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老师”李根:抱着永不言弃的“科比精神”前行

2020-10-29 20: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管 复旦管院 收录于话题#Hey!年青人5#复旦35

FDSM

这里有热爱探索的本硕博和MBA

也有成长迅速的青年教师、校友

欢迎来到

[Hey!年青人] 教师特辑

本系列将带你了解复旦管院的“青椒”们

是如何踏上科研路的

除了课堂上的风采

他们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一面

本期人物

复旦管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讲师

李根

有着内线的身高,却在篮球场上司职外线,热爱运动的李根老师在科研和生活上坚持着永不言弃的“科比精神”。严谨和负责是他的人生信条,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他都提前充足准备、做到最好。

结合博士期间积累到的主流研究方法与个人更熟悉的互联网及APP端业务,李根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上给予一定的启示。对于2021春季学期要开设的两门本科生课程,他也期待着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点开视频!看“青椒27问”!

Q

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当年触发您走上科研道路的是什么?

李根:我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知识平台和金融科技。总的来说,我的文章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去看新的商业模式是如何影响到用户在平台上贡献知识,花钱购买众筹产品和消费等行为的,并且我会探究其中的机制,用自然实验、实地实验等计量学方法去探究有意义的因果关系。

谈到触发我走上科研道路的人,就要提到我的女朋友了。当时是她决定要到香港读博,让我也考虑到读博士这件事。我原本也打算毕业后继续深造,通过了解我发现香港学校的科研水平很不错,对于博士的支持力度也很好,信息系统这个专业从上大学起就是我感兴趣的专业,并且香港学校距离家里教近,就决定申请去香港读博士了。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逐渐加深了自己对科研的了解,时间上自由很多,我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研究的课题。尽管把文章发表到国际顶级期刊可能要用几年的时间,但也是蛮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同时,我也向往着大学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能够教书育人,会让我感到自豪。

Q

在科研过程中,您觉得什么品质或能力是最为关键的?

李根:我觉得最关键的品质是对事情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不仅反映在科研中,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一篇文章通常来说要经历3-5年左右的时间,有些或许要更长。那么,在每个阶段都能够推动文章是尤为重要的。从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构思、相关文献的查阅、数据的分析、结果的讨论、到建设性意见的添加、文章的一遍遍修改……每一个能够帮助文章提高的阶段都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精力去做好。

我记得很清楚的其实是一件与写文章无关的事情。在博士第二年的时候我申请了香港政府的奖学金,需要导师的推荐信,但我的导师当时在生宝宝,她是在我的申请截止日当天,也就是生完宝宝之后几天的时候帮我写的推荐信。我在感激之余,真的觉得导师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是我需要学习的。所以成为一个认真、负责任、有担当的男人,是我接下来为之奋斗的目标,不管在科研上还是生活上。

Q

如何看待公众对于学者的期待?您对自己的科研工作有怎样的期待?希望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根:如果是在公司工作的人,应该会期待学者研究的一些成果可以支撑或者是辅助公司的相关业务,给予管理者实际的启示作用。我的研究是用实证方法来分析数据,挖掘出数据背后的规律,并探究规律背后的机制。我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到有相关业务的平台、企业更好地利用它们的数据,帮助他们了解到其网站功能、公司政策给用户带来的实际效果,进而能更好地设计网站、布局业务、开创新的商业模式。

Q

如何看待西方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方法?和东方的有哪些不同?两者对您的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李根:我在香港科技大学学习了6年,主要接触到的是信息系统领域世界顶级刊物的一些主流研究方法。我觉得随着中国学者越来越积极地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世界顶级刊物上的文章越来越多,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向着北美的主流研究方法靠近。两者在研究方法层面,我个人认为相对于做实证分析的学者是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的。

在研究上,最重要的一步是好的研究问题。国外学者尤其是北美学者的母语是英语,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接触世界顶级期刊,会有先天的优势。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顶级的人才,他们彼此间的交流也是一个灵感迸发的途径。我觉得中国优秀的大学都在朝着在世界顶级刊物发表的目标努力,也会吸引越来越多能力强的人留学后回来任职。目前在信息系统领域有很多国内举办的研讨会及会议,这些都可以促进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我博士期间学习了主流的研究方法,接触到了前沿的研究问题,我个人相对而言会更熟悉国内互联网平台、APP的业务,我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上给予一定的启示作用。

Q

选择复旦管院作为您科研生涯的新起点,能与我们分享下您有哪些考虑吗?

李根:复旦管院在世界顶级刊物的发表情况是非常可观的,在国内常年处于领先。相对于我本身的信息系统专业而言,系里的老师均很致力于好文章的研究,我会觉得在这里工作能够为我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有机会向各位老师请教,自己能够在工作上进步。对于工作地理位置的选择,我当时也是和女朋友商量了很久,我们都觉得在上海工作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们有相对多的机会能够在一座城市的大学里任教,陪到父母及家人。

Q

您在复旦管院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对学院有怎样的感知呢?校园、同事和学生都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李根:在复旦管院工作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觉得学院对于新进教师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为老师举办入职培训大会,帮助我们了解晋升要求、教学目标,也会积极询问我们的难处,争取帮我们减轻后顾之忧,这一切我都感觉到很温暖。系里的领导、老师也会积极帮助我答疑各种问题,耐心地指导着我,让我感觉到了这里相互关怀的良好氛围。目前我还没有机会接触到本科生,但在接触到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身上,我看到了他们谦虚、好学的品质。

Q

在科研和教学方面,您作为青年教师,面临着哪些挑战?

李根:科研上的挑战是,能够独立在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章,这需要之前博士时候的积累,接下来的刻苦努力,还有一定的运气。

教学上的挑战是,教好我分配到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备课真的能够帮助到学生,让他们收获到有用的知识。我希望我能够帮助我的学生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我也会积极去向其他老师们请教,尽快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Q

您在业余时间都有哪些爱好?可以分享一些与爱好有关的小故事吗?

李根:我是非常喜欢运动的,平时会健身、长跑、打篮球、游泳。我也在去尝试学习自己目前不会的运动,学习新技能的过程是很有趣的。

关于小故事的话,我有着打内线的身高,但自己更喜欢打外线像是组织后卫或是小前锋。在NBA,有一名叫凯文·杜兰特的球员很让我受启发,他的身高比一些中锋还要高,但却是打着小前锋的位置。于是我就会去看他的视频,去球场练习他的动作,也会看他的纪录片、访谈,了解他走上职业球员道路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我在球场上打比赛觉得累的时候,想到这些成功的人的经历,就觉得自己的累没什么了。

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事情就是科比的离世。我觉得跟我年龄相仿的男生大多是看着湖人和科比的球长大的,他为了总冠军拼搏的决心和对家庭的付出都影响了太多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不顺心,我也会带着“科比精神”努力去把事情做好,不轻言放弃,做好自己该做的,好好对自己爱的人。

Hey!年青人

原标题:《“新老师”李根:抱着永不言弃的“科比精神”前行 | Hey!年青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