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劝酒是90后打工人的职场SM

2020-10-29 18: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格子 X博士

编辑:张大东 策划:素卡

前阵子,社交媒体上爆出一条这样的新闻⬇️

勇敢的90后公布了被职场劝酒霸凌的遭遇,一时间舆论哗然,涉事公司也迅速公关。
甚至,很多人纷纷憧憬:“90后是不是要终结酒桌文化了?”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是不是犟嘴了?”
咱们90后领导起来还是这么一出儿
都是年轻人在灌我

90后能不能终结酒桌文化,尚未可知。

但现在,有些90后却已经加入职场劝酒大军了。

在国内网络上有两个年轻人,常被冠以牛逼的头衔。

一个在平壤搅动世界风云,另一个正是这个动图的主角,国民老公王思聪。

王思聪劝酒只是“年轻人继承劝酒文化”的一个缩影。

现实中,尽管多数90后会炮轰酒桌文化,但也有一部分90后走入职场后,沦为喝酒人和劝酒人。

在网络上,随手一搜就你可以看到90后参与这场职场劝酒战役的盛况。

“90后的老乡学弟能喝又能劝酒”,同为90后的楼主在叙述中难掩佩服之情。

在这场酒桌战争中,一位女性朋友在朋友圈则晒出了药:“90后也没能摆脱这种恶劣风气。”
如果一些90后在职场有了一定的职称,他们同样会把酒杯推到其他同龄下属的嘴里。

在一个职场交流APP里可以发现,团队年轻态、氛围现代化、90后掌握话语权的互联网公司也是职场劝酒重灾区。

某互联网大厂中,且不论正式员工处境如何,新进实习生都无法避免在团建中被领导劝酒,评论中有同样遭遇者不在少数。

一家顶级互联网大厂员工更坦言“互联网企业也是中国企业”,90后能拿到P6P7的岗位,也同样能劝你六七杯喝到反胃。
甚至连年轻的程序猿都出来求助“如何应对饭桌上客户劝酒?”,可怜他们搞得定代码里的Bug,却决不了酒桌上的Bug。
当我们对汪洋大海感到困惑时,不妨去探寻入海河流的源头。

如果我们将这些年轻人的人生时钟向前拨几年,或许我们更能理解部分90后投身劝酒大军的现状。

别名“小社会”的大学校园早已是劝酒重灾区。如果你参加过学生会及各类社团、组织,可能多少见识过象牙塔内凶猛的劝酒文化。

干事、部长、会长每个人都在校园劝酒生物链中有一个位置,这套位置逻辑经过常年应用甚至还发展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方法论。

比如学生会敬酒3∶1制度,下敬上、男敬女从数量到手势都事无巨细、有据可依,孔子在世也得直呼内行⬇️

而网上流传的一套《大学生喝酒指南》标志着酒桌文化已经走进大学生的生活。
座中泣下谁最多,大一学弟青衫湿

个别被校内劝酒文化长期浸染的大学生,甚至将其用到自己变态的虐宠行为上,灌人不过瘾还要灌猫。

注:虐宠是一种不可原谅的丑恶行为

而部分高校的师生相处氛围同样充满着酒糟味儿,曾有一位知名教授就公开表示过:入我师门,半斤白酒。大力宣扬拼死喝酒的志向。

导师眼里一个硕士的骄傲不是学术能力,而是拼死喝酒的意向

之后还真出现了研究生猝死酒桌的事件,拼死喝酒一语成谶 。

所以当这些被酒精包围的90后大学生毕业后走出象牙塔,走进格子间,你觉得他们能像忘记大学课程一样就此忘掉劝酒辞令吗?

一批批年轻人们,正被酒桌上的惯性带着运转。

大学生酒桌混战、90后加入职场劝酒大军的现象背后,是一种贯穿的、持续的代际游戏。

2012年曾有一部现象级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这部剧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展现了当时80后职场青年的人生际遇。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底层打工人石小猛在摇身一变成为前老板的甲方并手握其命脉时,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酒桌上灌前老板酒。
当然,还有劝老板带来的妞儿。
大家看这段儿都在说解气的时候,我却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这杯酒与其说是一场报复,不如说是一种诅咒,一种职场对于每一代年轻打工人的诅咒。

我们中的一些也许早晚会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个劝酒客,酒桌文化的糟粕早在不经意间落到了新一代人的心里。

但令人疑惑的是,职场劝酒诅咒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首先,职场劝酒是一种服从测试。

劝酒者通过让本不喝酒的人喝酒,让本来少喝的人多喝,来试探他人的服从程度,相信你一定听过类似的话:

“你不喝就是不给面子/看不起我”

“你不干了这杯就没必要再谈了”

“你吹了这瓶咱们就是好兄弟”

......

