化改编也得到了观众普遍好评,被认为更符合国情。

原作中的“棋魂”出生于日本的平安时代,千年的阅历、古装的造型以及其“和时代脱节”的思维是突出其戏剧性的主要设定。

但剧版如果对此完全照搬,不可避免会产生违和感。为了保留原著精髓,同时又符合史实,剧集将“棋魂”的角色背景安排在了我国围棋发展最快的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人们对围棋的执着、思潮的开放和文士气节都和原作“棋魂”的设定有相同之处,由此可以帮助国内观众更好地代入剧情,也可见主创在剧本本土化改编过程中对历史的考究。

对于朝代的“较真”并非只是出于背景考量。剧版《棋魂》对古代场景的呈现,也为整部作品增添了质感。

在主线剧情的年代处理上,剧集将故事的背景放在了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代气氛、孩子们对四驱车的迷恋等怀旧的情节让观众陷入了一波又一波的“回忆杀”。

事实上,将故事放在这一时期,其实还有另一层深意。

1995-2005的十年,也是中国围棋“衰弱”的十年,聂卫平等人老去,新人未起。这样的背景设置,可谓用环境塑造人物,不仅让人物更真实可信,也同时反映了行业、社会的历史变迁。

对于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的处理,同样也能看出本土化改编的心思。虽然小光依然讨厌学习、调皮捣蛋,但他的机灵、爱开玩笑也更多了一份中国少年的生活气,就像邻居家的小孩一样亲切。主角和父母、朋友、师长之间的情感,也更符合国情。

在影像化过程中,剧集对漫画进行了取长补短。“取长”是指剧情上的青春化和喜剧化处理,让从漫画到影视的改编更为合理,热血和戏剧化的调性让原作的二次元风格不显突兀。

而在“补短”方面,表现最突出是则是其人物年龄的调整。

漫画中人物出场时的11、12岁,完结时也才15岁,年龄跨度虽不大,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变化其实是很明显的。而就影视创作而言,少年时期相比童年更适合刻画人物成长、展现戏剧冲突,由此剧版改编时将主角年龄进行了放大。

故事通过倒叙从主人公小光长大后的回忆入手,对人物的成长经历进行了更详细的描写,不局限于少年时光。在剧集更广的叙事框架中,人物更加丰满。

主角年纪变化后,故事也要适度调整。剧集将围棋的竞技精神与青春剧的热血、少年意气进行了有机融合,通过影像进一步放大了来自青春和围棋竞技的“燃”,同时也加深了对围棋和人生的思考。

能够完成这样一场难度不小的改编,也与团队和演员的选择有关。小糖人团队此前已经和爱奇艺一起创作过多部优秀青春剧,对青春题材的拿捏已轻非常成熟,而青年演员胡先煦的少年感和自带的喜剧特质,也让主角时光更为出彩。

由此,无论是在剧本的处理上还是最终的视听呈现上,剧版《棋魂》都得到了原作作者的认可。

堀田由美公开表示,在看过剧集之后,她倒吸一口气,表示只有真人版才能表现出对局场面的震撼力,“刘畅导演的《棋魂》让我心生雀跃”。

在本土化和影像化之外,《棋魂》改编的另一大难点则是其题材上的专业性。

为了保证围棋竞技的专业度,从剧本创作之初,主创团队就邀请了世界围棋混双冠对剧本创作进行全程指导。

剧集除了有意通过台词对围棋知识进行小科普,细心的观众也可以很明显发现剧中摆谱的专业度。在片尾的字幕中,还特意感谢了从马晓春到柯洁等不同时代的围棋大师。

正是这些专业的细节,让剧集得以通过人物之间的较量,以及赛场上精彩棋艺的比拼营造出浓厚的竞技氛围,不仅展现出围棋本身的魅力,也为剧集增添了更多看点。

漫改大IP面向Z世代

爱奇艺青春剧圈层拓展进阶

当下二次元内容影响力不断提升,《棋魂》改编收获的齐声好评究竟意味着什么?

Z世代年轻用户对ACG文化的热爱,让漫改题材天然拥有广大的受众,成为影视公司追捧的“金矿”。但从过去几年国产漫改剧的整体表现来看,这一题材的影视改编、创作还远够不成熟,能被称之为范本的作品很少。

这从侧面反映出漫改题材的难度之大,但从过往作品引起的广泛关注可以看出,满足Z世代圈层用户的需求,在当下是极为必要的。

Z世代年轻用户是未来最大的消费群体,也与爱奇艺深入青春剧赛道所希望吸引的圈层用户相契合。正因如此《棋魂》的青春化改编应运而生。

通过《棋魂》的成功本土化改编,将ACG内容和青春题材的有机结合,爱奇艺不仅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漫改剧样本,也在原本深耕的青春题材赛道开拓出了新的品类。

近几年来,爱奇艺在青春剧赛道的布局是非常清晰的:不断用更细分的题材创新满足圈层用户的需求,这正是基于对自身目标受众的清晰认知。

《棋魂》的改编正是爱奇艺在青春剧领域创新的又一次进阶。在此之前,通过“青春+”的模式,爱奇艺已经在青春剧赛道上探索出了不少细分品类。

如去年改编自同名电影的《闪光少女》是“青春+音乐”题材,《我的莫格利男孩》则在青春题材中加入了绿色环保的元素,今年刚刚完结的《半是蜜糖半是伤》是“青春+励志“,还在热播的《如意芳霏》和《明月曾照江东寒》则是“青春+轻古装”,如今上线的《棋魂》类型上则更为丰富,是”青春+漫改热血+围棋竞技“。

观众在成长,他们对青春剧的需求和认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小而美的校园剧题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尤其是当下观众对内容的接收渠道非常多元,无论是古装、现代题材又或是海外IP都十分了解。

但以往市面上的青春剧却对观众的变化缺少及时的回应。

正因如此,爱奇艺选择了持续探索细分题材的创新,其近年来青春剧的类型和层次都更加多元,在专业度上也有相当的提升。从以往的国产IP到现在对日漫大IP的改编,无论是作品的创作深度还是在题材的创新程度方面,爱奇艺的青春剧难度系数都在不断提升。

这些其实都是为了适应观众不断成长带来的需求变化。

通过这些持续的创新尝试,爱奇艺用更多元、更专业的内容回应了年轻观众的诉求,从而也不断巩固其在青春剧这一重要赛道上的地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