把喝酒与人际关系、自身前途紧密联结起来,无疑是极其荒诞的。

但是劝酒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认可这种荒诞。

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何会产生“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多条缝”“酒喝好、病赶跑”等明显违反生理乃至伦理常识的劝酒顺口溜。

而另一方面,劝酒其实是一种社交质押。

想让对方放下戒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喝酒。

喝好了、喝高了,酒桌双方在生活上“深入了解”后,就建立了一种畸形的社交信任。

无论是学生会上级、高校导师、同事上司还是甲方客户,通过一场劝酒就能测试服从程度,这无疑是成本最低又便于操作的。

比如某些大型公司在年会时专门设置醒酒区,白袍医师和黄衣陪护,让绚丽灯光下的大会场,硬是多了一番北京协和医院的味道。

上了酒桌谈事业,下了酒桌打点滴。你很难分辨,醒酒区到底是一种如“给搬砖师傅发手套”的劳动保护,还是让成年人屈服于操蛋生活的老板淫威。

某年会里的醒酒区

所以,劝酒并非是一个礼仪性的动作,而是整个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畸形一环。

各单位严守工作岗位,酒桌规矩就是生产手册

明面上,酒桌是一个简单的吃饭场合。但在觥筹交错之间,酒桌也是一个高速流通各类利益的虫洞。

这利益有可能是行业内幕。酒桌上的小道消息,也许比网站热搜影响力更大,它不但影响酒桌上人们的钱包厚薄程度,甚至足以让重量级的集团瞬间崩塌。

老新闻:江苏索普财务总监酒桌泄密,证监会直接出手

利益也有可能是职场变局。

东哥在新疆和十几个配送员大碗喝酒,场面不亚于水泊梁山。

投资人看后心花怒放,为京东砸了七亿美金。采访视频右边的问句“凭什么征服投资人”,其答案都在酒里,这正是东哥成功的秘诀之一。

但相较于上述有赔有赚的利益流动,最令人不齿和胆寒的酒桌故事,往往涉及两性关系。

本在就业上已常遭受性别歧视的女性,也是职场劝酒中的绝对弱势群体。

在某个律师求助网站上,你能看到成千上万条职场女性的杯中惨剧,职场劝酒已是性侵犯的温床。

马克思曾说资本是带血的,而生产方式从来也是冷血的,只有利益是永恒的。

当打工人在职场上积累了一定的资本,那他也难保不会被酒桌利益所裹挟,成为新的劝酒者、制裁者和剥削者。

综上所述,与其说劝酒是一种职场霸凌,不如说是一种职场SM。它潜移默化地调教着职场人士,直到把他们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而更有意思的是,管理打工人的老板也可能是在给别人打工,劝酒者同时也可能是被劝者,至此劝酒圈形成了完美闭环,职场劝酒成为一种零和博弈。

职场喝酒流水线

酒桌机器开动,日夜轰鸣作响。

2018年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披露195个国家1990-2016年的饮酒数据,而中国在因饮酒导致的男女死亡数量上均为“世界第一”。
仅2016年,我国就有65万名男性和5.9万名女性因饮酒导致死亡。而这其中就有很多人死在了职场劝酒的桌上与应酬回家的路上。
尽管现实如此触目惊心,但每年依旧有无数打工人在下班后如期奔赴酒桌,痛饮一杯杯酒,捱过一个个不知今宵酒醒何处的夜。
那很多读者就要问了,我不喝不就行了?

可以是可以,喝不喝酒,劝不劝酒,本质上其实是每个人内心自我选择的较量。

滴酒不沾在职场风生水起的大有人在,只重业务不提度数的公司也没有绝迹。

但对于有些打工人来说,他们的尴尬可能是:没有选择,必须喝,因为如果不喝,他们就会丢掉工作。

这种情况常见于一些夕阳产业。

拒酒对大学生来说无非是不能转正,对身扛重担的中年社畜来说,则是灭顶之灾

今天他们只是失去了喝酒自由,而随着时代发展,鬼又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失去点别的?

比方说笑脸自由↓

或者拉屎自由↓
也许未来某天,老板看到你从厕所出来,抬头又看了看时间:欸,小王,拉屎超时30秒,这次就不扣你工资了,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晚上团建,自觉罚酒三杯啊!

你意犹未尽了一会儿,这种意犹未尽持续到了酒桌,你吞了三杯白酒,感觉这酒好像也挺好喝的。

随后,你提起杯大喊了一句:

设计/视觉 YULI

原标题:《劝酒是90后打工人的职场SM》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